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供体质量对肝移植术后受体生存率的影响,分析肝移植术后患者感染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3年2月至2017年12月接受DCD肝脏移植手术患者102例,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年,分析DCD供体质量对肝移植术后患者生存率的影响,统计肝移植术后早期感染情况,分析影响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死亡30例,死亡率29. 41%,单因素分析显示:肝移植术后死亡与DCD供体白蛋白、总胆红素、冷缺血时间、术中出血量、供体脂肪肝、肝细胞水肿有关(P 0. 05),多因素分析显示:冷缺血时间≥840 min(OR=3. 621,95%CI=0. 264~5. 619)、肝细胞脂肪变性(OR=2. 862,95%CI=0. 136~0. 769)是DCD肝移植术后响受体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 0. 05)。本组肝移植术后感染38例,感染率37. 25%,单因素分析显示:肝移植术后感染与受体术前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Child-Pugh分级、术中红细胞输注量、ICU停留时间有关(P 0. 05),多因素分析显示:受体术前血红蛋白水平120 g/L(OR=2. 310,95%CI=0. 681~1. 264)、术中红细胞输注量 5U(OR=2. 862,95%CI=0. 136~0. 769)、ICU停留时间 96 h(OR=3. 267,95%CI=0. 264~0. 961)是DCD肝移植术后受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 0. 05)。结论 DCD冷缺血时间、肝细胞脂肪变性对肝移植术后受体生存有明显影响,受体术前贫血、术中失血程度、ICU停留时间均可影响术后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人类微小病毒(HPV)B19感染致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纯红再障)的诊断和治疗特点。方法总结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器官移植科收治的2例肾移植术后HPV B19感染致纯红再障的病例,结合文献复习讨论该病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治疗过程及预后。结果两例肾移植受者术后早发严重贫血且进行性加重,输血治疗无效。排除导致贫血的其他原因,综合骨髓穿刺活检、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HPV DNA等方法诊断为HPV B19感染致纯红再障。经调整免疫抑制方案、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IVIG)等治疗后2例患者贫血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对于肾移植术后早期不明原因、进行性加重的贫血患者,特别是伴随网织红细胞缺乏者,应考虑HPV B19感染致纯红再障的可能性。骨髓穿刺及荧光PCR检测结果是诊断纯红再障的主要依据,免疫抑制剂减量和应用IVIG治疗是主要治疗措施。经治疗后,患者预后较好,但易复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早期急性肾衰竭(acuterenalfailure,ARF)的危险因素。方法以临床资料完整的362例肝移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术后早期(术后1个月内)有否发生ARF分为ARF组(71例)和非ARF组(291例)。对两组的36项围手术期可能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对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变量进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经单因素分析,术前肝性脑病、术前血清肌酐(Scr)水平、术前血红蛋白水平、术前凝血酶原活动度、术前总胆红素水平、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forend-stageliverdisease,MELD)评分、总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输血量、术中尿量、术中低血压及术后合并感染等因素,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01)。对上述12项指标进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Scr水平增高[比数比(oddsra-tio,OR)=0.92]、术前凝血酶原活动度低(OR=1.015)、MELD评分高(OR=1.588)、术中出血量多(OR=1.012)、术后合并感染(OR=12.260)与肝移植术后发生ARF密切相关(均为P<0.05)。结论术前Scr水平增高、凝血酶原活动度低、MELD评分高,术中失血量多和术后合并感染是肝移植术后早期ARF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死亡捐献(deceased donation, DD)供肝移植术后真菌感染的病原菌特点及其相关危险因素, 为制定更合理的感染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2月至2020年9月接受死亡捐献供肝移植手术的187例受者临床资料, 采集术后真菌感染相关数据, 并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87例DD供肝移植受者发生术后真菌感染26例, 病死率为46.2%(12/26)。其中, 肺部感染最多见, 占80.8%(21/26);白色念珠菌是最常见菌株, 占53.3%(16/30)。手术时间≥8 h(OR=3.610, 95%CI:1.079~12.081, P=0.037)、二次手术(OR=39.234, 95%CI:3.512~438.258, P=0.003)、ICU住院时间≥7 d(OR=10.070, 95%CI:3.480~29.140, P=0.002)是发生术后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后真菌感染严重威胁DD供肝移植受者的预后, 在保证手术质量的基础上尽量缩短手术时间、严格把握二次手术指征、术后早期转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患者发生门静脉血栓(PVT)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9年4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行肝脏移植手术的290例受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性245例, 女性45例, 中位年龄51(44, 56)岁。