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缺血性心肌病(ICM)患者在传统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联合伊伐布雷定治疗后,心功能和心率变异性(HRV)变化影响。方法 入选85例ICM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n=42)和伊伐布雷定组(n=43)。在常规缺血性心肌病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安慰剂和伊伐布雷定,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8周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NT-proBNP、SDNN、SDANN及RMSSD水平。结果 在治疗8周后常规治疗组和伊伐布雷定组LVEF及NT-proBNP水平均较入组前水平明显改善(P<0.05)。而治疗8周后伊伐布雷定组患者LVEF及NT-proBNP水平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患者(P<0.05)。治疗8周后常规治疗组患者SDNN、SDANN及RMSSD水平较入组前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治疗8周后伊伐布雷定组患者SDNN、SDANN及RMSSD水平较入组前比较明显升高,且高于治疗8周后的常规治疗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伊伐布雷定可进一步改善ICM患者心功能及HRV,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王永进 《心脏杂志》2019,31(5):534-538
目的 评估伊伐布雷定对冠状动脉疾病(CA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完整的血运重建后内皮功能和心率的影响。 方法 将161例经PCI术30 d之后的患者随机分为伊伐布雷定组(试药组)和对照组(T0),试药组患者每天接受2次4 mg伊伐布雷定治疗,对照组服用标准药物,持续4周(T1),4周后针对静息心率(HR) > 60次/min的患者,伊伐布雷定剂量调整至每日两次每次7.5 mg,再继续4周(T2)。通过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值(FMD)和硝酸甘油介导的内皮非依赖性血管扩张值(NMD)测定以上试验过程中肱动脉反应性。 结果 在T0时,伊伐布雷定试药组和对照组之间静息HR值[(67 ± 6)次/min vs(68 ± 6)次/min],FMD[(9 ± 4)% vs(8 ± 6)%]和NMD[(13 ± 7)% vs(13 ± 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研究期间,试药组观察到HR显著降低[T1时(65 ± 6)次/min,T2时为(62 ± 5)次/min; P < 0.01)、FMD值[T1时(12 ± 6)%,T2为(15 ± 8)%;P < 0.01)和NMD(T1时为(16 ± 10)%,T2时(17 ± 9)%;P < 0.01)的改善,而对照组未观察到显著变化。试药组,从T1到T3时间段内观察,HR的变化和FMD的变化之间呈中度负相关(r = ?0.426; P < 0.01)。 结论 CAD患者通过PCI进行完整的血运重建后,在标准治疗药物中加入伊伐布雷定能显著改善内皮功能,这种改变可能与HR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单次及连续服用盐酸伊伐布雷定对中国健康受试者心率及QTc间期的影响.方法 36例受试者均分为3个剂量组,第1、8天单次口服相应剂量伊伐布雷定片5 mg(低剂量组)、10 mg(中剂量组)、20 mg(高剂量组);第3~7天连续5d,每次口服伊伐布雷定片相应剂量5、10、20 mg,每日2次.观察受试者心率、QTc间期的变化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单次服药后2h,3组受试者心率均较服药前下降[(62.67±5.68)次/min对(59.75±6.52)次/min,(67.00±7.11)次/min对(62.75±8.35)次/min,(65.58±9.16)次/min对(56.50±3.92)次/min];服药后6h,心率恢复至服药前水平;连续服药5d后,3组受试者最高心率分别下降(21.27±4.32)次/min、(26.74±5.21)次/min、(55.51±6.38)次/min,最低心率(次/min)分别下降(3.60±0.78)次/min、(3.25±0.52)次/min、(3.78±0.43)次/min,平均心率分别下降(12.31±1.43)次/min、(12.34±1.29)次/min、(20.32±2.78)次/min,总心搏次数分别下降(9838.46±900.42)次、(11345.27±1213.54)次、(25461.46±2746.78)次.所有受试者服药后QTc间期均较服药前缩短,且有时间及剂量依赖性.光幻视是最常见的不良事件.结论 在5 ~20 mg剂量范围,盐酸伊伐布雷定的耐受性良好,并可以减慢中国健康受试者心率,缩短QTc间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联合伊伐布雷定对重度心力衰竭合并窦性心动过速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1月至2019年1月在扬中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6例重度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窦性心动过速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休息、吸氧等处理,然后根据病情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s)、正性肌力药、利尿剂等进行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加用美托洛尔,观察组患者加用美托洛尔联合伊伐布雷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静息心率、运动最大心率及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6.0%、67.4%;χ~2=4.170,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显著优于对照组(t=3.475、2.056、2.174,P 0.05),观察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分钟步行距离(6-MWT)均显著优于对照组(t=3.012、3.974,P 0.05),观察组静息心率、最大心率显著优于对照组(t=3.011、2.584,P 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84,P 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伊伐布雷定治疗重度心力衰竭合并窦性心动过速的疗效确切,能改善患者心功能,减缓心率,提高运动耐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在标准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伊伐布雷定对慢性非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时域参数的影响。方法:入选本院窦性心律的慢性非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46例,根据2014年中国心力衰竭治疗指南使用伊伐布雷定。对入选患者在使用伊伐布雷定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分别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在使用伊伐布雷定前,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时域参数[平均RR间期、全部正常窦性心搏间期的标准差(SDNN)、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SDNN指数(SDNNindex)、相邻NN之差50 ms的个数占总窦性心搏个数的百分比(p NN50)、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均低于正常水平。使用伊伐布雷定治疗8周后,平均心率[(75.6±7.5)次/min vs (60.4±5.7)次/min,P0.01]、平均RR间期[(836.0±81.0)ms vs (1011.0±86.0)ms,P0.01]、SDNN[(61.6±14.8)ms vs (91.9±17.9)ms,P0.01]、SDANN[(52.3±15.2)ms vs (79.7±18.1)ms,P0.01]、SDNNindex[(24.3±7.1)ms vs (40.2±12.3)ms,P0.01]、p NN50[(2.7±1.6)ms vs (3.7±2.1)ms,P0.01]、RMSSD[(14.9±4.2)vs (19.1±4.9)ms,P0.001]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结论:非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使用伊伐布雷定能显著改善心率变异性。  相似文献   

6.
