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连丽  孙科伟  张歌东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1):1613-1614
目的:分析综合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流行病学特征、相关因素、病原菌分布等特点,为制定预防控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2010年重症监护病房发生医院感染VAP 269例临床资料.结果:VAP 232例,占86.24%.VAP相关危险因素为年龄、基础疾病、机械通气时间、侵入性操作、意识障碍等.从插管到发生VAP的时间为2~53 d,平均(8.4±6.3)d.早发性VAP患者(机械通气≤4d)64例(占27.59%),迟发性VAP患者(机械通气>4 d)168例(占72.41%).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VAP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85.01%,以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为主,分别为29.97%,18.65%,15.29%,7.03%.结论:VAP的发生与多种危险因素相关;针对VAP的各种危险因素实施综合干预措施,才能有效的预防和减少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余长河 《淮海医药》2012,30(3):256-257
目的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好发因素、病原菌及耐药性进行调查研究,为防治VAP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38例VAP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呼吸道分泌物细菌培养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VAP发生率为46.5%,其中早发性发病率为31.58%,晚发性发病68.42%,老年患者占54.43%。病原菌以G-杆菌为主,占菌株总数的76.2%。大多数G-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表现较高的耐药性;G+球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6株14.2%)为主,未出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耐药菌株;真菌感染占4.8%,主要是二重感染。其对氟康唑、伏立康唑较敏感。结论医院ICU中VAP病原菌以G-杆菌为主,细菌耐药普遍,临床需动态监测VAP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3.
申玉敏  邢胜军  王新杰 《河北医药》2012,34(7):1022-1023
近年来,由于呼吸机的广泛应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也随之日益增多,是机械通气过程中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成为影响抢救成功率的重要原因之一.文献报道,10%~65%的机械通气患者可发生VAP,其病死率为37.2%,而没有VAP的机械通气患者的病死率为8.5%[1].本文对我院急诊科2008年3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126例呼吸衰竭患者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且并发VAP的6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4.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已成为导致院内感染的常见原因。因此,关注VAP的研究,对提高危重症的抢救成功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病原菌分布及其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早期防治VAP提供依据。方法将机械通气≥48h的197例患者,依据是否发生VAP分为VAP组和非VAP组,分析VAP病原菌分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VAP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老年机械通气患者的VAP发病率为31.5%(62/197);VAP病原菌分布:革兰阴性菌占54.4%、革兰阳性菌占31.2%、真菌占14.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基础疾病(OR=2.746)、侵入性操作(OR=5.720)、机械通气(OR=3.740)、长期使用抗菌药物(OR=3.927)、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OR=4.646)、使用抑酸制剂(OR=2.570)、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OR=1.809)均为VAP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机械通气患者具有很高的VAP发病率,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基础疾病多、有侵入性操作、长期使用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使用抑酸制剂、低蛋白血症、APACHEⅡ评分高均为VAP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张望月  谭静  余水英 《江西医药》2013,(12):1304-1305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采取前瞻性监测方法,追踪观察并分析l06例重症监护患者在不同机械通气时间(≤3d、4-7d、〉7d)、不同卧位(平卧位、半卧位)状态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情况。结果106例患者中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48例,发生率为45.28%。其中机械通气时间〉7d发生率高达75.00%,与机械通气时间≤3d(28.85%)、4-7d(52.94%)比较均有差异性,P〈0.05。采取平卧位与半卧位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67.00%(10/15),41.76%(38/91),P〈0.05。结论机械通气时间长是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且平卧位患者比半卧位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性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和病原菌状况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某院新生儿科机械通气(MV)≥48h的152名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共发生65名VAP,发生率为42.8%;VAP组患儿的体重较非VAP组轻(P0.05);VAP组患儿在住院时间、上机时间均长于非VAP组(P0.05)。共105株病原菌,其中,64株革兰氏阴性杆菌,占60.9%;22株革兰氏阳性菌,占33.8%;19株真菌,占29.3%。结论: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较高,其发生受到胎龄、出生体重、机械通气时间以及气管插管次数等因素影响;为有效治疗VAP,需要合理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我院呼吸科监护室2001年10月至2004年7月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69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以预防VAP的发生。