依据肝移植受者术后是否发生PVT分为两组:PVT组(n=16)和非PVT组(n=274)。对比两组肝移植受者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采用门诊和住院方式进行随访。分析肝移植受者术后发生PVT的危险因素。结果 290例肝移植受者术后随访时间59(42, 73)个月, 明确术后存在PVT者16例, 发生率为5.5%(16/29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受者术前存在PVT(OR=12.773, 95%CI:3.887~41.973)是肝移植术后发生PVT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术后出现PVT的16例患者, 其中10例行门静脉介入干预治疗, 剩余6例患者由于症状轻微, 口服阿司匹林或者利伐沙班抗凝治疗。PVT组受者术后3年生存率为93.8%(15/16), 非PVT组受者术后3年生存率为90.1%(247/274), 两组受者术后3年生存率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肝移植术后发生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77例肝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MDRO感染分为非MDRO感染组(51例)及MDRO感染组(26例).总结肝移植受者术后MDRO的感染率和菌株分布情况;分析肝移植受者术后发生MDRO感染的危险因素;比较两组受者的预后情况.结果 肝移植...  相似文献   

7.
Zhang YC  Yang Y  Zhang Q  Li H  Wang GS  Zhang J  Xu C  Yi SH  Yi HM  Cai CJ  Lu MQ  Chen GH 《中华外科杂志》2010,48(14):1083-1087
目的 了解成人良性终末期肝病肝移植患者术后中远期的生存情况和导致中远期生存率下降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0月至2007年6月行原位肝移植手术且术后存活时间超过1年的221例良性终末期肝病受者的资料,选取包括受者术前变量、供者变量、术中变量和受者术后变量共26个可能影响患者长期存活的危险因素,采用Cox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肝移植受者术后长期存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221例受者的随访率为97.3%(215/221),平均随访时间为(36.4±6.9)个月(12~56个月).其中28例在术后1年后死亡,主要死亡原因依次为感染(5.0%,11/221)、胆道并发症(3.6%,8/221)、乙型肝炎复发或再感染(1.4%,3/221).保留在Cox回归方程内的协变量为高龄(RR=2.325,P=0.009)、ABO血型(RR=2.206,P=0.015)、冷缺血时间(RR=3.001,P=0.000)、术后感染部位(RR=1.665,P=0.007)和胆道并发症(RR=2.655,P=0.004).结论 影响受者术后中远期存活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60岁、ABO血型不符、冷缺血时间>12 h、术后肺部感染和移植肝胆管弥漫性狭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Child-Pugh分级对肝细胞癌(肝癌)肝移植受者术后肝癌复发和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25例接受肝移植的肝癌受者临床资料,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肝癌肝移植受者术后3年的无瘤生存率(DFS)和总生存率(OS)。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可能影响肝癌肝移植受者术后复发及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25.6个月,3年总的DFS和OS分别为68.4%和65.7%。Child-Pugh A、B级肝癌患者(113例)的3年DFS和OS分别是68.6%和66.2%,Child-Pugh C级肝癌患者(12例)的3年DFS和OS分别是66.7%和65.6%,两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血管侵犯(P=0.001)和肿瘤数目3个(P=0.025)是影响肝癌肝移植受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甲胎蛋白(AFP)400μg/L(P=0.035)、血管侵犯(P=0.031)和肿瘤数目3个(P=0.008)是影响肝癌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hild-Pugh C级与A、B级肝癌患者肝移植术后预后无显著性差异,AFP、血管侵犯和肿瘤数目是影响肝癌患者肝移植术后预后的重要因素,肝移植可作为Child-Pugh C级肝癌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肝肝移植受体术后感染特点及感染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肝肝移植68例受体的临床资料。根据受体术后是否合并感染分为感染组(33例)和非感染组(35例)。总结68例肝移植受体术后感染的主要特点;对受体发生肝移植术后感染的可能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再进行多因素分析,找出独立危险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预测肝移植术后感染的准确度。结果肝移植术后33例受体发生感染,占总数的49%,以细菌感染和真菌感染为主,感染部位主要有肺部感染和腹腔感染。单因素分析发现,供体存在开放性损伤,受体术前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术中红细胞输注量,术后第1日γ-谷氨酰转肽酶(GGT)、重症监护室(ICU)停留时间共8个因素是器官捐献供肝肝移植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均为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血红蛋白水平120 g/L和术后ICU停留时间96 h为器官捐献供肝肝移植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为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术前血红蛋白水平114 g/L和术后ICU停留时间102 h对预测术后感染准确度较高。结论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肝肝移植术后感染发生率较高,以细菌感染和真菌感染为主,感染部位主要在肺部和腹腔。