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目的 探讨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病因、临床表现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12例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患者临床表现,分析实验室检查资料及给予维生素B12治疗的疗效.结果 12例均有后索、侧索及周围神经损害.大多数病例血清维生素B12降低,肌电图示周围神经损害.脑与脊髓MRI呈现白质脱髓鞘改变.维生素B12治疗有效率为91.7%.结论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是由于维生素B12缺乏所致的后索、侧索及周围神经损害为主的疾病,早诊断、早治疗是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效果.结果 7例有后索、侧索和周围神经损害,维生素B12浓度降低;3例肌电图周围神经损害;1例MRI有胸髓改变,维生素B12治疗有效.结论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是由于维生素B12缺乏所致的后索、侧...  相似文献   

3.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描述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例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20例均有后索、侧索及周围神经损害,以不同程度后索、侧索损害为主12例,以周围神经损害9例,四肢肿胀1例,精神症状2例。血清维生素B12降低15例,正常5例。结论SCD是一种可治性疾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预后起着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CD)的临床特点及转归;方法:收集我院近6年来诊断为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病人35例,分析其临床特点及相关辅助检查,并对病人进行随访。结果:35例SCD患者均表现为脊髓后索、锥体束和(或)周围神经受损症状,其中合并有精神症状6例;血清维生素B12降低22例,外周血检查有贫血者21例;脊髓MRI检查均在不同节段后侧索有明显长或等T1长T2信号改变的24例;其中29例患者做电生理检查均有异常;经过规范维生素B12治疗后,35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结论:SCD的诊断除了典型的脊髓侧索、后索损害、周围神经损害和巨幼红贫血症状外,还有明显的精神症状;借助于脊髓MRI检查,结合血生化检测、电生理检查基本可以确诊;早期补充维生素B12可明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CD)的病因、临床特、辅助检查、诊断及治疗.方法:收集13例SCD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血红蛋白检查及血清维生素B12水平测定,8例行电生理检查,9例行脊髓MRI检查.结果:全部SCD患者主要表现脊髓后索、侧索及周围神经受损的症状,8例伴有贫血和血清维生素B12水平下降,4例有电生理和脊髓MRI异常,13例用维生素B12治疗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结论:SCD主要累及脊髓后索、侧索及周围神经,常伴有贫血、血清维生素B12水平下降、电生理及脊髓MRI改变,早诊断、及时使用维生素B12治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CD)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8月我院收治的14例SC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4例均为慢性或亚急性发病,有脊髓后索、侧索及周围神经损害表现;7例轻度贫血,4例中度贫血;9例维生素B12低于正常.脊髓MRI检查,7例脊髓后索呈等T1、长T2长条状信号,累及颈髓4例、上胸髓3例;经维生素B12治疗后5例临床症状基本消失,8例症状改善,1例病程>3年者疗效欠佳.治疗后复查血红蛋白和维生素B12浓度均恢复正常,复查MRI 5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病灶缩小.结论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为决定SCD预后之关键,补充维生素B12是本病治疗的根本;部分诊断困难或疗效欠佳者,应观察维生素B12治疗效果及病情变化,进行随访及MRI复查,进一步明确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MRI检查对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MRI资料,分析该病的MRI表现特征。结果 8例患者均因神经系统损害体征起病,6例患者行血清维生素B12检查,3例表现为维生素B12值升高,3例正常。8例患者MRI检查能直观地显示病灶,表现为颈胸段脊髓后、侧索的对称性T1WI等或稍低信号和T2WI高信号,其中2例合并脊髓肿胀、增粗。患者经B族维生素治疗后,7例病情稳定、症状改善,1例无明显改善。结论 MRI检查能准确显示病变部位,且病灶形态具有一定影像学特征,是目前唯一能直接显示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其诊断有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CD)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5年6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SCD患者24例,均行血常规、血清维生素B12水平测定及神经电生理检查,16例患者行脊髓MRI检查。结果应用维生素B12治疗后所有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SCD主要累及脊髓后索、侧索及周围神经,早期给予维生素B12治疗可明显改善症状,提高预后。  相似文献   

