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器官移植技术问世以来,经过几十年的迅猛发展,日趋成熟与完善,单一的器官移植,如肝、肾、胰腺、心脏、肺脏、小肠等的移植已经成为相应器官功能衰竭患者惟一有效的治疗手段,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若同时出现2个或多个器官功能障碍,单一的器官移植无法挽救患者的生命.随着器官移植技术的发展,多器官移植和器官联合移植,特别是取自同一供者的多器官移植和器官联合移植给这些患者带来了生存的希望.现对与腹部器官(含肾脏)有关的多器官移植和器官联合移植进行回顾及展望.  相似文献   

2.
腹部器官簇移植是指腹腔内3个以上在解剖和功能上相互关联的脏器群体移植,如肝、胰、十二指肠移植等,具有器官功能替代全面和保持移植器官间正常解剖生理结构的特点。腹部器官簇移植涉及多个腹部器官的疾病,如严重脏器创伤、短肠综合征后期伴发的肝功能衰竭和侵犯多脏器的恶性肿瘤等,因多个脏器的损伤、病变或被迫切除,普通外科手术和单器官移植术等治疗方法均不能根治,而器官簇移植由于可以解决多个器官的功能替代问题而成为治疗上述疾病的有效方法。可以说,器官簇移植代表了器官移植领域中的先进技术,其手术技术要求高、围手术期治疗复杂,肠瘘和感染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因此虽然临床意义重大,但同时也面临巨大挑战和困难。  相似文献   

3.
为了进一步规范肝肾联合移植的技术操作,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器官移植学专家从肝肾联合移植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受者的术前检查和准备、供肝及供肾修整技术操作规范、麻醉技术操作规范、植入技术操作规范、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术后排斥反应的诊断和处理、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原则和常用方案、术后随访等方面,制订本规范。  相似文献   

4.
腹部多器官移植国内外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部多器官移植国内外概况同济医科大学器官移植研究所(430030)周平腹部多器官联合移植是80年代末出现的新移植术式,它标志着器官移植技术达到了一个新水平.1发展概况早在1962年Starzl[1]就在狗的实验中证明了多器官移植在外科技术上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器官联合移植作为器官移植领域的巅峰,在我国已有多个中心常规开展.近年来,不仅常见的腹部器官联合移植,如肝肾联合移植、胰肾联合移植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肝胰十二指肠(器官簇)联合移植、肝小肠联合移植和心肝联合移植也相继开展.我国所开展的器官联合移植几乎囊括了目前国际上能开展的所有器官联合移植项目,同时在数量上也处于世界前列.  相似文献   

6.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5,11(12):817-817
为了总结近年来我国肾外大器官移植工作的经验,规范器官移植操作,建立器官移植分配网络,进一步提升我国器官移植水平,使我国的器官移植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由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器官移植学组主办、昆明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承办的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第三届器官移植研讨会拟定于2006年5月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现开始征文。征文内容:1.肝脏移植、胰腺移植、小肠移植、多器官联合移植等移植方面的基础与临床研究。2.有关器官与细胞移植的基础研究。3.器官移植的相关学科研究:如麻醉、护理、心理学、术后生存质量评估、器官移植的中长期管理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上腹部多器官移植中器官簇的切取、修整、血管整形方法及移植效果。方法供体器官簇获取采用腹部多器官联合切取,腹主动脉、肠系膜上静脉、胆管及十二指肠同时灌注降温。器官簇肠系膜上动脉和腹腔干分别与供体髂内、外动脉吻合,通过髂总动脉与受体腹主动脉吻合。受体为胰腺囊腺癌并肝内转移患者,行上腹部肝、胆、胰、脾、十二指肠、全胃、空肠上段及大小网膜切除,接受肝、胰、十二指肠器官簇移植。结果移植后器官簇存活及功能良好,肝、胰功能均在术后4天恢复正常,患者现已完全康复,未出现明确并发症。结论获取质量良好的上腹部器官簇及合理血管整形,是保证移植效果的前提;上腹部器官簇移植是治疗上腹局部晚期肿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多器官联合移植(multiple organ transplantation.MOT)是指保持各器官相互间解剖关系的整个多器官移植块的移植。由于其血管重建方式为整个移植块的共有血管,有利于各移植器官生存和发挥功能,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单器官移植的并发症和副作用。目前临床上开展的MOT,一般指腹部三个或三个以上器官的整块移植,  相似文献   