受体肝移植术前血红蛋白水平低及术后ICU停留时间长,会增加肝移植术后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脑死亡后器官捐献肾移植术后受者发生泌尿系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受者泌尿道感染制定相应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1年12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器官移植中心行同种异体的100例肾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3个月内是否发生泌尿系感染分为感染组(26例)和非感染组(74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寻找脑死亡后器官捐献肾移植术后受者发生泌尿系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肾移植术后3个月内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为26%(26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术后尿瘘、术后尿管留置时间及术后双J管留置时间是脑死亡后器官捐献肾移植术后受者泌尿系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运用前进法逐步回归分析得出,术后双J管留置时间(OR=1.086,95%CI:1.003~1.177,P=0.042)及术后尿管留置时间(OR=4.687,95%CI:2.064~10.645,P<0.010)。是脑死亡后器官捐献肾移植术后受者出现泌尿系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术后尿管留置及术后双J管留置时间长会增加脑死亡后器官捐献肾移植术后受者发生泌尿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早期(≤1个月)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宁波大学附属李惠利医院肝移植中心200例同种异体肝移植受者临床资料。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共收集181例受者的人口学数据、临床资料和病原菌检测结果,根据术后早期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n=96)和非感染组(n=85)。分析受者术后早期感染菌群分布特点和相关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并评价其拟合度、区分度和临床实用性。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不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分类变量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采用R语言(4.1.2)软件rms包构建列线图模型,并通过Bootstrap自抽样法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校准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一致性指数(C指数)及临床决策曲线分析来评价列线图的校准度、区分度及临床实用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纳入研究的181例受者中,肝移植术后早期感染发生率为53.0%(96/181),96例感染组受者共检出病原菌132株,以革兰阴性菌最为常见(42.4%)。受者术后2周内感染发生率最高(70.8%,68/96),感染常见部位为肺部和血行感染。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受者女性(OR=4.235,95%CI:1.577~11.370)、MELD评分≥20(OR=3.742,95%CI:1.296~10.805)、Chlid-Pugh分级C级(OR=3.346,95%CI:1.263~8.862)、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OR=1.036,95%CI:1.009~1.063)是肝移植术后早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上述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经Bootstrap法进行内部验证,Hosmer-Lemeshow检验无统计学意义(χ2=7.236,P>0.05),校正曲线贴近于理想曲线,预测模型与观测值具有较好的拟合度。C指数和ROC曲线下面积均为0.800(95%CI:0.735~0.865),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模型临床决策曲线在较广的阈值概率范围内(0.2~1.0),高于采用单一危险因素预测,显示该模型具有临床实用性。 结论肝移植受者性别、MELD评分、Child-Pugh分级和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是移植术后早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列线图对移植术后早期感染的预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ABO血型不合肝移植术后过客淋巴细胞综合征(PLS)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激素)联合输注供者同型洗涤红细胞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ABO血型为A型Rh(D)阳性受者接受ABO血型为O型Rh(D)阳性供肝肝移植术后发生PLS并继发溶血性贫血的临床资料。结果受者术后血红蛋白呈下降趋势,总胆红素明显升高,血液中检测出抗A抗体得以确诊。经输注O型洗涤红细胞,应用激素、免疫球蛋白治疗后贫血明显改善,并获得临床痊愈。结论 ABO血型不合肝移植后受者出现不明原因贫血应考虑PLS所致的溶血性贫血,及时应用激素联合输注供者同型洗涤红细胞治疗可获得良好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biliary complication,BC)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CENTRAL、CBM、CNKI、VIP、万方等数据库,截止日期至2012年2月.收集公开发表的关于肝移植术后BC危险因素的研究文献,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18篇文献,累计病例524例,对照3967例.Meta分析提示:供者年龄以及受者年龄、原发病、热缺血时间、温缺血时间、无肝期时间、有无巨细胞病毒感染等对术后BC的发生无明显影响(P>0.05);男性患者术后BC发生率高于女性患者(OR:1.40;95% CI:1.09~1.79;P=0.008);术前肝功能C级患者术后BC发生率显著增高(OR:1.95;95% CI:1.02~3.76;P=0.04);留置T管较不留置T管患者术后BC发生率要高(OR:2.00;95% CI:1.30~3.08;P=0.002);发生排斥反应显著增加术后BC发生率(OR:1.80;95%CI:1.11~2.93;P=0.02);合并肝动脉并发症患者术后BC发生率显著高于无肝动脉并发症患者(OR:3.15;95% CI:1.37~7.23;P=0.007);冷缺血时间及手术时间BC组均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结论 受者为男性、肝功能C级、留置T管、发生排斥反应、合并肝动脉并发症、冷缺血时间、手术时间等7项是肝移植术后BC的危险因素.