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左室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2017年11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左室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标准化抗心衰治疗,观察组在标准化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连续治疗6月。记录两组用药前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N-末端脑钠肽(NT-proBNP)、6分钟步行试验(6MWT)和明尼苏达心衰量表评分。并记录研究期间住院次数、每次住院天数及不良反应。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6月后患者LVEDD、LVESD缩小,LVEF增加,NT-proBNP、明尼苏达心衰量表评分降低,6 分钟步行距离延长,住院次数减少,平均住院天数缩短(P<0.05),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少。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左室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患者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和依那普利对于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以及心血管标志物高敏肌钙蛋白T(hs-cTnT),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环磷酸鸟苷(cGMP)的影响,比较患者两类药物获益的差异。方法入组左心室射血分数≤40%并存在心衰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患者,以血流动力学、收缩压及用药史作为筛选指标,所有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73例,随机分为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组43例和依那普利治疗组31例,持续用药8周,在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经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心输出量(CO),同时在1周,4周,8周四个时间点进行血样和尿样收集,并检测血液hs-cTnT,NT-proBNP和尿液中的cGMP。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心功能及三类心血管标志物浓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沙库巴曲缬沙坦或依那普利治疗8周后,LVEF和CO均显著性增高(P0.05),同时LVEDD显著性缩小(P0.05)。与依那普利相比,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组中LVEF和CO的增长及LVEDD的下降更显著(P0.05)。在心血管标志物上,两个治疗组的hs-TnT均呈显著性降低趋势,直到第4周时在两个治疗组间出现统计学差异,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组的降低幅度显著性高于依那普利组(P0.05),且这种差异一直维持到第8周。NT-proBNP在两个治疗组均呈现显著性下降的趋势,两组间在第1周时开始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且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组在第4周前的下降效率显著性超过依那普利治疗组。对于尿cGMP,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组的水平持续性升高,在第1周时达到高峰,此后缓慢下降,而依那普利治疗组的尿cGMP一直低于基线水平。两个处理组之间从第1周到第8周,尿cGMP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另外,与依那普利治疗组相比,沙库巴曲缬沙坦可显著性降低心力衰竭患者远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相对于依那普利,显著改善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同时显著性影响心血管标志物的浓度,具有更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LCZ696)对缺血性心力衰竭(心衰)兔心室肌重构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24只新西兰大白兔采用结扎前降支法建立缺血性心衰兔模型,将其分为假手术组,心衰组、沙库巴曲缬沙坦组,每组8只。术后2周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以射血分数(EF)≤40%视为心衰模型制作成功。术后第3周沙库巴曲缬沙坦组实验动物,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10 mg/kg灌胃,干预8周。假手术组及心衰组实验动物给予生理盐水灌胃8周。术后10周行心脏超声、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检查,心肌组织HE染色、Masson染色、测定心肌组织羟脯氨酸(HYP)、免疫组化观察心肌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抗半乳糖凝集素3(Gal-3)水平。结果 (1)假手术组实验动物全部存活,心衰组及沙库巴曲缬沙坦组中均有1只动物因术中出血死亡。(2)术后2周,与假手术组相比心衰组、沙库巴曲缬沙坦组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缩短率(LVFS)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下降(P0.05),术后10周,与心衰组相比,沙库巴曲缬沙坦组的LVESD、LVEDD、LVEF指标明显改善(P0.05);(3)实验第2周末,与假手术组相比,心衰组、沙库巴曲缬沙坦组血清NT-proBNP水平明显升高(P0.05)。实验第10周末,与心衰组相比,沙库巴曲缬沙坦组的血浆NT-proBNP水平下降,但仍高于假手术组(P0.05);(4)HE染色示心衰组心肌组织肌纤维排列紊乱、肌细胞呈现不同程度变性、坏死及淋巴细胞浸润。沙库巴曲缬沙坦组较心衰组改善。与假手术组相比,心衰组心肌组织Masson染色示胶原纤维含量明显增加(P0.05),与心衰组相比,沙库巴曲缬沙坦组心肌组织的胶原纤维沉积明显下降(P0.05);心衰组心肌组织HYP含量增加,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沙库巴曲缬沙坦组心肌组织中HYP含量下降,与心衰组心肌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与假手术组相比,心衰组心肌组织中α-SMA、Gal-3蛋白阳性表达增加,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沙库巴曲缬沙坦可下调心衰心肌组织中α-SMA、Gal-3蛋白阳性表达,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可改善缺血性心力衰竭兔心室肌重构,其机制可能与下调心衰心肌组织中α-SMA、Gal-3蛋白表达,降低心肌纤维化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沙库巴曲/缬沙坦与贝那普利治疗射血分数降低的慢性心力衰竭(HFrEF)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对左心重构和超敏肌钙蛋白T(hs-cTnT)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常熟医院诊治的HFrEF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心衰)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贝那普利,观察组同时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2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N末端脑钠肽(NT-proBNP)、超敏肌钙蛋白T(hs-cTnT)、左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试验(6MWT)、明尼苏达心衰量表评分(MLHFQ)和不良心血管事件(死亡、心衰再入院率)等。结果治疗24周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85.1%)明显高于对照组(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NT-proBNP、hs-cTn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MLHFQ较治疗前降低,LVEF、心脏指数(CI)及6MWT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24周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hs-cTnT、MLHFQ明显降低,LVEF、CI及6MWT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因心衰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12例(25.5%)vs.22例(45.8%),P0.05],两组均无心源性死亡。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HFrEF患者安全有效,较贝那普利能显著改善HFrEF患者的运动耐力及左心功能,降低hs-cTnT的水平,并减少因心衰加重再入院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沙库巴曲缬沙坦钠与福辛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医院收治的100例慢性心衰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及研究组(50例),患者均接受常规抗心衰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口服福辛普利治疗,研究组患者口服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持续治疗3月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于治疗前、治疗3月,比较两组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径(LVEDD)、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运动能力[6min步行距离(6MWT)]、生活质量[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MLHFQ)]。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月,两组LVEF、6MWT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LVEDD、血清NT-proBNP水平、MLHFQ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福辛普利比,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慢性心衰疗效更确切,更利于改善患者心功能,可提高患者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背景射血分数下降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是临床治疗的难点,患者预后不良、住院时间长、病死率高且再住院率高。沙库巴曲缬沙坦可有效治疗射血分数下降的慢性心力衰竭,但其应用于射血分数下降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相关研究较少。