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青藏高原以其高海拔、低氧分压、强紫外线及寒冷干燥的气候为特点,其中低氧分压对人体损害尤为严重[1]。对于初入高原的新兵而言,低氧分压导致的急性高原反应可通过吸氧缓解,而对于肠道菌群紊乱引起的肠道疾病大多较为隐匿,且进展缓慢,易被忽视,待出现肠道症状时,疾病进展便可能具有不可逆性[2],极大影响了高原部队的战斗力。尽管国内外有报道在模拟高原低氧分压环境下动物肠道菌群的紊乱与疾病之间存在密切关系[3-5],但对于长期地处高原低氧分压环境的人群尚无深入研究。低氧分压、肠道菌群改变与肠道疾病之间的关系及低氧分压诱发肠道疾病的机制仍有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2.
人体胃肠道由1014细菌组成,这些肠道菌群与肠黏膜上皮密切接触,通过影响肠屏障功能和宿主免疫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对肠相关淋巴组织(gut-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GALT)即肠黏膜免疫系统[1]起调节作用。有研究发现[2],IgAN人群与健康人群的肠道菌群及代谢组成分存在明显差异:IgAN患者粪便菌群多样性、菌群总数和厌氧菌数较正常组明显下降,特别是进展性IgAN患者的梭菌、肠球菌、乳酸菌、白细胞和双歧杆菌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根据以往研究证实,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s,CKD)人群广泛存在不同程度的菌群失调情况[3],有观点提出CKD导致的肾脏损害和全身症状与肠道菌群改变及其代谢产物有关[4],而菌群失调与免疫失调和炎症反应之间密切相关[5]。随着IgAN发病机制及肠道微生态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关肠道菌群失调致病学说逐渐被广泛认可,越来越多证据表明IgAN与GALT和肠道菌群失调有着密切联系。进一步发掘总结肠黏膜免疫系统与IgAN发病机制之间存在的关联性,能够进一步明确IgA肾病发病机制,为将肠道黏膜作为防治和延缓IgAN进展的治疗靶点的假说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在全球范围内,CRC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第三位,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第二位[1];在我国,其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第二位,是肿瘤相关死亡的第四个最常见原因[2]。CRC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涉及多个步骤、途径,目前普遍认为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导致其发生[3]。个人或直系亲属癌症史、结肠息肉病史、炎性肠病、糖尿病、胆囊切除、肥胖、吸烟、饮酒、饮食、肠道菌群、年龄、性别、种族等均与CRC密切相关[4]。其中,肠道菌群的作用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前后肠道菌群的变化。 方法选择2016年6月到2017年12月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46例作为结直肠癌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6例为健康体检组。纳入患者均行腹腔镜根治术,在术前、术后分别采集一次新鲜粪便,测定采集粪便中肠道菌群DNA情况,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测定患者手术前、后肠道菌群情况,根据测定结果绘制相应的图谱,分析手术前、后肠道菌群的变化情况。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及丰富度采用( ±s)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或F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对粪便进行PCR扩增,获得的肠道菌群各带均处于200 bP左右,与预期的DNA片段长度相吻合;健康体检者粪便标本多样性指数(H)为(5.6±0.2),丰富度(E)为(77.1±0.4)条;结直肠癌患者术前粪便标本多样性指数(H)为(3.8±0.1)、术后为(4.1±0.1),术前丰富度(E)为(45.3±0.9)条、术后为(50.6±0.6)条,术后肠道菌群多样性及丰富度比术前增加(P<0.05),但仍低于健康体检组(P<0.05)。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及丰富度与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有关(P<0.05),与性别、病程、肿瘤类型无关(P>0.05)。 结论正常人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及丰富度较结直肠癌患者高,其与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有关。临床通过肠道菌群变化分析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5.
强直性脊柱炎属于脊柱关节炎的一种类型。现阶段的研究显示,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和疾病进展与肠道菌群生态失调有关,中医药对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及肠道菌群干预具有不错的效果,运动和膳食结构也可通过调控肠道菌群改善肠道屏障功能、调节肠道菌群稳态;此外,肠道菌群代谢组学可深入地表征疾病背后的致病机制,能够发现潜在的新生物标志物以用于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治,靶向治疗也可调节肠道微生物群和肠道屏障功能。因此,肠道菌群作为治疗靶点备受关注,故基于肠道菌群综述中西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6.
胆囊切除可造成肠道菌群、胆汁酸的变化.而胆囊切除术后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其中术后结直肠癌发病对患者影响较大.胆固醇是重要的营养物质,参与机体多种代谢;肠道菌群功能多样;胆汁酸功能复杂,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密不可分,在机体生理、病理变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胆囊切除术后胆固醇代谢、肠道胆汁酸和肠道菌群改变及结直...  相似文献   

