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文伯 《北京中医药》2002,21(5):274-276
目的 探讨中医男科在病证结合的理论研究中如何与实践结合,与当代科技发展同步,以推进中医男科病证结合理论体系的发展。方法通过分析中医、中西医结合、现代医学的病证结合形式,找出其中的异同点。指出中医病证存在的科学性、必然性以及中医病证理论与中华民族文化的密切联系。结论 走出三个误区:即以西医病名为纲误区;中医现代化要否定辨证论治体系误区;中医现代化就是“全盘西化”的误区。  相似文献   

2.
中医男科病证结合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文伯 《北京中医》2002,21(5):274-276
目的 探讨中医男科在病证结合的理论研究中如何与实践结合,与当代科技发展同步,以推进中医男科病证结合理论体系的发展。方法 通过分析中医、中西医结合、现代医学的病证结合形式,找出其中的异同点。指出中医病证存在的科学性、必然性以及中医病证理论与中华民族文化的密切联系,结论 走出三个误区;即以西医病名为纲误区;中医现代化要否定辨证论治体系误区;中医现代化就是“全盘西化”的误区。  相似文献   

3.
结合理论与临床,提出现代的病证结合是指西医的病与中医的证高水平的结合,包括西医的病与中医的病、证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两个不同阶段中3个层次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对当代病证结合论治的模式进行了探讨,内容包括:西医诊断疾病与中医辨证论治的结合;中西医辨病与辨证论治的结合;西医辨病论治与中医辨证论治的结合.  相似文献   

5.
童舜华 《中医药学刊》2005,23(2):321-321,329
对当代病证结合论治的模式进行了探讨,内容包括:西医诊断疾病与中医辨证论治的结合:中西医辨病与辨证论治的结合;西医辨病论治与中医辨证论治的结合。  相似文献   

6.
魏明刚 《时珍国医国药》2012,23(5):1251-1252
中医中药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具有丰富的基础理论和宝贵的治疗方法。中西医结合医学已经经历了半个世纪的自主创新研究,在临床与基础研究方面均取得了丰硕成果。文章借鉴多位专家的经验,结合个人临床和科研工作经历,综合现代科学理论来完善中医理论;注重病证结合,宏观与微观并进,丰富辨证论治内容。引入先进理论,中医的"病机"对应西医的发病机制;将中医的"证"对应西医的病理生理状态。提出"辨阴阳、辨病因等八种方法",提出辨证优化疗法作为认识中西医结合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对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意义、制备方法及评价作一整体的综述,对现有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制备的理论有2个:(1)基于"证"的概念理论的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制备方法分为2种:诱发疾病病证结合模型和自发遗传性疾病证侯模型;(2)基于西医疾病的模型叠加中医证候因素理论的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根据造模因素复合病证结合模型,制备方法也分为2种:"西医病+中医传统病因"模型和"西医病+病理生理"模型。要不断制备出更完美的模型,才有助于中西医学者更深入地研究贴近人类各种疾病的模型。  相似文献   

8.
病证结合是中医辨证、西医辨病相结合。借助现代医疗检测手段、理论、思维方法等对患者做出疾病诊断,并在此基础上运用中医辨证思维进行辨证论治和组方遣药,以获得临床疗效最大化为目标,是目前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临床采用的主要诊疗模式,能够体现中医、西医的优势互补。中医药对艾滋病的防治具有一定的优势,但缺乏科学和规范的论证,难以推广运用,病证结合的发展和优势及在艾滋病中的运用将克服这些困难。从对病证结合的认识、病证关系在艾滋病中的体现、病证结合在艾滋病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疗效评价中的运用几个方面,来论述病证结合的发展、优势和在艾滋病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9.
董星  刘渊 《江西中医药》2021,52(5):71-77
血液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中西医对血液生成过程均有详细研究.本篇通过对古代文献和现代研究的挖掘,回顾总结中医五脏生血的全过程,结合近十年现代医学研究成果,梳理出现代医学中提出的造血理论,揭示现代医学研究造血过程与中医传统理论有着极大的契合点.本篇目的是从"功能本体"思维中探索血液生成过程,建立起中医脏腑与西医脏器的联系,提出"多脏造血"研究思路,为血液系统疾病及现代中医血液生理研究阐明新观点,并为中医西医结合研究找到新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0.
病证结合是中医目前发展的基本方向,结合中医对疾病证的推理性判断和西医对疾病的实证性认识,以病统证,病证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是中医发展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肾病病证结合诊疗指南》基于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 DKD)症状指标、西医分期与中医病证结合思路制定了糖尿病肾脏病诊疗指南,提出了DKD病证结合的诊疗路径,突出中医特色,现对该指南的诊断、治疗和管理等更新内容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2.
对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研制的一点看法和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模型的研制是中医科研的最主要手段 ,是中医现代化、中医继承与发展的基石 ,本文就直接满足临床需要的病证结合的动物模型的研制提出一些问题和设想。1 病证结合概念的澄清笔者认为病证结合是指西医的病和中医的证结合 ,如果将中医的病和证的结合就没有实际意义。中医的病  相似文献   

