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早产儿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治疗、对症处理和静脉营养;实验组30例,常规治疗和静脉营养同对照组,同时施加早期微量喂养、非营养性吸吮、温生理盐水灌肠及腹部按摩等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喂养不耐受情况、胎粪排尽时间、达到全量肠内营养时间、胃管留置时间、体重增长情况、血清胆红素值和光疗时间.[结果]实验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减少,在胎粪排尽时间、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达到全量肠内营养时间、胃管留置时间等方面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出生14 d体重增长明显,生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血清胆红素值明显降低,光疗时间显著缩短.[结论]早期护理干预是早产儿胃肠道功能护理管理中行之有效的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初乳口腔涂抹配合按摩的护理干预在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0年1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50例早产儿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将2021年1月1日~10月31日收治的50例早产儿作为实验组,出生后48 h内开始给予初乳口腔涂抹配合按摩的护理干预,在口腔干预训练行口腔内部按摩时应用初乳。比较两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和晚发型败血症(LOS)发生例数、开始肠内营养时间、开始经口喂养时间、达全肠内喂养时间、胃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及家长满意度。结果:实验组NEC、LOS发生例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开始肠内营养时间、开始经口喂养时间、完全经口喂养时间、胃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出生后早期给予早产儿初乳口腔涂抹配合按摩的护理干预可降低NEC、LOS的发生率,缩短早产儿开始肠内营养时间、开始经口喂养时间、达全肠内喂养时间、胃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家长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流程重组对早产低体重儿营养及喂养不耐受的影响。[方法]选择适宜胎龄的早产低体重儿28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重组护理流程干预,对照组采取早产儿常规护理。评价两组喂养相关指标及喂养不耐受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儿恢复出生体重时间8.3 d±3.7 d,对照组11.8d±3.9 d;肠道营养达418.4 kJ/(kg.d)的时间,实验组12.1 d±5.2 d,对照组15.9 d±5.7 d;鼻胃管留置时间,实验组12.6 d±6.5 d,对照组16.4 d±8.7 d;胃残留的发生情况:实验组18例,对照组43例;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采用重组护理流程干预早产低体重儿能加快其生长发育水平,提高经肠道喂养的耐受性,有效减少喂养不耐受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早产儿肠道喂养不耐受的护理干预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早产儿肠道喂养不耐受的效果。方法将6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的早产儿给予实施护理干预:根据胃内残留奶量,调整喂养方案;调整喂奶时间、奶汁浓度;给予非营养性吸吮、腹部按摩等。结果观察组早产儿的体重与对照组比较增加较快,达全量肠内营养时间、胃管留置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明显缩短。结论护理干预能克服间断喂养引起的胃过度扩张这一缺点;诱发早产儿胃肠激素的分泌;促进消化道动力,提高早产儿喂养耐受性,促进早产儿的生长。  相似文献   

5.
儿科护理学     
080252无菌棉签蘸取奶液用于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早期微量喂养/赵霞…//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24(9A).-8~10将41例极低出生体重儿(VLWBI)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1例,无菌棉签蘸取奶液后让患儿吸吮;对照组20例,给予鼻胃管喂养。观察两组患儿达全口喂养时间、体重增长情况、胎粪完全排出时间、光疗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达全口喂养时间早,体重增长无明显差异,胎粪完全排出时间、住院时间、光疗时间及呼吸暂停存在时间缩短,喂养不耐受、口腔炎及SaO2下降例数减少。提示:无菌棉签蘸…  相似文献   

6.