1对象和方法1.1研究对象:为我院2001年10月至2004年7月收住呼吸监护室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69例患者,将其分为并发VAP组和非VAP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2VAP的入选标准:①上机48h后胸部X线片上出现新的或原有的病灶阴影增大;②新出现的发热;③气管内出现脓性分泌物;④有肺部实变和(或)肺部可闻及湿性口罗音;⑤WBC>10×109/L或WBC<4×109/L伴或不…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危险因素,为制定VAP控制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3-06~2014-06 ICU病房住院并使用呼吸机患者99例进行研究,其中发生VAP的患者27例,对其感染病原菌分布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研究表明,患者年龄、机械通气时间长、意识水平降低、鼻胃管喂养及抑酸剂的应用、广谱抗生素的使用等是导致VAP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对于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方法通过调控其危险因素来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特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0年7月56例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早产儿的病原菌谱及药物敏感性情况。结果检出病原菌13种,革兰氏阴性菌占71.43%,革兰氏阳性菌占23.21%,真菌占5.36%。革兰氏阴性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敏感性最高;革兰氏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敏感性最高;真菌应用氟康唑治疗有效。结论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多为院内感染的耐药性较高的致病菌,临床医师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同时应积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减少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罗永良 《抗感染药学》2020,17(4):545-548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抽取2017年2月—2019年10月期间收治接受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71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统计其术后发生院内感染原因,并对导致院内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提出防治对策。结果:271例手术患者中,发生院内感染66例(占24.35%),其中肺部感染发生率(占53.06%);经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导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生院内感染与患者年龄≥60岁、有吸烟史、白细胞计数≥10×10~9/L、白蛋白水平<13 g/L、GCS评分值<8分、侵入性操作和住院时间≥14 d具有相关性(P<0.05),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发生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较多,临床应重视其影响因素,做好防治措施,以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确保患者治疗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高危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NICU)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控措施。方法选取该院NICU 2011年至2012年来收治的1340例患儿发生院内感染的情况,回顾性分析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1340例新生儿中发生院内感染66例,医院感染率为4.92%其中以呼吸道感染情况居首,占总感染的60.61%。发生院内感染的风险因素包括胎龄、出生体重、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治疗及使用抗生素种类。结论对于早产儿或低体重儿,发生侵入性操作,在院天数长,使用抗生素种类多的患儿,要给予充分重视并采取措施,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为提升老年患者的医疗质量,提高医院感染的诊治与预防,对613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医院感染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120例在医院住院的感染病例,感染率高达19.6%。被感染患者中,患有恶性肿瘤、慢性支气管炎、脑血管意外、肺心病、糖尿病或者肺气肿的患者以及长期卧床患者占大多数。在这120例被感染病例中,呼吸道感染占52.5%;泌尿系统感染占21.6%;胃肠道感染占14.2%;其他类型感染占11.7%。根据病例相关性分析,我们有理由相信老年患者发病率与年龄、季节、住院时间、免疫功能低下以及原发病疾病等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某院ICU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某院2014—2018年ICU住院患者的细菌耐药性进行回顾性数据分析。结果病原菌的标本来源以痰液为主,其次是外周血、尿液。检出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分离的革兰阴性菌中以大肠埃希菌居首,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屎肠球菌和肺炎链球菌为主。检测出的革兰阴性菌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有较高的耐药性。三种革兰阳性菌的药敏结果对很多常见抗生素完全耐药,但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等糖肽类抗生素仍敏感。结论ICU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多数细菌已产生多重耐药性,致病菌耐药性较高,应加强临床ICU患者的综合管理以降低多重耐药菌的产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脑血管意外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分析危险因素,以便采取有效预防和控制措施。方法:对2004年1月~2007年3月收治的375例脑血管意外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375例脑血管意外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为48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2.8%。医院感染例次数为58例次,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为15.47%,医院感染高发部位是呼吸道,依次为泌尿道、皮肤、消化道。高龄、住院时间长、雾化及吸氧、不合理使用抗茵素、昏迷、持续导尿、合并慢性疾病等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脑血管意外患者易发生医院感染,是医院感染的高发人群,必须重视。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减少危险因素,是预防脑血管意外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6.
