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制定针对大学生群体的亚健康中医证候问卷调查表.方法 采用文献检索法及Delphi法确定大学生亚健康常见的临床表现,根据问卷调查表的设计原理与方法,将大学生亚健康常见的临床表现设计成问卷条目,形成问卷调查表的初稿.应用初稿进行小样本流调,采用统计学的频率分布法、相关性分析及信度效度检验,对问卷调查表初稿的条目进行修改,形成正式稿.结果 形成包括气血亏虚证、心脾两虚证、湿热蕴结证、肝气郁结证、肝郁化火证、肝郁脾虚证和肝肾阴虚证7个维度、自填与访谈相结合的问卷调查表.结论 制定的大学生亚健康中医证候问卷调查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大学生亚健康中医证候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2.
北京地区亚健康人群中医基本证候特征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研究亚健康人群的临床表现及其中医基本证候分布特征。方法以体现中医特色的亚健康调查问卷为工具,通过对北京地区亚健康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结合中医临床专家的判断,并应用聚类及因子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探讨亚健康状态主要临床表现、主要证候要素及其基本证候特征。结果对1828份调查数据分析表明,北京地区亚健康人群以疲劳、失眠、情绪失调、疼痛等症状群为主要临床表现;以虚、湿、热、郁、瘀、气滞、津亏、痰为主要证候要素;脏腑功能失调多见于心、肝、脾、肾、胆、胃等;以心脾两虚、肝郁脾虚、脾虚湿困、肝肾阴虚、气阴两虚、气虚血瘀、湿热蕴结、肝郁化失、脾肾两虚、痰气互结等10类基本证候多见。结论亚健康人群的临床表现多呈现某一症状为主,其他症状伴随出现的症状群,其证候要素和基本证候分布以心、肝、脾等脏腑功能虚损为主,有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调查和分析乌鲁木齐市亚健康人群分布情况及亚健康人群中医证候,为制定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辨证论治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不同职业,不同性别、年龄在18-55岁之间的乌鲁木齐市民采取问卷调查及中医临床专家现场访谈后进行中医证候判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合格的问卷由录入员采用Excel软件,将问卷内容输入,进行逐项核查,统计分析软件采用SPSS17.0系统。结果:符合亚健康诊断标准者占78.87%,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分布以肝肾阴虚证最多,痰热内扰证最少,8个证型构成比排列顺序为:肝肾阴虚证〉心脾两虚证〉肝郁化火证〉肝气郁结证〉肝郁脾虚证〉脾虚湿阻证〉肺脾气虚证〉痰热内扰证。结论:认识了亚健康状态的发生情况及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对今后亚健康状态的中医干预治疗起到了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调查表的评价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 研制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调查表,评价其信度和效度.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的方式,调查表回收率为96.3%,条目应答率为97.2%.结果 调查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很高(0.9274~0.9676),各条目与其所属因素有较强的相关性(除女性躯体症状外,其他项目的Spearman相关系数多在0.6以上),经因子分析,因子载荷和结构与调查表内容基本吻合.结论 研制的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调查表是可信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分析湖南地区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证候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制定符合大学生人群特点的问卷调查表,采用横断面调查法,对湖南地区8所高校的907例亚健康状态的大学生进行现场调查问卷的填写.并对其中医证候特点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湖南地区大学生亚健康的中医证型排名前8位的分别是:肝郁脾虚、肝肾阴虚、肝气郁结、气血亏虚、肝郁化火、湿热蕴结、脾虚湿阻、心脾两虚,涉及到的病位主要有肝、心、脾、肾。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不同性别及不同民族的湖南地区大学生亚健康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不同.这与不同的学习环境、睡眠时间、学校与专业、性别、民族、地域及生活习惯的差异有关。