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对患者血清MDA、SOD以及能量代谢指标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在本院拟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70例,分成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则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氧化应激因子指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水平以及能量代谢指标前清蛋白(Prealbumin,PA)、视黄醇蛋白(Retinol protein,RBP)、清蛋白(Albumin,ALB)、转铁蛋白(Transferrin,TRE)。结果手术前两组患者血清MDA、SOD比较(P0.05),术后两组的MDA均升高(P0.05),且对照组高于观察组(P0.05)。术后对照组与观察组的SOD水平均降低(P0.05),且对照组低于观察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水平PA、ALB、TRE、RBP均降低,且对照组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对患者氧化应激反应及能量代谢影响较小,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及观察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胃肠功能相关状态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月于本院进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的43例患者为观察组,同期进行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的43例患者为对照组,然后将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的血清胃肠激素、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排便时间构成、胃肠道不适症状发生率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的血清胃肠激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排便时间构成均好于对照组,胃肠道不适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胃肠功能相关状态明显好于开腹手术,患者术后恢复更快,且胃肠道不适症状发生率也相对更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术后胃肠动力恢复及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科对289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325例行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2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前12 h、术后24 h时血液中胃泌素、胃动素、血管活性肠肽水平。结果 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及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2组术后24 h时血液中胃泌素和胃动素水平均较术前12 h时明显下降(P0.05),而2组术后24 h时血液中血管活性肠肽水平均较术前明显上升(P0.05);观察组术后24 h时血液中胃泌素和胃动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术后24 h时血液中血管活性肠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胃肠道动力恢复明显快于开腹胃癌根治术,术后血液中胃泌素、胃动素及血管活性肠肽改变亦与手术方式有关,其可能是腹腔镜胃癌手术后胃肠动力恢复更快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的疗效及对围术期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7年6月急性穿孔性阑尾炎160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每组80例。收集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置管引流和切口感染等临床资料。采用比色法测定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水(MDA)平,用酶ELISA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结果: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切口感染率降低(均P0.05),但置管引流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前,两组血浆SOD、MDA水平及血清TNF-α、IL-6、IL-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后,两组血浆SOD水平低于手术前,MDA水平高于手术前(P0.05),但腹腔镜组血浆SOD降低程度和MDA升高程度均小于开腹组(均P0.05);两组血清TNF-α、IL-6、IL-8水平均高于手术前,但腹腔镜组以上炎症因子的升高程度均小于开腹组(均P0.05)。结论: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创伤小、恢复快,对机体的氧化应激影响小,可减少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患者在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与开腹根治术中对患者血清IL-6、IL-8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6年2月120例需行胃癌根治术患者资料,腹腔镜组行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开腹组行开腹胃癌D2根治术,每组60例患者。采用SAS 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患者血清中IL-8、IL-6、TNF和CRP的水平值及术后恢复时间、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用均数±标准差(x珋±s)进行描述,采用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术后1 d和2 d,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血清中IL-8、IL-6、TNF-α和CRP的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长,但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比开腹组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腹腔镜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6,P=0.040.05)。结论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引起机体的应激反应较轻,且恢复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进展期胃癌患者腹腔镜与开腹胃癌D2根治术前后氧化、应激、T细胞及炎症因子变化。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80例进行胃癌D2根治术的患者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40例。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手术相关指标、术前术后24 h氧化应激指标、T细胞功能指标、炎症因子指标用( ±s)表示,采用独立t检验;术后并发症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其余手术相关指标均少于开腹组(P<0.05)。术后腹腔镜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高于开腹组,丙二醛(MDA)、8-羟基脱氧尿苷(8-OHdG)水平低于开腹组(P<0.05);术后腹腔镜组CD4、CD3、CD4/CD8均水平高于开腹组(P<0.05)。 结论进展期胃癌患者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与开腹术相比,对患者损伤更小,患者术后免疫功能、氧化应激功能和炎症因子水平波动较小,更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与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术对患者临床指标及术后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6月符合条件的41例胃癌患者,其中21例行腹腔镜辅助胃癌D_2根治术(腔镜组),20例行开腹胃癌D_2根治术(开腹组)。