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择老年心力衰竭患者98例,按照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31例(心功能Ⅱ级组),Ⅲ组35例(心功能Ⅲ级组),Ⅳ级32例(心功能Ⅳ级组),选择老年健康体检者50例(健康对照组),测定其血浆NT-proBNP浓度,观察不同程度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在住院时间、住院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以及3个月内病死率的差异.结果 健康对照组以及心功能Ⅱ、Ⅲ、Ⅳ级组收缩压、血钾、心肌肌钙蛋白I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对照组血浆NT-proBNP浓度为(46.08±28.64) ng/L,心功能Ⅱ级组为(209.78士35.53)ng/L,心功能Ⅲ级组为(512.06±172.18) ng/L,心功能Ⅳ级组为(948.84±372.57) ng/L,随着心功能降低,血浆NT-pmBNP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T-proBNP≥500 ng/L的心力衰竭患者(57例)住院时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于NT-proBNP< 500 ng/L患者(4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T-pmBNP对于心力衰竭的早期诊断极其重要;在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分级中,NT-proBNP也起到较强的参考作用;对于任何程度的心力衰竭患者,NT-proBNP都是一个独立而有效的预后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发病与白细胞介素4(IL-4)和干扰素(IFN)-γ的关系.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40例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力衰竭组)治疗前后血清IL-4和IFN-γ水平,并与2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心力衰竭组中,心功能Ⅰ~Ⅱ级17例,心功能Ⅲ~Ⅳ级23例,比较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血清IL-4和IFN-γ水平的差异.结果 心力衰竭组治疗前血清IL-4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血清IL-4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而心力衰竭组治疗前IFN-γ水平[(8.30±2.22)ng/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3.94±1.05)ng/L](P<0.01),治疗后IFN-γ水平[(5.22±1.83)ng/L]显著下降(P<0.01),但仍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心力衰竭组中,心功能Ⅰ~Ⅱ级者与心功能Ⅲ~Ⅳ级者血清IL-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心功能Ⅰ~Ⅱ级者IFN-γ水平[(6.04±0.98)ng/L]显著低于心功能Ⅲ~Ⅳ级者[(9.96±1.09)ng/L](P<0.01).结论 IFN-γ与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发病过程明显相关,IL-4与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发病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发病与白细胞介素4(IL-4)和干扰素(IFN)-γ的关系.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40例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力衰竭组)治疗前后血清IL-4和IFN-γ水平,并与2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心力衰竭组中,心功能Ⅰ~Ⅱ级17例,心功能Ⅲ~Ⅳ级23例,比较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血清IL-4和IFN-γ水平的差异.结果 心力衰竭组治疗前血清IL-4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血清IL-4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而心力衰竭组治疗前IFN-γ水平[(8.30±2.22)ng/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3.94±1.05)ng/L](P<0.01),治疗后IFN-γ水平[(5.22±1.83)ng/L]显著下降(P<0.01),但仍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心力衰竭组中,心功能Ⅰ~Ⅱ级者与心功能Ⅲ~Ⅳ级者血清IL-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心功能Ⅰ~Ⅱ级者IFN-γ水平[(6.04±0.98)ng/L]显著低于心功能Ⅲ~Ⅳ级者[(9.96±1.09)ng/L](P<0.01).结论 IFN-γ与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发病过程明显相关,IL-4与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发病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不同心功能状态对孕妇及围产儿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3年6月妊娠合并心脏病孕产妇127例,分析孕产妇分娩情况,胎儿和新生儿的生长、并发症等各项指标。