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效果。方法应用宫腔镜检查绝经后子宫出血118例,宫腔镜检查后常规刮宫或直视下定位取材送病理检查。结果宫腔镜诊断宫腔异常病变的敏感性97.43%,阳性预测值93.83%,阴性预测值94.59%,其中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萎缩、子宫粘膜下肌瘤、子宫内膜癌的敏感性分别为86.96%(20/23)、82.35%(14/17)、71.42%(10/14)、92%(24/26)、100%(12/12)、72.73%(8/11)。结论宫腔镜检查是寻找绝经后子宫出血原因的有效方法,结合病理检查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宫腔镜、病理检查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宫腔镜检查临床诊断和定位活检或定位诊断性刮宫术组织送病理诊断材料。结果宫腔镜检查诊断萎缩性子宫内膜29例,子宫内膜增生症24例,子宫内膜息肉20例,可疑或子宫内膜癌8例,宫颈息肉7例,黏膜下子宫肌瘤2例,正常子宫内膜4例。结合组织病理诊断结果,宫腔镜结合组织病理诊断子宫内膜异常的敏感性为88.89%,阳性预测值为96.39%。结论宫腔镜检查结合组织病理诊断在绝经后子宫出血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并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操作简便易行,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经阴道超声和宫腔镜检查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临床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就诊的132例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进行阴道超声和宫腔镜检查,并在宫腔镜下行内膜活检,将阴道超声及宫腔镜检查的结果均与病理检查回报的结果作比较。结果:阴道超声的敏感度97.26%、特异度47.46%、阳性预测值69.61%、阴性预测值93.33%;宫腔镜检查的敏感度97.61%、特异度97.92%、阳性预测值98.80%、阴性预测值95.83%。结论:宫腔镜检查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更高,阴道超声可以作为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筛查和子宫内膜病变监测的常规方法,阴道超声联合宫腔镜检查定位活检是诊断绝经后子宫出血的最佳手段[1]。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宫腔镜检查联合组织病理检查对绝经后子宫出血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使用电视宫腔镜检查后定位活检或定位诊断性刮宫术组织送病理诊断绝经后子宫出血94例。结果 宫腔镜检查诊断萎缩性子宫内膜29例,子宫内膜增生症24例,子宫内膜息肉20例,可疑或子宫内膜癌8例,宫颈息肉7例,粘膜下子宫肌瘤2例,正常子宫内膜4例。结合组织病理诊断结果,官腔镜结合组织病理诊断子宫内膜异常的敏感性为88.89%,阳性预测值为96.39%。结论 宫腔镜检查结合组织病理诊断在绝经后子宫出血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并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操作简便易行,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宫腔镜诊断分析绝经前后异常子宫出血的病因,探讨宫腔镜检查在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15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使用宫腔镜检查诊断,同时在宫腔镜下摘取小病灶或对大的病灶作宫腔镜电切术后经病理诊断。宫腔镜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1.59%,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79,χ2检验,P<0.01,认为两种诊断方法具有一致性。绝经前后子宫内膜癌、内膜息肉、内膜炎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膜癌阴性预测值较高(P<0.05)。结论:宫腔镜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直视下取材或定位诊断性刮宫可提高对子宫异常出血疾病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联合阴道超声和宫腔镜检查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98例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行阴道超声和宫腔镜检查,并通过活检或手术取材送病理.结果 绝经后子宫出血的病因依次为: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萎缩性子宫内膜、子宫内膜癌等,联合阴道超声和宫腔镜检查对良性病变诊断符合率为94.7%,恶性病变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 联合阴道超声和宫腔镜检查诊断绝经后子宫出血具有很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宫腔镜检查对绝经后子宫出血(PMB)的病因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宫腔镜检查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189例,术中同时定位取材做病理检查。结果 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敏感性为80%,子宫粘膜下肌瘤100%,萎缩性子宫内膜91.7%,子宫内膜息肉68.2%,子宫内膜炎70%,子宫内膜增生过长73.9%,宫腔镜下定位活检准确率为81.4%。结论 宫腔镜检查是PMB患者首选的检查方法,可直视下观察子宫内膜的形态变化,结合病理检查是早期诊断宫腔病变的最佳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宫腔镜在绝经后子宫出血中的应用效果,以了解其在本类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147例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别采用宫腔镜与阴道B超进行检查,取子宫内膜或子宫内膜病损进行病理检查,以病理组织学诊断为金标准,然后将两种检查方式在各类子宫内膜疾病中的诊断正确率进行比较,并分析两种检查方式的特异度、敏感度、阴性预测值及阳性预测值.结果 宫腔镜在子宫内膜相关疾病中的诊断正确率均高于阴道B超,且其特异度、敏感度、阴性预测值及阳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阴道B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在绝经后子宫出血中的应用效果较佳,对于此类疾病患者的诊断价值相对更高.  相似文献   

9.