王兵  吴金  吴彬 《安徽医药》2005,9(6):451-453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院内感染的流行病学及细菌耐药性变化情况.方法对本院ICU 2001年1月~2003年12月的所有分离菌株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222株细菌,革兰阴性(G-)杆菌共127株(57.21%).革兰阳性(G )菌43株(19.36%).G-杆菌前3位是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沙雷菌.G 球菌前3位分别是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率较高,对亚胺培南、万古霉素保持较高的敏感性.结论ICU感染的细菌仍以G-杆菌为主,G 菌感染有上升趋势.细菌耐药率高.应根据细菌耐药监测,指导临床用药,以控制耐药菌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总结提出防治干预策略供临床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系统(HIS)收集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NICU发生院内感染的319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我院NICU院内感发生率为7.00%(319/4 557)。319例发生院内感染的新生儿中,早产儿225例(70.53%),胎龄(32.54±2.31)周,出生体质量(1 825.81±635.32)g,发生院内感染的时间为入住NICU后3~36(12.56±9.00)d,病死率5.33%(17/319)。NICU院内感染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侵入性操作(气管插管、PICC等)、极低出生体质量、基础疾病、医源性传播是高危因素。结论:加强科室规范管理、提高医护人员的院内感染防控意识、严格无菌操作等,能减少NICU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外科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分析上海市胸科医院心胸外科2002-08-01~2003-01-31期间医院感染病人病原菌分布情况和耐药情况。方法:收集48例心胸外科医院内感染病人的病原菌药敏结果。并对结果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得到48例病人共148株病原菌:G^ 菌28株,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G菌91株,主要菌依次为绿脓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真菌29株,28株为白色念株菌。耐药菌株比例很高,甲氧西林耐药株分别占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100%,肺炎克雷伯菌株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 spectrum β-lactamase,ESBLs)株占73.7%。绿脓杆菌中耐亚胺培南株达44%,白色念珠菌氟康唑耐药率达46.4%。结论: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多重耐药现象十分严重,开展病原菌耐药性的监测。对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积极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医院尿路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回顾性分析了2000年1月~2004年12月某院住院的316例SLE患者。结果显示,SLE患者发生医院尿路感染共28例(8.86%),感染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75.00%)。强的松用量>10m g组尿路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激素用量≤10 m g组(29.68%vs 9.86%,P<0.01)。合并应用免疫抑制剂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用激素组(33.56%vs 13.25%,P<0.01)。留置导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升高。另外,住院时间越长,累及的脏器数越多,越易发生尿路感染。尿路感染组C反应蛋白(CRP)水平明显高于未感染组(P<0.01)。因此,尿路感染是SLE患者医院感染的常见形式之一,SLE患者医院尿路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性别、住院天数、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是否留置导尿管、累及的脏器数等。CRP是区分SLE是否发生尿路感染的一个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20.
梁锦湄  孙艳  朱曼 《中国新药杂志》2010,19(13):1189-1192
目的:分析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探讨其控制对策。方法:收集我院55例近2年被诊断为ICU深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基础疾病、住院时间、真菌感染部位、真菌病原学资料、药物的应用情况、侵入性治疗方法、治疗转归等。结果:55例ICU深部真菌感染患者中,以白念珠菌及热带念珠菌为主,其中白念珠菌占45.45%,热带念珠菌占10.91%;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最常见,占33.77%,其次为尿路感染,占32.47%;住院时间越长及侵入性操作与真菌感染发生的几率越大;药物的总有效率为60%。结论:ICU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较高,应减少或避免可能导致真菌感染的各种危险因素,积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