结论湖南地区大学生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分布具有一定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亚健康状态肾阴虚证的证候特征.方法 首先采用现场调查的方式,让参加体检的职工现场填写亚健康状态调查问卷,根据被调查者填写内容,结合查体结果 ,参考<亚健康状态的中医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判断亚健康状态.然后根据被调查者填写的量表内容和现场调查医师通过中医四诊掌握的资料,按有关肾阴虚证的辨证标准,进行辨证.将合格问卷录入Epidata:3.02,采用SPSS11.5对录入数据进行因子分析.结果 亚健康状态肾阴虚证的主要证候特点有:(1)肾虚证表现(主要为腰背酸痛、腿膝酸软、疲倦乏力、耳鸣、脱发等);(2)阴液亏虚表现(主要为眼涩、咽干、大便干结等);(3)阴虚火旺、热扰心神等表现(主要为盗汗、手心发热、失眠多梦等);(4)亚健康状态肾阴虚证的舌脉以舌红、脉沉细为主.结论 从亚健康状态入手研究肾阴虚证的本质取得较为理想的结果 .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亚健康状态常见中医证候脾气虚证的证候特征.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的方法对参加体检的职工发放亚健康调查表,将合格问卷录入Epidata3.02,然后运用SPSS11.5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706例亚健康状态患者中判断为脾气虚证者76例,占亚健康状态总数的10.8%.亚健康脾气虚证的主要临床表现有疲倦乏力、食欲不振、少气懒言、大便稀溏、容易感冒、容易出汗、腹痛、反应迟钝、腹胀、恶风怕冷等.进一步应用因子分析显示其主要证候特征为:①气虚表现(主要为疲倦乏力、少气懒言等);②脾胃症状(主要为食欲不振、腹胀、腹痛、大便稀溏等);③体质虚(表现为平素容易感冒、容易出汗、恶风怕冷等);④舌淡,脉细弱.结论 脾气虚证为亚健康状态的常见证候之一,其临床特点以气虚表现、脾胃症状、体质虚及舌淡、脉细弱为主.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吉林省高校教师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证候分布,有针对性的提出具体的中医干预方法.方法 随机调查研究852例吉林省高校教师的亚健康状态,进行中医证候分布与亚健康原因相关性的研究.采用体格检查、问卷调查、访谈与专家咨询相结合的调查方法.结果 852例亚健康中,年龄在31~40岁之间的高学历、已婚、女性高校教师为亚健康的主体.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分布依次是心肝气虚证、心脾两虚证、脾虚湿盛证、肝郁脾虚证、心肺气虚证、肝火证、心火证、胃火证.且单纯证型较少见,多为几个证型相兼.结论 高校教师亚健康情况与社会生活因素、生活方式、个体因素有关,影响着教师的职业状态、职业道德,对教育事业产生很大影响,应积极进行中医干预.  相似文献   

9.
HBV携带者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HBV携带者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证候特点及其诊断要素。方法:采取问卷、专家体检和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对317名HBV携带者进行调查,对其中处于亚健康状态的HBV携带者的主要临床症状进行统计分析,并在辨证分型的基础上对各主要证型的诊断要素进行归纳总结。结亲:在所调查的317名HBV携带者中有208名表现为亚健康状态,亚健康发生率为65.66%;主要临床症状有22个,出现频率较高的依次为疲劳乏力、小便黄、脘胁不适等:涉及中医证候分型有10个,其中以肝郁脾虚证、脾气虚证、肝肾阴虚证、肝郁气滞证、心肝郁热证等证型多见。结论:大多数HBV携带者处于亚健康状态,其中医证候分布呈现一定的特点和规律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600例血脂异常中医证候与亚健康相关性的研究,发现血脂异常中医证侯的产生与亚健康具有密切关系:亚健康状态的存在是血脂异常中医证候产生的重要影响因素;亚健康状态对于血脂异常的中医证候影响的规律-主要是影响了血脂异常中医证侯虚证的形成.建议在治疗血脂异常时应高度关注亚健康.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依据健康教育“知信行”相关理论,编制心理性亚健康人群中医健康教育问卷,并对其信度、效度、反应度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Cronbach''s alpha系数分析问卷的结构效度,因子分析方法分析内容效度,修订心理性亚健康中医健康教育问卷。[结果] 编制的健康教育效果问卷各项目及总分的同质性信度处于0.71~0.75范围,显示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较好;各项目与总分间的相关系数都在P<0.001水平上,表明该问卷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各项目对高暴露组和低暴露组人群的反应程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该问卷具有较好的灵敏度。