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钠肽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入选行冠脉造影检查的冠心病患者173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冠脉造影检查及血浆脑钠肽(BNP)检查,分析不同冠脉病变支数、冠心病分型、冠脉病变程度(Gensini积分)与患者血清BNP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随着冠脉病变支数增加,患者BNP水平呈显著增加趋势(P0.05)。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三组患者BNP水平呈显著增加趋势,三组BNP水平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NP100pg/ml的患者Gensini积分显著高于BNP100 pg/ml的患者Gensini积分,分别为(53.7±15.9)分vs.(29.3±20.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ensini积分与BNP水平存在显著正相关(r=0.476,P0.05)。结论 BNP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正相关,BNP水平有可能作为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血浆B型钠尿肽(BNP)浓度与冠脉病变程度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根据STEMI初期BNP浓度由低到高将120例患者分为四组(按4个百分位数):BNP≤P25(107 ng/L)组、P26~P50(107.1~341 ng/L)组、P51~P75(341.1~1 190 ng/L)组和>P75(1 190 ng/L)组。观察四组冠脉造影结果及预后情况,分析BNP与冠状动脉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随着BNP水平的升高,患者再发心血管事件的概率和3支血管病变的比例增大,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血浆BNP水平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656,P<0.01)。结论 STEMI患者BNP水平越高,其冠脉病变程度越重,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越高。BNP可以作为判断STEMI病情和预后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高血糖与其心血管不良事件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将183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分为ST段抬高型84例(STEMI)及非ST段抬高型99例(NSTEMI),根据入院即刻血糖(ABG)、入院后首次(次日)空腹血糖(FBG)、是否合并有糖尿病为切点,回顾性分析各组患者住院期间急性期高血糖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死亡)以及心梗后心功能状态的相关指标(Killip分级、LVEF、BNP)和心梗后心肌缺血、病变严重程度及范围的相关指标(冠脉病变支数、Gensini积分)的关系。结果 ABG、FBG 水平与 Killip分级、BNP、冠脉病变支数、Gensini积分等指标均呈正相关,与LVEF值均呈负相关,且相关程度STEMI均较NSTEMI更明显。结论 急性期高血糖水平在STEMI患者中对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的预测较 NSTEMI患者更好,心梗后心功能状态、冠脉病变程度相关性更高,有助于住院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及心梗后心功能的判断,可作为STEMI患者危险分层及评估心梗后高危人群的一个简易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GGT)与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纳入2016-03-2017-09于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心内科住院并行冠脉造影检查的高血压患者219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脉病变组(研究组,121例)和冠脉正常组(对照组,98例)。根据Gensini评分,将研究组分为轻度病变组(48例,Gensini积分20分)、中度病变组(39例,20≤Gensini积分≤40分)和重度病变组(34例,Gensini积分40分)3个亚组;按冠脉病变累积血管支数,将研究组分为单支病变组(47例)与多支病变组(74例)。所有纳入患者均检测GGT、血糖、血脂、血尿酸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清GGT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病变组患者血清GGT与LDL-C水平升高程度明显高于轻度和中度病变组,各亚组间GGT与LDL-C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研究组患者血清GGT、LDL-C水平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性(P0.05);随着病变累及支数的增加,血清GGT与LDL-C水平逐渐升高。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GGT与LDL-C是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患者的GGT升高程度与其冠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性。GGT可作为冠心病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肌钙蛋白I(cTnI)与近期发作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原因分析。方法ACS患者于发作12h内入院,1周内行冠脉造影者98例入选,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2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77例。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定量测量待测血清H-FABP、cTnI;根据美国心脏病协会所规定的冠状动脉血管图像记分分段评价标准,对病变狭窄程度进行分度、累及血管支数计算,采用Gensini积分系统,对冠脉血管病变狭窄程度、病变部位、范围进行定量评定;用卡方检验分析血H-FABP、cTnI与狭窄程度、病变支数的相关性;采用二元回归分析方法分析血清H-FABP、cTnI与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H-FABP≥8.0mg/L组与H-FABP<8.0mg/L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累及支数及Gensini积分有明显差异(P<0.01);cTnI≥1.0mg/L组与cTnI<1.0mg/L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累及支数及Gensini积分有明显差异(P<0.01);血清H-FABP、cTnI与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二元线性回归方程:Y=15.664 2.833x1 1.034x2(Y为Gensini积分,x1血中H-FABP浓度,x2为cTnI浓度);标准回归系数r为0.518和0.253(P<0.01)。