结果Ⅲ~Ⅳ级产妇平均分娩孕周(36.07±5.48周)与Ⅰ~Ⅱ级(38.91±7.25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级顺产为25.45%(14/55),低于Ⅰ~Ⅱ级44.44%(32/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级终止妊娠为20.00%(11/55),高于Ⅰ~Ⅱ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级产妇心衰为27.27%(15/55),高于Ⅰ~Ⅱ级2.78%(2/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级新生儿平均体重为(2 517.83±260.27)g,明显低于Ⅰ~Ⅱ级(3 201.54±322.42)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级新生儿窒息、早产儿和围生儿死亡分别为34.55%(19/55)、29.09%(16/55)和10.90%(6/55),均高于Ⅰ~Ⅱ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心脏功能状态与产妇及围产儿结局密切相关,孕产妇心功能越低,早产发生率增高,孕产妇和新生儿并发症增加,新生儿预后较差。应加强监护和治疗,减少孕妇及新生儿的并发症,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不同心功能状态对心脏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4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74例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Ⅰ~Ⅱ级组和Ⅲ~Ⅳ级组,对比两组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和妊娠结局。结果:Ⅰ~Ⅱ级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10.2%)低于Ⅲ~Ⅳ级组(31.43%)(P0.05),分娩或终止妊娠后2周复查两组心功能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越高,妊娠中发生心脏不良事件的风险越大,分娩或终止妊娠后心功能会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力衰竭组)按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分为心功能Ⅲ级(40例)和心功能Ⅳ级(40例).另选择8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监测心力衰竭组治疗前后hs-CRP和cTnI水平的变化,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心力衰竭组治疗前hs-CRP和cTnI水平[(11.56±2.72) mg/L、(0.46±0.11) μg/L]较对照组[(2.31±0.56) mg/L、(0.04±0.13)μg/L]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力衰竭组中心功能Ⅳ级患者hs-CRP和cTnI水平[(13.07±4.31) mg/L、(0.57±0.05) μg/L]较心功能Ⅲ级患者[(10.04±3.12) mg/L、(0.35±0.09)μg/L]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心功能Ⅲ级和心功能Ⅳ级患者hs-CRP和cTnI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hs-CRP和cTnI水平升高,并且与心功能损害程度相关.hs-CRP和cTnI可能是反映慢性心力衰竭病情变化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的心电图特点及其对DCM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78例DCM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心功能分级(NYHA)分组,其中心功能Ⅱ级组16例,心功能Ⅲ级组38例,心功能Ⅳ级组24例,观察不同心功能分级DCM患者的心脏彩超及心电图特点,并选择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37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心脏彩超检查主要表现为心腔扩大以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对照组右室舒张末期内径(RVE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和LVEF分别为(34.1±6.4)mm、(51.8±7.9) mm和(69.2±7.3)%,心功能Ⅱ级组分别为(35.2±7.1) mm、(57.1±8.3) mm和(47.3±7.4)%,心功能Ⅲ级组分别为(38.6±6.9)mm、(61.7±8.6) mm和(34.6±7.2)%,心功能Ⅳ级组分别为(41.5±7.3)mm、(71.6±7.5) mm和(28.3±6.9)%,随着DCM患者心功能的降低,RVED和LVED逐渐增大,LVEF逐渐降低,且除心功能Ⅱ级组与对照组RVE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心功能分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心电图均有异常,其中以ST-T改变最为常见,占94.9%(74/78).心律失常以传导障碍最为常见,占57.7%(45/78),其中室内传导阻滞41例(52.6%).异位心律占52.6%(41/78).各心功能分级组患者的异位心律,其中心功能Ⅱ、Ⅲ级组以心房颤动常见,心功能Ⅱ级组与心功能Ⅳ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功能Ⅳ级组以室性期前收缩常见,与心功能Ⅱ、Ⅲ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心功能分级组患者心电传导障碍中,室内传导阻滞比例逐渐升高,以心功能Ⅳ级组最高,与心功能Ⅱ、Ⅲ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房室传导阻滞在心功能Ⅳ级组亦有较高比例,与心功能Ⅲ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心功能Ⅱ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QT离散度(QTd)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且随着心功能的下降,QTd逐渐延长(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DCM患者的QTd与RVED、LVED均呈显著正相关(r=0.392,P< 0.05;r=0.679,P<0.01),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r=-0.538,P<0.05).结论 通过观察DCM患者心电图中传导障碍、异位心律等心律失常情况以及QTd的测量可为DCM的诊断及预后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8.