沈王燕 《护理与康复》2010,9(8):688-689
目的观察非营养性吸吮及开塞露灌肠早期干预早产儿黄疸的效果。方法将42例早产儿按入重症监护病房单双日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早产儿配方奶经鼻胃管喂养、静脉营养、蓝光照射、药物治疗等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非营养性吸吮及开塞露灌肠。比较两组出生后第3、7、14天的血清胆红素含量及胃残余奶量、胎粪排尽时间及每天大便次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胆红素值低、胃残余奶量少、胎粪排尽时间短、每天大便次数增多,P0.01。结论非营养性吸吮及开塞露灌肠早期干预对早产儿黄疸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产儿经鼻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N-CPAP)过程中喂养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将80例接受N-CPAP治疗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微量喂养、非营养性吸吮、温生理盐水通便或灌肠和腹部按摩等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喂养不耐受的发生情况、体重变化情况及胎粪排尽时间。[结果]观察组早产儿发生腹胀、胃残余量>30%及禁食>2次等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早产儿胎粪排尽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对行N-CPAP治疗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早期实施微量喂养、非营养性吸吮、温生理盐水通便或灌肠和腹部按摩等护理措施,可减少早产儿在接受N-CPAP过程中所致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婴儿体位评估工具(IPAT)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发育支持的影响。[方法]采用非同期对照,纳入2018年1月—7月NICU的71例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作为对照组,2018年7月—2019年1月NICU的73例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为研究组,对照组患儿使用鸟巢作为体位支持,研究组在鸟巢体位支持下,使用IPAT来指导摆位,比较两组住院时间、胃管留置时间、全肠内营养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出生后体重增长情况。[结果]研究组在出生后第4周体重增长、出生4周后体重增长总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1),胃管留置时间和全肠内营养时间短于对照组(P0. 05)。[结论]应用IPAT指导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体位摆放,有助于缩短早产儿的胃管留置时间和全肠内营养时间,促进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weight birth infant,VL WBI)经口早期微量喂养的最佳方式。方法将41例VLBWI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1例,无菌棉签蘸取奶液后让患儿吸吮;对照组20例,给予鼻胃管喂养。观察两组患儿达全口喂养时间、体重增长情况、胎粪完全排出时间、光疗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达全口喂养时间早,体重增长无明显差异,胎粪完全排出时间、住院时间、光疗时间及呼吸暂停存在时间缩短,喂养不耐受、口腔炎及SaO_2下降例数减少。结论无菌棉签蘸取奶液用于VLBWI早期经口微量喂养可锻炼新生儿的吸吮及吞咽能力,改善胃肠动力,减少喂养不耐受,缩短住院日,从而减轻患儿家庭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0.
无菌棉签蘸取奶液用于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早期微量喂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weight birth infant,VLWBI)经口早期微量喂养的最佳方式。方法将41例VLBWI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1例,无菌棉签蘸取奶液后让患儿吸吮;对照组20例,给予鼻胃管喂养。观察两组患儿达全口喂养时间、体重增长情况、胎粪完全排出时间、光疗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达全口喂养时间早,体重增长无明显差异,胎粪完全排出时间、住院时间、光疗时间及呼吸暂停存在时间缩短,喂养不耐受、口腔炎及SaO2下降例数减少。结论无菌棉签蘸取奶液用于VLBWI早期经口微量喂养可锻炼新生儿的吸吮及吞咽能力,改善胃肠动力,减少喂养不耐受,缩短住院日,从而减轻患儿家庭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抚触联合早期微量喂养预防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效果。方法方便性抽样选取2008年11月至2009年11月在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的早产儿9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三组:A组(31例)、B组(31例)、C组(31例)。A组早期给予微量喂养,同时给予抚触;B组早期给予微量喂养,C组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24h以后开始喂养。观察三组早产儿的摄入奶量、体重、达足量肠内喂养时间及喂养不耐受发生情况。结果 A组、B组较C组每日摄入更多奶量及热卡(均P0.01),A组较B组每日摄入更多奶量及热卡(均P0.01);A组较B组、C组更快恢复出生体重(均P0.01);A组每日体重增长较B组、C组快(均P0.01),A组、B组胃肠外营养时间与C组相比明显缩短(均P0.01),A组达足量肠内喂养时间较C组更早(P0.01),A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19.4%)较B组(51.6%)、C组(74.2%)低(均P0.01)。结论抚触配合早期微量喂养能促进早产儿胃肠功能更快地发育与成熟,改善胃肠动力,提高早产儿胃肠道喂养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微量喂养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喂养耐受性和体质量增长的影响。方法选择出生体质量低于1.5 kg的早产儿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在常规静脉营养的基础上于生后1周内给予微量喂养,观察组在常规静脉营养的基础上于生后24~72 h内经口或鼻饲喂养,比较2组胃肠不耐受的发生率、胎粪完全排尽时间、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以及达到完全喂养量的时间。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分别为64.7%(22/34)和14.7%(5/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胎粪完全排尽、恢复出生体质量以及达完全喂养量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微量喂养可显著改善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喂养不耐受,是有效的喂养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抚触法、非营养性吸吮法联合应用的“三合一”护理法对预防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肠内喂养不耐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同质胃肠外营养加微量配方奶肠内喂养,对照组同时给予抚触法、非营养性吸吮法辅助喂养;干预组给予“三合一”护理法辅助喂养,即按规定程序将音乐疗法、抚触法、非营养性吸吮法结合进行应用。比较两组喂养效果。结果干预组采用“三合一”护理法,极低出生体重儿恢复出生体质量所用时间(2.9±2.1)d,体质量增长(17.8±7.9)g,胃肠外营养时间为(7.7±3.1)d,达足量肠内喂养时间(17.4±6.3)d,住院时间(19.6±5.9)d,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685,9.001,7.061,11.047,17.438,14.225;P<0.05)。