比较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及手术前后血浆二胺氧化酶(DAO)和内毒素(ETX)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腔镜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开腹组,但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均P0.05),其他临床指标包括术中输血比例、清扫淋巴结数量、手术切缘、术后通气时间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DAO和ETX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升高(均P0.05),但随后均将至术前水平,两组术前与术后各时间点DAO和ETX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DAO和ETX水平在两组患者中均呈正相关(r=0.759、r=0.559,均P0.05)。两组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与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术同样安全、有效,且对肠道屏障功能影响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老年胆囊结石患者的手术指标及氧化应激因子指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老年胆囊结石患者62例,各3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组则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手术指标以及氧化应激指标水平。结果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引流液量均高于观察组(P0.05)。术后两组的MDA均升高(P0.05),且对照组高于观察组(P0.05)。术后对照组与观察组的SOD水平均降低(P0.05),且对照组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胆囊结石患者疗效较好,应激反应影响较小,不良反应较少,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比腹腔镜与传统开腹远端胃癌根治术的近期疗效,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可行性、根治性与安全性。方法将40例行胃癌根治术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实施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17例和对照组(传统开腹远端胃癌根治术)23例,对比分析2组治疗效果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淋巴结清扫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并发症1例,对照组1例,均经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结论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与传统开腹远端胃癌根治术近期疗效相近,且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探讨腹腔镜辅助和开腹胃癌D_2根治术治疗胃癌的疗效。8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为腹腔镜手术(观察组)和开腹胃癌D_2根治术(对照组)各40例,观察两组患者疗效、患者生活质量和术后并发症;检测患者手术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中ICAM-1、VEGF和HER-2浓度变化。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比对照组明显减少,术后切口长度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手术时间明显增多(P0.05)。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手术切缘阳性率、近端切缘距离和远端切缘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治疗后切口感染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减少(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患者血清内ICAM-1、VEGF及HER-2含量显著下降(P0.05)。结果表明,腹腔镜手术治疗胃癌的淋巴结清扫及近期预后临床效果与开腹胃癌D_2根治术一致,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有效降低患者体内ICAM-1、VEGF和HER-2浓度。  相似文献   

11.
观察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疾病相关血清指标的变化情况。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7月我院62例胃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行常规开腹手术,观察组31例行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不同时间点的疾病相关血清指标(肿瘤标志物、胃肠激素及肿瘤增殖侵袭相关指标)。术前两组疾病相关血清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两组疾病相关血清指标均与术前存在显著性差异(P均0.05),而两组肿瘤标志物及肿瘤增殖侵袭相关指标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围术期疾病相关血清指标的变化较为明显,对胃肠激素影响明显小于常规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开腹与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的手术效果、围手术期恢复情况及预后,探讨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行远端胃癌根治术(远端胃切除+D2淋巴结清扫)的216例患者其分为两组,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n=104),対照组行开腹手术(n=112)。対比研究两组间的肿瘤生物学行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中淋巴结切除数量、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3年无瘤生存率。结果:两组在肿瘤生物学行为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按Clavien-Dindo法分级并进行対比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年无瘤生存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下远端胃癌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与传统手术相比,在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恢复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肝功能变化并分析其有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期间在解放军总医院行胃癌根治术及结肠癌根治术病例的临床资料,分为开腹胃癌根治术组(OG组,n=43)、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组(LAG组,n=35)以及腹腔镜辅助结肠癌根治术组(LAC组,n=23),比较各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3、5和7天血清AST、ALT、TB和ALP水平变化并分析其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 LAG组和OG组患者术后5 d内血清AST和ALT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增高(P<0.05),LAC组患者术后未观察到肝功能的变化(P>0.05);除术后第1天LAG组血清AST和ALT水平显著高于OG组(P=0.035和P=0.041)和术后第3天LAG组血清ALT水平显著低于OG组(P=0.048)外,2组在其余时间点血清AST和ALT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G组患者术后5 d内血清AST和ALT水平均较LAC组为高(P<0.05)。LAG组和OG组患者术前及术后血清TB和ALP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胃癌患者术后血清ALT水平升高与体重指数(P=0.038)、手术时间(P=0.011)、术中肝损伤(P=0.035)以及入肝血流的异常阻断(P=0.048)有关,而与手术方式无关(OG比LAG,P>0.05)。结论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均有一过性肝功能损害,而造成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肝功能异常的原因可能与术中对肝脏的牵拉和损伤以及对入肝血流的异常阻断有关,而非CO2气腹的影响。对于无严重肝功能损害或其他重要脏器疾患的患者来说,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患者围手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30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腹腔镜组)与30例开腹手术患者(开腹组),测定术前及术后免疫指标,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优于开腹组,但手术时间延长(P0.05)。