肝移植术后BC的发生与供者年龄以及受者年龄、原发病、热缺血时间、温缺血时间、无肝期时间、有无巨细胞病毒感染等因素无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儿童肝移植术后5年发生纤维化的临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共完成儿童肝移植498例,其中94例于术后4~6年行肝穿刺活检。根据术后肝活检的结果将受者分为纤维化组和非纤维化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肝移植术后肝纤维化临床危险因素。根据筛选出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得到联合预测因子的预测值。绘制联合预测因子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其预测纤维化发生的准确性。结果94例儿童受者中有54例(57.5%)出现肝纤维化。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受者在冷缺血时间(Z=-2.094)、热缺血时间(Z=-2.421)、药物性肝损伤(χ2=7.389)、胆道狭窄(χ2=4.560)、肝动脉血栓、排斥反应(χ2=6.955)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冷缺血时间(OR=1.003,95%CI:1.000~1.006)、药物性肝损伤(OR=6.493,95%CI:1.615~26.101)、胆道狭窄(OR=6.451,95%CI:1.205~33.295)和排斥反应(OR=2.735,95%CI:1.057~7.077)是肝移植术后发生肝纤维化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预测因子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86(95%CI:0.691~0.881),临界值为0.311,灵敏度为90.70%,特异度为60.00%,且联合预测因子的诊断价值与其他独立危险因素单独诊断的价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肝移植术后5年肝纤维化的发生率为57.5%,冷缺血时间、胆道狭窄、排斥反应和药物性肝损伤是儿童肝移植术后5年发生纤维化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预测因子对儿童肝移植术后肝纤维化的发生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原位肝移植术后早期肺部细菌感染的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行下腔静脉逆灌注法原位肝移植术的96例终末期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肝移植术后早期肺部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96例患者中有29例于肝移植术后早期发生肺部细菌感染,感染率为30.21%,其中感染G-需氧菌19例(65.52%),感染G+需氧菌10例(34.48%)。患者的术前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OR=2.165,P=0.001)、术中输血量(OR=1.952,P=0.003)、术后3 d血肌酐平均值(OR=1.913,P=0.001)、术后3 d液体负平衡时间(OR=0.196,P=0.023)及术后住院时间(OR=1.923,P=0.003)均与术后早期肺部细菌感染有关。结论 原位肝移植术后早期易发生肺部细菌感染。术前改善患者基础状况、术中控制输血量、术后控制输液量和住院时间及术后改善肾功能均可减少术后早期肺部细菌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原位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功能不全(early allograft dysfunction,EAD)的发生情况,并探讨EAD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实施的74例原位肝移植病人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导致术后EAD的围手术期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将有显著性差异的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74例肝移植病人术后EAD的发生率为36.5%(27/7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受者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术前血清总胆红素、术中失血量、术前肝功能Child-Pugh分级C级、术前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18分及术后出现胆道及血管并发症是EAD发生的潜在危险因素(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肝移植术后EAD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术前MELD评分≥18分[OR=0.045,95%CI(0.003,0.605),P=0.045];移植术后出现胆道及血管并发症[OR=0.061,95%CI(0.009.0.419),P=0.004]。结论术前MELD评分≥18分及术后出现胆道及血管并发症是影响肝移植术后EAD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应该通过改善受者术前较差的肝功能和提高临床医师手术技巧来降低EAD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15-羟基前列腺素脱氢酶(15-PGDH)表达水平与肝细胞癌(肝癌)肝移植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肝癌肝移植术的94例受者临床资料。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所有受者病理组织切片中15-PGDH表达情况;分析15-PGDH蛋白表达水平与肝癌患者各项临床参数的关系;计算肝癌肝移植受者术后5年的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析可能影响肝癌肝移植受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5-PGDH的表达水平与受者的年龄、Child-Pugh分级和术前甲胎蛋白(AFP)水平相关(均为P0.05)。