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射血分数下降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在潍坊市中医院心血管病科住院治疗的射血分数下降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予以缬沙坦、倍他乐克缓释片及其他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两组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收集两组一般资料,治疗前后左心室功能参数〔包括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白介素(IL)-1、IL-6、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肾小球滤过率(GFR),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过程中脱落患者4例,最终纳入患者60例,其中治疗组31例、对照组29例。两组治疗前LVEDD、LVESD、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LVEDD、LVESD小于对照组,LVEF大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LVEDD、LVESD分别小于本组治疗前,LVEF分别大于本组治疗前(P<0.05)。两组治疗前IL-1、IL-6、NT-proBNP、GF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IL-1、IL-6、NT-proBNP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GF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IL-1、IL-6、NT-proBNP分别小于本组治疗前,GFR分别大于本组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可降低射血分数下降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血清IL-1、IL-6、NT-proBNP,升高GFR,同时改善患者心肾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高龄慢性射血分数减低型心力衰竭病人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诺欣妥)治疗时小剂量用法与传统逐步加量法的疗效与依从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6月北京市第六医院心内科收治入院的高龄心力衰竭病人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50 mg,每日2次治疗,对照组给予诺欣妥从50 mg、每日2次起始,逐渐加量至病人最大耐受剂量200 mg,每日2次并维持。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B型脑钠肽(BNP)及进行6 min步行试验(6MWT),观察两组因心力衰竭再就诊率(包括急诊及住院)、服药依从性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治疗后LVESD、LVEDD、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BNP、6MW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服药依从性更好,头晕、低血压发生率更低。结论 对于高龄病人,小剂量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有效,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LCZ696)联合温肾活血方对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病人生存质量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5月在重庆市中医院心内科就诊的90例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A组、治疗B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基础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A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B组在治疗A组基础上加用温肾活血方治疗,3组均以治疗8周为1个疗程。比较各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6 min步行试验距离和NT-proBNP、LVEF、LVEDD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A组、治疗B组中医证候疗效更佳(均P<0.05),且NYHA分级提高更显著(P<0.05),NT-proBNP水平降低更明显(P<0.05),改善LVEF更为明显(均P<0.05)。治疗B组较对照组6 min步行试验距离增加(P<0.05),而治疗A组6 min步行试验距离较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B组在改善中医证候、改善6 min步行距离方面优于治疗A组(P<0.05)。而在改善NYHA分级、降低NT-proBNP、升高LVEF、缩小LVEDD方面治疗A组、治疗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病人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可改善中医证候,提高NYHA分级,降低NT-proBNP,升高LVEF,降低LVEDD,但沙库巴曲缬沙坦在增加6 min步行距离方面与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比较改善不明显,在沙库巴曲缬沙坦基础上加用温肾活血方可明显改善病人6 min步行距离,并进一步改善中医证候。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9月在张家口市第一医院诊治的94例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高峰射血率(PER)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心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QT离散度(QTd)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T-proBNP水平和QTd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苈强心胶囊与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疗效确切,可改善心功能及心房颤动状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射血分数<45%的心力衰竭并左心室扩大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度安庆市立医院收治的射血分数<45%的心力衰竭并左心室扩大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临床治疗方案,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停用缬沙坦或贝那普利、卡托普利治疗,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两组均持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后治疗效果,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6 min步行距离(6MW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记录两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0%(38/40),高于对照组的77.5%(31/40)(χ2=5.165,P=0.023)。治疗后,两组NT-proBNP分别低于同组治疗前,6MWD分别长于同组治疗前,LVEF分别高于同组治疗前,LVEDD分别小于同组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NT-proBNP低于对照组,6MWD长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LVEDD小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接受重组人脑利钠肽(rebinant human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rhBNP)联合缬沙坦或rhBNP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序贯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共纳入8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rhBNP联合缬沙坦组和rhBNP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3月后的血清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血钾、血钠、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mension,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LVEF结果均高于治疗前,NT-pro...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在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7月于邯郸市第一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力衰竭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采取急诊PCI,术后在常规治疗心力衰竭基础上,分别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和依那普利,治疗6个月。记录两组患者心率(HR)、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sST2。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术后1周较术后即刻心率均明显下降,LVEF升高(P0.05),试验组LVEF升高及LVEDD缩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且随着治疗时间延长,效果越明显(P0.01)。两组治疗后NT-ProBNP、sST2较治疗前下降(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不全的疗效安全有效,且在血流动力学稳定下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越早越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呋塞米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与血清指标的影响。方法 80例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入院后均接受一般治疗,包括低盐低脂优质蛋白饮食、戒烟、戒酒、吸氧等支持治疗,并使用呋塞米片、地高辛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口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根据患者血压、不良反应及耐受情况等调整药物用量。所有患者出院后规律至门诊随访。