结论H-FABP、cTnI与近期发作ACS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H-FABP与冠脉病变程度相关程度更高。血清H-FABP、cTnI升高是冠状动脉病变急性加重的直接结果,临床可根据血清H-FABP升高推断冠脉病变的危险度并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入院时,血脂及止凝血参数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Gensini积分的之间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选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2016年12月~2018年3月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术证实冠心病的患者60例。检测所有患者血脂、止凝血及冠状动脉造影Gensini评分。根据冠状动脉造影Gensini评分分值为两组:冠状动脉造影Gensini积分≤42分组和冠状动脉造影Gensini积分42分组。结果 TC、n-HDL、LDL-C、APOA、APOB、PT-%与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积分明显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26、0.356、0.344、0.267、0.376、0.269(P0.05);冠状动脉造影Gensini积分42分组的TC、PT-%明显高于冠状动脉造影Gensini积分≤42分组(P0.05),而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TG、HDL-C、n-HDL、VLDL、LDL-C、APOA、APOB、LP(a)、PT-SEC、PT-INR、APTT-SEC、FIB-G/L、TT-SEC、D-D、FDP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TC、n-HDL、LDL-C、APOA、APOB、PT-%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明显正相关,且TC、LDL-C、n-HDL、APOB及LP(a)越高冠状动脉病变越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QRS波群时限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0月于安康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心内科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24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21例、不稳定心肌痛(UAP)患者34例、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NSTEMI)患者4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STEMI)患者29例,均给予12同步导联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NSTEMI和STEMI患者QRS波群时限100 ms比例分别为40.00%和41.38%,明显高于SAP和UAP患者(P0.05);冠心病QRS波群时限100 ms患者男性比例为71.79%,明显高于QRS波群时限≤100 ms患者(P0.05);冠心病QRS波群时限100 ms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Gensini评分分别为(51.90±7.20)mm和(81.24±31.11)分,明显高于QRS波群时限≤100 ms患者(P0.05),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为(49.87±8.10)%,明显低于QRS波群时限≤100 ms患者(P0.05);冠心病不同QRS波群时限患者冠脉病变支数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QRS波群时限可能与冠心病患者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Gensini评分以及性别有一定关系,而心肌梗塞时,发生QRS波群时限延长的可能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21,37(7):625-631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IB)水平与冠状动脉(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11-01—2019-11-01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诊断为ACS的患者1106例(病例组),以及294例冠脉造影正常的患者(对照组)。应用Gensini评分和冠脉病变支数等评估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采用Von Clauss法检测血浆FIB。按照ACS患者FIB水平的三分位数,分为T1组(FIB≤2.83 g/L)、T2组(2.83 g/LFIB3.48 g/L)、T3组(FIB≥3.48 g/L);按照冠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3支病变组;按照Gensini评分的三分位数,分为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按照ACS的临床类型,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组)、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NSTEMI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STEMI组)。分析各组血浆FIB水平及其特点;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血浆FIB水平与冠脉Gensini评分、冠脉病变支数的关系;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血浆FIB水平与ACS患者高Gensini评分的关系。结果:(1)病例组患者血浆FI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3.28±1.02) g/L∶(2.98±0.65) g/L,P0.01];(2)Gensini评分T3组T2组T1组(均P0.05),T3组冠脉病变支数明显多于T2组、T1组[分别为(2.27±0.82)支、(2.05±0.84)支和(1.94±0.86)支,均P0.05],T3组、T2组冠脉狭窄≥75%患者比例明显高于T1组[分别为82.6%、78.7%和69.8%,均P0.05];(3)FIB水平3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单支病变组(均P0.05),重度狭窄组FIB水平中度狭窄组轻度狭窄组(均P0.05),STEMI组和NSTEMI组FIB水平高于UA组[分别为(3.47±1.56) g/L、(3.51±0.96) g/L和(3.15±0.71) g/L,P0.01];(4)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ACS患者血浆FIB水平与Gensini评分(r_s=0.201,P0.001)、冠脉病变支数(r_s=0.171,P0.001)存在正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在调整了混杂因素后显示,FIB是ACS患者高Gensini评分的危险因素之一(OR=1.38,95%CI 1.20~1.60,P0.001)。