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观察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治疗前后检测指标的变化,探讨早期诊治病毒性心肌炎心肌损害的检测指标。方法:对62例病毒性心肌炎住院患儿进行血清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CK-MB)检测,普通心电图(ECG)和动态心电图(ACG)测定,X线胸透。结果:①治疗前(急性期)患儿h-FABP、CK-MB水平均显著性升高(P〈0.01);治疗后(恢复期)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下降(P〈0.01),治疗后h-FABP、CK-MB水平较对照组高,但无显著差别(P〉0.05)。②治疗前血清h-FABP的阳性率(96.8%)显著高于血清CK-MB的阳性率(53.2%),也显著高于ACG(62.9%)和ECG(40.3%)的异常率。③系统治疗2~3个月后,痊愈46例(74.2%),好转16例(25.8%)。无1例死亡。结论:血清h-FABP定量测定是早期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心肌损害的一项指标,比CK-MB、ACG和ECG具有更高的敏感性。血清hFABP联合ACG或ECG检测,对早期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和提高检出率,同时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预后和临床用药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观察急性酒精中毒患者血清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变化,探讨其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以及治疗与护理措施。方法血清h-FABP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一步法定量检测;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采用固相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采用免疫抑制法。结果①急性酒精中毒组患者血清h-FABP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P<0.01);随着病情程度的加重,轻、中及重度组患者血清h-FABP水平也依次升高,且差异显著(P<0.01);轻、中及重度组患者血清h-FABP异常阳性率也依次升高,且差异显著(P<0.01)。血清h-FABP阳性率显著高于血清cTnI、CK-MB及心电图的阳性率(P<0.01)。②心肌损害者出院时血清h-FABP浓度均达正常,心脏功能均得到恢复,无1例恶性心律失常与猝死的发生。结论血清h-FABP定量测定可作为早期判断急性酒精中毒心肌损害的一项客观指标,早期心肌损害者经有效的临床治疗与护理,心脏功能均可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VMC)心肌损害的早期检测和护理方法.方法对62例VMC患儿进行血清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CK-MB)检测,普通心电图(ECG)和动态心电图(ACG)测定,X线胸透.住院系统治疗与护理2~3个月.结果治疗前后患儿h-FABP、CK-MB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与护理后,痊愈46例(74.2%),好转16例(25.8%),元1例死亡.结论血清h-FABP联合ACG或ECG检测,对早期诊断VMC和提高检出率,同时对VMC患儿的预后和临床用药及护理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手足口病(HFMD)患儿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的水平变化,探讨h-FABP在HFMD患儿心肌损害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以44例HFMD患病儿童为研究对象,同时选择4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在不同时段进行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CK-MB)、h-FABP和肌钙蛋白I(cTnI)水平的检测。结果 HFMD组患儿h-FABP、cTnI及CK-MB的最高值分别为(18.42±6.20)ng/mL、(0.20±0.06)ng/mL、(35.2±11.2)U/L,均高于对照组相应指标的最高值(P<0.01),h-FABP增高时间比cTnI和CK-MB早,在6~8h达到峰值。结论血清h-FABP可作为HFMD患儿早期心肌损害的临床生化检验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VMC)心肌损害的早期检测和护理方法。方法:对62例VMC患儿进行血清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CK-MB)检测,普通心电图(ECG)和动态心电图(ACG)测定,X线胸透。住院系统治疗与护理2~3个月。结果:治疗前后患儿h-FABP、CK-MB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与护理后,痊愈46例(74.2%),好转16例(25.8%),无1例死亡。结论:血清h-FABP联合ACG或ECG检测,对早期诊断VMC和提高检出率,同时对VMC患儿的预后和临床用药及护理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检测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对急性酒精中毒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血清h-FABP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一步法定量检测;cTnI采用固相酶联免疫吸附实验;CK-MB采用免疫抑制法.结果 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组血清h-FAB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随着病情严重程度的加重,轻、中及重度组血清h-FABP水平依次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中及重度组血清h-FABP异常阳性率也依次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h-FABP阳性率显著高于血清cTnI、CK-MB及心电图的阳性率(P<0.01).