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估多层螺旋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Multi-access Spira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在多发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6年2月到2019年2月期间采用GE BrightSpeed 16层螺旋CT对78例多发肋骨骨折病人进行扫描,对比多层面重建(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曲面重建(Curved planar reformation,CPR)、容积重建(Volume rendering,VR)以及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鄄tion,MIP)图像数据处理结果,评估多层螺旋CT的诊断价值。结果 78例患者经随访或手术证实确诊肋骨骨折总数为146根182处,MSCT断层平扫发现肋骨骨折138根161处。数据分别经不同的图像处理方式重建后,不同重建模式下MSCT较CT平扫诊断准确率更高(P0.05);4种模式中MIP准确率最低,MPR与CPR较好(P0.05),MPR与CPR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肋骨骨折诊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MPR或CPR结合VR重建模式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不同重建技术对肋骨骨折准确性诊断的价值。方法对42例临床怀疑肋骨骨折的患者进行胸部正斜位检查和MSCT扫描,CT采集数据后进行薄层处理、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容积显示(Volume rendering,VR)重建,将重建结果与X线平片对比观察。结果 MSCT不同重建图像能全面、直观地显示X线漏诊的肋骨骨折线和X线不能显示的肋软骨骨折。MSCT不同重建技术与临床符合率高。MSCT与X线平片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MSCT各重建技术之间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层螺旋CT对肋骨骨折能提供更多直观、立体的信息,为临床医师提供更加全面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不同重建技术对复杂腕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5例X线诊断腕关节多发骨折患者进行MSCT扫描,采集数据后进行薄层处理、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re construction,MPR)、容积显示(volume rendering,VR)重建,将重建结果与X线平片对比观察。结果与X线平片比较,MSCT不同重建图像能全面、直观地显示相应的腕关节骨折、脱位及关节腔内骨片情况。MSCT诊断不同重建技术与临床符合率均为100%。MSCT与X线平片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MSCT各重建技术之间P〉0.05,不具有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层螺旋CT对复杂腕关节骨折能提供更多直观、立体腕关节损伤的信息,应做为常规检查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4.
多层螺旋CT曲面重组技术对输尿管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曲面重组(CPR)尿路成像技术的优势及其在输尿管梗阻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1例输尿管梗阻患者均行腹、盆部MSCT容积扫描,获层厚层距10mm原始横断面图像,采用1.25mm的层厚层间距重建轴面源像并传输至AW4.0工作站。运用reformat软件进行尿路多平面重组(MPR),获得冠、矢及任意斜位尿路图像,再沿尿路走行划曲线进行CPR尿路成像。经手术病理证实,评价CPR对输尿管梗阻性病变的定位定性诊断价值。结果:31例CPR尿路成像成功率100%,图像清晰,均清楚显示与输尿梗阻相关的尿路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结论:CPR技术可全面直观地跟踪显示尿路全程,对诊断与鉴别诊断输尿管梗阻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HR-MSCT)各向同性扫描及后处理技术在眶骨骨折法医鉴定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因眼眶外伤接受法医鉴定来本院就诊的80例,行多层螺旋CT原始图像并进行(多平面重建,MPR)后处理技术重组。比较MSCT与常规CT诊断结果。结果 直接骨折24(30.0%)例,爆裂骨折38(47.5%)例,复合骨折14(17.5%)例,未见骨折4(5.0%)例。常规扫描漏诊、误诊16例(20.0%)。80例眶骨骨折病例均经MSCT确诊。MSCT诊断与常规CT诊断结果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χ2=34.0,P=0.001)。结论 多层螺旋CT能更真实显示眶骨骨折处结构,结合后处理技术可清楚显示鼻骨骨折的部位、范围,为法医鉴定及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更进一步对16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应用于急性颅脑创伤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探究。