结论:ACS患者血浆FIB水平与Gensini评分、冠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是评估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广西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2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STEMI患者252例,根据血浆NT-pro BNP水平分为NT-pro BNP正常组(NT-pro BNP800 ng/L)126例和NT-pro BNP升高组(NT-pro BNP800 ng/L)126例。所用患者入院后进行全面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并记录年龄、性别、冠心病家族史、吸烟史及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发病情况,入院后24 h内测定血浆NT-pro 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YO)、超敏肌钙蛋白I(ultra-Tn I)水平,入院第2天清晨采集空腹静脉血检测血脂,采用Judkins法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并分析血浆NT-pro BNP水平与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结果 NT-pro BNP升高组患者高血压发生率、ultra-Tn I水平高于NT-pro BNP正常组(P0.05)。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高脂血症发生率、糖尿病发生率、冠心病家族史和吸烟史阳性率及CK-MB、MYO、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T-pro BNP升高组冠状动脉三支病变发生率高于NT-pro BNP正常组,单支病变、双支/左主干病变发生率低于NT-pro BNP正常组(P0.05)。NT-pro BNP升高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多于NT-pro BNP正常组,Gensini积分高于NT-pro BNP正常组(P0.05)。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浆NT-pro BNP水平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813,P=0.000)。结论血浆NT-pro BNP水平与STE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有关,可通过检测血浆NT-pro BNP水平来判断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血浆单体C-反应蛋白(mCRP)水平、整体面积应变(GAS)与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就诊于我院心内科的180例患者,分为STEMI组150例和对照组30例。其中STEMI组依据Gensini积分分为:轻度组(0积分≤40)、中度组(40积分80)和重度组(积分≥80)。分析血浆mCRP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GAS值在各组间的差异,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mCRP水平、GAS值与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结果:(1)STEMI组患者血浆m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TEMI组各亚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STEMI组GAS值低于对照组(P0.05),各亚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2)mCRP水平与Gensini积分正相关(r=0.672,P0.05),GAS值与Gensini积分呈负相关(r=-0.56,P0.05)。结论:mCRP水平、GAS与STEMI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提示mCRP水平联合GAS可以早期、无创评估STEMI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1.
通过观察急性STEMI患者RDW水平,探讨RDW与STE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近期预后的关系。选择的STEMI患者228例。测定RDW浓度,根据CAG确定病变血管支数和测定Gensini评分,观察1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根据入选患者基线RDW四分位数分组。对四组患者Gensini评分结果和MACE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RDW与Gensini评分之间的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进行检验;STEMI的独立影响因素之间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RDW与MACE的关系。STEMI患者血RDW的变化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随着RDW值逐步升高,MACE发生率也逐步升高。STEMI患者血RDW浓度升高提示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的且无明显舒张性心力衰竭症状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血浆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浓度与冠状动脉(冠脉)狭窄程度、冠脉病变数量及左前降支病变的关系。方法:收集符合条件的STEMI患者280例,在入院24 h内检测其血浆NT-proBNP浓度,并对其根据Gensini评分系统评估冠脉病变狭窄严重程度,分为Gensini评分30分组(n=94),Gensini评分30~60分组(n=87),Gensini评分60分组(n=99);根据冠脉病变的数量分为单支病变组(n=78)、双支病变组(n=105)及三支病变组(n=97);根据罪犯血管是否为前降支分为前降支组(n=146)和非前降支组(n=134),对各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血浆NT-proBNP浓度Gensini评分60分组显著高于Gensini评分30分组和Gensini评分30~60分组,Gensini评分30~60分组显著高于Gensini评分30分组;冠脉病变的支数越多,血浆NT-proBNP浓度越高(pg/ml,336.90±176.70vs 608.70±331.20 vs 1176.70±492.50);前降支组血浆NT-proBNP浓度高于非前降支组(pg/ml,1199.40±725.00 vs607.40±244.20),上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NT-proBNP浓度与Gensini积分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两者呈正相关(r=0.278,P0.05)。结论:STEMI患者血浆NT-proBNP浓度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对其三支血管病变及前降支血管是否为罪犯血管具有一定预测价值,常规检测NT-proBNP浓度有助于STEMI患者的危险分层及临床诊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心率减速力(DC)的变化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及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NSTEMI患者113例为NSTEMI组,57例非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的总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血压、血糖等临床指标,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分析其DC值,比较两组患者DC值的差异。