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究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与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7月至2021年6月宾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早期胃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免疫功能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 <0.05),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无显著差异(P> 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术后外周血IgA、IgM及IgG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20.00%(P <0.05)。结论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能取得与开腹胃癌根治术相似的近期疗效,且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减轻免疫功能受损,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2.
比较腹腔镜和开腹两种根治手术方式对进展期胃癌的疗效。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胃癌根治术治疗的进展期胃癌患者90例。按手术方式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每组各45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临床指标、生存率、生活质量和并发症。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流质饮食时间、术后卧床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少于开腹组(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量、手术时间相近(P0.05)。两组术后1、3年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呼吸困难、失眠、疲劳、疼痛等方面得分低于开腹组,社会功能得分高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食欲丧失、腹泻、经济困难、便秘、恶心呕吐、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和总体健康状况等得分相近(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7.78%,开腹组为2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近期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和淋巴结清扫数量相当,但可以改善进展期胃癌患者的围手术期临床指标,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开腹与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的手术效果、围手术期恢复情况及预后,探讨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行远端胃癌根治术(远端胃切除+D2淋巴结清扫)的216例患者其分为两组,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n=104),対照组行开腹手术(n=112)。対比研究两组间的肿瘤生物学行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中淋巴结切除数量、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3年无瘤生存率。结果:两组在肿瘤生物学行为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按Clavien-Dindo法分级并进行対比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年无瘤生存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下远端胃癌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与传统手术相比,在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恢复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4.
研究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对胃癌根治术患者血清β内啡肽(β-e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选择2010年1月—2011年9月接受根治手术的胃癌患者100例,其中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开腹手术,观察组实施腹腔镜手术,术后随访3年,对比两组手术的相关指标,治疗前后β-ep、TNF-α及IL-6水平及两组的近远期生存率。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β-ep、TNF-α及IL-6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后β-ep、TNF-α及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能够有效减少患者手术应激反应,降低手术创伤,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近端胃癌根治术对近端胃癌患者疗效。方法将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80例近端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40例和开腹组40例,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患者术中、术后指标采用x珋±s表示,用t检验;术后1年生存率、肿瘤复发率比较采用χ2检验;手术前后凝血功能指标、血清肿瘤标志物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显著高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均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凝血酶原时间(PT)呈降低趋势,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呈上升趋势,与手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术后腹腔镜组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显著高于同时段开腹组,两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1年生存率97.5%(39/40),开腹组为95.0%(38/40);腹腔镜组1年复发率5.0%(2/40),开腹组7.5%(3/40),两组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肿瘤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与开腹近端胃癌根治术近期疗效无明显差异,但是腹腔镜术后血栓形成的风险更高,需要在围手术期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胃肠功能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前瞻性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广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5例早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及C组,每组各25例,其中A组采取开腹胃癌根治术,B组实施毕Ⅱ氏胃癌根治术,C组则实施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比较3组手术指标、术后胃肠功能及凝血功能的变化。经比较,3组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除数量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C组最优(P0.05);B组和C组的饮食恢复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等胃肠功能情况优于A组(P0.05),B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3组术后凝血功能指标明显上升,以A组最明显,但手术前后及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手术均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胃癌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改善了胃肠功能,其中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最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腹腔镜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及远期生存的差异。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间黔南州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行腹腔镜根治术的220例结直肠癌患者为腹腔镜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行开腹根治术的220例结直肠癌患者为开腹组。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3年生存率,应用胃肠生活质量量表(GIQLI)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较开腹组略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组(P0.05),但两组清扫淋巴结数目无明显差异(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09%,而开腹组则为22.2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GIQLI评分间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出现明显下降,但腹腔镜组仍明显优于开腹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得到恢复,腹腔镜组患者生活质量大致恢复至术前水平,而开腹组则恢复较差,组间差异明显(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得到较大幅度提高,且腹腔镜组明显优于开腹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随访3年,Kaplan-Meier分析显示,腹腔镜组3年生存率为47.63%,开腹组为45.26%,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639)。结论: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疗效确切,创伤较小,术中出血量少,胃肠道功能恢复较快,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远期疗效与开腹术相当,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功能性单通道袢式间置空肠吻合术与残胃食管吻合术在腹腔镜近端胃癌切除术中临床效果的差异。方法:将2011年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139例近端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71)行腹腔镜下近端胃癌切除、功能性单通道袢式间置空肠吻合术;对照组(n=68)行腹腔镜下近端胃癌切除、残胃食管吻合术,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两组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在肠道恢复通气时间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Visick分级方面,观察组I、II级患者多于对照组,III级患者少于对照组,两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生存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功能性单通道袢式间置空肠吻合术在近端癌根治术中安全、可行,可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对比分析进展期胃癌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效果。2012年2月—2014年12月,进展期胃癌127例患者,按手术方法分两组。开腹组62例,腹腔镜组65例,均施行胃癌D2根治术,ERAS干预围手术期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结果。疼痛评分采用(NRS法),生活质量评分采用(WHOQOL-BREF)。结果显示,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手术时间、清扫淋巴结数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12 h疼痛评分、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7 d生活质量评分、平均住院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总体发生率(6.2%)显著低于开腹组(19.4%,P<0.05)。两组患者1年、3年、5年腹膜转移率和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对进展期胃癌施行腹腔镜手术,可达到开腹手术相同的根治效果,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通过ERAS干预,有利于加速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估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和长期生存情况.