方法择取过去3年(2015年5月至2017年4月)于本院接受检查诊断的208例急性颅脑创伤患者进行回顾分析。随机将其均分至常规X线片检查的常规组与行16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检查的观察组。对两种不同影像学诊断方式对急性颅脑创伤患者的临床诊断效果的差异,尤其是对行16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的观察组患者的原始轴位图像、多平面重组图像以及回顾性薄层重建图像的诊断效果进行深入探究。结果无论在诊断符合率方面,还是在诊断病灶数量方面,行16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的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对观察组组内分析发现,较之原轴位图像,经16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处理后的回顾性薄层重建图像以及多平面重组图像二者所显示病灶更多,P0.05,统计学意义明显。结论对急性颅脑创伤患者实施16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临床效果显著,较之未实施后处理技术前相比,所检出病灶更多,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张筱双 《中国科学美容》2011,(22):125-125,128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各向同性冠状位重组图像对急性阑尾炎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7月~2011年7月收治的103例可疑阑尾炎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检查,以轴扫图像为基础结合各向同性冠状位重组图像观察,并与其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判断。结果对患者采用横断面检查联合冠状面重建图像观察阑尾的敏感度以及特异性程度明显高于单纯使用横断面扫描(P〈0.05);对阅片人的可信度比较,两组患者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对可疑阑尾炎患者采用64层螺旋CT各向同性冠状位重组图像观察可明显提高患者检出率,为患者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MSCT)后处理技术对骨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7例骨肿瘤患者行16排MSCT平扫,薄层后将原始数据传至ADW4.2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建(MPR)和容积再现(VR)后处理.结果:每一种重建图像均显示了所有的肿瘤.其中MPR准确显示了肿瘤骨的骨质破坏、骨膜反应、骨质破坏的范围及肿瘤对周围软组织的侵犯情况;VR能立体显示骨改变,可任意角度转动显示骨肿瘤.2种后处理图像结合横断面图像能从不同方向准确显示肿瘤的范围、骨改变、骨膜反应的形态及肿瘤对周围组织的侵犯.结论:16排MSCT后处理技术可以准确、全面地显示骨肿瘤,结合横断面图像,可对骨肿瘤作出准确的影像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平扫结合后处理技术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经手术证实的急性阑尾炎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68例急性阑尾炎中多层螺旋CT诊断正确60例,漏误诊8例,急性阑尾炎的多层螺旋CT主要征象:阑尾管腔直径增粗(直径6mm)、管壁增厚55例,阑尾周围炎性渗出48例,阑尾结石15例,回盲部管壁肥厚9例,阑尾周围小气泡影2例,阑尾脓肿6例,异位急性阑尾炎1例。结论多层螺旋CT结合图像后处理技术能多方位显示急性阑尾炎及其周围病变,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MSCT诊断门静脉性胆道病(PB)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22例PB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CT采用常规平扫及多期增强扫描,68例扫描后将薄层重建图像传至三维工作站,采用MPR、CPR、MIP、VR、MinIP等观察门静脉及胆道系统,详细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及特点,并由2名资深影像学医师做出诊断。结果 PB特征性CT表现为门静脉栓子形成或正常结构消失,门静脉区见多发呈串珠样分布侧支血管,包绕肝内外胆管,肝内外胆管变形、狭窄及胆管壁增厚;间接表现包括胆囊增大和(或)胆囊静脉曲张及胆道结石,脾大,脾静脉、食管胃底静脉不同程度曲张等。结论 MSCT是诊断门静脉性胆道病的准确可靠的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11.