以冠脉病变支数和Gensini积分评价NSTEMI患者冠脉病变的范围和程度,分析DC值水平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病变范围的相关性。结果两组年龄、性别、吸烟、高血压、糖尿病指标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NSTEMI组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对照组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NSTEMI组DC值明显降低(P0.01)。DC值与冠脉病变支数、Gensini评分均呈负相关(r=-0.197、-0.278,P0.01)。DC≤4.5 ms组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及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均大于DC4.5 ms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STEMI患者DC显著减小,DC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范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a)〔Lp(a)〕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对65岁以上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4年3月在肥城市矿业中心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伴有心前区不适的65岁以上老年患者342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分为冠心病组246例和非冠心病组96例,再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将冠心病患者分为单支组67例、双支组77例和三支组102例。根据Gensini积分定量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并分析血清Lp(a)和NT-pro BNP水平与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指数、腰臀比、收缩压、舒张压、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及高密度脂蛋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患者血清Lp(a)和NT-pro BNP水平高于非冠心病组(P0.05)。三支组和双支组患者血清Lp(a)、NT-pro BNP水平及Gensini积分高于单支组,三支组患者血清Lp(a)、NT-pro BNP水平及Gensini积分高于双支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Lp(a)、NT-pro BNP水平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89、0.585,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冠状动脉病变支数、血清Lp(a)和NT-pro BNP水平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且Gensini积分变异的39.1%可以由冠状动脉病变支数、血清Lp(a)和NT-pro BNP水平变化解释。结论血清Lp(a)和NT-pro BNP水平与65岁以上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联合检测血清Lp(a)和NT-pro BNP水平可用于评估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髓过氧化物酶(MPO)联合同型半胱氨酸(Hcy)评估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病变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选2015年5月-2017年2月我院9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50例作为ACS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8例作为SAP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49例作为对照组,对比3组基本信息[血糖、肌酐、高密度脂蛋白(HDL-C)、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血压占比、尿素氮(BUN)]及血浆MPO、Hcy水平,均行冠状动脉造影(ICA)检查,并分析血浆MPO、Hcy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积分(Gensini)的相关性。结果ACS组血浆MPO、Hcy水平高于SAP组、对照组,三支血管病变患者血浆Hcy水平高于单支、两支血管病变者,Gensini积分≥30分患者血浆MPO、Hcy水平高于Gensini积分30分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可知,血浆MPO水平与病变支数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P0.05);血浆Hcy水平与病变支数、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ACS患者血浆MPO、Hcy水平异常升高,两者联合检测可反映动脉病变支数、狭窄程度,对评估ACS病变程度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心电图QRS波终末变形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根据入院心电图将STEMI患者(n=80)分为QRS波终末变形阳性(3级缺血)组、QRS波终末变形阴性(2级缺血)组。两组均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以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SYNTAX评分,分为高分组(≥22分)、低分组(22分)。结果 3级缺血组29例、2级缺血组51例,其中高分组27例、低分组53例。3级缺血组SYNTAX评分明显高于2级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2±8.3)分vs.(13.5±6.8)分,P0.001)]。高分组心电图3级缺血现象明显多于低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0.4%vs.20.9%,P0.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3级缺血(P0.001)、年龄(P=0.017)、糖尿病(P=0.014)、前壁心肌梗死(P=0.012)是冠状动脉病变SYNTAX评分高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QRS波终末变形阳性可能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3级缺血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SYNTAX评分高可能有助于解释3级缺血与预后差的联系。对STEMI患者以心电图3级缺血来预测冠状动脉高SYNTAX评分,可能有助于选择最合适的血运重建策略。