方法 行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360例,其中160例行腹腔镜手术(腹腔镜组),200例行开腹手术(开腹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安全性、术后并发症和生存率.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42.5±15.3)ml和(9.5±2.6)天,均少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和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随访时间6 ~ 60个月,平均32个月,腹腔镜组与开腹组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5.3%、82.7%、60.3%和95.4%、79.2%、60.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安全可行,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腹腔镜组在术后生存率与开腹手术组相当.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对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实施结直肠癌根治术的83例结直肠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组(观察组)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后胃肠功能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量、切除肿瘤直径及切除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3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较传统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出血少、并发症少且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其肿瘤根治效果及术后近期生存率与开腹手术相当。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术后复发胃癌行腹腔镜与开腹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ESD术后复发胃癌患者98例进行研究。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成观察组(腹腔镜根治术)49例及对照组(开腹根治术)49例,随访3年,对比两组术后疗效,术中、术后相关指标,以及术后的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术后1~3年生存率及再复发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延长,但切口总长度及出血量均分别较对照组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排气时间、胃肠减压管拔除时间、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分别较对照组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2.24%,与对照组(8.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复发与性别、年龄、肿瘤病理、分期均无明显关系(P0.05)。观察组术后复发患者的淋巴结转移15例,但与性别、年龄、肿瘤病理、分期均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ESD术后复发胃癌的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疗效较好,对患者损伤较小,有利于其尽快恢复,且安全性较高,值得给予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和远期疗效。方法纳入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180例右半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90例。观察组行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对照组行开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手术基本情况、术后并发症及近期生活质量,随访记录两组患者术后5年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发生并发症10例,对照组发生并发症26例,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时自觉症状、生理功能及消化病生存质量指数(GLQI)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失访3例、死亡11例、总生存66例、无进展生存60例,对照组失访5例、死亡11例、总生存64例、无进展生存62例。两组术后5年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og rank χ~2=0.004、0.276,P=0.947、0.599)。结论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手术较开腹手术能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且术后近期可获得较好的生活质量,5年生存率与开腹手术相当。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开腹和腹腔镜胃癌根治患者围手术期的相关指标的差异,进一步探讨差异存在的主要原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对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胃恶性肿瘤行手术治疗的183例患者进行对比分析,其中67例行开腹胃癌根治术(开腹组),116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腹腔镜组)。结果开腹组和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开腹组术中出血量多于腹腔镜组,术后恢复过程中,两组的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和术后第5天的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白蛋白、血小板的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的术后输血、血浆和白蛋白量,以及腹腔引流总量、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患者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优于开腹胃癌根治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D2胃癌根治术对胃癌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数目、安全性及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接受胃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19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98例、开腹组92例,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 16.0进行处理,所有计量指标均采用均数±标准差(±s)进行统计描述,采用两组独立样本的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3年生存率比较采用χ~2检验;生存时间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P值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切口长度、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镇痛药使用率、胃肠减压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开腹组(P0.05),两组患者的清扫淋巴结数目、阳性淋巴结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12.2%低于开腹组的25.0%(P0.05);开腹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52.5%低于腹腔镜组的60.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D2胃癌根治术相对于传统开腹手术具有创伤程度低、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势,同时手术效果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早期胃癌者临床诊治资料,将38例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治疗者纳入研究观察组,另38例行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者纳入研究对照组。记录两组术中、术后基本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手术时间(248.66±12.67)分钟较对照组(182.74±15.89)分钟,手术切口、术中出血量明显(短)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淋巴结清扫数目为(23.96±7.67)枚与对照组(24.75±6.98)枚,P0.05。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创伤轻、并发症少,易于恢复;但该手术方式所需时间较长,因此需加强对医生的培训,提高其手术熟练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的远期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3年6月120例行胃癌根治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手术者60例作为观察组,开腹手术者6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手术、围手术期和远期生存情况。 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和围手术期死亡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t=2.645,P<0.05),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t=2.410,P<0.05)。两组患者的生存率比较经Log-rank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下行胃癌根治术远期疗效与开腹手术相近,但其具有微创的优势,手术安全性优于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18.
观察完全腹腔镜与腹腔镜辅助进展期远端胃癌根治术的近期疗效比较。选取2013年9月—2015年7月接受手术治疗的进展期胃癌患者98例进行研究。按手术类型的不同分为观察组(进行完全腹腔镜手术)49例及对照组(进行腹腔镜辅助手术)49例。随访1年,比较两组术中、术后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消化道重建时间及远端切缘距离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出血量及淋巴结清除个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首次通气时间、移除置管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是14.29%,与对照组的16.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生存率67.35%及1年生存率36.73%,与对照组(63.27%及30.61%)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完全腹腔镜下进展期远端胃癌根治术治疗后,患者的近期疗效较好,安全性较高,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胃癌患者的手术创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手术治疗的90例胃癌患者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腹腔镜组43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开腹组47例(传统开腹手术),统计分析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处理,术前术后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采用均数±标准差(x珋±s)描述,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不同时间点比较采用LSD-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腹腔镜组的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的清扫淋巴结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天,两组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天,腹腔镜组患者的CD3+、CD4+、CD4+/CD8+测定值均高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胃癌患者的创伤较小,对患者的免疫功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早期的康复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56例腹腔镜辅助下远端胃癌根治术(腹腔镜组)与同期62例开腹远端胃癌根治术(开腹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pTNM分期、切除长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组(120±25 ml VS 165±42 ml,P< 0.05),腹腔镜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组,分别为(75±9hVS 101±12h,P< 0.05)和(8.2±2.5 d VS 10.5±2.9 d,P< 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技术可行,同时具备手术视野清晰、创伤小、出血少等优点,患者近期康复效果优于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