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透射电镜下角质层呈板层状结构;生发层见较多微毛、皮层和皮层细胞等;并观察到生发层近内侧缘的巨大囊泡、附于内侧缘的电子致密颗粒、位于皮层细胞区的类似神经髓鞘样结构和变性的生发层。扫描电镜观察原头节大多为内陷型,体表无微毛,遍布细小皮孔,顶端见盘状凹陷孔,后端亦微陷,常见蒂外突。少数为外翻型,外观分四部分:顶突有两排头钩,微毛呈细长圆柱状:中部体表见四个吸盘及刀状微毛;后部则见较多细条状或不规则形质膜突起,或遍布细小圆柱状突起;蒂部与内陷型相似。另可见介于两者之间、头节部分外翻的原头节。  相似文献   

2.
用透射电镜对新疆乌鲁木齐绵羊源和骆驼源细粒棘球蚴囊壁及原头节标本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发现二者之间在囊壁角质层和原头节生发层结构上有明显区别。绵羊源囊壁角质层高电子密度颗粒多,密度大,形成显著的板层状结构;原头节生发层远端胞浆厚,含有多量囊泡。  相似文献   

3.
本文的观察结果表明:接种后1周,原头节的皮层内已有实质细胞长入,虫周有较大空隙,宿主细胞反应轻微。死亡原头节则已被大量炎细胞紧密包围;2~4周,大部分原头节的实质组织消失而形成细粒棘球蚴生发层,宿主细胞反应基本消失。而死虫周围则有夏科-雷登氏结晶体出现;2个月后,生发层外均已出现角质层,死亡崩解虫周的细胞反应开始减轻;4~6个月,细粒棘球蚴囊不断增大,并在生发层内陆续出现不育囊结构,虫周纤维组织较少,而解体的原头节内均已有大量胶原及网状纤维长入。对生发层的组织发生学以及适宜中间宿主对原头节的细胞反应特点进行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4.
母囊生发层表面形成许多带状突起,遍布微孔,散在分布有较多球形或类球形囊泡及微凹,有少量细丝样物覆盖;角质层结构则较均一规则。子囊内表面见许多纵行或横行细丝覆盖,间有长带状质膜隆起及大量球形或类球形囊泡附着;外表面可见三种不同的形态:(1)较光滑,散在分布细长条状隆起;(2)呈细带状突起,较规则而不平滑;(3)尚平滑,有较多结节状微突。育囊内表面结构与母囊生发层表面相似,仅突起的宽度和高度小于母囊,未见囊泡等;而其外表面微细结构与母囊和子囊有所不同;另可见个别原头节在育囊内呈外突生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电子线治疗大鼠继发性泡球蚴病的疗效。方法雌性SD大鼠继发性泡球蚴病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只,实验组给予6-MeV线照射,剂量为20 Gy,共照射2次,每次间隔7 d,对照组不照射。放疗结束后30 d观察各组泡球蚴囊的病理变化。结果实验组泡球蚴呈不同程度的改变和破坏,结构异常,角质层、生发层普遍变性肿胀或分离脱落,育囊和原头节少见;对照组泡球蚴结构基本正常,角质层、生发层清晰,育囊内有数量不等的原头节。结论电子线有抑制泡球蚴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25例人体两型包虫增殖生长的组织学变化,其中肝、肺囊型包虫病15例,另10例为肝泡型包虫病。这两型包虫均具有外殖性和内殖性芽生的两种增殖方式.囊型包虫内殖性芽生显示为生发膜局限性增生、育囊形成、和原头节发育,外殖性芽生主要表现在原头节通过角质层和纤维外囊到达外囊外边的迁徙过程。泡型包虫内殖性芽生的特点是泡囊壁向囊腔内增殖和形成隔膜,外殖性芽生显示泡囊壁向泡囊外增殖,产生子泡囊和孙泡囊等。  相似文献   

7.
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发育成囊过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体外培养和动物接种观察,原头节发育成囊主要由原头节本身以不同方式囊化,逐渐发育形成角皮层和生发层囊壁。角皮层可在生发层形成前出现。邻接不同原头节形成的角皮层可相互融合成多囊型棘球蚴。原头节在培养基或小鼠体内均可产生后囊,但经培养74天接种50天未见后囊形成角度层。后囊壁经HE和AB、PAS染色呈PAS弱阳性,无细胞核。原头节在培养基和小鼠体内发育成囊过程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
北美黄连碱在体外试验中(浓度为10μg/ml、20μg/ml、40μg/ml)经过72h,原头节死亡率分别为59.1%66.4%、72.3%,较阿苯达唑、甲苯达唑、吡喹酮为高;扫描电镜观察到原头节多呈外翻型,顶突失去正常构型,头钩脱落,吸盘变形。北美黄连碱治疗小鼠继发性包虫病(3.75mg/kg/day×20,ig),囊肿抑制率达80.5%(P<0.001);扫描电镜观察到棘球蚴生发膜角质层面的微毛断裂脱落,有许多大小不等、深浅不一、边缘不整齐的陷窝,生发膜囊腔面的乳头状突起排列紊乱,出现许多不规则细胞碎片,未见内生性育囊。  相似文献   