15-PGDH低表达组受者的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均显著低于15-PGDH高表达组受者(均为P0.05)。15-PGDH表达水平、肿瘤分化程度、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分期是影响肝癌肝移植受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为P0.05)。结论 15-PGDH表达水平是影响肝癌肝移植受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成人原位肝移植受者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原位肝移植手术的232例受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性195例, 女性37例, 年龄(49.1±9.4)岁。依据术后7 d内是否发生AKI分为两组:AKI组(n=112)和非AKI组(n=120)。对比两组患者基本信息、术前血液学指标、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长等临床资料。对原位肝移植术后AKI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 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232例接受原位肝移植的患者中, 有112例在术后发生AKI, 发生率为48.3%(112/232), 其中AKI 1期64例(57.1%, 64/112), AKI 2期30例(26.8%, 30/112), AKI 3期18例(16.1%, 18/11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高血压(OR=5.874, 95%CI:1.931~17.863, P=0.002)和高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OR=1.041, 95%CI:1.010~1.074, P=0...  相似文献   

19.
Yuan CH  Xiu DR  Jiang B  Li ZF  Li L  Song SB  Zhang TL 《中华外科杂志》2011,49(11):1003-1006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早期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2000年8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362例连续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是否发生ARF,分为肾功能衰竭组(n=71)和无肾功能衰竭组(n =291).以围术期常用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共计36项作为危险因素的分析对象,先对这些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再以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术后ARF影响因素为自变量进行Stepwise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在单因素分析中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有术前血清肌酐、血红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总胆红素、MELD评分、总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术中尿量、术前有无肝性脑病、术中有无低血压及术后有无感染等指标,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30~182.70,P=0.000~0.041).对上述12项指标进行回归分析,发现术前高血清肌酐水平、低凝血酶原活动度水平、MELD评分、术中失血量多、术后合并感染与肝移植术后发生ARF密切相关(P<0.05).结论 肝移植术后并发ARF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改善肝移植患者的术前状况是预防术后早期ARF的关键.血清肌酐水平高、凝血酶原活动度低、MELD评分、术中失血量多和术后合并感染是肝移植术后发生早期ARF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未接受化疗及输血的早期胃癌患者术后发生贫血的危险因素以及相关营养状态。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8年4月我院术后病理确诊为早期胃癌的128例患者,随访12个月,根据患者随访期间是否发生贫血分为正常组和贫血组。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和术前及随访期间的贫血及营养指标进行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并比较两组在随访期营养状态的变化情况。结果:正常组85例,贫血组43例。其中贫血组34例(79.1%)为单纯缺铁性贫血,贫血组的全胃切除术+Roux-en-Y式(P=0.010)、T2期(P=0.026)和N1期(P=0.036)比例均显著高于正常组。贫血组术前血红蛋白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6),但未符合贫血诊断;两组其余各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全胃切除术(OR:1.248,95%CI:0.627~2.954,P<0.001)、Roux-en-Y式(OR:1.330,95%Cl:1.237~3.630,P<0.001)以及T2期(OR:1.552,95%CI:1.092~2.210,P<0.001)是早期胃癌术后发生贫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术后随访3个月时贫血组的转铁蛋白、前白蛋白、甘油三酯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随访6个月和12个月时贫血组的转铁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甘油三酯以及血钙水平均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5),其中前白蛋白和甘油三酯水平随时间的推移下降的最多(P<0.001)。结论:全胃切除术、Roux-en-Y吻合、T2期是早期胃癌患者术后发生贫血的危险因素,对于这类患者需要定期评估贫血情况,可预防性补充铁剂、维生素B12、叶酸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