心衰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及其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程度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及3年内死亡率分析。方法应用24h动态心电图记录分析88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按NYHA心功能分级均在Ⅱ~Ⅳ级),比较各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并对心功能分级和心律失常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随访44例心力衰竭患者为期3年并比较各组的生存情况。结果心功能Ⅱ级、Ⅲ级和Ⅳ级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分别为42.9%、65.7%和88.0%。随着心功能级别的增加,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越高(p=0.003)。心功能分级和心律失常程度之间经Spearman秩相关分析,具有相关性(rs=0.315,p=0.017),心功能分级越高,心律失常程度越严重。3年随访结果显示,各组生存率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心功能越差,生存率越低。结论充血性心力衰竭越重,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越高,程度越严重,其生存率越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lipo-PGE1)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NYHA心功能分级为Ⅱ~Ⅲ级的心力衰竭患者10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50例)和lipo-PGE1组(53例).常规治疗组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抗凝、利尿剂、洋地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硝酸酯类及纠正电解质代谢紊乱和酸碱失衡及改善微循环等常规治疗.lipo-PGE1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lipo-PGE1 20μg+0.9%氯化钠20 ml每日1次静脉注射,14 d为1个疗程.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内分泌活性因子B型钠尿肽(BNP)、血管紧张素Ⅱ(ATⅡ)、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水平,并比较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等超声心动图指标.结果 治疗14 d后,lipo-PGE1组及常规治疗组BNP、ATⅡ、ET较治疗前显著下降,NO显著上升(P<0.05),但lipo-PGE1组较常规治疗组改变更显著(P<0.05).lipo-PGE1组LVEF由治疗前的(36.90±10.52)%升至治疗后的(46.80±8.99)%(P<0.01),LVEDD由治疗前的(4.72±0.47)cm降至治疗后的(4.05±0.31)cm(P<0.05).lipo-PGE1组总有效率[92.5%(49/53)]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86.0%(43/50)](P<0.05).结论 对NYHA心功能分级为Ⅱ~Ⅲ级的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lipo-PGE1,临床症状及心功能均有明显改善,疗效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胎盘组织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内皮黏附分子-1(VCAM-1)的表达,探讨它们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收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52例(疾病组),其中妊娠期高血压11例、轻度子痫前期18例和重度子痫前期23例;正常孕妇2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HE染色和免疫组化SP法对胎盘组织进行检测并用图像分析测量软件观察、分析ICAM-1、VCAM-1阳性表达情况.结果 疾病组胎盘绒毛毛细血管内皮细胞ICAM-1和VCAM-1阳性表达率[78.85%(41/52)和75.00%(39/5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6.92%(7/26)和23.08%(6/26)](P<0.01);重度子痫前期患者[100.00%(23/23)和100.00%(23,23)]明显高于轻度子痫前期患者[77.78%(14/18)和72.22%(13/18)]和妊娠期高血压患者[36.36%(4/11)和27.27%(3/11)](P<0.05或<0.01),轻度子痫前期患者明显高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P<0.05).疾病组胎盘绒毛合体滋养细胞ICAM-1和VCAM-1的阳性表达率[38.46%(20/52)和44.23%(23/52)]明显低于对照组[100.00%(26/26)和96.15%(25/26)](P<0.01);重度子痫前期患者[8.70%(2/23)和13.04%(3/23)]明显低于轻度子痫前期患者[44.44%(8/18)和50.00%(9/18)]和妊娠期高血压患者[90.91%(10/11)和100.00%(11/11)](P<0.05或<0.01),轻度子痫前期患者明显低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P<0.05).结论 胎盘绒毛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绒毛合体滋养细胞ICAM-1、VCAM-1的异常表达参与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血管内皮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1.