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慢性肾炎的病机以肾虚、脾虚为本,风邪、湿浊、瘀血、郁气为标。风药性轻灵动,功效全面,可扶脾益肾、疏肝解郁、散邪宣肺、燥湿化瘀行气,非常贴合慢性肾炎的病机特点,在辨证论治基础上加入风药,兼顾标本,可提高临床疗效,为中医治疗慢性肾炎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浅谈习惯性便秘与瘀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习惯性便秘为单纯性肠功能紊乱而引起的排便反射异常,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中老年人常见,尤以中年或中年以上经产妇为多,多数患者的唯一主诉是长期大便干结,排便费力。本病属中医学阴结.阳结、脾约等范畴,前人据其病因分为虚、风、气、热、寒、湿诸秘。一般认为本病的发生多由燥热内结、津液不足.情志失和、气机郁滞以及劳倦内伤、身体衰弱、气血不足等原因致大肠传导功能失常引起,然瘀血在便秘尤其是习惯性便秘发病过程中的影响不容忽视。究其发病机 相似文献
4.
血管性头痛是因血管紧张度增高,颅内外血管舒缩功能障碍所引起的头痛,主要表现为搏动性疼痛,其疼痛的部位多在头的一侧、巅顶或全头痛,易反复发作,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由于引起头痛的原因来自于血管,故称为"血管性头痛"。归属中医学"头痛"、"头风""首风"等范畴,引起头痛的病因病机多种多样,外感六淫邪气,以风邪为主,上扰清空,阻滞经络,或肝、脾、肾功能失调,气血精液匮乏,髓海失于濡养,皆可引发头痛。 相似文献
5.
6.
瘀血与支气管哮喘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属于中医学“哮证”范畴。瘀血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流缓慢或血滞体内的病理现象,也是引起多种疾病的致病因素。根据中医学“肺主治节,朝百脉”、“气血相关”、“痰瘀同源”及“久病入络”等理论,瘀血与哮喘发病必然密切相关。哮喘发病过程中... 相似文献
7.
8.
目为视觉器官,具有独特的生理病理特点,这些特性决定了风药在中医眼科治疗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从理论与临床两个方面对风药的功效特点以及在眼科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以拓宽中医眼科用药思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10.
血府逐瘀汤治疗瘀血性头痛6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瘀血性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症之一.由于外伤瘀血内停阻塞脉络不通,或内伤气滞导致脏腑气血功能失调,反复发作,缠绵日久难愈[1].笔者采用血府逐瘀汤为主治疗本病68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8例均为门诊患者,男31例,女37例;年龄最大52岁,最小15岁;病程最长12 a,最短0.5 a. 相似文献
11.
血府逐瘀汤治疗瘀血性头痛6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瘀血性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症之一。由于外伤瘀血内停,阻塞脉络不通,或内伤气滞导致脏腑气血功能失调,反复发作,缠绵日久难愈[1]。笔者采用血府逐瘀汤为主,治疗本病68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68例均为门诊病人,男31例,女37例;年龄最大52岁,最小15岁;病程最 相似文献
12.
13.
正骨紫金丹首载《医宗金鉴》,由血竭、熟大黄、木香、丁香、儿茶、红花、当归、莲肉、茯苓、白芍、牡丹皮等组成.原方主治跌打闪挫扭伤,并一切疼痛瘀血凝聚.笔者常用此方法治疗瘀血头痛,其效甚良,现介绍治验一则.患者刘金花,女性,42岁,农民.2005年4月15日初诊.患者头部右侧上方疼痛,痛有定处,反复发作,时缓时急已有4年. 相似文献
14.
风药治脾,始于东垣,后世医家多有发挥。本文从升发脾阳,散化湿邪,疏肝解郁,发散郁火,调理气机五个方面阐述了风药在治疗脾胃病中的配伍应用,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5.
16.
瘀血性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症之一。由于外伤瘀血内停阻塞脉络不通,或内伤气滞导致脏腑气血功能失调,反复发作,缠绵日久难愈。笔者采用血府逐瘀汤为主治疗本病68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瘀血性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由于外伤瘀血内停,阻塞脉络不通,或内伤气滞血瘀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反复发作,缠绵日久不愈。笔者采用血府逐瘀汤为主,治疗本病55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1一般资料55例均为门诊病人。年龄最大45岁,最小15岁;男24例,女31例;病程最长6年,最短半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国家级名老中医宋康教授治疗风咳的常用药对。方法:随师侍诊,对宋康教授治疗风咳的理论及常用药对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宋师认为,风咳是一类表现为"风"性的疾病,类似于现代医学的气道高反应性咳嗽,临证中当辨清内、外之别。治疗上,外风宜"辛温而散"之;内风者,则应针对病机选取"平肝潜阳"、"滋阴润燥"、"凉血活血"药对以达到祛风、止咳之效,常用的药对有"荆芥-防风"、"地肤子-白鲜皮"、"蝉衣-僵蚕"、"玄参-麦冬"、"芍药-甘草"、"紫草-茜草"等。结论:宋康教授治疗风咳的疗效显著,其临证常用药对值得学习。 相似文献
19.
风药治疗慢性肾炎机理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肾炎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属中医水肿、腰痛、尿浊、尿血等范畴.其病机特点是本虚标实,标本同病.本虚指脾肾气虚、气阴两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标实则指外感(风寒、风热、风湿、风毒)、水湿、瘀血、肝阳上亢. 相似文献
20.
从中医外科理论和临床实践经验出发,探讨了风药在中医外科应用的理论依据,提出风药有助于去除邪毒、解除气血凝滞和经络阻塞,恢复脏腑正常功能,从而提高疗效;进一步探讨了风药在疮疡、皮肤病、肛肠疾病、周围血管病等中医外科常见疾病治疗中的具体应用和应用风药须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