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2 毫秒
1.
冠状动脉内直接支架术对无再流现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 (冠脉 )内直接支架术对术后无再流的影响。方法 包括 12 7例接受冠脉内直接支架术的患者 (直接支架组 )和一般情况匹配的 12 7例球囊扩张后行冠脉支架术的患者 (常规支架组 ) ,比较两组的一般情况、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即刻和临床随访结果。结果 直接支架组患者冠脉狭窄程度较轻 (82 %± 6 %和 87%± 11% ,P <0 0 5 ) ,支架置入术最终扩张压力明显增高 [(15± 5 )atm和 (12± 3)atm ,P <0 0 5 ],11例 (8 7% )支架置入后发生无血流现象 [常规支架组18例 (14 2 % ) ,P =0 17]。随访期两组严重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 ;但无血流组患者严重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增高 (4 8%和 8% ,P =0 0 0 1)。结论 冠脉内直接支架或常规支架术对术后无血流现象发生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 ;初次冠脉支架术后发生无血流现象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2.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以急诊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为代表的血管重建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式,但部分患者在支架安置术后仍出现无复流现象,这其中的原因尚无定论。目前研究认为,无复流现象的成因可能与血栓导致的远端栓塞、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血管内皮细胞缺血性损伤、冠状动脉介入操作诱发的血管痉挛收缩以及血管再灌注损伤有关,目前临床上常采用物理和药物两大类方法来防治无复流现象的发生。此文就近年来关于急诊冠脉支架术后发生无复流现象成因和治疗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冠状动脉无复流是指血管造影无血管机械性阻塞的证据,而冠状动脉循环所支配的节段心肌灌注不足的一种现象。现对无复流的概念、分类及可能的机制,诊断及防治方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冠状动脉无复流现象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状动脉无复流现象指的是血管造影无血管机械性阻塞的证据而冠状动脉循环所支配的节段心肌灌注不足的一种现象,与冠状动脉介入术和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密切相关.目前治疗上最主要的是冠脉内血管扩张剂和抗血栓剂对症使用,最近临床上血栓栓塞的病因研究进展,提供了一个防治的方向即远端保护装置的使用.  相似文献   

5.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是开通梗死相关动脉(IRA)的首选治疗方案。然而,成功地开通心外膜冠状动脉并不意味着心肌组织得到有效的血流灌注,即冠状动脉无复流现象。PCI术无复流现象的患者临床预后差、病死率高,故有效地改善梗死区域的心肌组织灌注,有利于提高无复流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目前已证实,冠脉内应用腺苷、硝普钠、替罗非班、尼克地尔、维拉帕米及口服他汀类药物可以有效地改善无复流现象的组织灌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病率逐年提高,而且患者的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因此,及早开通狭窄及闭塞相关的冠脉血管,保证持续、有效的心肌水平再灌注治疗,能明显缩小心肌缺血面积,挽救心功能,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减少其心律失常、急性心衰、心源性死亡等并发症发生,改善其预后.目前,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已经成为心肌血运重.建的最重要方法,越来越多的医院有能力开展PCI.  相似文献   

7.
冠脉无复流现象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冠脉无复流是指血管造影无血管机械性阻塞的证据 ,而冠脉循环所支配的节段心肌灌注不足的一种现象。本文对无复流的概念、分类及可能的机制进行探讨。目前认为冠脉无复流的发生是包括血管内皮损伤、微血管阻塞、白细胞和氧自由基等多因素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8.
冠状动脉无复流现象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多研究表明冠状动脉病变行再通治疗以后,部分心肌并未获得充分的血流灌注,心肌缺血仍然存在.这种现象被描述为无复流现象,本文就无复流现象的发生状况、发生机制、诊断及处理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首选治疗策略。虽然PCI后冠脉血流恢复,但仍经常观察到无复流现象,并且与较差的临床预后有关。导致该现象的病因机制复杂且相互关联,对这些机制的进一步认识有助于制定个性化的预防和治疗策略。可以使用冠脉造影、心肌对比超声及心脏磁共振等技术诊断无复流。许多药物可能改善实验室和临床无复流,但一些药物尚未明确地改善临床结果。  相似文献   

10.