多层螺旋CT诊断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MSCT)在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CCHD)中的扫描方法和重建技术。方法对184例CCHD患者,在未使用心电门控的情况下完成16排MSCT扫描,以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CPR)及容积再现(VR)等方法进行图像重建,将CT诊断结果与手术或心血管造影相对照。结果184例中,MSCT共检出616处畸形,并被手术或心血管造影证实,MSCT对心外畸形诊断准确率为100%,MSCT对房间隔缺损诊断准确率为54.65%(47/86),室间隔缺损诊断准确率为78.62%(114/145),而对于瓣膜性病变不能明确显示。结论MSCT能准确显示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的心外畸形。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在肋骨骨折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本院2014年8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肋骨骨折患者70例,对所有纳入患者均行64排螺旋CT薄层扫描,并采用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层面重建(MPR)、容积再现(VR)4种后处理技术比较入组患者骨折准确率。结果 70例患者中发生多发性肋骨骨折45例(64.29%),单发性肋骨骨折25例(24.51%);102处肋骨骨折包括11处单根多处骨折(10.78%);不完全性肋骨骨折27例(26.47%),完全性肋骨骨折75例(73.53%);掖段骨折41例(40.20%),前段骨折36例(35.29%),后段骨折25例(24.51%);4种后处理技术准确率比较显示,CPRMPRVRMIP,且4者间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显著(P0.05);64排螺旋CT4种后处理技术结果显示,CPR和MPR可充分显示骨折形态,MIP对骨折形态显示最差,且4种后处理技术对骨折类型的诊断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64排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对肋骨骨折的诊断与鉴别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CPR骨折诊断准确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和曲面重建(CPR)在胆管内良恶性梗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15例胆管内良恶性梗阻病例,行16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将肝实质期图像采用1.25 mm薄层重建,将数据传至工作站后,先对胆总管行MPR重建,获得胆总管走行最佳图像,然后在MPR图像的基础上行CPR重建,把不在同一个平面上的胆总管显示在同一个平面上,对梗阻部位及性质进行诊断,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 15例胆管内良恶性梗阻病例,胆管癌4例,胰头癌4例,胆总管结石5例,胆总管炎性狭窄2例。MPR、CPR定位诊断100%,定性诊断准确率为93.3%,良、恶性梗阻的鉴别诊断准确率为100%。结论 16层螺旋CT MPR和CPR图像后期处理技术,对胆管内良恶性梗阻病变的定位、定性具有很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急性阑尾炎的多层螺旋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急性阑尾炎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方法:对43例手术、病理证实为急性阑尾炎的阑尾大小、形态及盲肠周围改变等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3例中有41例(95.4%)多层螺旋CT诊断正确,CT表现的直接征象为阑尾增粗增大35例(81.3%);间接征象包括阑尾盲肠周围炎31例(72.1%),阑尾周围脓肿5例(11.6%);有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CT无明显异常。结论:MSCT阑尾扫描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曲面重建技术在骶骨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骶骨骨折病人31例,所有病人均行CR或DR正侧位和螺旋CT检查。将CT扫描后所得图像数据传入工作站内进行多种重建分析,包括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建(MPR)和曲面重建(CPR)。比较分析平片及CT扫描原始图像、重建图像对骨折的显示情况。结果 31例病人骶骨平片漏诊7例,诊断不全11例。螺旋CT检查31例病人中,VR图像结合MPR图像,30例清晰显示骨折,1例漏诊,但骶骨全貌不能显示,22例骨折整体情况显示欠佳;而CPR图像31例病人均显示骨折,且清晰显示骨折处数量、骨折线走形、骶孔累及情况及骶髂关节全貌。其中DenisⅠ型骨折18例,DenisⅡ型骨折8例,DenisⅢ型骨折5例。结论多层螺旋CT曲面重建技术在骶骨骨折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对判断骨折的类型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平扫、增强并结合瘘管造影对肛瘘进行定位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4年7月至2006年5月间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对32例临床疑诊为肛瘘的病人使用16层螺旋CT扫描和瘘管造影。原始图像采用多平面重建(MPR)和容积重建(VR)技术进行三维重建,后处理图像由放射科专业医生完成。将术前获取的影像学资料与显微肛瘘手术和随访结果进行比较。结果MSCT上4例未发现肛瘘,5例为单纯性肛瘘,23例为复杂性肛瘘,均经过手术证实,肛肠专科检查将8例复杂性肛瘘误诊为单纯性肛瘘。