结论 血清h-FABP定量测定可作为早期判断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心肌损害的1项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诊断川崎病(KD)急性期心肌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测定治疗前 (急性期)血清cTnI及CK-MB水平和不同方法治疗后两者的水平变化。结果①KD急性期cTnI、CK-MB的阳性率均较高,且两者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②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与非IVIG治疗cTnI和CK-MB的阳性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cTnI、CK-MB对KD患儿急性期心肌损伤均有诊断价值;两者相比,cTnI具有更高特异性、敏感性。CTnI可作为指导临床应用IVIG和动态评定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观察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变化,探讨其临床检测价值.方法 血清h-FABP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一步法定量检测;cTnI采用固相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CK-MB采用免疫抑制法测定HT5"H〗结果 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组血清h-FAB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大量出血者及意识不清者血清h-FABP水平分别显著高于小量出血者及意识清醒者(P<0.01);血清h-FABP阳性率显著高于血清cTnI、CK-MB及心电图的阳性率(P<0.01);死亡率为25.5%(28/110),血清h-FABP、cTnI、CK-MB及心电图异常组的死亡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血清h-FABP预测发生死亡具有高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特异性和准确度较低,但心电图具有较高的特异性(64.5%)和准确度(69.1%).结论 血清h-FABP定量测定可作为判断急性高血压脑出血病情轻重及评价发生意外的1项客观指标,联合心电图监测临床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对手足口病(HFMD)患儿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住院治疗的HFMD患儿80例(HFMD组),同期体检健康儿童5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CK-MB、cTnI水平。结果 HFMD组治疗前CK-MB、cTnI水平分别为(38.10±19.50)U/L、(0.08±0.02)μg/L,均高于对照组(P0.05)。HFMD患儿治疗前CK-MB、cTnI阳性率分别为56.3%、33.8%,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HFMD患儿CK-MB、cTnI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CK-MB、cTnI对HFMD合并心肌损伤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手足口病合并心肌损害患儿的心肌酶肌酸激酶混合同工酶(CK-MB)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0~2011年67例手足口病合并心肌损害患儿,检测治疗前血清CK-MB的水平,同时检测66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并且将治疗前后的CK-MB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手足口病合并心肌损害患儿治疗前CK-MB的活性为32.67±17.82 IU/L,异常率为62.69%,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CK-MB的活性为16.38±4.44 IU/L,异常率为2.99%,明显低于治疗前患儿的CK-MB的活性和异常率(P<0.01)。结论测定手足口病患儿血清心肌酶CK-MB水平有助于了解心肌损害程度,对临床诊治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肌钙蛋白(cTnI)、肌红蛋白(Mb)及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联合检测对儿童手足口病(HFMD)合并心肌损害的早期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取2015年3~12月本院儿科门诊和住院就诊并确诊为手足口病患儿L276例,最终确诊合并心肌炎57例,同时选择同期健康儿童40例为对照组。采集患者入院后不同时刻的静脉血分别测定患儿血清中h-FABP、cTnI、Mb和CK-MB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各指标水平的差异性,并分析其含量在不同时间内的动态变化。结果 276例HFMD患儿中确诊合并心肌炎5 7例,心肌炎并发率为20.65%(57/276),于0~3 h内检测276例HFMD患儿血清中h-FABP、cTnI、Mb和CK-MB的异常率分别为20.29%(56/276)、1.81%(6/276)、14.86%(41/276)和2.90%(8/276),h-FABP和Mb的异常率明显高于cTnI和CK-M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5.1 3~37.06,P0.01),h-FABP异常率也高于CK-M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1 8,P0.05);HFDM合并心肌炎患儿血清中h-FABP、cTnI、Mb和CK-MB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各指标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 7.26~37.63,P0.01);HFMD合并心肌炎发生后0~3 h h-FABP和Mb浓度开始上升,4~9 h达到峰值,12 h后开始下降,20~36 h基本降至正常:cTnI和CK-MB浓度在HFDM合并心肌炎发生后4~9 h才开始上升,10~1 2 h达到峰值,12~72 h内一直处于较高水平,72 h后开始下降,7 d基本降至正常。