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些年来全世界范围内的冠心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危及人类的生命健康安全和生活质量,在我国冠心病稳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榜首,是导致居民死亡的首要疾病[1],因此探寻治疗的有效手段尤为重要,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逐渐应用于临床,本文主要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特点及病理机制等一般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研究结果见下文:  相似文献   

2.
明胶海绵栓塞成功治疗冠状动脉穿孔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临床资料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已成为冠心病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随着介入技术水平的提高,复杂病变也已成为PCI的适应证,而PCI中最主要的并发症之一——冠状动脉穿孔,虽然发生率低,但可导致心脏压塞、急性心肌梗死甚至死亡。本文报道PCI并发冠状动脉穿孔1例。  相似文献   

3.
正冠心病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2015年,有超过1 700万人死于冠心病,占全球死亡人数的31%~([1])。高脂饮食,吸烟,人口老龄化,缺乏运动等因素使得冠心病成为当代影响人类寿命的重大疾病~([2])。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是治疗冠状动脉复杂多支病变,左主干病变,左心室功能不全以及伴有糖尿病患者的金标准~([3-4]),但桥血管再狭窄一直是导致手术失败以及  相似文献   

4.
心血管疾病是世界范围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其治疗和诊断的经济成本很高,在过去的20年里,对冠心病患者诊断、评估及治疗越来越准确和有效。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技术是一种强大而多功能的无创性影像学检查,特别是通过量化心肌血流量(MBF)及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可以更好地描述冠状动脉疾病的特征,在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及缺血性心肌病的早期诊断、分级及治疗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冠心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发病率及死亡率均较高。当前治疗冠心病的方法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CABG)。自从1962年,首次采用体外循环下行(off-pump)PCNBG治疗多支病变的冠心病患者以来,CABG得到迅速发展,并成为治疗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的最有效手段[1]。随着技术的提高,由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CABG)逐步发展到现在的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无论是体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老龄化进程加快,人类的疾病、死因构成正在发生变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如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糖尿病以及脑卒中等问题日益严峻,成为我国居民主要死因[1]。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死亡总数的60.0%,经济损失占全球疾病负担的一半[2]。大量研究表明,我国慢性病主要由高危行为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引起,如吸烟、过度饮酒、超重等。目前,慢性病的  相似文献   

7.
<正>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主要死亡原因。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年龄、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吸烟、肥胖、家族史、以及缺乏运动、不良饮食习惯、过量饮酒、心理社会因素等。各种因素通过损伤冠状动脉内皮细胞,造成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进一步导致血管狭窄甚至闭塞。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认识的  相似文献   

8.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从实验室到临床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缺血性心、脑及外周血管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预计2020年冠心病将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头号死亡原因。医学界一直在探索有效的保护缺血组织的方法,缩短组织缺血时间、尽早恢复血流是防治缺血损伤最有效的措施。溶栓、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型术(PTCA)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等再灌注疗法通过恢复缺血组织的供血有效地挽救缺血组织,是治疗心肌缺血和梗死的最主要措施。但是再灌注疗法受缺血组织血管再通时间的限制并存在再灌注损伤等问题,因此,随着新的再灌注技术的长足进展,防治再灌注损伤成为了冠心病治疗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血运重建应用于临床30多年来,针对再灌注期心脏保护的研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但距临床应用仍有一定的距离,今后应当注重缺血心脏保护的实验研究向临床应用研究的转换和过渡。  相似文献   

9.
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严重威胁人类身心健康的心血管疾病。据WHO统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已成为导致人类死亡的最常见原因,超过所有肿瘤死亡人数总和,位列人类死因首位[1]。近年来,得益于对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强力干预和有效的二级预防,冠心病死亡率开始有所下降,寻找冠心病相关危险因素、预测标志物和防治措施,成为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重点。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1,FGF21)是成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冠心病特别是心肌梗塞的发生率逐年升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致死、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恢复冠状动脉血运,改善心肌缺血,挽救濒临死亡心肌是冠心病治疗的主要措施之一,其中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已经成为冠心病血管重建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平均寿命及医疗水平的提高,各种老年疾患治疗手段的改进,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CHIP(Complete Revascularization for High Risk Indicated Patients Session)患者越来越多。CHIP患者合并疾病的增多,进行冠状动脉搭桥的机会相应减少,而随着技术的进步,介入医生能够挑战更复杂和高危的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成为目前CHIP患者最主要的治  相似文献   