9.
Yu LX  Yu YM  Deng WF  Xu J  Ye JS  Fu SJ  Du CF  Ye GR  Wang YB  Liu XY  Li CJ  Miao Y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10):674-677
目的总结腹部器官联合移植患者长期存活的临床经验。方法我院从2001年10月至2005年1月共施行19例腹部器官联合移植术,其中胰肾联合移植6例,肝肾联合移植12例,肝胰十二指肠联合移植1例,术后随访10个月~3年8个月,分析总结腹部器官联合移植患者的原发疾病种类,长期存活的影响因素和器官联合移植的免疫学特点。结果19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18例获随访,16例至今存活,2例肝肾联合移植患者死亡,其中1例术后1年6个月死于心肌梗死,1例术后1年1个月死于肺部巨细胞病毒感染。1例肝肾联合移植和2例胰肾联合移植患者各发生1次急性排斥反应,2例肝肾联合移植患者发生他克莫司中毒。18例患者中存活3年以上者4例,2年以上者7例,1年以上者6例,10个月以上者1例。结论腹部器官联合移植是治疗腹部两个器官衰竭的有效办法,影响患者术后长期存活的因素包括选择合适的受者,优质的供体器官,避免外科并发症,术前心肌梗死病史,免疫抑制方案和术后远期病毒感染等。腹部器官联合移植有不同于单器官移植的免疫学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腹部多器官联合移植的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回顾我中心完成的3例腹部器官联合移植临床资料,其中2例行胰液空肠引流式胰、十二指肠、肾一期联合移植术,1例行肝肾联合移植术。分析手术方法、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和术后并发症治疗。结果3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随访12~24个月移植器官功能良好。结论腹部器官联合移植成功的关键是保证供体器官质量、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术后合理使用免疫抑制剂以及防治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尽管我国已有多个中心开展腹部多器官移植手术,但形成规模并取得良好疗效和社会效益的中心有限,这与移植器官来源短缺,移植医师对此类手术认识不足,缺乏相关手术技术及围手术期管理经验等因素有关。为推动我国腹部多器官移植的临床应用,提高移植疗效,作者结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中心的临床实践,着重从腹部多器官移植适应证、手术方式选择、围手术期处理、长期疗效几个方面展开介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上腹部多器官移植治疗上腹部多器官病变的适应证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上腹部多器官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例为上腹部器官恶性肿瘤伴邻近器官转移患者,予以肝脏、胰腺及上消化道全切除术后行上腹部多器官移植(A组);9例为终末期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保留其胰腺和全消化道,行单纯肝脏切除后接受上腹部多器官移植(B组).结果 所有受者均于术后1~7 d停用胰岛素,血糖水平较术前下降,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及胆红素总量等在术后1周趋于正常水平;C肽在术后1~2周达到正常范围.A组5例受者最长存活326 d,最终3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死于肿瘤复发;B组9例受者中,除1例于术后1个月时死于移植物抗宿主病以及1例于术后12个月时死于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外,其他受者均存活.B组存活受者中,2例发生肺部感染并发症,1例出现胰漏后继发肠瘘,均治愈,随访期间移植肝和胰腺的功能正常,未出现乙型肝炎和肿瘤的复发.结论 终末期肝病伴有胰腺功能障碍患者更适合接受上腹部多器官移植,预后较好,采用保留受者胰腺的上腹部多器官移植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进一步规范胰岛移植的临床技术操作,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器官移植学专家从胰岛移植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供者胰岛制备及移植前处理、胰岛移植受者的术前检查和准备、胰岛移植植入术的技术操作规范、胰岛移植的术后处理、胰岛移植的免疫抑制方案、胰岛移植的并发症、胰岛移植的术后随访、自体胰岛移植等方面,制订本规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联合其他器官移植术后近期的免疫抑制策略。方法我中心于2004年至2009年共实施肝联合其他器官移植22例,其中肝肾联合移植17例,肝胰十二指肠联合移植5例。存活时间大于3个月的患者共18例,比较此类患者与单一器官移植患者术后近期排斥反应发生率和免疫抑制策略的差别。结果肝联合其他器官移植的患者术后3个月内,移植肝排斥反应发生率为5.5%;移植肾的排斥反应发生率为5.9%;其他器官没有发生排斥反应,较我中心单一器官移植排斥反应发生率低。同时,肝联合其他器官移植患者免疫抑制剂初始剂量及术后近期所需浓度均较单一器官移植低。结论肝联合其他器官移植的患者,由于移植肝对其他移植器官的免疫保护作用,排斥反应发生率低,所需免疫抑制剂初始剂量及浓度均低于单一器官移植。但肝脏对其他移植器官的免疫保护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单器官疾患可损害其他器官功能,甚至波及其他脏器;部分单器官疾病从胚胎发育角度看具有多器官的关联性,其解剖结构、功能紧密联系。对于累及2个或2个以上器官的终末期疾病,单器官移植束手无策,而器官联合移植及多器官移植恰恰能解决这一缺陷。临床实践表明,肝肾联合移植、胰肾联合移植及上腹部器官簇移植等手术方式很好地解决了临床中肝肾功能衰竭、糖尿病导致肾功能衰竭、终末期肝胰疾病等一系列难题,为患者提供治愈和康复的机会,也为部分肿瘤患者提供了根治性切除的手术机会。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上腹部多器官移植中器官簇的切取、修整、血管整形方法及移植效果.方法 5例供体器官簇的获取均采用腹部多器官联合切取,腹主动脉、肠系膜上静脉、胆道及十二指肠同时灌注降温.供体器官簇的肠系膜上动脉和腹腔干分别与取自供体的髂内、外动脉预先行端端吻合,再通过髂总动脉与受体腹主动脉单口端侧吻合(动脉“搭桥”).受体行上腹部肝、胆、胰、脾、十二指肠、全胃、空肠上段及大小网膜切除,接受肝、胰、十二指肠器官簇移植.结果 5例患者移植术后器官簇存活及功能均良好,肝胰功能均在术后1周左右恢复正常.其中2例患者分别于术后第2天、第3天出现十二指肠空肠吻合口瘘,经再次手术后治愈.目前,除1例患者于术后3个月肿瘤复发、肺转移,死于全身衰竭外;其余4例患者移植物功能良好,现均已存活达6个月.结论 获取质量良好的上腹部器官簇及适当的血管整形,是保证移植效果的前提;上腹部器官簇移植是治疗上腹多脏器恶性肿瘤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性,28岁。经检查,确诊为胰腺囊腺癌并多发肝转移(见图1)而于2004年5月13日入院。经过充分的准备,患者于5月28日接受了上腹部器官簇联合移植。移植的器官包括肝脏、胰腺、十二脂肠,切除了所有的上消化道器官包括肝脏、胆道、胰腺、胃、脾和部分空肠,见图2。直接进行血管重建,没有采用体外静脉转流技术;无肝期为54min。见图3。输血共1600ml。术中及术后均使用免疫抑制剂。术后没有并发症和排斥反应发生。术后5d肝功能及胰腺功能恢复正常。目前患者的饮食和活动都正常。见图4,5。讨论1989年,世界上首次报道了临床上全腹部器官移植成功的…  相似文献   