治疗后4 w观察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4 w血清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高敏心肌肌钙蛋白(hsTn)T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 两组治疗前LVEF、LVEDD及LVESD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治疗后4 w两组LVEF显著升高,而LVEDD及LEVSD显著下降(均P<0.05);且观察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LVEDD及LEVS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血清NT-proBNP、hsTnT及hs-CRP水平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对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心功能及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8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附属三二〇一医院收治的92例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两组均使用常规降压、抗心力衰竭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观察组给予通心络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6 min步行试验(6MWT)、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血管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白介素6(IL-6)、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后壁厚度(LVPW)及室间隔厚度(IVS)。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30%,高于对照组的73.91%(P<0.05);治疗后,观察组6 min步行距离、NO、LVEF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NT-proBNP、ET-1、IL-6、LVEDD、LVPW、IVS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慢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比传统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中可溶性ST2(sST2)、血管紧张素Ⅱ(AngⅡ)、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血清肌酐(SCr)及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04-2019-01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就诊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为接受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者52例,对照组为接受传统ACEI/ARB药物治疗者60例,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约6个月的随访,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经(LVESD),血清指标NT-proBNP、sST2、AngⅡ,以及肾脏功能指标SCr、eGFR。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LVEF、LVEDD、LVESD、NT-proBNP、sST2及AngⅡ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肾脏功能指标SCr与eGFR均较治疗前改善(均P0.05),且观察组SCr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老年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较传统药物有明显优势,可明显改善患者心脏功能,抑制心肌重构,且能更好地改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芪参益气滴丸联合低剂量沙库巴曲缬沙坦对高龄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清hs-CRP、IL-6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6例高龄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3)与对照组(n=33),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并给予低剂量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芪参益气滴丸联合低剂量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超声心动图、血清NT-proBNP)及hs-CRP、IL-6水平的变化,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0%,较对照组(69.09%)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NT-proBNP、hs-CRP、IL-6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8.18%(6/33)与15.15%(5/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参益气滴丸联合低剂量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高龄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患者,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抑制炎症反应、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沙库巴曲缬沙坦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及肾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接诊的6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把患者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均给予美托洛尔基础治疗,对照组加以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加以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心功能[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肾脏功能指标[尿素氮(BUN),肾小球滤过率(eGFR)和血肌酐(SCR)]。结果 治疗前,两组心功能指标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T-pro BNP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LVEDD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肾脏功能指标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UN、SCR明显低于对照组,e GFR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能够显著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和肾脏功能,值得临床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结合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从2017年3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中选取84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重组人脑利钠肽结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对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及氧化应激指标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治疗前的左心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等心功能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上述心功能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的血清过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结合重组人脑利钠肽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也能调节机体氧化应激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舒宁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和酒石酸美托洛尔(倍他乐克)治疗老年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和倍他乐克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心舒宁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检测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17、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比较两组心功能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4.00%)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CRP、IL-17、NT-proBNP、CK-MB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心脏指数明显升高,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LVEF、SV、心脏指数高于对照组,LVED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舒宁胶囊可提高老年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减轻炎症反应和心肌损伤,提高心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沙库巴曲缬沙坦和依那普利对缺血型心肌病患者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功能(FMD)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的影响。方法:选取72例NYHA心功能分级Ⅱ、Ⅲ、Ⅳ级且左室射血分数40%的缺血型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服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或依那普利;应用高分辨率超声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FMD及CIMT。结果:与依那普利组相比,沙库巴曲缬沙坦组患者FMD显著改善,而两组CIMT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与依那普利相比,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可更显著地改善缺血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的肱动脉FM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