12.
正冠心病是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治疗手段主要有药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各种血运重建手段通过及时有效地恢复心肌血液灌注,可以减轻缺血导致的心肌损伤及坏死。然而,心肌缺血后恢复血液再灌注本身也可进一步导致心肌细胞损伤甚至坏死,这一现象被称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1]。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技术和保持梗死相关冠状动脉通畅的抗血栓药物的不断发展,使得心肌再灌注治疗得以持续改  相似文献   

13.
冠心病目前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危害人类健康的一项重要疾病,其高发病率、病死率均已经给各个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的医疗经济及精神负担。冠心病为一种慢性疾病,其发病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需要终身用药控制其危险因素,从而降低其发病率及病死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是治疗冠心病的一种重要手段。但PCI并不能彻底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也不能阻止粥样硬化进程。而且PCI术后血管再狭窄及支架内血栓形成限制了PCI术的长期疗效。因此,PCI术后二级预防亦是冠心病防治的重要环节。但对于冠心病二级预防来说,指南的规范和临床的实践仍然具有一定差距。这一方面由于临床医师对于冠心病二级预防重视不足;另一方面与病人服药依从性存在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4.
<正>冠心病(CAD)是全球范围内人类主要的致死原因之一。冠状动脉(简称冠脉)侧支循环能够减少和改变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面积[1],大量良好的冠脉侧支循环的存在已成为降低冠心病导致的负面事件(包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人的平均寿命显著延长,老年人口比例迅速增长,老年高血压发病率持续上升,已经成为冠心病、脑卒中、心肾衰竭最主要的致病因素,因此应积极对老年人高血压的诊治进行探讨和研究,做好防治工作,降低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疾病导致的死亡的几率,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1].在临床上,许多老年人在服药的过程中易出现不良反应或药物间相互作用从而导致种种危险,老年人疾病的药物治疗研究已成为广泛关注的课题,患高血压及心脏病的老年人的用药安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冠心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高死亡率疾病,严重危害着人类的生命健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目前已成为国内治疗冠心病的常用手段,但对冠心病发病机制的探讨、冠心病的有效预防及治疗方案的探索依然是临床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大量文献研究证明了肠道微生态与冠心病间的相关性,而祖国医学中“心脾相关”的理论与现代研究成果不谋而合。肠道微生态与冠心病的关系成为了防治冠心病的新突破口,基于心脾理论的中药治疗或许能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该文基于此理论,探讨两者间的关系与中医药对肠道微生态及在冠心病发生发展机制中的可能干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最常见疾病之一。越来越多的冠心病患者需要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护理质量的好坏成为冠心病手术成功与否的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是减少冠心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病机制是由于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炎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炎症是冠心病发病机制研究中的一大热点。抗炎治疗药物能否对炎症进行靶向干预并对冠心病人的预后产生积极的影响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扼要综述了介导冠心病发病的关键炎症分子及抗炎药物治疗冠心病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是一种共价闭合的环状非编码RNA,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具有结构稳定、高保守性及细胞组织特异性和发育阶段特异性等特征。这些特征赋予了circRNA许多潜在作用,如作为miRNA海绵调控靶miRNA的活性,并参与基因转录和蛋白生成的调控。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circRNA在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且在某些疾病的诊断治疗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潜能,有望成为疾病诊断的生物标志物或疾病治疗的靶点。本文就circRNA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探讨其在消化系统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潜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通常是指冠状动脉血管发生粥样硬化病变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常被简称为"冠心病",但冠心病的范围可能更广泛,还包括了炎症、栓塞等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既往影像学的检查主要是冠状动脉造影(conventional coronary angiography,CCA),并一直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