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肾移植受者术后感染情况及其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接受肾移植的94例受者临床资料。供肾均采用Lifeport行低温机械灌注,并向灌注液中加入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以预防供者来源感染。根据受者术后3个月内体液培养结果,将94例受者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采用卡方检验比较感染组和对照组受者性别、灌注液培养阳性比例和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发生率。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比较两组受者年龄、移植前血清肌酐水平和住院时间。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差异的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术后3个月内94例受者中41例受者血、尿、痰及引流液标本中培养出病原菌,感染率为43.6%(41/94),且感染多发生于术后1周至1个月内,占34.0%(32/94)。41例受者共发生58例次感染,病原菌多来源于泌尿系统感染,占51.7%(30/58),其次为手术部位和血液系统感染,分别占32.8%(19/58)和13.8%(8/58),呼吸道感染占比最低,为1.7%(1/58)。27例受者为单一病原菌感染,14例为2种及以上病原菌感染。41例受者共分离出66株病原菌,其中细菌占89.4%(59/66),真菌占10.6%(7/66)。截至2019年7月10日,94例受者均存活,所有感染经治疗后均好转,未出现严重感染性疾病或因感染发生移植物丢失。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感染组与对照组年龄、性别、移植前血清肌酐水平及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206、χ2=0.628、z=-0.599、z=-0.031,P均>0.05);两组受者灌注液培养阳性比例及DGF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0.031和0.274,P均<0.05)。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灌注液培养阳性是引起肾移植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结论肾移植受者术后感染发生率较高,感染部位主要为泌尿系统,灌注液培养阳性是肾移植术后感染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发病及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患者临床资料。结果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为14.96%,术后3个月以巨细胞病毒为主,3个月以上以细菌为主。治愈率为79.59%,死亡率为20.41%,混合感染的治愈率较其他感染低(P〈0.05),死亡率较其他感染高(P〈0.05)。结论肾移植后肺部感染发生率较高,早期诊断、抗感染及调整免疫方案是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肾移植受者术后医院感染流行病学特点及其防控措施。方法 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对456例肾移植受者进行监测,分析肾移植术后医院感染情况,包括基本情况、感染部位、感染病原体类型。结果 456例肾移植受者中,发生医院感染78例(17.1%),术后感染时间为9(3~21)d。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泌尿系统和血流感染。感染病原体类型包括葡萄球菌13株、屎肠球菌6株、真菌6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4株、鲍曼不动杆菌4株、铜绿假单胞菌4株、表皮葡萄球菌4株、肺炎克雷伯菌1株、大肠埃希菌1株、其他阴性菌9株。其中多重耐药菌感染11例(14%),死亡4例。结论肾移植受者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术后发病早、多重耐药菌感染常见且病死率高,应充分做好术前准备、积极预防术后下呼吸道感染、规范实施多重耐药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肾移植受者术后生育一直是移植界和生殖界专家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目前文献重点对生育时机的选择、生育对移植肾以及免疫抑制剂对生育的影响等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肾移植受者术后需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因此其生理状况与正常人群有所不同。由于这些不同导致肾移植受者术后生育具有某些特点,但国内外报道甚少。为此,我们自1987年3月~2007年5月对国内5个器官移植中心(解放军第一一七医院;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山东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解放军第一五三医院)的88例男性肾移植受者术后生育情况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分析,以探讨男性肾移植受者术后生育的临床特点,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炎病毒阳性受者肾移植术后临床处理对策。方法本组33例,其中18例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14例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1例同时感染HBV和HCV;移植术前肝炎病毒DNA或RNA阴性;术后定期检测患者的肝功能,若肝功能异常及时应用护肝药物,同时调整免疫抑制剂用量或种类,HBV—DNA阳性者口服拉咪呋啶。结果术后随访3—24个月,16例(16/33,48.48%)患者于术后2周-2月内出现程度不等的肝功能异常,除3例(3/33,9.09%)HBV-DNA和(或)HCV—RNA阳性,其余均呈阴性,经调整免疫抑制剂用量或种类,并给予护肝治疗,1例(1/16,6.25%)术后HCV—RNA阳性患者的肝功能好转但未恢复正常,其余15例(15/16,93.75%)均恢复正常。结论对肝炎病毒阳性受者,术后应进行严格的随访,出现肝功能异常时,应正确区分系药物性肝损害还是病毒性肝损害,及时采取相应处理,并给予护肝治疗。  相似文献   

7.