13.
对脉管病病证结合论治的模式进行探讨,内容包括:西医诊断疾病与中医辨证论治的结合;辨病与辨证论治的结合。  相似文献   

14.
中医动物模型重复性差,割裂了病与证的联系;单纯借鉴西医病理模型制备中医病和证的模型,不符合中医理论的要求;病证结合模型体现病与证的紧密联系,符合临床实践,已成为中医实验动物模型发展的新方向。本文对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建立、优势及评价体系的构建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三部诊疗"作为脏腑辨证拆解式的中西医结合辨证策略,是以"病证结合"与"脏腑体用学说"为理论基础,以"气血津液辨证""八纲辨证"辨寒热为辨证框架,结合现代医学检验方法,引申发展形成的一种新的中西医结合辨证策略。"三部诊疗"是围绕"气血津液辨证""八纲辨证",以"主症"定"证"辨证模式为第一部,以"西医疾病"定"脏"为第二部,结合"单证"或"复合多证"确立证候诊断为第三部,作为脏腑辨证拆解式的辨证策略,以期为西学中临床医生与中医临床医生解决临床辨证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或方法。  相似文献   

16.
《辽宁中医杂志》2016,(3):514-515
随着西医与现代医疗水平的提高,古已有之的中医辨病与辨证关系受到冲击。通过对中医学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的特点的阐述分析,认识到中医辨病的缺陷。在肯定中医病证结合的基础上,医者需探索辨病与辨证新模式,即辨"西医病"与辨"中医证"。这不仅是弥补中医与西医各自的不足,优势互补,促进其各自的发展,而且可以促进现代医疗水平技术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换 ,传统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观念也随之而改变成社会—心理—生理的整体护理[1] 。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是中医辨证施护与西医整体护理的有机结合体 ,是在西医整体护理的基础上 ,根据中医辨证、西医辨病提出护理问题 ,并对护理问题进行辨证分型 ,制订出护理计划 ,再组织实施进行护理效果评价 ,并实行表格化管理。在实施中西医结合系统化整体护理工作中 ,体会如下。1 熟悉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的理论基础首先以中医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及新的医学模式作为理论基础。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认为疾病的发…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中医、西医的学科特点及临床诊疗工作的实际,围绕培养实用型中等中医专业人才,促进中医西医优势互补,提高临床疗效这一中心,本文从端正中医专业思想、树立中西医结合意识、创新中医诊疗手段、培养病证结合的诊疗技能4个方面对中等中医类专业中西医结合教学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9.
"病证结合"是中医眼科重要的临床诊疗模式,本文对近年来有关的理论研究及其在中医眼科实践上的进展情况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0.
2011年5月23日,陈可冀院士学术思想系列之一“病证结合与临床实践”座谈会在京召开,有关专家和陈可冀的学生们共同探讨其“病证结合”的学术思想,大家认为用病证结合指导临床实践的模式值得推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于文明、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院士等出席会议。陈可冀在会上做了题为“病证结合治疗观与临床实践”的报告。他认为,当代中医药临床实践中应用最普遍的是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论治结合的模式。这一模式体现了中西方医学科学与文化的优势互补、经典理论与经验的传承和整体与局部、宏观与微观观察理念,有利于治疗和诊断的原始创新,体现了临床服务能力与临床水平的提高、科学认识和评价疗效水平的进步、中医药服务社会的贡献度。陈可冀提出,现代病证结合治疗观包括西医诊病、中医辨证模式,辨证论治与专病专方专药论治结合模式,疾病分期分阶段论治模式,辨中医基本病机结合辨证论治模式,以及无病从证、无证从病模式。病与证的关系可表现为同病同证、同病异证、异病同证、异病异证等几种形式。病证结合是用中医学理论认识现代疾病,实现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治疗的有机结合、优势互补。病证结合以病统证,可提高中医辨证的确定性,弥补单纯中医辨证缺乏标准化、规范化、客观化和不确定性的不足,使治疗更具针对性,避免只注重症状的改善和功能状态的调整而忽视对疾病病理改变的针对性治疗。于文明在讲话中指出,建立名医传承工作室是推动中医药学术创新、人才培养、深化科研、提高疗效的有效措施。名医工作室是融合科研、教育、临床的综合性平台。希望陈可冀院士的学生们能够把老师的临床经验认真研究总结,提升为学术思想,融入到中医学科理论体系中去。会上,陈可冀的学生们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对老师的病证结合学术思想进行了交流,并就病证结合治疗高血压、心力衰竭等疾病做了汇报。截至目前,陈可冀共培养研究生120余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