MSCT上低位肛瘘6例,高位肛瘘22例,均经过手术证实,其中肛肠专科检查将8例高位肛瘘误诊为低位肛瘘,MSCT上3例括约肌外瘘误诊为括约肌上瘘。MSCT对术前内口、支管、脓腔评价的准确率分别为62.1%、89.3%、100.0%。MSCT后处理重建技术中,MPR包括曲面重建(CPR)可清晰显示瘘管的具体位置及其与肛管内外括约肌、肛提肌的关系,VR能三维再现瘘管的形态和走行特点。结论MSCT平扫、增强并结合瘘管造影是一种有效而可靠的对肛瘘进行定位诊断的检查方法,可以为手术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老年人正常阑尾与老年人急性阑尾炎阑尾的多层螺旋CT(MDCT)表现,探讨MDCT在评价老年人急性阑尾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10月期间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行MDCT扫描后24 h内经手术证实为急性阑尾炎的66例老年患者,以及2016年9-10月期间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因非腹痛原因而行MDCT检查的40例无阑尾病变患者的MDCT资料。观察内容包括:阑尾的位置、直径、壁厚度、腔内内容物及阑尾周围结构改变。结果 1阑尾显示率。急性阑尾炎组患者的MDCT阑尾显示率为95.5%(63/66),正常阑尾组为95.0%(38/40)。2组MDCT阑尾显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阑尾位置。急性阑尾炎组:盆位22例,回肠前位2例,回肠后位10例,盲肠下位25例,盲肠后位4例;正常阑尾组:盆位15例,回肠前位3例,回肠后位7例,盲肠下位5例,盲肠后位8例。2组的阑尾位置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阑尾炎组的阑尾主要分布在盆位和盲肠下位,正常阑尾组的阑尾主要分布于盆位。3阑尾直径及阑尾壁厚。急性阑尾炎组患者的阑尾直径为(11.4±4.2)mm(6.2~21.9)mm,阑尾壁厚为(4.3±2.2)mm(1.1~8.6)mm;正常阑尾组患者的阑尾直径为(6.1±1.4)mm(3.7~8.6)mm,阑尾壁厚为(1.7±0.8)mm(0.5~3.2)mm。急性阑尾炎组的阑尾直径及壁厚均大于正常阑尾组(P0.05)。4阑尾腔内内容物。急性阑尾炎组:阑尾腔内表现为积液伴少许积气14例,全部积液36例,高密度粪石伴腔内积液13例。正常阑尾组:阑尾腔内全部气体15例,大部分气体伴稍高密度粪影13例,无内容物10例。急性阑尾炎组的阑尾腔内容物以积液为主,正常阑尾组以气体为主。5阑尾周围情况。急性阑尾炎组:脂肪条带征57例,邻近壁腹膜增厚56例,阑尾周围局限性积液18例,脓肿2例,腹腔游离气体8例,阑尾系膜淋巴结肿大35例。正常阑尾组无一例出现脂肪条带征、邻近壁腹膜增厚、阑尾周围局限性积液、腹腔游离气体及阑尾系膜淋巴结肿大。结论 MDCT能清晰地显示老年人正常阑尾及急性阑尾炎阑尾的本身及周围特征,对老年人急性阑尾炎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临床上可为术前诊断及处理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多层螺旋CT(MSCT)鉴别诊断女性阑尾周围脓肿与右侧输卵管卵巢脓肿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2例女性阑尾周围脓肿及35例右侧输卵管卵巢脓肿术前患者的CT资料,对比CT征象差异。结果阑尾周围脓肿与右侧输卵管卵巢脓肿患者之间,盆腔积液、盲肠壁增厚、盲肠或阑尾周围脂肪密度增高、盲肠周围积液、阑尾壁厚度3 mm、阑尾直径6 mm、阑尾区肿块、子宫阔韧带前移、肠腔外气体、阑尾粪石、卵巢周围脂肪密度增高、右侧附件区肿块、子宫骶韧带增厚、病变呈管状及是否合并左侧输卵管卵巢脓肿出现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乙状结肠/直肠壁增厚、阑尾不显示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女性阑尾周围脓肿与右侧输卵管卵巢脓肿各有其特征性CT表现;MSCT对鉴别诊断二者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横轴位像、MPR及SVR成像在齿状突骨折的应用价值及相关技术要点.[方法]选择18例齿状突骨折病人,行X线和四层螺旋CT检查,将螺旋CT扫描容积数据传输至工作站进行MPR和SVR处理,观察骨折细节,并比较X线平片、CT轴位、MPR及SVR之异同.[结果]多层螺旋CT-3D技术可清晰地显示各种类型的枢椎齿状突骨折.MPR可从任意平面观察骨折及其周围情况,VR可以显示骨折的立体关系.[结论]螺旋CT二、三、四维图像在齿状突骨折诊治方面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多层螺旋CT(MSCT)后处理技术用于诊断耳硬化症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47例(92耳)耳硬化症及65例(79耳)非耳硬化症听力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轴位平扫MSCT,对MSCT原始图像行后处理,包括镫骨、耳蜗多平面重组(MPR)及听骨链曲面重组(CPR),比较MSCT原始图像及其联合后处理技术诊断耳硬化症的效能。结果 根据MSCT原始图像诊断66耳、联合后处理技术诊断89耳耳硬化症,二者敏感度分别为71.74%和96.74%,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1.29%和96.49%,后者均高于前者(P均<0.05);其特异度(92.41% vs. 96.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后处理技术有助于提高MSCT诊断耳硬化症的敏感度和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