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丹麦奥胡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如果孕妇患流行性感冒,其子女在3岁前被诊断出患自闭症的风险增加一倍;如果孕妇发烧持续一周以上,其子女在3岁前被诊断出患自闭症的风险提高两倍。报告还显示,孕妇在孕期患普通感冒、尿道或生殖器官感染,并不会提高子女患自闭症的风险。但如果孕妇服用过抗生素,其子女  相似文献   

2.
健康新知     
保持信念有益健康他汀类药物可防中风复发美国一项大规模调查发现,中风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一类降胆固醇药物,主要用于心脏病患者),如“立普妥”,可有效预防中风复发。调查显示,在美国,初次发生中风的患者有高达20%的人会在5年内再次中风,而医生可选择的降低中风复发危险的方法却极其有限。美国某大学研究人员对4731名平均年龄为63岁的患者进行调查,这些患者在参与研究前6个月内均发生过中风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结果显示,与服用安慰剂的患者相比,每天服用“立普妥”80毫克的患者,其5年内中风复发的几率下降了16%,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几率则下…  相似文献   

3.
《家庭育儿》2012,(7):2-2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日前发布研究报告显示,产妇年龄越大.子女患自闭症风险就越高,在男性后代身上表现尤为明显。这项研究由卡罗赫斯卡医学院和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研究人员共同完成。研究人员对不同年龄段产妇的子女进行分组比较后发现.3S岁以上产妇的子女与15岁以下产妇的子女相比,患自闭症风险高30%,20岁以下产妇的子女患自闭症风险最低。  相似文献   

4.
中风六问     
1、目前中风发病情况如何? 中风(急性脑血管病)在我国城乡均居各类死因的第二位。国内近年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城乡本病发病率为120~180/10万,死亡率80~100/10万,全国每年新发病例约150万,每年有近100万人死于该病。台湾大学医学院一项“脑血管疾病分布的种族差异”的研究发现,中国人是脑中风的高危险族群,尤其在65岁至74岁年龄组的发病率居世界首位。这项研究发现,每10万中国人有219人发生中风,发生率是西方国家的  相似文献   

5.
时讯刷新     
《生活与健康》2013,(7):4-5
盲目补钙,心脏病风险翻番 众所周知,中老年应适当补钙以防止骨质疏松症。然而,据德国最新报道。过量服用钙片,可能导致心脏病患病风险翻倍。研究者通过对德国2.4万名35~64岁参试者长达11年的研究发现,共有354人罹患心脏病、260人发生中风、267人死亡原因与心脏病和中风有关。补充包括钙片等补剂的参试者,心脏病危险增加86%。而只服用钙片的参试者,心脏病危险增加一倍。其原因是大量服用钙片会导致血液中钙水平的“洪灾效应”,而饮食中的钙质则可以全天慢慢被身体吸收。  相似文献   

6.
<正>美国研究人员报道:如果你的父亲或母亲在65岁之前曾经患过中风,那么你到那个年龄得中风的几率就会增加3倍。研究人员还指出:中风的危险因素有许多,如高血压、肥胖和吸烟等,这些危  相似文献   

7.
所谓卒中危险因素是指增加卒中患病风险的因素,消除这些因素可使卒中发生概率下降.我们常把危险因素分为不可干预和可干预两大类. 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 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指我们无法通过主观努力改变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年龄卒中发生风险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曾有研究统计发现在45~54岁、55~64岁、65~74岁年龄组,每1万人中卒中发病率分别为22%、32%和83%.绝大多数的卒中发生在65岁以上人群.来自脑出血患者的数据统计同样发现老年患者发病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正>《美国心脏病协会杂志》发表的最新研究结果显示,中年人酗酒比其他传统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更容易导致中风。尽管饮酒与中风的关系众所周知,但是不同的年龄层对于饮酒导致中风的风险却还未被评估过。捷克的科研人员对4 3年间11 644位双胞胎(年龄不超过60岁)的随访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双胞胎中有饮酒习惯的人发生中风的可能比不饮酒的兄弟或者姐妹明显  相似文献   

9.
正高血压是常见病。国内一顶研究表明,在新出现的高血压病例中,35~45岁占63%,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而且有1/3患者就诊前不知道患有高血压,只有48%的人进行过抗高血压治疗,治疗控制率仅有38%。最近有两项新的研究表明,40岁以前患高血压的人,中年时患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更高。其中一项研究跟踪了美国4 800名年轻人,发现40岁前血压升高者,在约19年的跟踪调查中,心脏  相似文献   

