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临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收集2008年1月至2012年2月期间在解放军总医院住院治疗的27例SLE并发VTE的患者入血栓组,并募集同期27例与血栓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生活方式等环境因素相匹配的不伴有VTE的SLE患者作为对照组,利用单因素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静脉血栓形成相关临床危险因素(血小板计数、免疫功能、补体、合并低蛋白血症、狼疮肾炎、肾功能不全、肾病综合征、肾性高血压、蛋白尿、血尿等)及实验室诊断指标[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白细胞计数、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1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血栓组合并低蛋白血症(70.37%)、狼疮肾炎(74.07%)、肾功能不全(70.37%)、肾病综合征(55.56%)、肾性高血压(66.67%)的发生率均显著升高(P值分别为0.003,0.000,0.000,0.027,O.029)。血栓组患者的实验室检测指标CRP(7.19±9.23)mg/L和D.二聚体(6.32±5.75)m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分别为0.004,0.000)。结论低蛋白血症、狼疮肾炎、肾功能不全、肾病综合征及肾性高血压可能是SLE合并VTE的临床相关危险因素;CRP及D-二聚体可能成为SLE合并VTE的实验室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2.
<正>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包括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PTE)与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具有显著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VTE与精神药物的使用之间存在联系。一项关于精神病院中VTE发生率的研究显示:精神病院环境中VTE的发病率很高,尤其是在患者入院的最初几天, 相似文献
3.
4.
现已明确发生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之后数周是再发静脉血栓风险(再发风险)最高的时段,以后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有所下降。再发风险可以通过抗凝治疗而得到预防,但治疗过程中也可能发生严重或致命的出血风险。平衡出血风险和再发风险是确定最佳抗凝持续 相似文献
5.
6.
郭宁如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79,(2)
作者观察24例SLE患者的细胞免疫,并与24例正常人作对照,观察指标为6种常用抗原(旧结核菌素、腮腺炎病毒、链激酶-链道酶、皮癣菌素、混合念珠菌素)皮内试验及以链激酶-链道酶为抗原的白细胞移动抑制试验,结果为病情不活动及轻度活动者中,仅有对旧结核菌素与链激酶-链道酶的皮内反应减弱,而病情中度活动及严 相似文献
7.
本文系统地复习了1963~1979年的16年间一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用各种免疫抑制剂治疗后的结核(TB)感染情况。患者311例都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ARA)对SLE的诊断标准的至少有4项。依据X线、细菌学和组织学检查结果作出TB的诊断。SLE的治疗沿用标准的方法。TB-经确诊即行抗TB治疗。 相似文献
8.
9.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自身免疫机制引起的以结缔组织纤维蛋白样变性和坏死性血管炎为基本病理改变的一组结缔组织疾病.由于结缔组织广泛存在于全身各系统和器官,如皮肤、关节、血管、肾脏、肝脏、浆膜等,所以多系统受累.SLE患者的许多临床并发症与血栓形成有密切关系,其中以静脉血栓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10.
胡仁明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79,(2)
本文报道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应用布洛芬(异丁羟苯丙酸,Ibuprofen)发生过敏反应,及复习了文献报道的其他5例。例1 54岁SLE女性患者应用布洛芬400mg,每日3次,10天后出现全身性红斑丘疹及高热。停药后高热及丘疹消退。几天后因关节痛再次服用一片布洛芬后几小时即出现高热及红斑丘疹,且伴呕吐、腹痛,连续3天后停药。停药后第6天症状全部消失。 相似文献
11.
12.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0,(19)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法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风险的影响及其对VTE事件发生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住院的AMI气虚血瘀证病人92例。使用益气活血法治疗的病人为治疗组,共74例,未使用中药治疗的病人为对照组,共18例。比较两组病人入院、出院时的中医症状积分、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Caprini)评分、D-二聚体(D-D)水平、纤维蛋白原降解物(FDP)水平。结果两组病人出院时中医症状积分、Caprini评分均较入院时改善(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病人出院时D-D、FDP均较入院时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规范治疗基础上使用中药益气活血法治疗AMI病人,有利于改善病人临床症状并预防VTE发生。 相似文献
13.
