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周岚  黄云超 《云南医药》2007,28(5):439-441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对食管癌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4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成肠内营养组(20例)和肠外营养组(24例)。均于手术后24h开始给予等热量(125.4kJ·kg^-1·d^-1)、等氮量(0.2g·kg^-1·d^-1)营养支持,持续9d,测定手术前1d、术后1d和9d的外周血B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A(IgA),IgG,IgM,淋巴细胞总数,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活性等免疫指标。结果43例完成研究。两组术前各免疫指标比较无差别,术后第1d均有一定程度的免疫抑制,术后第9d肠内营养组IgA,IgG,IgM,淋巴细胞总数,CD3,CD4,CD4/CD8,NK细胞活性明显回升,CD8细胞则回落正常水平,而肠外营养组CD8细胞仍处于高水平,其余指标仍处于低水平。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可促进食管癌术后免疫功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时机选择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食管癌手术患者69例随机均分为三组,分别于术后12 h(12 h组)、24 h(24 h组)和48 h(48 h组)实施肠内营养,记录术后排气、排便和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于术后肠内营养结束时测定血清白蛋白水平,并检测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相关指标。结果 12 h组和24 h组的肠内营养结束时血清白蛋白水平均高于48 h组(P<0.05)。12 h组的术后排便时间早于48 h组,12 h组和24 h组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48 h组(P<0.05),但三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肠内营养结束时,12 h组和24 h组的免疫球蛋白(Ig)A、IgG和IgM水平高于48 h组(P<0.05),12h组IgA和IgG水平也高于24 h组(P<0.05)。肠内营养结束时,12 h组和24 h组的CD3+、CD4+和CD8+T细胞百分比高于48 h组(P<0.05),12 h组的C...  相似文献   

3.
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食管癌术后患者营养状态免疫功能住院时间及营养支持费用的影响.方法 60例食管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肠外营养组(PN)肠内营养1组(EN)和肠内营养2组(EN2).手术前后检测营养和免疫指标,统计住院天数及营养支持费用.结果 术后8天,EN组免疫指标恢复与PN组无显著性差异,而血清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明显高于PN组;EN组住院天数显著少于PN组,营养支持费用显著少于PN组;EN1组和EN2组两者住院天数无显著差别,EN1组营养支持费用显著少于EN2组.结论 EN能改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营养状况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EN1可作为第一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施行肠内营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行食管癌手术96例,其中42例实施全静脉营养,54例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术后并发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全静脉组(P〈0.05)。术后并发症中肺部感染、吻合口瘘、切口感染在两组中分别是18.5%、1.85%、3.70%和38.1%、11.91%、16.7%,且两组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是安全有效,其相比于全静脉营养组可改善胃肠功能恢复及降低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食管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从2000年9月~2001年9月为30例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在术后12~24小时内施行早期肠内营养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0例 ,男24例 ,女6例 ;年龄32~74岁 ,平均年龄54岁 ;体重 (53±9)kg;手术时间为 (226±121)分钟。全部病例均行食管癌切除胃食管胸内吻合术。2肠内营养支持方法2 1肠内营养管的放置 :肠内营养管由荷兰纽迪希亚公司生产 ,管径为CH8,长度为130cm ,术晨与胃管一道从一侧鼻腔放入食管 ,待术中胃食管吻合结束前利用导丝将其远端送入十二指肠 ,并确保胃管远端开…  相似文献   

6.
本文收集2003-2008年消化道肿瘤患者183例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和对照组,并比较分析2种方式在患者术后恢复中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微生态肠内营养对患者免疫功能和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纳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1月-2023年1月手术治疗的268例老年食管癌患者,其中术后营养支持方式采用早期肠内营养的137例患者纳入早期肠内营养组,采用肠外营养的131例患者纳入肠外营养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营养状态、免疫功能,以及术后胃肠功能、并发症和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第8天,早期肠内营养组患者血清白蛋白(ALB)、总蛋白(TP)、转铁蛋白(TRF)、前白蛋白(PA)水平明显高于肠外营养组(P<0.05)。术后第8天,早期肠内营养组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和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明显高于肠外营养组,CD8+明显低于肠外营养组(P<0.05)。早期肠内营养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和首次排便时间均明显短于肠外营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肠内营养组患者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食管癌术后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食管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研究组应用胃-空肠管输液泵,进行持续24h 输入经加热稀释的瑞素营养液,对照组采用深静脉输注肠外营养液。2组患者摄入的营养液的热量一致,观察比较2组病程以及腹胀、肺不张、瘘口吻合、胃瘫的发生率,并比较2组术后第1、7天体质量、淋巴细胞和前白蛋白变化。结果研究组病程短于对照组,腹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术后第7天淋巴细胞、前白蛋白水平均高于术后第1天,且研究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食管癌术后早期进行肠内营养,有利于胃肠功能得到锻炼和恢复,能使食管癌术后患者安全度过围术期,得以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9.
食管癌术后肠内营养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艳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4):573-574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肠内营养液输入的优点及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120例食管癌术后留置肠内营养管进行系统护理,提高患者留置肠内营养管的舒适度及耐受力,保证肠内营养管在位通畅至胃肠通畅后拔管.结果:120例患者术后经肠内营养后营养状况均得到改善,其中101例患者肠功能很快恢复,有1例发生吻合口瘘,12例出现轻度腹泻,2例出现重度腹泻,经对症治疗轻度消失,重度缓解;4例患者出现腹胀经暂停营养液滴入后自行缓解.结论:食管癌术后肠内营养具有促进肠蠕动,增进门静脉系统血流,促进肠激素的释放,改善肠黏膜的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10.
周迎春  李龙丽 《现代医药卫生》2003,19(12):1622-1623
从1996年1月~2000年1月对250例食管癌患者术后给予我科备制的肠内营养 ,保证了手术效果 ,减少了术后吻合口漏等并发症的发生 ,促进了患者早日康复。现将使用肠内营养的护理介绍如下 :1一般资料本组食管癌患者250例 ,男203例 ,女47例 ,年龄36~86岁 ,平均年龄61岁。分别经钡餐检查、纤维食管镜检查明确诊断 ,行右侧开胸 ,根治性癌灶切除术 ,术后经肠内营养管提供营养。2材料与方法肠内营养管 (即十二指肠营养管)均为上海新亚医用橡胶有限公司生产的硅橡胶管 ,长约100cm ,直径为2mm。所有患者均在术晨将减压营养组合管 (胃肠减压管和肠内营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本院2009年9月~2012年9月住院的食管癌患者98例随机分早期肠内营养组(EEN)和传统肠内营养组(TEN),每组49例,所有患者均于术后第1、10天测定血红蛋白(Hb)、清蛋白(ALB)、总蛋白(TP)、淋巴细胞计数(TLC)、血清转铁蛋白(TF)水平,观察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各种不良反应.结果 与术前比较,治疗后1d及10 d两组患者Hb、TLC、ALB及TP均不同程度升高,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EN组比较,术后10 d EEN组患者Hb、TLC、ALB及TP均显著升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EN组排气时间比TEN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 1.057,P<0.05);EEN组发生轻度腹胀患者6例,轻度腹泻8例,TEN组患者出现腹胀2例,轻度腹泻3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105,P<0.05).结论 早期行肠内营养能改变食管癌术后患者的机体营养状态,维护和促进胃肠道功能.  相似文献   

