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肾上腺分泌雄激素与前列腺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临床医生在对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治疗过程中,往往采用雄激素全部阻断。但是近年在全雄激素阻断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本文结合近年来研究,得出以下四点结论:前列腺细胞在体内增殖是多因素结果,不是单纯雄激素作用结果。男性随着年龄增加,雄激素水平降低,前列腺癌发病率增高。在正常男性服用适量雄激素可能起到预防前列腺癌发生的作用。肾上腺来源雄激素和前列腺癌的复发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2.
前列腺肿瘤中雄激素受体基因突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雄激素受体基因突变与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症发生发展的关系,采用多聚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分析技术对未经治疗的20例前列腺癌和20例前列腺增生症组织中雄激素受体基因第8外显子突变情况进行检测。结果:在2例晚期前列腺癌和1例前列腺增生症组织中检出雄激素受体基因第8外显子突变,2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经内分泌治疗后均在9个月内复发。结果认为:前列腺癌中雄激素受体基因突变可能是不常见的,但雄激素受体基因突变与前列腺癌对内分泌治疗产生抵抗关系密切;对雄激素受体基因突变与前列腺增生症的关系有必要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前列腺癌的治疗中,部分患者可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手术,但其余患者需要内分泌及其他非手术治疗。经抗雄激素治疗后部分患者病情好转,但部分患者在治疗12~18个月后逐渐对抗雄激素治疗失去反应,逐步发展为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非依赖性状态的出现是前列腺癌患者死亡的原因也是治疗的难点。近年来,对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的治疗有了许多新的认识和进展。本文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1概述 早在50多年前,Huggins和 Hodges就提出雄激素对前列腺癌生长有显著的调节作用[1]。通过雄激素去势或在雄激素受体水平阻断雄激素而进行的内分泌治疗,是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必然选择,以症状的消失或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的下降为依据,至少80%的前列腺癌最初对内分泌治疗有效。然而内分泌治疗最终对大对数患者无效,且无有效的替代疗法[2] 许多研究已重视到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及其基因在内分泌治疗失败中的作用[3]。 AR结合并介导雄激素对靶细胞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合并膀胱出口梗阻的晚期前列腺癌的治疗方法。方法应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联合全雄激素阻断治疗对32例晚期前列腺癌病人进行治疗。结果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中失血少,无一例输血,术后有少数患者出现尿频和急迫性尿失禁,但未出现尿潴留。术后24周,32例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最大尿流率,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值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对晚期前列腺癌病人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结合全雄激素阻断治疗,能有效缓解晚期前列腺癌所致的尿路梗阻等并发症,能显著改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前列腺癌是美国和欧洲男性癌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在中国前列腺癌发病率正逐年升高.雄激素剥夺已成为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标准.药物去势抑制睾丸生成睾酮和双氢睾酮,但肾上腺和前列腺癌组织产生的雄激素仍导致前列腺癌进展,这个阶段称为去势抵抗前列腺癌(CRPC).现在的雄激素拮抗剂已经成功地降低了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的水平,但还不能延长患者生命.醋酸阿比特龙通过阻断对前列腺癌发展起关键作用的细胞色素P450 17α-羟化酶(CYP17)明显减少雄激素的生成,延长患者生命.随着阿比特龙和卡巴他赛等药物的应用,前列腺癌的治疗方式已经改变.这里我们提供一个有关醋酸阿比特龙作用机制和对CRPC治疗潜力的综述.  相似文献   