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浆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浓度与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496例A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行血浆β2-MG浓度检测,以四分位法分为第1组(n=120)、第2组(n=154)、第3组(n=132)、第4组(n=90)。根据冠脉造影检查结果评价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包括Gensini积分、病变血管支数及3支冠脉病变比例,分析β2-MG和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4组的Gensini积分、病变血管支数及3支冠脉病变比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第四组最高。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浆β2-MG浓度与Gensini积分、病变血管支数及3支冠脉病变比例呈正相关(r=0.602、0.612、0.683,均P0.05)。在校正各项混杂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β2-MG是Gensini积分、病变血管支数及3支冠脉病变比例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浆β2-MG浓度是ACS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血浆β2-MG浓度的升高,冠脉病变严重程度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血浆单体C反应蛋白(mCRP)、心脏整体面积应变(GAS)与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6月于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STEMI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Gensini积分分为轻度病变组(0Gensini积分≤40,n=32)、中度病变组(40Gensini积分80,n=55)和重度病变组(Gensini积分≥80,n=37),另选取同期冠脉造影检查正常者3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mCRP、GAS,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mCRP、GAS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各组性别、平均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病变组、中度病变组、重度病变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轻度病变组、中度病变组、重度病变组m CRP、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GAS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m CRP水平随着病变严重程度增加而增加,GAS水平随着病变严重程度增加而降低,不同冠脉病变程度患者血清m CRP、GAS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mCRP水平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672,P0.05),GAS值与Gensini积分呈负相关(r=-0.562,P0.05)。结论 mCRP水平、GAS值与STEMI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mCRP水平、GAS值可评价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CHD)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 C)及血管内皮功能指数与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从2015年2月~2017年12月于武警北京总队医院接受治疗的疑似为CHD并实施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显示共有152例CHD患者,为观察组。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单支55例,双支57例,多支40例。另48例非CHD患者,为对照组。根据狭窄程度(Gensini)积分将观察组划分亚组:Gensini积分≥82分(高分组)37例,32~81分(中分组)64例,≤31分(低分组)51例。对比两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支数的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及不同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患者的Cys C及反应性充血指数(RHI)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的Cys C水平高于对照组,RHI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双支及以上病变患者Cys C水平明显高于单支病变者,而多支病变者高于双支病变者;双支病变和多支病变患者的RHI水平明显低于单支病变者,而多支病变者低于双支病变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中分组和高分组患者的Cys C水平明显高于低分组,而高分组又高于中分组;中分组和高分组患者的RHI水平明显低于低分组,而高分组又低于中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Spearman法分析结果发现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Gensini积分均与Cys C呈正相关(P0.05),与RHI呈负相关(P0.05)。结论 CHD患者的血清Cys C升高、RHI降低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Gensini积分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临床上可将Cys C和RHI纳入到CHD的监测指标体系中,从而可更加全面地服务于诊治过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碎裂QRS(fQRS)波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脉病变程度及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随机入选在我科ACS患者140例。根据12导心电图有无fQRS波分为fQRS波组(68例)和无fQRS波组(72例),采用Gensini评分系统评估两组冠脉病变严重程度,随访两组患者90d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冠脉病变程度及短期预后情况。结果:与无fQRS波组比较,fQRS波组患者冠脉病变Gensini评分[(24.04±3.17)分比(32.15±5.07)分]、冠脉多支病变患者比例(20.83%比38.24%)及90d内MACE发生率(6.94%比19.12%)均显著增加(P0.05或0.01)。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fQRS波群的出现对于预测冠脉病变程度有一定临床意义,可为临床判断预后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