12.
胃肠道肿瘤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临床应用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蒋俊昌  王耀生 《中国基层医药》2004,11(11):1303-1304
目的探讨胃肠道肿瘤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例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早期实施肠内营养。结果20例患者无吻合口漏、腹腔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肠功能恢复快,术后营养状况与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胃肠道肿瘤根治术后实施早期肠内营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胃癌术后早期实施肠内营养支持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68例胃癌术后患者经术中放置的鼻空肠管应用肠内营养剂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术前、术后7天测定血浆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淋巴细胞计数.临床观察营养支持期间有无腹胀、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结果 胃癌术后7天体重、前...  相似文献   

14.
李辉 《中国医药科学》2013,(22):191-192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在胃癌根治术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3年3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60例胃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全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则进行早期肠内营养干预,然后将两组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干预前后的机体状态恢复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24h及24~36h的肛门排气率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干预后第7及14天的营养与免疫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在胃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快速促进患者的机体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应用自制非要素膳进行肠内营养的安全性、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 99例行食管、贲门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自制非要素膳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组和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组,两组均于术后第1天开始给予营养支持或静脉营养,分别于术后第1天、第8天测定营养相关指标并进行比较,对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营养支持费用、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以及平均住院天数等临床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第8天两组患者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和淋巴细胞计数在营养支持后均升高,EN组升高较PN组更为显著 (P<0.05);肠外营养组并发症发生率也高于肠内营养组(P<0.05).营养支持费用、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以及平均住院天数等比较,肠内营养组均优于静脉营养组(P<0.05).结论 食管、贲门癌术后自制非要素膳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是安全可行、有效、经济的,较PN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并探讨生长激素与肠内营养对食管癌患者术后免疫与营养的影响。方法将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64例按照入院时间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例。其中治疗组32例患者服用肠内营养瑞素7d,并给予皮下注射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7d;对照组32例患者服用相同热量及氮量的肠外营养7d,观察各个营养指标以及免疫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在手术前1日,治疗组与对照组在三个营养指标: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以及转铁蛋白方面对比无明显差异(P均>0.05),不具统计学意义;在手术后第1日两组间的三个营养学指标均出现下降(P均>0.05),但不具统计学意义;术后第7日两组间的三种指标均出现回升,差异显著(P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前三种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第1日两组免疫球蛋白水平均出现降低趋势,但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术后第7日免疫球蛋白水平均出现回升,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生长激素与肠内营养对食管癌患者术后7日在免疫与营养方面的作用明显优于中心静脉营养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不同肠内营养支持时机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感染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省保定市第一医院2009年4月—2011年9月手术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94例,将早期肠内营养(EEN)的50例患者作为A组,延迟肠内营养(DEN)的44例患者作为B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和感染持续时间。结果A组的感染发生率为32.0%、持续时间为(6.8±1.5)d,B组的感染发生率为27.3%、持续时间为(7.0±1.2)d,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以肺部感染多见。结论不同肠内营养支持时机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感染的影响差异不大,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多见,临床工作者应该针对性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血清免疫学指标与病情进展的关系.方法 检测30例健康者(A组)及103例食管癌患者(B组)的术前和术后第1天、第7天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百分比及IgE、IgA、IgM、IgG、C3、C4含量.B组再分为B1组(I期+Ⅱa期,42例)和B2组(Ⅱb期+Ⅲ期+Ⅳ期,61例).结果 与A组比较,B组CD3+T细胞百分比和lgG含量降低、IgE含量升高;与Bl组比较,B2组CD3+和CD4+T细胞百分比升高、IgG含量降低.与术前比较,B组术后IgG含量降低,CD3+、CD4+T细胞百分比及IgE、IgA含量升高.且IgA含量在B2组升高更明显.与术后第1天比较,B组术后第7天外周血CD3+、CD4+T细胞百分比及IgE、IgA、IgM、IgG、C3、C4含量升高(P<0.05).结论 术前食管癌患者免疫功能随肿瘤进展而减弱;血清CD3+和CD4+T细胞及IgE、IgG含量可作为监测病情进展的免疫学指标.术后患者免疫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