10.
科学家发现,老年人的步行速度有助干预测中风风险,其准确性超过了传统的中风预测因素——糖尿病、高血压及吸烟等。  相似文献   

11.
<正>国内一项研究表明,在新出现的高血压病例中,35~45岁患者占63%,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该年龄组中有1/3患者就诊前不知道患有高血压,患者中只有48%的人进行过抗高血压治疗,治疗控制率仅有38%。两项新的研究表明,40岁以前患高血压的人中年时患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更高。其中一项研究跟踪了美国4800名年轻人,发现40岁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家庭环境(家庭经济条件、父母社会经济角色)对低龄儿童罹患残疾的关联效应.方法 从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原始数据库中截取0~4周岁儿童及其父母的信息形成新样本,总量为73 394个.应用SPSS 16.0软件,率或构成比的比较用x2检验,多因素分析用binary 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 残疾发生的风险在3岁前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升高(0~4岁OR直分别为0.47、0.66、0.90、1.56和1.47),与描述残疾现患水平的“累积”特性密切相关;男童的残疾发生风险要高于女童(OR=0.82);家庭收入越低子女残疾的发生风险则越高(家庭人均收入≤683元,OR=1.80; ≥7255元,OR=0.34);在父母同居的家庭中,子女残疾发生风险与父母文化程度显著关联,如是否识字(父P≤0.001,OR=2.18;母P=0.02,OR=1.82)和是否上过小学(父P=0.05,OR=1.56);父亲就业状况与子女残疾的发生关联不显著,而与母亲的就业状况则显著关联(P=0.02,OR=1.19).单因素分析显示,母亲是否为初婚、再婚均与子女残疾发生显著关联,而与父亲是否再婚的关联显著,初婚则不显著.但在多因素分析中,无论父亲还是母亲的婚姻经历均不再显著.结论 家庭环境是影响低龄儿童残疾的直接因素.  相似文献   

13.
《生活与健康》2012,(6):4-4
据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一项新研究发现,熟西红柿有助于降低患者高胆固醇和高血压,进而降低心脏病危险,其作用堪比他汀类药物。研究人员通过大量研究发现,番茄红素可有效降低血液中“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血压水平,减少心脏病和中风风险。  相似文献   

14.
研究表明,男子看来体魄健壮,很少找医生,但男子生活的危险性要比女子大得多。他们容易得心肌梗塞和中风。患肺癌的风险比女子大,受酒精的危害程度是女子的3倍。他们在65岁前死亡的风险机率要比女子大1倍。临床统计显示,男子易患以下几种疾病:  相似文献   

15.
健康新知     
《江苏卫生保健》2015,(5):52-53
<正>单腿站立可预测中风危险日本京都大学医学院最新研究发现,单腿平衡能力可预测中风危险,如果单腿站立无法坚持20秒,中风危险相对较大。该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67岁,近1400名参与者被要求尽量保持金鸡独立1分钟,之后进行大脑核磁共振戍像扫描,以评估其脑内小血管病变情况及其小中风风险,另外还接受了思维能力和记忆技巧测试。结果发现,单腿站立时间不超过20秒的参试者,发生小中风或脑内小出血风险更大。发生过一次小中风的患者,  相似文献   

16.
“小中风”再发作危险升级 中风的发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单纯某一个因素造成的,是多种危险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中风一旦发生,无论是否严重,都提示患者已经具备某些导致中风的危险因素,已存在中风发生的病理基础,也就是随时可能血管堵塞或出血的基础已经形成。  相似文献   

17.
发表在《中风期刊》上的一项新研究成果显示:每周至少散步3个小时能降低女性患上中风的风险。这项研究总共选取了13,576名男性和19,416名女性,他们的年龄在29~69岁之间。统计结果发现:锻炼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存在反比例关系,但这种效应只见于女性,并不显现于男性参与者群体中。研究结果发现女性每周散步在3个半小时或以上能降低她们患上中风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健康博览》2012,(10):9-9
如果一个人容易发怒又怎样?一项最新研究显示,易怒性格的人出现中风的风险要比其他人高,这说明保持良好心态对健康很重要。新一期英国《神经病学、神经外科与精神病学杂志》刊登报告说,西班牙研究人员调查了150名中风患者的情况,他们年龄在18岁到65岁之间,平均53.8岁。研究人员另外找了300名居住在同一地区的普通人与这些中风患者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9.
李勇 《大众医学》2011,(11):21-21
胆固醇升高:心脑血管最“受伤” 多项研究显示.胆固醇升高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引发冠心病、心肌梗死、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胆固醇越高,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越大。我国的大型研究显示,1984~1997年,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中国北京居民(不管男女)的胆固醇水平升高了1毫摩/升,胆固醇升高在心脑血管事件总危险因素中占77%。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急诊科65岁以上就诊患者多病共存发生率及其对住院死亡风险的影响,为降低65岁以上多病共存患者住院死亡风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接诊的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为对象,分析其多病共存情况;收集多病共存患者现患疾病信息以及血压、血糖水平和其他潜在影响因素等信息,以及急诊后住院的发生情况,并分析讨论住院死亡风险的影响因素情况。结果 研究期间65岁以上患者共1 195例,其中多病共存者(排除恶性肿瘤)469例,发生率为39.25%。急诊老年患者中多病共存的具体疾病种类占比占前四位的疾病如下:缺血性脑卒中(43.92%)、急性心肌梗塞(24.95%)、出血性脑卒中(16.84%)、和跌倒(11.30%)。此外,多病共存病种组合中以“缺血性脑卒中+高血压+糖尿病+心律失常”所占构成比例最高(42.22%),其次为“心肌梗塞+缺血性脑卒中+高血压+糖尿病+心律失常”(21.11%),构成比排序第三位为“跌倒+缺血性脑卒中+高血压+糖尿病+心律失常”(0.66%)。469例多病共存患者中急诊后住院期间死亡者共计68例;将469例患者分成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