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震荡现象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窦性心率震荡(HBT)的临床意义.方法 30例CHF患者(CHF组)及28例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对照组)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将CHF组分为轻度CHF组(Ⅰ~Ⅱ级)16例及重度CHF组(Ⅲ~Ⅳ级)14例;CHF组中缺血性心脏病18例及非缺血性心脏病12例.分析比较各组HRT的初始值(TO)及震荡斜率(TS)两项指标.结果 CHF组TO值[(0.43±0.83)%]较对照组[(-1.49±1.00)%]明显增高(P<0.05),CHF组TS值[(2.67±0.66)ms/RRI]较对照组[(8.52±2.09)ms/RRI]明显降低(P<0.05).重度CHF组TO值[(0.79±0.67)%]较轻度CHF组[(0.12±0.86)%]明显增高(P=0.026),重度CHF组TS值[(2.88±0.79)ms/RRI]较轻度CHF组[(2.40±0.35)ms/RRI]明显增高(P=0.045).缺血性心脏病与非缺血性心脏病患者TO及TS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HF组中TO及TS值同时异常(TO≥0,TS≤2.5 ms/RRI)占53.3%(16/30),而TO或TS值仅1项异常占40.0%(12/30),CHF组HRT检测异常率为93.3%(28/30).结论 CHF患者HRT现象明显减弱,HRT可作为CHF严重程度的有效观测指标,对CHF患者预后的预测起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晚期的临床表现。我们对近两年在本科住院NYHA心功能Ⅲ Ⅳ级病人的治疗和护理进行回顾总结。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2 0 0 0~ 2 0 0 2年住院NYHA心功能Ⅲ Ⅳ级病人共 6 13例次 (NYHA心功能Ⅲ级 349例次 ,NYHA心功能Ⅳ级 2 6 4例次 ) ,其中冠心病 30 2例次 ,占 4 9 2 % ,高血压性心脏病 12 0例 ,占 19 6 % ,风湿性心瓣膜病 78例次 ,占12 7% ,原发性心肌病 6 5例次 ,占 10 6 % ,其它 4 8例次 ,占 7 9% ;男性 396例 ,女性 2 17例 ;平均年龄 5 8岁。2 治疗方案  (1)NYHA心功能Ⅲ级 :血管紧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清尿酸水平在慢性心力衰竭(CHF)中的变化以及与心力衰竭的关系.方法 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本院住院的128例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根据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A组(NYHAⅠ级)、B组(NYHAⅡ级)、C组(NYHA Ⅲ级)、D组(NYHA Ⅳ级).入院后均行尿酸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CHF组(B组、C组、D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较高于A组(P <0.01),D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高于B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HF组(B组、C组、D组)左心室射血分数较A组明显降低(P<0.01),D组左心室射血分数较B组显著降低(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组患者的尿酸浓度较A组、B组、C组高(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组、B组、C组患者的尿酸浓度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HF时尿酸浓度与NYHA心功能分级(r=0.408,P<0.01)、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呈正相关(r=0.228,P<0.05),与左心室射血分数无直线相关关系.结论 器质性心脏病患者随着心衰程度的加重血清尿酸水平呈进行性增高,尤其在心力衰竭程度重的患者(D组)更为明显,提示尿酸水平与CHF严重程度有相关性.因此,血清尿酸水平有助于评估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也可作为评价心功能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率变异性(HRV)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NHE高频心电检测仪,对86例心脏病患者进行HRV分析.结果老年CHF组(30例)各项指标均低于心功能代偿组(56例),尤其SD、HRVI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05).CHF组HRV减低程度与心功能级别呈负相关.SD、HRVI在心功能NYHA分级Ⅱ级与Ⅲ-Ⅳ级亚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和P<0.05).结论HRV分析是判断老年CHF预后和猝死危险性的一项无创、敏感、可定量、可重复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激光联合保妇康栓治疗慢性宫颈炎10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激光联合保妇康栓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采用激光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和对照组(仅采用激光治疗),每组100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重度患者的总有效率[76.5%(26/34)]明显高于对照组[52.8%(19/36)](P< 0.05),而两组轻度、中度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单纯型、颗粒型患者的总有效率[81.4%(35/43)和84.6%(33/39)]明显高于对照组[65.2%(30/46)和64.9%(24/37)](P< 0.05),而两组乳头型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妇康栓联合激光对慢性宫颈炎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率变异性(HRV)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NHE高频心电检测仪,对86例心脏病患者进行HRV分析.