尿路感染(UTI)是肾移植术后最常见的感染并发症, 肾移植受者术后UTI及其并发症可能影响移植肾功能及受者预后。特殊人群肾移植受者术后UTI的特点不尽相同, 本文对儿童、女性、老年男性3种人群肾移植受者术后UTI的流行病学、病因学、预防与治疗等方面的特点进行综述, 以期为肾移植受者术后UTI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肾移植受者并发感染的临床及病理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防止肾移植受者并发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分析16年来27例尸体肾移植患者的尸检材料。结果发现感染的发生率为62.96%,由感染致死的占44.44%。感染的病原菌除细菌、结核菌外,还有真菌、病毒、放线菌等。分析了各种不同病原菌所引起的病变特征、临床表现。结论一些措施可预防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肾移植术后存活10年以上受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期间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12月31日以前接受肾移植的1003例受者资料,分别统计术后存活10年以上的受者和移植肾数量,同时记录相关的存活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初始免疫抑制方案对受者和移植肾长期存活的影响.结果 截至2008年12月31日,存活10年以上的受者有629例,有功能的移植肾占存活10年以上受者的85.37%(537/629).存活10年以上的受者中,采用以环孢素A(CsA)为基础的免疫抑制方案的占94.75%(596/629).移植后发生的并发症有:冠心病57例(9.06%),肝脏损害32例(5.09%),肿瘤29例(4.61%),糖尿病25例(3.97%),脑血管意外16例(2.54%),严重骨髓抑制14例(2.23%),股骨头坏死7例(1.11%),下肢血栓3例(0.48%)及突发性耳聋2例(0.32%).629例存活10年以上的受者中,已死亡49例,其中死于心脑血管意外19例(38.78%)、肿瘤10例(20.41%)、肝功能衰竭9例(18.37%)、感染4例(8.16%)、因经济紧张而放弃治疗3例(6.12%)、死因不详2例(4.08%)和意外2例(4.08%).结论 肾移植术后长期存活与移植后初期采用以CsA为主要免疫抑制剂方案有关;而非免疫因素,如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早期发现肝功能异常和肿瘤是随访工作中应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致敏受者肾移植术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致敏受者经严格的HLA配型及HLA交叉反应组配型后行肾移植的效果。方法 对63例移植前群体反应性抗体(PRA)水平较高的患者进行严格的供,受者HLA配型筛选,并按照美国国立器官分配中心(UNOS)制定的HLA交叉反应组(CREGs)配型原则进行供,受者配型筛选,按常规肾移植方法进行移植,术前未行血浆置换。结果 63例患者,44例术后1周内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10例术后出现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经静脉滴注单克隆抗体OKT3,7例肾功能恢复正常。3例切除移植肾;9例术后发生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8例于术后2周至2个月移植肾功能逐渐恢复正常;死亡2例;总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及总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发生率分别为15.9%和14.3%;按CREGs配型原则,供,受者0、1、2个位点错配分别为11例(17.5%),39例(61.9%)和13例(20.6%);明显高于传统HLA抗原配型结果。结论 致敏受者必须严格按照HLA配型及HLA交叉反应组配型原则进行供,受者的筛选,这对减少移植肾排斥反应,提高移植肾的存活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12.
唐薇  胡丹 《护理学杂志》2009,(11):76-78
目的了解尸肾移植受者和亲属活体肾移植受者术后焦虑抑郁状况。方法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71例尸肾移植受者(尸肾组)和74例亲属活体肾移植受者(活体组),于移植术后第3个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两组SAS、SDS评分显著高于常模(均P〈0.01);活体组SAS评分显著高于尸肾组(P〈0.01)。活体组焦虑、抑郁阳性率显著高于尸肾组(均P〈0.05)。结论肾移植受者术后焦虑抑郁普遍存在。亲属活体肾移植受者术后焦虑抑郁较尸肾移植受者更严重。  相似文献   

13.