干预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为2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05,P<0.01)。结论“三合一”护理法可以使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早期肠内喂养效果更为优质,有效提高常规抚触法、非营养性吸吮法的作用,降低喂养不耐受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肠内联合肠外营养及全肠内营养治疗早产儿的临床疗效。【A-法】选择2009年1月1日~12月31日在本院治疗的56例早产儿作为观察组,应用奶内联合肠外喂养;另选择同期因家庭经济困难的36例早产儿作为对照组,应用全肠内营养。分别比较两组出院体重、住院天数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出院体重明显增加,各种并发症如低血糖、低蛋白血症、喂养不耐受等发生率明显减少(均P〈0.05)。【结论】肠内联合肠外营养治疗可使早产儿获得更多营养支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集束化管理用于极低、超低出生体质量儿肠内营养的效果,以期减少喂养不耐受等情况的发生。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0年1月至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极低、超低出生体质量儿37例为对照组,同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住院的47例极低、超低出生体质量儿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按早产儿肠内营养护理常规施护;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集束化护理。结果观察组患儿胃潴留、呕吐发生率较低,患儿过渡到全胃肠营养的天数(25d者占82.97%,且患儿恢复出生体质量和体质量达2000g日龄较早,平均体质量增长较快,患儿住院天数较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集束化管理在极低、超低出生体质量儿肠内营养中具有优势,可减少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对患儿预后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口腔按摩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在早产儿经口喂养中的促进作用。方法:将62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均给予预防感染、肠外营养、小剂量金双歧、鼻饲等基础支持治疗,试验组外加口腔按摩及非营养性吸吮。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早产儿在喂养不耐受、平均留置胃管时间、经口喂养起始时间、3周后体重情况等方面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基础支持治疗上,对早产儿及时实施口腔按摩联合非营养性吸吮等辅助方法,在提高早产儿经口喂养的吸吮能力中有明显促进作用,能加快其口腔功能发育的成熟,使其早期建立正常的吸吮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非营养性吸吮(NNS)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需间断鼻胃管喂养(INGF)的早产适于胎龄儿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在予以INGF之前,喂养过程中及喂养后予NNS,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早产儿胃肠不耐受发生率、达全肠道喂养时间及出生后2周体重增长情况。结果:观察组胃肠不耐受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达全肠道喂养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出生后2周体重增长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NNS能够减少早产儿胃肠不耐受发生率,缩短达全肠道喂养的时间,促进早产儿的体重增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产儿早期应用部分静脉营养的临床护理。方法对78例早产儿在静脉营养的同时,早期肠道喂养,观察患儿体重增长情况、住院天数、有无代谢合并症及护理并发症发生等。结果78例早产儿中,住院期间64例体重增长明显,日平均增长30~50g,10例体重日平均增长10~30g,均无代谢合并症及护理并发症发生,痊愈出院。有4例放弃治疗出院。结论早期提供胃肠道外营养可减少生后体重丢失,减少代谢合并症、吸入性肺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缩短住院天数,有利于婴儿早期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产儿准备经口喂养评估量表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6月至2017年9月入住中山市博爱医院新生儿科的60例早产儿,采用随机数字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早产儿治疗和护理及非营养性吸吮、口腔按摩及运动等干预措施,同时按照《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喂养建议》实施经口喂养;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及干预,并采用早产儿准备经口喂养评估量表对患儿经口喂养能力进行评估后经口喂养。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经口喂养不耐受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奶量不增或减少、呕吐、腹胀、胃潴留等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产儿准备经口喂养评估量表可以指导医护人员正确评估并帮助早产儿尽早安全的经口喂养,降低早产儿经口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Early transition to full enteral intake reduces the risk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and metabolic complications related to prolonged use of parenteral nutrition. Evidence on what feed advancement rates will reduce these complications and minimize extrauterine growth restriction is necessary. This is a systematic review to determin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fast feed advancement in the duration to establish full enteral feeds and its associated clinical outcomes among low-birth-weight and very-low-birth-weight preterm infants. The included literature were searched in CINAHL, Pubmed, Cochrane, and Embase databases using the keywords: preterm infants, premature infants, low birth weight, very low birth weight, 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and enteral advancement. Faster rates of feeding increments seem to be well tolerated by stable preterm neonates with a shorter time to establish full enteral feeding, with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NEC between the two feeding regime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