9.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1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亚急性联合变性的病因、临床特点及MRI表现.方法:对15例亚急性联合变性的临床及MRI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血清维生素B12浓度降低占所测病例的54.5%,贫血占46.7%(其中恶性贫血占42.8%).典型临床表现者占73.3%,不典型表现占26.7%;早期易误诊.MRI检查12例,6例(50%)表现为脊髓后索或后侧索长条状长T2信号.结论:本病主要病因为维生素B12缺乏,临床表现较复杂,应综合分析.MRI检查对本病具有客观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CD)是维生素B12缺乏导致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脊髓的后索、侧索及周围神经,严重者可累及大脑白质及视神经;及时予大剂量维生素B12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2010-2013年我院收治SCD患者2例,经予维生素B12治疗后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是由于胃肠道内维生素B12吸收不足所造成的一种以脊髓后索与侧索及周围神经变性疾病,以往对本病误诊者较多。近年由于检查水平提高,使本病能及时确诊和正确认识,现将我院近5年收治的15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CD)是由于体内维生素B12含量不足而引起的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变性的疾病。病变主要累及脊髓后索、侧索及周围神经等。现就本人在2003~2009年的工作中经历的15例SCD患者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 ( Subacute combineddegeneration of spind cord,SCD)是由于体内缺乏维生素 B12 引起的脊髓后索、侧索及周围神经的变性疾病。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自 1 996年 4月至 2 0 0 2年 4月间共收治 2 5例住院患者 ,现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CD)的临床和MRI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SCD患者的MRI影像图像及临床诊治资料。结果12例患者均因神经系统损害体征起病,血清维生素B12降低6例,升高2例,正常4例。1例MRI检查未见明显异常。11例患者MRI检查能直观地显示病灶,其中1例表现为脊髓萎缩,其余10例表现为颈胸段脊髓后、侧索的对称性T1WI等或稍低信号和T2WI高信号,其中1例合并颅内异常信号。患者经维生素B12治疗后,11例症状有明显改善,1例无明显改善。结论 MRI检查能准确显示病变部位,且病灶形态具有一定影像学特异性,对SCD的诊断有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MRI在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C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经临床证实的SCD病人的 MRI表现.6例病人均行MRI平扫,其中1例行增强扫描.结果 5例病人脊髓后索及侧索同时受累,双侧对称,另外1例后索单独受累.病变区表现为条带状或斑片状等T1长T2信号,边缘欠清晰.行MRI增强扫描1例在脊髓后索和侧索区见条带状短T1异常信号影,边界不清.结论 MRI能很好显示脊髓SCD的影像学特征,是SCD诊断优先选择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MRI在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6例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患者的MRI平扫及Gd-DTPA增强扫描资料.结果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多见于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病变多累及颈胸段脊髓的后索、侧索,并可不同程度累及脑白质、视神经和周围神经,表现为弥散_而不均匀的白质变性,在MRI T1WI序列病变信号变化不明显,与正常脊髓相似,T2WI序列上呈条状或斑片状的高信号,边界欠清晰;Gd-DTPA增强扫描检查病变强化不明显.#结论 MRI因其多方位、多序列成像等优点,对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为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  相似文献   

17.
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SCD)又叫维生素B 12缺乏症,临床上较少见,它是由于维生素B12 缺乏引起的脊髓后、侧索的神经变性疾病,有时亦累及周围神经.发病呈亚急性或慢性,隐袭性进展,病程长.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易误诊.现将我院诊治的2例病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又称亚急性联合变性( SCD ) ]是维生素B12 ( VitB12 )缺乏引起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脊髓后索、侧索及周围神经,临床特征为双下肢乏力、僵硬、步态不稳,并可伴有末梢型感觉异常,症状呈进行性加重. 该疾病早期误诊者较多,漏诊者也较多. 现将我院2006年4月至2016年7月诊治的56例SCD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MRI对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CD)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临床确诊的8例SCD患者的MRI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颈椎和(或)胸椎MRI检查,其中3例行MRI增强检查,2例患者于治疗后复查。分析其影像学特点。结果 8例患者均可见颈髓或胸髓后索受累,其中有2例侧索同时受累,矢状位见脊髓后部纵形等或稍长T1、长T2异常信号,横轴位部分可见典型的倒"V"字征。3例行MRI增强扫描均未见明显强化。1例患者维生素B12治疗后1年复查MRI,发现原脊髓长T2异常信号范围明显缩小。结论 MRI对SCD的早期诊断及疗效随访上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内因子抗体和/或抗胃壁细胞抗体对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ubacute combined degeneration of spinal cord,SCD)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宣武医院2014年8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8例内因子抗体和(或)抗胃壁细胞抗体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血清维生素B12、血红蛋白和血同型半胱氨酸、神经电生理及影像学资料结果.结果 8例患者均为亚急性或慢性起病,进行性加重,仅有3例出现了典型的脊髓后索、侧索和周围神经均受累的体征;血清维生素B12低于正常者5例;血红蛋白低于正常者2例;同型半胱氨酸高于正常者4例.4例患者行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检查,均提示肢体周围神经损害;脑脊髓MRI异常者4例.内因子抗体及抗胃壁细胞抗体均阳性者3例,仅内因子抗体阳性者3例,仅抗胃壁细胞抗体阳性者2例.8例患者均给予维生素B121 000 μg/d肌肉注射,1个月后对其进行随访,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好转.结论 有不完全脊髓后索、侧索、周围神经受累表现的患者,应该考虑到SCD可能,即便是脊髓影像学和血清维生素B12水平正常,也应该进行血内因子抗体和抗胃壁细胞抗体检查.内因子抗体和(或)抗胃壁细胞抗体阳性SCD患者需要长期肌肉注射维生素B12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