肾移植患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在诊治上非常困难,我们治愈1例。报告如下。患者为男性,63岁,因慢性肾小球肾炎尿毒症于1991年4月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顺利。术后用环抱素A(CsA)8mg·kg-1/d、硫唑嘌呤(Aza)100mg/d及泼尼松(常规用量)行免疫抑制治疗。CsA用量根据血药浓度调整。肾功能正常,术后35天出院。定期随访。术后第748天出现急性排斥,经泼尼松龙冲击治疗逆转。术后第804天出现低热,再次入院,经抗感染及试验性抗结核治疗均无效,体温达38.7℃:以上,用复达欣未能控制,头痛加重,出现恶心呕吐、颈项强直等脑膜…  相似文献   

14.
隐球菌感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5.
唐薇  胡丹 《护理学杂志》2009,24(22):76-78
目的 了解尸肾移植受者和亲属活体肾移植受者术后焦虑抑郁状况.方法 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71例尸肾移植受者(尸肾组)和74例亲属活体肾移植受者(活体组),于移植术后第3个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两组SAS、SDS评分显著高于常模(均P<0.01);活体组SAS评分显著高于尸肾组(P<0.01).活体组焦虑、抑郁阳性率显著高于尸肾组(均P<0.05).结论 肾移植受者术后焦虑抑郁普遍存在.亲属活体肾移植受者术后焦虑抑郁较尸肾移植受者更严重.  相似文献   

16.
肾移植受者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与术后发生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和分析肾移植受者术后感染的发生与细胞因子和细胞因子受体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根据肾移植术后6个月内是否发生感染,将 126 例受者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比较两组受者发生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13种细胞因子及受体 22 个位点的基因型分布情况; IL 6、TNF α、TGF β、IL 10高、中、低表达型的分布情况。根据受者发生和未发生急性排斥,分别比较阳性基因多态性的各种基因型在感染和未感染组中的分布情况。结果 感染组急性排斥发生率为55.4%,而未感染组则为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 1α 889C/C、IL 1β 511C/C、IL 1β 3962C/T和T/T基因型频率及TGF β1高表达型频率明显高于未感染组(P<0.05)。未发生急性排斥的感染者中,IL 1β 511C/C基因型频率高于未感染者(P<0.05);发生急性排斥的感染者中 TGF β1(密10 密25)CG/TG、TGF β1(密10 密 25)高表达型的频率明显高于未感染者(P<0.05)。结论 肾移植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是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受者的 IL 1α 889C/C、IL 1β 511C/C、TGF β1(密10 密25)高表达型(含CG/TG)与肾移植后感染的发生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7.
肾移植受者术后免疫状态的监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肾移植术后如何了解移植受者术后的免疫状态,合理应用免疫抑制药物,在免疫不足和免疫过度之间取得平衡,仍是移植医生面临的难题。通过血中免疫抑制药物浓度的测定,结合外周血中的T细胞亚型、细胞因子、细胞粘附分子、含供者基因的微嵌合体、术后PRA水平的测定以及移植肾穿刺标本和细针抽吸细胞的免疫学检查、供受者特异性淋巴细胞体外混合培养反应情况的检测,才能较为准确地了解和评价移植受者术后的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18.
肾移植受者术后免疫状态的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移植术后如何了解移植受者术后的免疫状态 ,合理应用免疫抑制药物 ,在免疫不足和免疫过度之间取得平衡 ,仍是移植医生面临的难题。通过血中免疫抑制药物浓度的测定 ,结合外周血中的T细胞亚型、细胞因子、细胞粘附分子、含供者基因的微嵌合体、术后PRA水平的测定以及移植肾穿刺标本和细针抽吸细胞的免疫学检查、供受者特异性淋巴细胞体外混合培养反应情况的检测 ,才能较为准确地了解和评价移植受者术后的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19.
肾移植术后并发肺部与脑膜隐球菌病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性,46岁。因慢性肾盂肾炎、尿毒症,于1994年2月行异体肾移植术,术后3天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1个月出院。继续口服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硫唑嘌呤、泼尼松等治疗。1997年1月反复咳嗽、发热伴头痛1个月,少量咳痰但无痰中带血,体温达38.5℃。...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并总结肾移植受者围术期常见危急值的项目、特点及其原因.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1月出现危急值的283例次围术期肾移植受者的性别、年龄、原发病、移植时间、危急值项目、并发症和相应处理,以及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血药浓度等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肾移植受者术前最常见的危急值是血清肌酐水平过高,占62.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