7.
<正>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发病率逐年上升,根据一项调查示我国18岁以上成年人中CKD的患病率达10.8%[1],终末期肾脏替代治疗正以每年11%的速率上升[2],探寻治疗CKD的新疗法日益紧迫。研究发现[3],CKD患者肾脏功能受损,肠道代偿性的排泄约80%的废物及毒素;而尿毒症毒素在肠道内积累,可能会引起肠道菌群失衡,黏膜免疫紊乱[4,5]。随着近两年肠-肾轴理论的提出[6,7],越来越多的专家将肠道作为CKD新的研究靶点。本研究将针对尿毒清颗粒肠道给药治疗CKD的规范性进行分析,以期为建立中医特色操作与应用标准提供一定佐助。  相似文献   

8.
肠道菌群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涉及多种机制,如慢性炎症、免疫调节、膳食成分代谢及基因毒素产生导致的DNA损伤等。近年来研究发现结直肠肿瘤外科操作如术前肠道准备、消化道重建等会扰乱正常肠道菌群构成,而肠道菌群失调又可引发结直肠癌术后并发症,影响结直肠癌治疗效果。因此,深入了解肠道微生物群与结直肠外科之间的相互作用及...  相似文献   

9.
结直肠癌是常见消化道恶性疾病,在我国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人类肠道中共生的肠道菌群不仅在营养和能量代谢、免疫功能等方面扮演重要作用,而且在结直肠癌发病过程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肠道菌群在结直肠癌发病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结直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约占全世界每年新发恶性肿瘤的10%。近年来,大量研究结果显示: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在结直肠癌的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不同的致病模型可解释不同肠道菌群致病方式。笔者就肠道菌群在结直肠癌发生中的作用及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肠道菌群与机体健康密切相关,而遗传和环境因素均可导致菌群结构紊乱。肠黏膜固有免疫作为非特异性免疫的一部分主要参与肠道屏障功能的维护。近年来有报道指出肠道菌群与黏膜固有免疫相互作用和影响,并与肠道菌群结构长期相对稳定密切相关。2010年,"Nature"和"Science"较早发表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肠道菌群的报道[1-2],此后,肠道菌群被称为人类第二基因组,不仅与肠功能障碍和代谢相关,亦与肿瘤甚至精神  相似文献   

12.
[摘要] 肝脏具有强大的的再生能力,能从肝部分切除或者肝损伤中快速复原。有数种信号分子参与肝再生,其中胆汁酸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来研究发现,肠道有丰富的微生物以及其代谢产物,对肝脏的功能和再生都有着显著的影响。胆汁酸与肠道菌群通过“肠-肝轴(gut-liver axis)”双向联系。现对胆汁酸和肠道菌群及其相互影响在肝再生中的作用综述如下,希望对临床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肠道菌群与宿主免疫反应之间存在直接和间接的相互作用, 能够对宿主健康产生多方面的影响。肠道菌群紊乱导致的生态失调与许多疾病的易感性有关, 特别是免疫相关性疾病。本文根据近年来的研究结果, 介绍了肠道菌群与宿主免疫相互作用的机制, 阐述了肠道菌群在免疫相关性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包括炎性肠病等肠道系统疾病以及类风湿关节炎等其他系统疾病, 并总结了以肠道菌群为靶点的疾病治疗策略。更好地了解肠道菌群与免疫相关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将有助于此类疾病的预防和管理工作, 并拓宽我们发现疾病干预靶点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肠道是人体消化吸收的重要场所,也是最大的免疫器官,在维持机体正常免疫防御等功能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肠道微生物的生存繁殖依赖于肠道内特殊的微生态环境,同时它们也能完成多种人体自身不具备的代谢功能。肠道微生物在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等方面影响巨大,其中肠道内细菌所占数量最多,其数量超过100万亿,在人体内直接或间地参与免疫调节、物质代谢和消化吸收等过程,在肠黏膜的保护、肠道稳态和机体正常功能的维持以及疾病的抵抗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定植在肠道中的各菌群之间关系密切,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其种群和数量保持动态平衡。手术、放疗、化疗以及禁食、机械性肠道准备或使用抗生素等处理均可改变其构成与功能,从而影响肠道菌群间的动态平衡,甚至引起菌群失调。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失调可通过免疫调节与炎症反应、基因毒性反应、代谢产物等直接或间接影响结直肠肿瘤的发生发展。近年来,肠道菌群在结直肠肿瘤的无创非侵入性诊断、放化疗以及免疫治疗中的作用也被逐渐证实。此外,通过饮食调节、粪菌疗法等方式摄入益生菌和益生元等微生物制品,也为预防和治疗结直肠肿瘤及其相关并发症提供了新的思路。全面了解肠道菌群与结直肠肿瘤的关系能够为结直肠肿瘤的生物预防与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基于以上背景,笔者回顾近年来相关文献,就肠道菌群与结直肠肿瘤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肝移植术后并发症是影响手术成败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肠道菌群参与人体免疫活化及能量代谢,并与宿主健康疾病状态密切相关。作为肠-肝循环的重要媒介,肠道菌群的稳态将直接影响肝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在肝移植患者疾病状态中发挥一定作用。此外,移植手术本身伴随的肠屏障功能减退、免疫功能抑制等又进一步加重致病菌与优势菌比例的失调和菌群移位的发生。基于此,本文系统综述了肝移植患者术前及术后肠道菌群的变化特点,分析菌群变化与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关系,强调恢复菌群结构治疗对于改善移植术前状态、增强受者手术耐受程度以及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重要性。旨在为未来临床肝移植的进一步发展、并发症预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作为最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紊乱疾病,影响着5%~10%的育龄期女性。PCOS具有临床复杂性和异质性,而其确切病因目前尚无定论。肠道微生物失调是PCOS代谢和生殖障碍的病因之一,PCOS与肠道菌群之间的联系逐渐成为生殖领域研究的热点。同时,肠道菌群与胆汁酸之间的紧密联系也逐渐被发现。肠道菌群可以调节胆汁酸的代谢及转化,而胆汁酸具有抗菌作用,可以影响肠道菌群的组成、结构和功能。胆汁酸和肠道菌群之间的相互作用参与了PCOS的发生发展。本文就胆汁酸和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与PCOS的关系进行综述,以期为PCOS的诊断和治疗及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7.
结直肠癌的治疗方法首选手术切除,而肠道准备的好差对手术成功与否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自20世纪70年代起,肠道准备就成为结直肠检查及手术前的常规程序[1],其目的在于清除结直肠内容物,便于术中操作及减少术后并发症如吻合口裂开、腹腔内及切口感染[2]、术后肠吻合口漏[3]等。  相似文献   