7.
前列腺癌是西方国家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是引起老年男性死亡的第二位原因。我国的前列腺发病率远低于欧美国家,但近年来有上升趋势。目前雄激素去势或者阻断仍然是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首选治疗,然而,经这种治疗12~16个月后,前列腺癌由激素依赖性变成激素非依赖性,对抗雄激素治疗不再有效。尽管前列腺癌雄激素依赖性发生变化的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但大量的研究表明,前列腺癌雄激素非依赖性与雄激素受体(AR)的反常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8.
激素抵抗型前列腺癌的治疗进展与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列腺癌是一种老年男性高发疾病,在西方国家,前列腺癌是男性第二大恶性肿瘤,仅次于肺癌。据统计,2001年全球新发现前列腺癌198 100例,死亡31500例。近年来,在我国发病率也逐年上升,已列为泌尿系肿瘤的第三位,并且发病年龄也日趋年轻化。虽然前列腺癌根治性手术是治疗早期前列腺癌的根本方法,但由于临床确诊往往较晚,大部分患者失去了根治的机会,所以手术或药物去势剥夺雄激素仍是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标准方案。内分泌治疗虽然在绝大多数患者开始段可以达到肿瘤缩小、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下降,并能缓解症状,但雄激素撤除治疗2~5年内,前列腺癌从激素敏感、雄激素依赖逐渐不再对激素敏感,从而进展到激素抵抗性阶段,成为激素抵抗型前列腺癌(Hormone refractory prostate cancerHRPC).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晚期前列腺癌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对36例晚期前列腺癌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加雄激素全阻断疗法。结果随访4~48个月,所有患者术后近期排尿通畅,转移性骨痛减轻或消失,血清PSA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直肠指诊前列腺体积缩小。2例患者后期转移性骨痛症状反复发作,转上级医院放疗。结论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加雄激素全阻断疗法。能显著改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报道1例高危局限晚期前列腺癌经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后的组织病理改变特点,探讨新辅助治疗对此类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1例高危局限晚期前列腺癌患者(T4N0M0),MRI检查提示前列腺占位,大小约65 mm×85 mm×68 mm,伴盆腔周围器官侵犯;前列腺靶向穿刺结果提示前列腺腺癌(Gleason 5+4);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最大限度雄激素阻断)6个月后接受机器人前列腺癌根治术并盆腔淋巴清扫.术后随访16个月.结果 患者经最大限度雄激素阻断内分泌治疗6个月后,前列腺MRI平扫+PWI+DWI提示肿块未见;术后病理提示:全组织制片,镜下见前列腺组织增生伴局灶性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所有切片未见癌组织,各切缘及淋巴结均阴性.术后6周患者复查总PSA<0.008 ng/ml.术后接受雄激素剥夺治疗16个月,总PSA均低于0.02 ng/ml.结论 高危局限晚期前列腺癌经内分泌治疗后其病理可能出现上皮内瘤变样的逆转,新辅助治疗后可改善此类高危患者前列腺癌根治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1.
前列腺癌在我国并不多见,1965年张振雄、马腾骧报告12年内共收治前列腺增生症317例,前列腺癌31例,后者占前列腺疾患的8. 8%。我院统计1969年~1977年,135例前列腺增生症和26例前列腺癌,后者占12. 4%。在英美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则相当高,据1972年 Mahoney 报告,自1957年起,前列腺癌在美国已占男性癌肿发病率的第三位。因此近年来,对前列腺癌的诊断和治疗,颇受人们重视。  相似文献   