术后,开腹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C反应蛋白及血清白介素-6水平均高于术前(P0.05),但IgG含量降低(P0.05),C3水平于术后24 h下降(P0.05)。术后24 h,腹腔镜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及白细胞介素-6含量增高(P0.05),于术后72 h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术后C反应蛋白水平增高(P0.05);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及C反应蛋白的变化幅度均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治疗胃癌创伤较小,对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较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近端胃癌根治术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48例腹腔镜近端胃癌根治术患者(腹腔镜组),同时选取临床资料与腹腔镜组相近的,行开腹近端胃癌根治术患者40例(开腹组).比较两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目、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的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目、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64±38)min、(80±33)ml、(27.5±3.1)个、(2.5±0.8)d和(10.0±2.2)d.出血量、术后胃肠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与开腹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胃周淋巴结组别观察两组淋巴结数目,腹腔镜组的NO.4、10、11d淋巴结平均清扫数目与开腹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近端胃癌根治术能够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同的根治效果,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安全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比较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患者机体氧化应激反应、细胞免疫水平的变化。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行胆囊切除手术治疗的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27例(腹腔镜组)、传统开腹手术24例(开腹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的机体应激反应、细胞免疫水平。术后即刻腹腔镜组患者的MDA水平显著高于开腹组(P0.05)、SOD水平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术后24 h腹腔镜组患者的MDA水平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SOD水平显著高于开腹组(P0.05)。术后24、72 h,腹腔镜组患者的CD3+、CD4+、CD4+/CD8+水平显著高于开腹组(P0.05);术后24 h腹腔镜组患者的RCRR显著高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免疫水平、应激水平恢复速度较开腹组快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进展期胃癌开腹与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腹胃癌D2根治术)和观察组(实施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2组,各45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安全性及肿瘤根治性、术后并发症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淋巴结清扫个数均低于对照,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近期疗效肯定,且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恢复时间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同一手术组收治的50例行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腹腔镜组(n=25)采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开腹组(n=25)采用开放直肠癌根治术。分别抽取周围静脉血,观察两组患者术前1 d,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第7天淋巴细胞亚群CD3+、CD4+细胞的数量及血清IL-2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较术前1 d相比,术后第1天CD3+、CD4+细胞的数量及血清IL-2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表明围手术期患者的免疫功能均有一定的抑制(P<0.05),而两组此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第5天、第7天,腹腔镜组CD3+、CD4+、IL-2与术前相比,无明显降低(P>0.05),而开腹组一直处于较低水平,明显低于术前水平(P<0.05),两组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较小,优于开腹手术,条件允许时应尽可能选择腹腔镜手术,更利于保护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分析3D腹腔镜、2D腹腔镜及开腹三种胃癌根治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研究3D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临床优势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治疗的450例胃癌病人临床资料,其中3D腹腔镜组126例,2D腹腔镜组219例,开腹组105例。对比分析三组病人的手术和术后恢复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以及术前和术后3 d血清炎性因子。结果:与开腹组相比,3D腹腔镜组、2D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组(P0.05)。3D腹腔镜组上述指标小于2D腹腔镜组(P0.05)。三组淋巴结清扫量整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开腹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高于术前(P0.05)。3D腹腔镜组、2D腹腔镜组血清CRP水平高于术前(P0.05),且3D腹腔镜组、2D腹腔镜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均低于开腹组(P0.05)。3D腹腔镜组和2D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开腹组(P0.05),而3D腹腔镜组与2D腹腔镜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可促进胃癌病人术后恢复。其并发症发生率低、炎性反应轻。3D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时间最短、术中出血量最少,术后恢复较快。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辅助与开放胃癌根治术对术后并发症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015~2018年收治的104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行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n=55)与对照组(行开放胃癌根治术,n=49),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相关并发症(吻合口漏、吻合口出血、粘连性肠梗阻、切口感染等)、机体应激反应指标(白细胞计数、游离甲状腺素水平、血清C反应蛋白)、肿瘤标记物指标(癌胚抗原、糖类抗原724)水平。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切口长度均少于对照组,淋巴结清扫数量多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10.91%vs. 30.61%)低于对照组(P0.05)。相同时段,两组白细胞计数、游离甲状腺素水平、血清C反应蛋白、癌胚抗原、糖类抗原72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开放手术,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可降低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两种术式术后应激反应程度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