结果老年CHF组(30例)各项指标均低于心功能代偿组(56例),尤其SD、HRVI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05).CHF组HRV减低程度与心功能级别呈负相关.SD、HRVI在心功能NYHA分级Ⅱ级与Ⅲ-Ⅳ级亚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和P<0.05).结论HRV分析是判断老年CHF预后和猝死危险性的一项无创、敏感、可定量、可重复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析对心力衰竭患者予以NT-proBNP血清Hcy水平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3月到我院就诊的心力衰竭86例患者为研究资料,并将其看作试验组,同期选取到我院行健康体检的86例健康人员为对照组,观察比较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的血清Hcy水平与NT-proBNP诊断情况。结果:相比心功能Ⅱ级、Ⅲ级和Ⅳ级患者的血清NT-proBNP,对照组患者的血清NT-proBNP相对偏低(P0.05);对照组和心功能Ⅱ级、Ⅲ级和Ⅳ级患者的血清Hcy水平对比,心功能Ⅱ级、Ⅲ级和Ⅳ级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相比心功能Ⅲ级和Ⅱ级患者的血清Hcy和NT-proBNP水平,心功能Ⅳ级相对较高(P0.05)。结论:对心力衰竭患者予以Hcy及NT-proBNP水平检测,对评估患者预后及近期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不同硬膜外镇痛配方在老年患者开胸术后行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的效果及相关不良反应,以期寻找老年患者开胸术后镇痛的较佳方案.方法 选择65~84岁的胸科手术患者60例,ASA分级Ⅰ~Ⅲ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左布比卡因组(L组)、芬太尼组(F组)、左布比卡因+芬太尼组(LF组),每组20例.三组术后均行PCEA,镇痛液配方:L组:左布比卡因200 mg+地塞米松10 mg,F组:芬太尼0.8 mg+地塞米松10 mg,LF组:左布比卡因125 mg+芬太尼0.4 mg+地塞米松10 mg,均用0.9%氯化钠稀释至100 ml.分别于术后4、12、24、36、48 h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镇痛评分、镇静评分、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不良反应及治疗效果,并在镇痛结束后统计总体满意度.结果 LF组术后4、12、24、36、48 h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少于L组和F组(P<0.05),镇静评分低于F组(P<0.05);术后4、12、24 h镇痛评分低于F组和L组(P<0.05).LF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3/20)]明显低于L组[35%(7/20)]和F组[60%(12/20)](P<0.05),总体满意度[95%(19/20)]明显高于L组[60%(12/20)]和F组[80%(16/20)](P<0.05).结论 左布比卡因联合芬太尼应用于老年患者开胸术后行PCEA,镇痛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率低,适宜老年患者选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种类心脏病在妊娠合并心脏病中的发病率,分析不同心功能状态对孕产妇和围产儿的影响。方法:对2004年1月~2008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73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妊娠合并心脏病以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最高(33例占45.21%),其次为风湿性心脏病(22例占30.14%),不明原因心律失常(14例占19.18%),高血压性心脏病(3例占4.11%),心肌炎(1例占1.37%)。心功能Ⅰ~Ⅱ级与Ⅲ~Ⅳ级比较,妊娠孕周、新生儿平均体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3例妊娠合并心脏病,剖宫产率90.41%,围产儿死亡率为0。结论:先天性心脏病在妊娠合并心脏病发病率中居首位,而在农村边远地区,风湿性心脏病仍占相当大的比例。不同心功能状态影响孕周及新生儿体重,适时剖宫产术可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利多卡因在人工流产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将500例早期妊娠行人工流产患者按其意愿分为对照组(144例)和观察组(356例),观察组术前2~4h将0.4mg米索前列醇置入阴道后穹隆处并在宫颈4、8点的穹隆凹陷处分别注入利多卡因,对照组行常规人工流产术.比较两组疼痛分级、宫颈松弛程度及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中疼痛0、Ⅰ级率[11.5%(41/356)和84.8%(302/356)]高于对照组[0和13.9%(20/144)](P< 0.05),宫颈扩张程度中显效、总有效率[74.7%(266/356)和95.5%(340/356)]高于对照组[15.3%(22/144)和51.4%(74/144)](P< 0.05),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3.1%(11/356)]低于对照组[34.0%(49/144)](P<0.05),术中出血量[(29.6±11.4)ml]少于对照组[(45.3±14.6)ml](P< 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联合利多卡因用于人工流产,可有效降低患者疼痛感,降低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