蔡艳平 《江西医药》2013,(11):1036-1038
目的对比分析官腔镜与阴道超声检查在绝经后子宫出血(PMB)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234例.对所有患者均进行阴道超声与宫腔镜检查.同时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敏感度、阳性预测值等数据差异。结果在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子宫内膜癌及子非器质性因素的诊断敏感度及阳性预测值上,宫腔镜明显优于阴道超声检查(P〈0.05);而在子宫内膜息肉和子宫黏膜下肌瘤的诊断中,两种检查方式的敏感度及阳性预测值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宫腔镜在绝经后子宫出血诊断中较阴道超声检查具有更为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诊断价值更高.可作为绝经妇女临床筛查等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经阴B超联合宫腔镜检查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探索子宫出血的原因。方法对172例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做阴道B超及宫腔镜检查,并于子宫内膜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应用TVS联合纤维宫腔镜检查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病因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病理诊断符合率92.86%,远远高于TVS。结论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先行经阴B超进行筛查,子宫内膜厚<5mm的患者,可以不行宫腔镜检查及诊刮。对于子宫内膜厚度≥5 mm者需作宫腔镜检查,同时直视下活检或诊断性刮宫,进行病理学检查,避免漏诊、误诊,可作为绝经后子宫出血的最佳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术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宫腔镜检查绝经期子宫出血患者105例,术中定位取材做病理检查。结果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敏感性为83.33%,子宫粘膜下肌瘤为100%,萎缩性子宫内膜为81.82%,子宫内膜息肉为75%,子宫内膜炎为75%,子宫内膜增生过长为72.73%,宫腔镜下定位活检的准确率为83.81%。结论宫腔镜检查绝经期子宫出血可提高对某些疾病的诊治率。  相似文献   

12.
宫腔镜与病理检查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宫腔镜检查术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宫腔镜检查绝经期子宫出血患105例,术中定位取材做病理检查。结果 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敏感性为83.33%。子宫粘膜下肌瘤为100%,萎缩性子宫内膜为81.82%,子宫内膜息肉为75%,子宫内膜炎为75%,子宫内膜增生过长为72.73%,宫腔镜下定位活检的准确率为83.81%。结论 宫腔镜检查绝经期子宫出血可提高对某些疾病的诊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宫腔镜检查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门诊行宫腔镜检查的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共106例,术中行定位取材送活检,并对宫腔镜诊断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宫腔镜诊断子宫腔内异常病变73例,正常33例,病理检查异常78例,正常28例.与病理结果比较,宫腔镜检查敏感性为95.89%,特异性为84.85%,阳性预测值93.33%,阴性预测值90.32%.结论宫腔镜检查联合病理检查是诊断绝经后子宫出血的主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绝经过渡期和绝经后异常子宫出血诊治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医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子宫异常出血80例,行宫腔镜检查,并同时取内膜或病灶送病理检查。结果子宫内膜息肉行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子宫黏膜下肌瘤行子宫黏膜下肌瘤单极电切术;子宫妊娠物残留行定位电切。宫腔镜检查与病理检查的符合率为88.7%,符合率较高。结论宫腔镜检查诊断绝经后子宫出血有重要价值,直视下活检提高诊断率,宫腔镜下行宫腔内手术为非开放性手术,不开腹、无切口、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经阴道三维超声联合宫腔镜检查对绝经后无症状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子宫内膜病变患者52例,进行经阴道三维超声、宫腔镜检查及病理检查,并以病理检查结果为诊断标准,分析经阴道三维超声与宫腔镜单独检查及联合检查的阳性检出情况及诊断效能。结果 病理检查结果显示阳性49例(94.2%),阴性3例(5.8%)。经阴道三维超声、宫腔镜检查的阳性检出率均为78.8%(41/52),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检验值为0.69;二者联合检查的阳性检出率为92.3%(48/52),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检验值为0.84。