12.
前列腺癌作为男性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已经严重威胁我国男性健康。药物治疗作为转移性或局部晚期前列腺癌主要的治疗手段,对于延缓疾病进展、改善患者预后显得尤为重要。目前针对雄激素轴线进行的分子靶向治疗的新疗法,更加精确地针对雄激素或雄激素受体发挥作用,为延长患者存活率提供了可能。现就目前抗雄激素分子靶向治疗前列腺癌相关研究现状及药物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见的癌症之一。研究表明雄激素-雄激素受体信号通路在前列腺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雄激素剥夺疗法已被广泛用于前列腺癌治疗多年, 但大多数患者会不可避免地发展成更具侵袭性的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因此, 迫切需要新的策略来解决这一困境。目前, 通过降解雄激素受体治疗前列腺癌显示出了良好的临床医用前景。本文对降解雄激素受体治疗前列腺癌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正前列腺疾病是影响着许多男性身体健康的常见疾病。前列腺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及前列腺癌(PCa)这三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与性激素有关系。以往多从雄激素作用机制和生长因子等方面进行研究,现在雌激素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就雌激素及其受体在前列腺炎、良性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疾病中的影响进行综述,旨在为前列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发现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随着老龄化的到来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高,已成为威胁老年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因去势能够缓解前列腺肿瘤的发展态势,药物和手术去势成为晚期前列腺癌,特别是经济条件不佳而无法承受药物治疗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一个重要治疗手段.对于复发和转移的前列腺癌,其治疗主要采取内分泌激素疗法.但所有的内分泌治疗往往只能延缓肿瘤进展或缓解患者症状,通常,前列腺癌患者经历12~20个月的病程发展后将转化为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androgen independent prostate cancer,AIPC),甚至是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hor-mone refractory prostate cancer,HRPC),这类患者放化疗效果较差,内分泌治疗也不再有效,患者最终往往死于癌细胞的恶性增殖与远处转移,目前尚无有效的方法以应对[2].多数 AIPC 患者的细胞核内可阳性表达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3].AIPC 的发生和 AR 异常激活相关,其中也包括 TGF-β信号通路和 AR 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6.
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切除加雄激素阻断治疗晚期前列腺癌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切除加雄激素阻断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1例前列腺癌晚期(D)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切除及睾丸切除术,术后3~5d口服氟他胺做全雄激素阻断以及氟他胺加达菲林的药物去势治疗。结果随访3~42个月,生存者29例,2例患者生存超过5年,20例超过1年。其中7例骨转移病灶减少,6例骨痛患者治疗后疼痛消失。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从术前的75.37μg/L降至1.34μg/L(术后1个月),3个月后降为0.27μg/L。B超、胸片、骨扫描未见新的转移灶。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癌电汽化切除加全雄激素阻断治疗晚期前列腺癌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及其诊断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1941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的Huggins等[1 ] 曾报告 ,睾丸切除术或口服己烯雌酚的雄激素剥夺疗法 (androgenablationtherapy ,AAT)对晚期前列腺癌 (PCa)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并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在此后的几年内 ,一些临床统计结果表明 :约有 80 %的晚期PCa患者经过AAT治疗可以得到主、客观指标的好转。从此 ,AAT作为PCa的一项标准治疗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公认。然而 ,随着雄激素剥夺疗法得到广泛应用 ,人们发现许多患者在接受AAT的过程中 ,其效果平均只有 1 2~ 1 6个月[2 ] ,此后前列腺…  相似文献   

18.
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见的癌症之一,雄激素剥夺疗法(ADT)仍然是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然而经过一段时间后这种方法最终会失败,患者会发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所以迫切需要新的治疗方法。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雌激素及其受体在前列腺癌的作用,其中,雌激素受体β参与正常前列腺上皮细胞的分化及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作用,有望成为新的前列腺癌治疗靶点。本文对雌激素受体β在前列腺癌中的作用相关研究进行系统的综述。  相似文献   

19.
前列腺癌(prostae cancer,PCa)是欧美国家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据美国癌症协会发表的2010癌症数据[1]显示,PCa的新发病例在男性肿瘤中居第一位,死亡率仅次于肺癌。近年来,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呈明显快速上升趋势。前列腺癌患者起病隐匿,一旦确诊即有半数已处于前列腺癌的晚期,失去了手术根治的时机,只能采用抗雄激素治疗,然而对于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的治疗方法仍然十分有限,患者通常存活时间仅为2~3年。针对该类患者的治疗已成为临床关注的[2]  相似文献   

20.
晚期前列腺癌行单独去势治疗后初次复发时 ,雄激素受体基因表达增加是否可预测随后的联合雄激素阻断疗效 ,作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共有 77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首先接受了单独去势治疗(睾丸切除、LHRHa及Bicalutamide) ,初次复发后再行联合雄激素阻断治疗 ,复发定义为连续 2次PSA升高、骨痛加重或局部复发。初次复发时行前列腺穿刺活检 ,对活检标本行荧光原位杂交以确定雄激素受体基因表达情况。每 3个月随诊 1次以评估联合治疗的效果。结果显示 ,77例患者中有 10例雄激素受体基因表达增加 (13% ) ,这些患者对随后的联合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