伊伐布雷定减慢心率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率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子。I(f)离子通道抑制剂伊伐布雷定是一类选择性减慢心率的新药,在欧洲已上市3年余,现对其实验及临床研究的现状进行一综述:伊伐布雷定选择性抑制I(f)电流,减慢心率而没有其他心血管效应,单纯减慢心率可改善心肌缺血、内皮功能和心肌收缩功能,长期应用不会增加全因死亡率。其在稳定型冠心病患者中的治疗价值已被证实,但在其他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还需更多的循证医学支持。  相似文献   

7.
心率过快缩短心肌血流灌注时间,加剧心肌供氧不足和耗氧过多的不平衡,不利于冠心病患者的病情控制。伊伐布雷定可特异性减慢窦性心率,且对心肌收缩、房室传导、支气管平滑肌无影响,相比于β受体阻滞剂,在冠心病的应用具备一定的优势。现阶段临床研究表明,伊伐布雷定可降低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心率,具有一定的抗心肌缺血、缓解胸痛的作用;对于合并慢性心力衰竭者,还可改善心室重构和远期临床转归;伊伐布雷定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可能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其长期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仍待观察和验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伊伐布雷定对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伊伐布雷定。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炎性因子、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7.78%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率(71.63±3.21)次/min及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755.48±346.42)ng/L水平、空腹血糖( FPG)(6.55±1.14)mmol/L、糖化血红蛋白( HbA1c)(6.13±1.08)%、餐后2 h 血糖(2hPG)(7.14±0.52)mmol/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0.81±0.21)ng/L、白介素-6(IL-6)(7.42±1.21)ng/L、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1.24±0.54)mg/L水平、全血黏度(33.92±1.13)mpa?s、血浆黏度(1.35±0.09)mpa?s、血浆纤维蛋白原(2.01±0.03)g/L低于对照组心率(84.06±3.54)次/min、NT-proBNP(1598.14±309.34)ng/L水平、FPG(7.95±1.02)mmol/L、HbA1c(7.12±1.23)%、2hPG(7.87±0.76)mmol/L、TNF-α(1.06±0.28)ng/L、IL-6(9.24±1.52)ng/L、hs-CRP(1.67±0.72)mg/L水平、全血黏度(38.10±1.18)mpa?s、血浆黏度(1.58±0.13)mpa?s、血浆纤维蛋白原(2.64±0.16)g/L;且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69±4.98)%、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45.70±4.70)mm、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45.20±3.81)mm、6 min步行距离(422.67±70.54)m高于对照组LVEF(46.72±5.38)%、LVESD(50.52±5.20)mm、LVEDD(49.40±4.03)mm水平、6 min步行距离(322.04±53.12)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伊伐布雷定有助于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降低NT-proBNP水平、改善心功能指标、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患者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助于患者转归。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伊伐布雷定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效果和对心率的影响。方法本次纳入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68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展开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34例联合伊伐布雷定治疗。将两组的静息心率、左室射血分数、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及治疗后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静息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应用伊伐布雷定治疗安全有效,可促进患者心功能及心率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介入治疗对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治疗差异分为对照组37例和治疗组38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治疗组给予介入治疗,对治疗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对治疗后的患者心功能指标进行分析,实践证明,治疗组的LVDd和LVDs系数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和FS系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各项指标趋于正常,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应用介入治疗方式,其优势明显,并发症比较少,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2月至2011年6月入住该院采用介入治疗的42例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为介入组,另选取同期采用药物治疗的40例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均行心脏彩超检测,比较两组患者左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Ds)、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短轴缩短率(FS),对比观察心功能(NYHA)分级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介入组与对照组比较,LVDd、LVDs、LVEF及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LVDd、LVDs、LVEF及FS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组LVDd、LVDs、LVEF及FS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功能Ⅰ~Ⅱ级的比例分别为35.71%、3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介入组Ⅰ~Ⅱ级的比例为90.05%,明显高于对照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可有效改善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2.