14.
患者女,25岁,于1979年3月17日入院。两年前冬,手脚受冷后红肿伴关节疼痛,遇热即可缓解。一年后症状逐渐加重,同时出现低热、脱发、四肢酸软无力、食欲减退、面部蝶形红斑及闭经等,在县医院诊为“风湿热”,经多种治疗无效而入本院。患者4岁时曾患小舞蹈症,治愈后未复发。无特殊家族史。体检:体温36.3℃,心率82次,呼吸20次,血压140/110。急性病容,头部毛发稀疏、枯黄,面部蝶形红斑。双手指端毛细血 相似文献
15.
随着医疗技术的提升,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生存期延长,患者的死亡模式表现为双峰模式,其中第二个高峰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目前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心血管事件已经成为SLE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及死亡的主要原因,同时也得到了广泛关注。但对于SLE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生物标志物及其治疗策略仍认识不足。本文旨在综述SLE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加深对SLE与动脉粥样硬化内在关系的理解,改善SLE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月经不调的发生率,以及月经不调与病情和自身抗体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女性SLE住院患者205例,均排除妇科和内分泌疾病。详细了解患者住院前应用免疫抑制剂情况。逐一了解患者发病及病程中的月经情况。同时记录血尿常规及抗核抗体(ANA)等自身抗体的测定结果。结果205例女性SLE患者中,在未系统应用免疫抑制剂及激素之前即出现月经不调者共63例,占30.73%。60例发病时月经正常者,有27例在应用环磷酰胺3.2~9g后出现月经不调,占45%。抗膜相关DNA抗体和贫血的阳性率在月经不调患者更为常见。结论SLE患者可出现疾病相关的月经不调,但更多的月经不调的发生与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近年来很多研究证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及死亡率均高于普通人群.除传统因素外,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血清自身抗体、炎症反应、氧化抗氧化失衡、药物等因素有密切关系.早期检测及干预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感染的病因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性红斑狼疮(sv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多因素(包括遗传、环境、日光、感染、药物、性激素、免疫等)参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相似文献
19.
2003年9月~2005年9月,我院共收治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69例,均根据不同临床时期,实施个性化的护理措施,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9例,女60例;年龄9~65岁;其中轻型SLE57例,重型12例。急性肾炎7例,神经精神性狼疮2例,多系统脏器损害3例。护理方法与体会:1一般护理:避免食用诱发疾病的食物,避免紫外线照射,不染发,预防感冒,避免过度劳累。2个体化护理:a.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护理:严格记录24 h出入量,大量应用利尿剂时,注意水电解质平衡。定时测血压并记录,应用降压药后防止血压急剧下降。b.神经精神狼疮患者的护… 相似文献
20.
系统性红斑狼疮伴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及肾静脉血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病情摘要1.1 病史 患者女性 ,2 6岁 ,因“四肢关节肿痛 3个月 ,左侧腰部疼痛 2 0天”于 2 0 0 2 0 5 13入院。患者于 2 0 0 2年 2月中旬出现双手指间关节肿胀疼痛 ,伴有晨僵 ,活动后关节痛减轻。关节肿痛逐渐发展至双肘关节、膝关节、踝关节 ,无发热 ,生活不能自理 ,查轻度贫血 ,Hb 90g/L ,WBC 5 0× 10 9/L ,PLT 90 0× 10 9/L ,四肢关节X线摄片未见关节异常改变 ,类风湿因子 (RF)阴性 ,肾功能正常 ,未作尿液检查 ,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 ,服“芬必得”关节症状不减轻 ,又服中药汤剂治疗 10余天 ,仍无效 ,改服强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