在冠状动脉 (冠脉 )介入治疗中 ,冠脉内支架已被广泛应用 ,但一般需要先用球囊对靶病变部位进行预扩张 ,然后再置入支架和进行支架后加压扩张。本组对 2 1例患者未经球囊预扩而直接置入冠状动脉内支架 ,并获得成功。现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1.对象 :1996年 1月~ 2 0 0 0年 3月我院住院治疗的患者2 1例 ,男性 16例 ,女性 5例 ,平均年龄 5 2岁。心绞痛 15例 ,心肌梗死恢复期 6例。2 .方法 :均常规进行冠状动脉造影 ,多体位投影后确定病变的长度和血管的直径 ,选择适合的支架。直接将带球囊的支架送至未经预扩张的病变部位 ,支架释放后使用同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采用充分预扩张支架术、有限预扩张支架术和直接支架术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优缺点及远期疗效。方法 选择具有如下特点的病例进入观察:①临床诊断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或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②年龄≥65岁。③无糖尿病史。④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狭窄程度≥75%但≤95%,长度≤30mm,参考直径≥3.0mm,成角≤45°。⑤透视下病变钙化程度中度以下。对人选病例的病变随机分为3组:①充分预扩张支架组,采用与病变参考血管直径1:1的球囊充分预扩张后置入支架。②有限预扩张支架组,采用比病变参考血管直径小30%左右的球囊作有限预扩张后置入支架。③直接支架组,不经过预扩张直接置入支架。全组病例术后常规服用噻氯匹定4周,联合应用β-阻滞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他汀类降脂药物。每半年随访症状和心电图,对有胸痛症状和缺血检查结果者复查冠脉造影。结果 共入选198例患者(263个病变),男/女为122/76,年龄(72±11)岁。3组病变分组情况及介入治疗结果:①充分预扩张支架组,87个病变(63例),支架全部放置成功,支架直径(3.3±0.7)mm,长度(2.68±0.7)mm,预扩张后33个病变(37.9%)出现夹层,其中11个(33.3%)需采用长支架或补放支架处理。②有限预扩张支架组88个病变(69例),支架全部放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冠状动脉直接支架植入术治疗冠心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直接支架植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 42例 ,其中单支血管病变 2 1例 ,双支血管病变占 11例 ,三支血管病变 10例。结果 :42例患者病变血管73支 ,病变长度为 18± 13mm。其中 B型病变占 45 % ,C型病变占 2 1%。共植入 71个支架 ,成功率 97%。结论 :直接冠脉支架植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心脏介入性治疗技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直接置入冠脉内支架对急性心肌梗死(AMI)血管再通后“心肌无复流”现象的影响。方法将100例ST段抬高型AMI随机分为直接置入冠脉内支架组(直接支架组)和球囊预扩张置入冠脉内支架组(预扩张支架组),应用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心肌灌注显像(SPECT)、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试验(TIMI)血流分级、心肌呈色分级(MBG)、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和峰值时间及6个月临床随访来评价两种方法对AMI患者的心肌灌注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虽然术后即刻TIMI血流分级、术后24h内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及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96%、(48.14±4.43)%、(96.38土10.31)ml、(49.52±4.91)ml出境 vs 92%、(47.94±4.47)%、(99.66±13.26)ml、(48.18±5.32)ml,P〉0.05];但直接支架组与预扩张组比较,术后即刻MBG分级2~3级明显增高(90%VS74%,P〈0.05)、无复流发生率达10% vs 26%(P〈0.05),术后24h内SPECT心肌灌注积分(MPDS)明显降低(3.68±1.52 vs 4.93±1.84;P〈0.05)、CK-MB峰值明显减少[(217.2±96.86)U/L vs (260.22±97.78)U/L;P〈0.05)、CK-MB峰值时间明显提前[(11.72±2.67)hVS(13.7±2.06)h;P〈0.05),而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造影剂用量显著减少[分别为(40.48土7.18)min、(12.84±3.77)min、(134.82±55.05)ml vs (44.54±6.2)min、(15.82±5.08)min、(158.12±53.9)ml;P〈0.05];随访6个月后,与预扩张组比较,直接支架组LVEF明显增高[(52.19±3.36)% vs (50.2±5.32)%;P〈0.05],MPDS、LVEDV、LVESV显著减低[分别为2.39士1.50、(92.2±5.8)ml、(44.76±3.28)ml vs 3.11±1.74、(95.41±7.79)ml、(47.05±5.54)ml;P〈0.05]、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2级明显减少(8% vs 24%,P〈0.05)。结论直接置入冠脉内支架可降低AMI血管再通后心肌无复流的发生、缩小梗死面积、减轻左室重构,并可改善远期心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64排CT冠状动脉斑块分析对冠状动脉直接支架术的指导意义.方法 连续入选接受64排CT冠状动脉成像(CTA)并冠状动脉直接支架术治疗的患者42例,置入支架44枚.根据支架释放后有无残余狭窄分为2组,组间对比64排CT冠状动脉成像所示斑块的性质、斑块的CT值、钙化长度、横断面最大钙化面积.结果 残余狭窄组患者斑块的最大CT值大于无残余狭窄组(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当斑块的CT值达到648~679时,支架释放时出现残余狭窄的概率为70%~90%.