联合检查的灵敏度93.9%(46/49)、准确度90.4%(47/52)、阳性预测值95.8%(46/48)、阴性预测值(1/4),高于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77.6%(38/49)、73.1%(38/52)、92.7(38/41)、0]与宫腔镜检查[79.6%(39/49)、76.9%(40/52)、95.1(39/41)、(1/11)]。结论 绝经后无症状子宫内膜病变应用经阴道三维超声联合宫腔镜检查的诊断效能优于单独检查,可提高疾病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阴道超声与宫腔镜检查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意义。方法对2006年11月~2011年11月于笔者所在科室检查的264例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均予以阴道超声检查与宫腔镜检查和病理活检,将病理活检的结果作为临床诊断标准,对比阴道超声与宫腔镜检查两者的敏感性以及阳性的预测值。结果宫腔镜检查与阴道超声检查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均有着很高的敏感性以及阳性预测值,但宫腔镜检查要优于进行阴道的超声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采用阴道超声的检查基础之上对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有针对性的予以宫腔镜检查,两者联用能够提高诊断的敏感性以及阳性预测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绝经后异常子宫出血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取200例已绝经发发生异常子宫出血的妇女给予阴道B超及宫腔镜检查,其中30例同时行病灶摘除,取下的组织全部送病理检查。结果绝经后子宫出血的病因依次为:子宫内膜炎47例(23.50%),子宫内膜息肉39例(19.50%),子宫内膜简单型增生过长37例(18.50%),子宫内膜复杂型增生过长27例(13.50%),子宫黏膜下肌瘤21例(10.50%),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16例(8.00%),宫内节育器(IUD)嵌顿7例(3.50%),子宫内膜癌6例(3.00%)。结论宫腔镜直视下诊断宫内病变准确、有效,可以明确病因并进行相应治疗。  相似文献   

18.
金营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0):1499-1500
目的:探讨官腔镜在绝经后子宫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通过宫腔镜检查诊治的128例绝经后子宫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子宫内膜炎26例,子宫内膜增生38例,子宫内膜息肉36例,子宫黏膜下肌瘤17例,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11例.结论:绝经后子宫出血病因是多方面的,应用宫腔镜检查定位取材,联合病理检查,可提高宫内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同时给予积极治疗,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绝经后子宫出血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30例绝经后子宫出血性疾病患者行宫腔镜检查,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分析宫腔镜检查与病理的符合率,诊断疾病的敏感性及准确率。结果宫腔镜与病理检查的符合率87.69%,诊断疾病的敏感性分别为:萎缩性子宫内膜86.96%,子宫内膜增生81.82%,子宫内膜炎92.00%,子宫内膜息肉86.96%,子宫黏膜下肌瘤100.00%,子宫内膜癌85.71%。准确性分别为:萎缩性子宫内膜86.96%,子宫内膜增生85.71%,子宫内膜炎88.46%,子宫内膜息肉95.23%,子宫黏膜下肌瘤91.67%,子宫内膜癌92.31%。结论宫腔镜能直视宫腔病变情况,并且在宫腔镜下定位活检可避免传统刮宫的盲目性和由此造成的漏诊及误诊,可大大提高疾病诊断的敏感度和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绝经后子宫出血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126例绝经后子宫出血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上述患者入院后先后接受阴道超声和宫腔镜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标准,对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进行评价。结果病理提示子宫内膜非特异性病变64例(50.79%),子宫内膜息肉18例(14.29%),子宫黏膜下肌瘤13例(10.32%),子宫内膜增殖24例(19.05%),子宫内膜癌7例(5.56%),阴道超声的阳性预测值依次为74.24%、47.62%、44.44%、69.23%、50。00%,宫腔镜阳性预测值依次为93.85%、78.95%、75.00%、95.83%、100%,两种检查方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镜在子宫内膜非特异性病变和子宫内膜增殖中的敏感性明显好于阴道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检查在绝经后子宫出血相关疾病的检出率和敏感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