9.
本文观察了阿苯达唑亚砜150mg/kg/d×15天及×28天对NIH小鼠体内细粒棘球蚴的作用。结果表明,连续给药15天,细粒棘球蚴生发层出现变性及坏死的发生率分别为60.0%及32.0%;而囊液内原头节变性及死亡的发生率依次为36.3%及4.3%;治疗28天时,生发层的变性及坏死和原头节的变性及死亡的发生率依次分别为37.9%及58.6%和16.7%及40.0%;而角质层则有破坏及大量多核巨噬细胞聚集。  相似文献   

10.
新疆尼勒克县首次发现伊犁田鼠感染多房棘球蚴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999年10月11-22日在新疆尼克县境内科古琴山南坡孟玛热勒林场进行野生动物度调查时,捕获并解剖野生伊犁田鼠916只,其中7只自然感染多房棘球蚴,感染率为0.76%,其中3只有发育完全的原头节;4只为发育不完全的雏囊可见完整角质层和生发层。但无原头节。伊犁田鼠体仙查获的多房棘球蚴为该绦虫中间宿主的一个新记录。  相似文献   

11.
用羊源棘球蚴囊液,原头节及生发层抗原对94例包虫病患者者,44例非包虫病患者及50例健康人血进行了酶联A蛋白斑点免疫吸附试验,其结果显示,囊液,原头节,生发层抗的敏感性分别为94.7%,95.7%和96.8%;特异为81.9%,92.6%和92.6%,生发层及原头节抗原特异性高于囊液抗原。  相似文献   

12.
用透射电镜观察了青海高原藏羊和牦牛源原头蚴接种小鼠后继发性细粒棘球蚴的超微结构。二源继发性棘球蚴囊壁结构相同,由角质层和生发膜构成。角质层由纤维物质和不规则形颗粒形成层状结构,但近生发膜处藏羊源的结构致密,牦牛源的则较为疏松。生发膜可分为皮层区和细胞区。皮层区外缘的微毛藏羊源多而短粗,牦牛源的则呈细长,与各自原发性棘球蚴相同,提示微毛的形态结构稳定,不随宿主不同而改变;牦牛源皮层区基部可见线粒体和大量糖原,提示该区有活跃的生理生化代谢功能。细胞区由皮层细胞和其它成分构成,皮层细胞内细胞器丰富,线粒体形态藏羊源的与原发性相同,牦牛源的则与原发性的存在差异,提示牦牛源棘球蚴线粒体的形态结构不稳定,易受不同宿主的影响。皮层细胞胞质的近囊腔处存在巨大的囊泡,囊壁多为单层。内缘附有线粒体或异染色质样物质,可能与后期子囊的形成有关。本文结果提示该地区可能存在不同的细粒棘球绦虫虫株。  相似文献   