结论 冠状动脉直接支架术支架释放后出现残余狭窄与斑块的最大CT值有关,当斑块有明显大的CT值时,采用直接支架术需谨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直接冠脉支架植入术在冠心病左心功能不全应用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189名冠心病左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成未预扩直接植入支架术 ( 组 ,n=95 )和预扩后植入支架术 ( 组 ,n=94)两组 ,观察两组 X线暴光时间、手术时间、造影剂用量、手术费用和心功能情况 ,左心功能通过 NYHA分级和超声心动图 (UCG)评价。结果 : 组 X线暴光时间、手术时间、造影剂用量、球囊导管用量 (分别是 10± 5 min,2 1± 5 min,93± 10 m l,2根 )均低于 组 (分别是 15± 2 m in,41± 10 min,136± 2 3ml,94根 ) ,4项数据两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围手术期心功能恶化者 组 (2例 )明显低于 组 (2 5例 ) ,P <0 .0 5 ;U CG测左室射血分数 (L VEF)和左心室内径(L VID) : 组术前 L VEF为 (4 1± 10 ) % ,术后 3月为 (5 4± 12 ) % ,P<0 .0 5 ,L VID术前 5 9± 5 m m,术后 3个月为5 2± 5 m m ,P<0 .0 5 ; 组术前 L VEF为 (4 0± 11) % ,术后 3月为 (5 2± 10 ) % ,P<0 .0 5 ,L VID术前 5 9± 5 m m ,术后 3月为 5 3± 6 mm ,P<0 .0 5 ;术后 3个月 L VEF和 L VID 组和 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直接支架术改善冠心病左心功能不全较预扩支架术疗效明显 ,且减少手术时间、造影剂用量及手术费用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比分析 49例老年 (86支血管 )和 6 1例老年前期 (98支血管 )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结果。结果 老年组冠状动脉病变严重、复杂病变较多 ,在复杂病变内置入支架比率高于老年前期组 ;手术即刻成功率和临床成功率均为 98.0 % ;术前病变平均狭窄率为 (94.5± 5 .6 ) % ,术后残余狭窄率为 (7.4± 8.2 ) % ;因球囊扩张不理想置入支架的为 45 .0 % ,因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并发夹层或濒临闭塞而置入支架的比率高于老年前期组。出现严重并发症 1例(2 .0 % )。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成功率高 ,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7.
18.
BACKGROUND: Diagnostic coronary angiography is often followed by coronary stenting. Therapy with aspirin and clopidogrel is currently the standard treatment for patients undergoing coronary stenting. Clopidogrel loading is usually given prior to the procedure. Some pretreated patients, however, are found to have triple-vessel disease (3VD) or left main disease (LMD) that requires referral for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 (CABG) surgery. Surgery in patients pretreated with clopidogrel may be complicated by excessive bleeding or delayed to avoid that risk. HYPOTHESIS: A risk factor-based formula may predict the likelihood that patients referred for coronary angiography will have 3VD or LMD. METHODS: Consecutive patients (n = 2,180) referred for coronary angiography constitute the training subset (n = 1,296) used to build the model, and the validation subset (n = 884) used to test the model.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s selected five variables showing strong associations with the presence of 3VD or LMD: age, gender, diabetes, hypercholesterolemia, and prior myocardial infarction (MI). A formula based on these variables and on the training subset was constructed to calculate the probability of 3VD or LMD. RESULTS: Applying this model to the validation subset predicted 3VD or LMD with 79% sensitivity, 53% specificity, 45%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and 83%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CONCLUSIONS: This simple formula based on five clinical variables is helpful in predicting the likelihood that patients, referred for coronary angiography, will have 3VD or LMD. Use of this formula can help decide in which patients clopidogrel loading prior to angiography should be avoid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