结论 HFMD患儿合并心肌炎有较高的发病率,h-FABP是早期诊断最敏感的指标,可作为早期诊断HFMD患儿合并心肌炎的理想标志物,其次为Mb;cTnI和CK-MB是HFMD患儿合并心肌炎中晚期诊断敏感指标。联合检测h-FABP、cTnI、Mb和CK-MB对HFMD患儿合并心肌炎的早期诊断、提高诊断率和减少漏检率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及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 BNP)检测在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 8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根据有无合并心肌损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40例健康儿童作为健康组,检测三组患儿血清CK-MB、cTnI及NT-pro BNP水平。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CK-MB、cTnI、NT-pro BNP水平均高于健康组,观察组血清CK-MB、cTnI、NT-pro BN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CK-MB、cTnI、NT-pro BNP水平联合检测诊断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损害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于单独检测,血清CK-MB敏感度高于cTnI和NT-pro BNP,特异度低于cTnI、NT-pro BNP(P0.05)。结论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损害患儿血清CK-MB、cTnI及NT-pro BNP水平显著升高,可作为早期诊断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发生心肌损害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观察急性期脑梗死(ACI)患者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和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变化,探讨其伴发早期心功能及心肌细胞损害的监测价值.方法:选择95例ACI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组为研究对象,血清NT-proBNP检测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ECLIA)法,血清h-FABP检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ELISA)一步法.结果:①血清NT-proBNP和h-FABP水平,ACI患者急性期显著高于恢复期及对照组(P<0.01);大面积ACI患者显著高于小面积ACI患者(P<0.01);恢复期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ACI急性期患者血清NT-proBNP阳性率(54.74%)显著低于血清h-FABP的阳性率(82.11%)(P<0.01),且两者具有相关一致性.③ACI急性期患者血清h-FABP水平与NT-proBNP呈显著正相关(r=0.719,P<0.01),相关性良好.结论:ACI急性期患者血清NT-proBNP和h-FABP水平显著升高,且具有相关性,联合检测其水平变化,对诊断ACI并发早期心功能及心肌细胞损害具有临床检测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酶检测在小儿手足口病(HFMD)合并心肌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检查选取213例HFMD患儿为研究对象,将213例HFMD患儿设为HFMD组,同时将213例HFMD患儿又分为心肌损伤组(47例)和无心肌损伤组(166例),另选取5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检测各组儿童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肌酸激酶(CK)水平,研究HFMD患儿血清LDH、cTnI、CK-MB、CK水平变化及其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分析各心肌酶对HFMD患儿合并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FMD组血清LDH、cTnI、CK-MB、CK水平均显著提高,而LVEF值则明显降低(P<0. 05)。HFMD组血清LDH、cTnI、CK-MB、CK水平与LVEF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HFMD组中心肌损伤患儿47例(22. 07%);心肌损伤组血清LDH、cTnI、CK-MB、CK水平均明显高于无心肌损伤组,LVEF值又显著低于无心肌损伤组(P<0. 05)。心肌损伤组血清LDH、cTnI、CK-MB及CKF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无心肌损伤组(P<0.05)。结论 HFMD患儿血清心肌酶水平与心肌损伤情况密切相关,检测血清心肌酶水平有助于心肌损伤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婴幼儿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心肌酶的变化,以便在诊治过程中采取综合措施。方法选择河北省阳原县人民医院2008-11-2011-03住院支气管哮喘患儿50例,其中轻症支气管哮喘35例(轻症组),重症支气管哮喘15例(重症组)。另选22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Olympus AU 27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支气管哮喘患儿急性期、恢复期及对照组儿童血清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肌酸激酶(α-HBDH)及其同功酶(CK-MB)等多项心肌酶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轻症及重症哮喘组患儿血清AST、LDH、α-HBDH、CK、CK-MB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重症哮喘组上述指标明显高于轻症哮喘组(P<0.01)。与急性期相比,恢复期这些心肌酶指标均趋向正常水平。结论婴幼儿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心肌酶有不同程度升高,病情越重,心肌酶升高越明显。  相似文献   