13.
细粒棘球绦虫合胞体结构与功能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虎 《地方病通报》1998,13(3):34-36
在1990 ̄1997年对细粒棘球绦虫成虫,细粒棘球蚴囊壁,生发囊壁和原头节的超微结构进行了一系列观察。发现合胞体结构不仅是细粒棘球绦虫不同发育阶段皮层的主要结构,而且是成虫和原头节内部器官形成的基础。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保护虫体,吸收和输送营养物质,参与代谢活动、维持渗透压平衡和虫体稳定,有助于虫体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对转换宿主完成生活史也十分重要。作认为对细粒棘球绦虫合胞体结构的进一步研究和认识,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骨棘球蚴病在放射治疗后棘球蚴囊的病理改变,探讨放射治疗骨棘球蚴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自然感染细粒棘球蚴的羊肝脏中无菌取出子囊,剪碎、去除囊皮,用0.9%无菌生理盐水冲洗、沉淀,反复3次,HE染色计数,制成含头节为12×106个/L的混悬液20ml.健康子午沙鼠(简称沙鼠)140只,雌雄各半,鼠龄2~3个月,体质量(38±6)g.将含棘球蚴头节悬液按每只0.2 ml注入沙鼠后腿胫骨骨膜下,12个月后拍摄X光片.根据接种部位骨骼破坏情况,以沙鼠后腿胫骨有明确锯齿状骨质破坏为纳入标准,选取沙鼠骨细粒棘球蚴病动物模型72只,雌雄各半.将72只沙鼠按体质量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40贝可勒尔放射(Gy)组、50 Gy组、60Gy组,每组18只,雌雄各半.采用分次放疗法,分5次进行,每次放疗间隔2d,照射剂量率为300 cGy/min.放疗后处死各组沙鼠,无菌条件下取出放疗区骨内细粒棘球蚴囊,用于光镜和电镜下观察.抽取囊内囊液,将囊液用0.9%的无菌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沉淀,取最后沉渣,HE染色,光镜下观察头节形态及活动情况.结果 对照组囊液中细粒棘球蚴头节形态、活动正常;40 Gy组细粒棘球蚴头节形态尚正常,活动较对照组差,但未被红染;50 Gy组细粒棘球蚴头节形态异常、变形萎缩、红染;60 Gy组细粒棘球蚴头节红染、变形,且有碎裂迹象,周围有不明颗粒包绕.光镜下,对照组照射区细粒棘球蚴囊角质层、生发层育囊及原头节组织学结构基本正常;40Gy组以细粒棘球蚴囊变性为主,结构失常,角质层广泛水肿,生发层变薄,育囊少见;50 Gy组角质层广泛断裂,且生发层部分出现水肿,屈曲皱褶明显,细胞减少,少见育囊及头节;60Gy组以细粒棘球蚴囊坏死为主,角质层广泛断裂,角质层与生发层分离,生发层萎缩、紊乱,未见育囊及头节.电镜下,对照组细粒棘球蚴囊角质层结构清晰,微绒毛排列整齐,生发层细胞及细胞器结构、形态正常;40 Gy组细粒棘球蚴囊生发层内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微绒毛内微丝及内容物减少;50 Gy组细粒棘球蚴囊微绒毛基本消失,核膜模糊不清,内质网、线粒体扩张,淋巴细胞核染色质结块边集,呈环状排列;60Gy组微绒毛基本消失,核膜界限不清破裂,部分核仁碎裂、边集,内质网广泛扩张,线粒体固缩及明显空泡变,淋巴细胞核染色质结块边集,溶酶体及巨噬细胞出现.结论 放射治疗可破坏骨棘球蚴囊的形态与结构,放射活度在50 Gy时对棘球蚴具有致死作用,放射方法治疗骨棘球蚴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5.
泡球蚴冰冻保存后感染力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泡球蚴保存于-10℃130d后,再移植至小鼠腹腔内,并分别于接种后第67d和225d剖检,均见虫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有的形成淋巴性坏死、坏死腔、钙颗粒,示泡球蚴已丧失活力;而将泡球蚴保存于-30℃200d后,在接种后第157d剖检,可见囊壁角质层、生发膜清晰,囊内有多个原头节及其小钩结构、母囊泡、子囊泡和大小不等的钙颗粒等,表明其有活力和感染力。结果提示冰冻保存离体泡球蚴的活力与温度有关,-30℃比-10℃更有利于泡球蚴的存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高强度聚焦超声波(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对动物体内细粒棘球绦虫棘球蚴的杀伤作用。方法用采自感染包虫病羊肝内棘球蚴的原头节接种小鼠腹腔,建立小鼠棘球蚴病模型。用HIFU照射小鼠腹腔棘球蚴,以肉眼、光镜及电镜观察HIFU杀伤棘球蚴的破坏作用,对照组予以普通超声照射。结果HIFU对棘球蚴有明显的破坏作用,随着HIFU照射时间延长,肉眼观察见棘球蚴囊塌陷变瘪。光镜观察见囊壁撕裂、生发层细胞脱落、细胞层变薄甚至消失,角皮层变薄,但层状结构未中断。扫描电镜显示生发层细胞脱落明显,角皮层板状结构疏松;透射电镜显示生发层细胞脱落、细胞间隙增宽,角皮层未见明显破坏;对照组棘球蚴囊壁结构完整。结论高强度聚焦超声能破坏小鼠体内棘球蚴,使棘球蚴的生发层损伤,但角皮层仍然完整。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氨基醇咔唑化合物BTB3体外抗细粒棘球蚴的效果。方法体外培养羊源细粒棘球蚴原头节和继发感染小鼠来源的生发层细胞,用浓度为1、2、4、8、10和20μg/ml的BTB3作用3 d后,分别采用美兰染色法和CCK-8法检测原头节和生发层细胞的活性。用扫描电镜观察10μg/ml BTB3对生发层细胞造成的损伤。体外培养细粒棘球蚴囊,用浓度为1、5和10μg/ml的BTB3作用2周后,观察其对囊的影响,并用扫描电镜观察囊内部结构的变化。结果 10μg/ml和20μg/ml BTB3组原头节的死亡率分别为(100.0±0.0)%和(85.2±7.2)%。但当浓度降低后,原头节死亡率均低于10%。生发层细胞经8、10和20μg/ml BTB3作用后,其细胞活性抑制率均达100%,其余低浓度BTB3组的抑制率随浓度的降低而降低。扫描电镜观察发现,BTB3可使生发层细胞发生脱落、皱缩以及空腔化。10μg/ml BTB3作用于棘球蚴囊14 d后,全部囊均出现塌陷。其超微结构显示,BTB3作用后棘球蚴内囊中出现了细胞脱落和不均匀的现象。结论 BTB3对体外培养的细粒棘球蚴原头节、生发层细胞和棘球蚴囊均有较强的作用,是一种潜在的抗棘球蚴药物。  相似文献   