《美国心脏病学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Cardiology)2013年11月11日在线发表了一项关于严重心衰患者应用伊伐布雷定的研究,该研究指出,对于严重心衰患者,应用伊伐布雷定不仅是安全的,还有助于改善临床转归,而且这种改善程度与原心衰程度严重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伊伐布雷定对血压偏低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快速房性心律失常及窦性心动过速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连续入选2017年8月~2018年4月就诊于陆军总医院心内科门诊的患者52例,其中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18例,持续性或阵发性快速房颤19例,快速房扑1例,单纯窦性心动过速14例,所有患者平素基础血压120/80 mmHg。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原来基础治疗基础上,观察组予以伊伐布雷定治疗,起始剂量5 mg/次,2/d,最大剂量7.5 mg/次;对照组予以酒石酸美托洛尔,起始剂量6.25 mg/次,2/d,能耐受情况下逐渐增加剂量。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心率、血压、心功能等情况。结果经8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静息心率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心衰患者心功能改善也优于对照组(P0.05),且对血压没有明显影响,头晕、乏力等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血压偏低的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伊伐布雷定降低静息心率,疗效、耐受性和安全性明显好于β受体阻滞剂。  相似文献   

14.
<正>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7,45(3):190-197.该文分析伊伐布雷定与慢性心力衰竭预后研究(systolic heart failure treatment with the If inhibitor ivabradine trial,SHIFT研究)中国亚组数据,评估中国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使用伊伐布雷定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SHIFT研究为随机、双盲、平行组设计、安慰剂对照、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共纳入有症状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558例。患者满足年龄≥18岁,窦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伊伐布雷定治疗肺动脉高压致右心功能不全伴窦性心动过速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住院治疗的肺动脉高压致右心功能不全伴窦性心动过速患者25例,在规范治疗基础上加用伊伐布雷定(2.5~7.5 mg,2次/d)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超声心动图指标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经伊伐布雷定治疗后,患者心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73.3±8.2)次/min vs.(96.9±9.2)次/min,P<0.001]。25例患者中11例患者的心功能改善,16例呼吸困难患者中14例症状显著改善。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6分钟步行距离、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三尖瓣反流峰速、收缩期肺动脉压、下腔静脉内径均显著改善(P均<0.05),左心房前后径和右心室前后径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变化(P均>0.05)。1例患者应用伊伐布雷定后出现光幻视现象,减量后光幻视症状消失,无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结论:对于肺动脉高压致右心功能不全伴窦性心动过速患者,在常规药物治...  相似文献   

16.
正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高静息状态心率是心血管病死亡和全因死亡率的危险和预测因子[1,2]。哥本哈根大学的研究表明:在尚未出现明显心脏病症状的中年人当中,心率的升高与死亡率增加、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密切正相关[3]。心率达标可以作为冠心病优化药物治疗的新目标,有效控制心率有助于最大程度减少心肌缺血的发生,抑制过度激活的交感神经[4-6]。BEAUTIFUL试验也表明,对于慢性稳定型冠心病合并左室收缩功能障碍的患者,心率高于70次/min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伊伐布雷定控制心率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左心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9年7月至2021年12月于北京朝阳医院西区心内科住院行急诊PCI且术后静息心率>80次/min的STEMI患者,根据是否服用伊伐布雷定分为伊伐布雷定组和对照组。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收集患者基本信息、住院及出院3个月门诊随访资料,包括心率、血压,血常规、肝肾功、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等化验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超声指标,记录住院及随访期间心源性死亡、急性左心衰、心衰再住院、心绞痛再住院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共纳入146例患者,其中伊伐布雷定组70例,对照组7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标准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出院时伊伐布雷定的日剂量为6.6±2.7 mg,伊伐布雷定的服用疗程为28.0±7.7 d。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法比较两组间心率、血压、心功能相关指标的差异,发现伊伐布雷定组患者的心率控制优于对照组(P<0.01),LVEDD、LVEF的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1月益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88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45例和对照组43例。试验组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左心功能指标〔左室收缩末内径(LVDs)、左室短轴缩短率(FS)、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及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LVDs、FS、LVDd、LVEF及NYHA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试验组患者LVDs和LVDd低于对照组,FS和LVEF高于对照组,NYHA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4.4%,对照组为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能有效改善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伊伐布雷定对慢性心力衰竭伴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4名慢性心力衰竭伴心房颤动患者,在常规抗心律失常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22例保持原有的内科药物治疗(包括阿司匹林肠溶片、ACEI、利尿剂及比索洛尔),伊伐布雷定组加用伊伐布雷定,为期12个月,治疗前及治疗1月、12月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评价心率控制情况,查C反应蛋白(CR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值及脑钠肽(BNP)。结果与常规治疗组比较,伊伐布雷定组在长期治疗后平均心室率更低,CRP水平降低更加明显,LVEF改善,BNP降低,心力衰竭再住院率、脑卒中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应用伊伐布雷定,可降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的炎症水平及BNP水平,改善左心室收缩功能及心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伊伐布雷定联合美托洛尔对于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缺血性心肌病(ICM)患者心率变异性(HRV)及神经内分泌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于山西省人民医院住院行PCI术的ICM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在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