[结论] 心理性亚健康人群中医健康教育问卷具有较好信度和效度,可用于评价心理性亚健康中医健康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应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进行亚健康状态的中医四诊聚类研究,探讨亚健康状态的中医四诊特征,为亚健康临床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个体身心健康调查量表>对来自华东、华北、华南9家合作单位的体检人员进行健康状态辨识及收集其中医临床四诊信息.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2 730例亚健康状态者的中医临床四诊信息作系统聚类分析.结合中医学知识与统计分析结果,归纳亚健康状态的中医四诊特征及分类.结果 调查收集亚健康状态人群的中医临床四诊信息共273种,出现频率在50%以上的四诊信息共36个,其中正常17个(47.22%),异常19个(52.78%),异常四诊以容易疲乏困倦(80.20%)频率最高.根据统计分析结果并结合中医学知识,认为亚健康状态人群分为5分型:完全正常四诊组、气虚倾向正常四诊组、气虚初期组、偏向肾气虚发展组和偏向脾虚肝郁发展组.结论 亚健康状态人群中医四诊特征以正常四诊为主,兼夹异常.根据聚类5分型的情况,分型之间的中医证候存在逐渐加重的发展趋势.中医干预亚健康的思路应分类而论,对于有证可辨组应当辨证论治,对于正常四诊组可从中医体质方向干预.提示聚类分析有助于中医认识亚健康状态的客观化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编制亚健康人群体质分型调查问卷,为中医亚健康科研及临床研究提供筛查评估工具。[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条目分析及经验性筛选等方法建立调查问卷,通过对510例受试者的测量(310例亚健康人,200例健康人对照),最终筛选32项条目,编制亚健康人群体质分型调查问卷。[结果]问卷Cronbachs' a为0.904 3,重测相关系数是0.912,分半信度系数为0.884 2,因子分析显示问卷结构效度较好。[结论]亚健康人群体质分型调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14.
在脉诊、舌诊客观检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脉诊、舌诊的检测信息,结合问诊,进行中医辨证。初步提出人体亚健康状态的主要生理指标、建立亚健康状态测评系统及图像表述的方法。不但对机体的健康状态作出客观评价,同时通过信息分析可了解亚健康状态的不同证型的特征(虚、实、寒、热,相关脏腑),为临床寻求有效的调治措施提供依据,使药物治疗、保健食疗及锻炼强身等方法更加合理、有效。同时,可以研发一种快速、实时、无创的健康信息监测仪,像“报时钟”那样可随时显示机体的生理信息,对异常生理变化发出警报,不断地增强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及时纠正生理功能的偏颇,有效地防病于未然。  相似文献   

15.
通过规范收集统一的、完整的亚健康状态人群个体情况基础数据、症状数据和一般体检资料、生理生化指标检测资料等,在此基础上结合亚健康状态判断标准,利用数据挖掘方法构建亚健康状态预测模型、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预测模型,建立亚健康人群信息采集和自动分析平台。输入被调查者数据信息进行自动分析,判断其是否为亚健康状态及其中医证候类型。  相似文献   

16.
孙涛 《医学综述》2012,18(4):560-562
从亚健康状态界定和亚健康人群筛查的研究思路入手,提出"三步法"研究亚健康人群易发疾病体质基因检测标准化方案,研发中医体质基因分析软件和基于疾病发生的亚健康人群中医体质基因芯片。建立重点亚健康人群预警监测平台,为中医药综合调理亚健康状态提供科学、可靠的评价依据。建立全国示范性亚健康研究与技术推广应用基地,深化学科的内涵建设,带动相关产品的技术升级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探索构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下的亚健康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疲劳性亚健康不同中医证候人群的疲劳特点。[方法]依据相关标准对疲劳性亚健康人群进行中医辨证,并按照一定原则对辨证结果进行归类;采用疲劳自评量表(FSAS)对不同证候类型的疲劳性亚健康人群的疲劳进行量化评定,并通过统计软件对其测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躯体疲劳分值、总体疲劳分值各组无统计学差异,精神疲劳分值、疲劳后果、疲劳对睡眠/休息的反应、疲劳的情境性分组各组人群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疲劳性亚健康不同证候人群的疲劳状况存在差异。2)肝郁脾虚证人群的躯体疲劳表现、精神疲劳和总体疲劳较其他证候人群明显,尤其精神疲劳表现较其他人群突出,疲劳对其生活、工作的影响也较为明显;阴虚证类精神疲劳、总体表现及疲劳对生活、工作造成的影响均不明显。3)疲劳特征方面:阳气虚证类人群的睡眠/休息不能缓解疲劳的状况最为突出;肝气郁结证人群的疲劳最易受到环境和情绪的影响而加重或减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