18.
包虫病患者经直茎紫堇总碱治疗后,其体内棘球蚴生发膜与原头节的超微结构有明显变化,透射电镜观察到生发膜皮层细胞细胞器排列紊乱,胞浆中微管明显扩张、破裂,线粒体呈退行性变。扫描电镜发现生发膜表面出现许多陷窝,原头节是外翻型,顶突界面缺损,部分头钩脱落,吸盘变形,体表出现虫蛀样损害。初步结果表明直茎紫堇对人体细粒棘球蚴与原头节有广泛的细胞内效应。  相似文献   

19.
细粒棘球蚴生发层细胞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为获得能在体外稳定繁殖的细粒棘球蚴细胞系。方法:用研磨法将绵羊源细粒棘球蚴生发层处理得分散的生发细胞,将其在含10%—20%小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在24孔培养板和包被胶原的24孔细胞培养板上交替培养至14代,随后在常规24孔培养板上连续传代培养;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及生长繁殖情况;将培养细胞接种BALB/c小鼠以观察其形成继发性包囊的能力;用ELISA法研究细胞系抗原的免疫学特征。结果:生发层细胞已在体外连续培养75代以上,生长良好;细胞系细胞呈圆形,具有形成合胞体乃至类组织块 的趋势,在4℃冰箱中至少可保存半个月,在液氮中至少可保存10个月;将细胞接种BALB/c小鼠后3个月至7个月,解剖未见细粒棘球蚴包囊生长; 细胞系抗原可和抗生发层体抗原、原头节可溶性抗原、囊液抗原的小鼠血清及人工感染原头节的阳性小鼠血清起反应。结论: 细粒棘球蚴生发层细胞系已经建立。  相似文献   

20.
多房棘球蚴在动物和人体内的发育与组织病变考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82~1985年在新疆、宁夏等地共记录人体多房棘球蚴病142例,其中男72,女70。最大年龄69岁,最小12岁,而30~40岁组65例(47%)。人体9例病理标本主要呈巨块型和巨块结节型病肝,质地坚硬。切片显示病肝纤维化,其间有大小不等的肉芽结节病变,近中央处有坏死空洞。多房蚴由许多细小泡囊组成。角质膜较厚,生发层脱落不见,缺原头节,全系不育囊。囊腔有豆渣样碎屑,无囊液。 宁夏固源流行区自然动物宿主调查发现中华鼢鼠(Myospalax fontanieri)是本虫宿主新记录,自然感染率0.3%。达乌尔黄鼠(Citellus dauricus alaschanicus)自然感染率为1.3%。二种鼠类的多房蚴发育状况良好,质软有丰富的次生泡囊和原头节。中华鼢鼠有60~80%的育囊,达乌尔黄鼠有40~60%的育囊。二者切片所见泡囊角质层薄,有断裂;生发层较厚,发育有原头节并有群多的石灰质颗粒。组织病变有炎症白细胞浸润,并有成纤维细胞和结缔组织增生以及肉芽肿病变,肝组织绝大部分被次生囊所取代。观察证明两种鼠类是我国多房棘球蚴的适宜动物宿主。 小白鼠人工感染实验阐明虫卵至多房棘球蚴的全程发育。感染孕节48小时后肝组织内有六钩蚴病灶。3天后虫体呈囊块,与肝组织有界限可辨。10~12天后虫体形成泡囊,有生发层细胞分化。30天后泡囊增大达1.3×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