18.
背景与目的:肠道菌群与肝细胞癌(HC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这种关联提示除了治疗肝脏原发病变外,肠道菌群的平衡也应作为HCC治疗的重要靶点。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HCC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因素。方法:共纳入121例HCC患者。分别提取患者粪便的DNA,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肠道菌群丰度。双歧杆菌/肠杆菌(B/E)1诊断为肠道菌群失调(ID)。采用单因素与多重线性回归分析HCC患者肠道菌群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HCC患者双歧杆菌的丰度明显低于肠杆菌[Log5(6.24±1.30)/g vs. Log5(7.59±1.11)/g,P=0.000]。ID发生率为77.69%(94/121)。多重线性回归显示,单核细胞计数是双歧杆菌(P=0.000)和ID(P=0.008)的主要影响因素;总胆红素(P=0.011)、性别(P=0.027)、空腹血糖(P=0.038)是肠杆菌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单核细胞计数、总胆红素、性别和空腹血糖可能是影响HCC患者的肠道菌群,从而导致ID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可能为HCC患者肠道菌群的调节提供潜在靶点,同时也为肠道菌群干预治疗HCC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索肺癌与肠道菌群之间潜在的因果关系。方法 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研究使用了肠道菌群和肺癌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GWAS)。肠道菌群作为暴露因素,工具变量从18 340名参与者的GWAS中确定。来自欧洲的肺癌GWAS研究作为结局变量,包括29 266例肺癌患者,56 450例对照。逆方差加权分析方法(inverse-variance weighted,IVW)作为主要分析方法。敏感性分析用于检验MR分析结果是否可靠。结果 在IVW方法中,副拟杆菌属[OR=1.258,95%CI(1.034,1.531),P=0.022]和拟杆菌门[OR=1.192,95%CI(1.001,1.419),P=0.048]与肺癌呈正相关,双歧杆菌科[OR=0.845,95%CI(0.721,0.989),P=0.037]和双歧杆菌目[OR=0.865,95%CI(0.721,0.989),P=0.037]与肺癌之间成负相关。敏感度分析显示没有反向因果关系、多效性和异质性的证据。结论 副拟杆菌属...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胆囊结石伴胆囊炎和胆囊切除对结直肠癌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3月期间就诊于甘肃省人民医院肛肠科的结直肠癌患者168例,最终纳入符合条件的29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结直肠癌合并胆囊结石伴胆囊炎患者10例(胆囊结石伴胆囊炎+结直肠癌组),胆囊切除术后结直肠癌患者10例(胆囊切除+结直肠癌组),胆囊正常结直肠癌患者9例(正常胆囊+结直肠癌组)。收集并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集纳入研究患者的新鲜大便样本,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并分析获得样本肠道菌群的组成和分布情况。结果 胆囊结石伴胆囊炎+结直肠癌组的白细胞介素-6较正常胆囊+结直肠癌组和胆囊切除+结直肠癌组升高(P<0.05)。3组患者的大便菌群在门水平上:(1) 3组样本中拟杆菌(Bacteroidetes)门、厚壁菌(Firmicutes)门、变形杆菌(Proteobactenia)门、梭杆菌(Fusobacteria)门和疣微菌(Verrucomicrobia)门的相对丰度都较高,几乎占据了肠道细菌总量的95%以上;(2)梭杆菌门的相对丰度在胆囊结石伴胆囊炎+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