18.
腹部多器官联合移植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我科为1例复发性肝癌伴肝内外转移的患者施行了腹部多器官联合移植。切除的脏器包括胃大部、肝、胰、脾、十二指肠、近段空肠和右肾上腺,移植的异体器官有肝、胆、胰、十二指肠、胃窦部和部分空肠。手术经过顺利,移植器官全部存活,肝、胰功能于术后8天恢复至正常,无腹部并发症,未发生排斥和感染,但患者意外地发生鼻后孔大出血引起窒息,心跳、呼吸骤停,诱发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呼吸衰竭,于术后19天死亡。尸体解剖和组织学检查示移植器官无明显异常。我们认为,多器官联合移植从外科技术上讲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目前,心肺联合移植已成为公认治疗终末期心肺疾病的有效方法。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心脏和肺移植专家,结合当前国内外心肺联合移植形势,总结国际指南和相关研究最新进展,并结合国内临床实践经验,从心肺联合移植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手术时机选择、供者选择、供器官获取和保护以及手术要点和术后管理等方面制订《中国心肺联合移植操作规范(2019版)》。  相似文献   

20.
<正>尊敬的各位专家、教授:您们好!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人民卫生出版社主办、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承办的《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于2013年1月正式创刊。在此我们诚挚向您约稿。《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报道国内外器官、组织、细胞移植的研究动向与进展,介绍和交流器官移植术前准备、术中处理、免疫抑制治疗、术后并发症处理、术式改进、干细胞治疗、组织损伤与修复等知识与技术,以及移植伦理、管理规范及相关社会学议题等内容。多媒体栏目(视频之窗)主要报道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