16.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心肌酶活性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血清心肌酶在诊断肺炎支原体肺炎急性期患儿是否有心肌损害的参考价值。方法:测定40例肺炎支原体患儿血清心肌酶磷酸肌酸激酶同功酶(CPK-MB)、乳酸脱氢酶(LDH)和谷草转氨酶(AST)的变化,对其中心肌酶异常的19例患儿在恢复期进行复查,并与40例健康儿童作对照。结果:急性期血清心肌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恢复期血清心肌酶明显下降,CPK-MB,LDH仍高于对照组(分别是P<0.01,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急性期可有不同程度的心肌损害,血清CPK-MB作为支原体肺炎心肌损害的生化指标特异性强,治疗支原体肺炎时应注意心肌损害,给予保护心肌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重症肺炎患儿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 C反应蛋白(CRP)、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变化及其与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钙蛋白T(cTnT)的相关性,旨在为临床改善患儿预后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10月该院收治的303例肺炎患儿作为肺炎组,包括201例重症肺炎患儿(重症肺炎组)、102例普通肺炎(轻中度肺炎)患儿(普通肺炎组);同时选择同期91例在该院体检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重症肺炎组按照其是否合并心肌损害分为心肌损害组122例,非心肌损害组79例。比较肺炎组、对照组血清PCT、IL-6、CRP、SAA、CK-MB、cTnT、NT-proBNP水平,普通肺炎组、重症肺炎组患儿血清PCT、IL-6、CRP、SAA、CK-MB、cTnT、NT-proBNP水平,心肌损害组、非心肌损害组患儿血清PCT、IL-6、CRP、SAA、CK-MB、cTnT、NT-proBNP水平及血清PCT、IL-6、CRP、SAA水平与血清CK-MB、cTnT、NT-proBNP水平的相...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及心电图(ECG)在小儿肺炎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肺炎患儿95例为研究组,另选2014年12月至2016年1月期间健康体检儿童48例为对照组。肺炎患儿均于入院后进行治疗。所有研究对象均于入院后及研究组患儿治疗后抽取2mL静脉血,分离血清,测定CK、CK-MB、cTnT水平,同时进行ECG记录。结果治疗前研究组血清CK、CK-MB、cTnT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ST段抬高或压低、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血清CK、CK-MB、cTnT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发生率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ST段抬高或压低发生率低于治疗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患儿血清CK、CK-MB、cTnT及ECG存在明显异常,经治疗后可降低血清CK、CK-MB、cTnT水平,改善ECG异常。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检测胸部创伤患者治疗前后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和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变化,探讨血清NT-proBNP和h-FABP在其合并心功能及心肌细胞损害的早期检测价值。方法:选择82例胸部创伤合并心肌挫伤患者(挫伤组)和50例健康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挫伤组采用rhGH治疗。血清NT-proBNP检测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ECLIA)法,血清h-FABP检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ELISA)一步法。结果:①治疗前血清h-FABP阳性率(41.4%)显著高于NT-proBNP(29.8%)及ECG(17.7%)(P<0.01)。②治疗前,胸部创伤合并心肌挫伤患者血清NT-proBNP 和h-FABP水平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者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胸部创伤合并心肌挫伤患者血清NT-proBNP与h-FABP呈显著正相关(r=0.719,P<0.01),相关性良好。④胸部创伤合并心肌挫伤的82例患者经rhGH治疗后,血清NT-proBNP 和h-FABP水平达正常,ECG也无异常表现,无1例死亡病例。结论:rhGH对胸部创伤合并心肌挫伤具有临床治疗作用,血清NT-proBNP和h-FABP的联合检测可早期诊断胸部创伤合并心功能及心肌细胞损害,也可观察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中西医2方面分析15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心肌酶谱的变化规律,探讨中医思路,以指导中西医临床。方法:对15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心肌酶谱检测,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及谷草转氨酶(AST),按年龄、体温及病情分组,进行分析支气管肺炎患儿心肌酶谱的变化规律。结果:不同年龄组肺炎患儿血清CK-MB均数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组患儿的CK-MB增高比率,经统计学处理有统计学意义,不同体温组患儿CK-MB增高比率,经统计学处理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病情组患儿CK-MB增高数比率,经统计学处理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支气管肺炎患儿多数伴有心肌损害,与年龄、病情轻重有相关性,年龄越小或病情重的患儿,心肌损害发生率高,与体温的高低无相关性。为急诊儿科医师分析病情提供参考,为中医从瘀论证儿童支气管肺炎合并心肌损害提供思路与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