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瘀证的研究发展脉络与评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主要从4个方面论述了血瘀证50年来研究进展.理论研究,着重从古今文献论述血瘀证定义和含义;客观研究,着重对生理、生化、血液流变学、免疫学、病理学和微循环等方面对血瘀证进行研究;血瘀证的动物模型研究,主要对血瘀证动物模型的建立与造模方法和途径进行研究;诊断标准研究,包括诊断标准、诊断指标的研究。并对上述内容进行了评述,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基于复杂算法的中医证候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将中医诊断方法与复杂算法结合,以期通过复杂算法研究证候诊断的新思路。方法通过多中心流行病学调查,收集包括5种病的696例病例,采用信息熵的关联度和多元对应分析对中医证候中的血瘀证及亚型进行研究。结果基于信息熵的关联度提取出气虚血瘀、气滞血瘀、阴虚血瘀、痰浊血瘀4种血瘀亚型的症状体征,得出4种亚型的共同症状体征共12项作为总体血瘀证的症状体征。说明血瘀兼证=血瘀证 兼证;同时得出气虚血瘀患者的总体血瘀证贡献度远大于其他3类亚型。利用对应分析得出5种疾病与血瘀兼证的相关距离表。结果显示气虚证位于5种不同部位血瘀证的中央。类风湿关节炎与阴虚血瘀证的关系最密切;肝硬化与气滞的关系最密切;月经不调与气虚、气滞的关系最密切;脑梗死与气滞痰浊的关系密切;心绞痛与痰浊的关系最密切。结论综合以上2种算法,说明复杂算法适合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同时得出气虚证是伴随血瘀证的主要证候,不同兼证的血瘀证除有共同的症状和体征外,还各有自己的特点。即使是公共症状,它们各自在不同部位所占的权重也不同。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阴虚血瘀证的形成机制和临床特点。认为阴虚、血瘀互为因果,相互影响,决定了阴虚血瘀证的广泛性,但以阴虚致瘀为主。同时,认为阴虚证多存在微观血瘀的病理变化,故阴虚燥热内盛的病证;热毒炽盛,窜扰脏腑、脉络的病证;郁热蕴阻脉络、关节的病证;阴虚热盛有出血倾向的病证;性喜柔润,以阴为体的脏腑病证等,易出现阴虚血瘀证。阴虚血瘀证患者易发生中风和心肌梗死,属血瘀证中比较危险的一种。  相似文献   

4.
正血瘀证是中医临床中常见证之一,自古以来历代医家积累了丰富的证治经验,现代中医对血瘀证的中西医基础和临床研究也已达到较高的水平。为进一步阐明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理论,总结和提高血瘀证及其治疗方法,展示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研究的新成果、新理论和新方法,为临床治疗血瘀证提供新依据,特面向国内外广泛征稿。现将征稿相关内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5.
证候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基础科学问题,血瘀证在证候研究中最具代表性,以血瘀证为切入点,研究证候的规范及其与疾病、方剂的相关性,阐明证候的科学内涵,具有重要意义。寻找证候的生物特征组合演化规律是证候研究的新思路,病证结合、方证相应是证候研究的重要途径,多因素信息处理方法和复杂系统模型是证候研究的新方法。提取证候因素,建立辨证方法新体系,寻找证候的生物特征及其组合规律,探索证候多因素信息处理的方法,建立证候的复杂系统模型是研究的重要内容及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6.
活血化瘀药物的基础研究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活血化瘀药物的基础研究及其临床应用李孟森王思灵和岚(海南医学院生化教研室)海口570102血瘀证是中医最常见的临床病证,其包括广泛的病理过程,有关血瘀证的认识,我国学者从本世纪七十年代开始,运用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和技术,对血瘀症及其相应治法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血瘀证客观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血瘀证客观化研究进展山东中医药大学94级研究生(250014)张沁园山东医科大学94级研究生丁向东【关键词】血瘀证客观化综述血瘀证是中医血证的重要证型之一,也是许多临床疾病的基本病机。可分为气虚致瘀、血寒致瘀、血热致瘀和气滞血瘀四型〔1〕,主要脉证表...  相似文献   

8.
502例血瘀证患者红细胞变形能力与血瘀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血瘀证患红细胞变形能力与血瘀证的关系。方法:研究分组,血瘀组502例,健康组200人,青年组200人。结果:1、血瘀证组患的红细胞变形能力明显下降,与健康人和青年人组比较差异显(P<0.01-0.001);健康人组与青年人组对照也有差异(P<0.05)。2.血瘀证组患红细胞变形能力与血瘀的程度及年龄增长呈反比(P<0.05-0.005)。结论:1.血瘀证的发生发展与红细胞变形功能关系非常密切;2.血瘀程度越重红细胞变形能力越差;3.年龄越大其红细胞变形能力越差。  相似文献   

9.
正血瘀证是中医临床中常见证之一,自古以来历代医家积累了丰富的证治经验,现代中医对血瘀证的中西医基础和临床研究也已达到较高的水平。为进一步阐明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理论,总结和提高血瘀证及其治疗方法,展示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研究的新成果、新理论和新方法,为临床治疗血瘀证提供新依据,特面向国内外广泛征稿。现将征稿相关内容通知如下。征稿主题:(1)血瘀证及活血化瘀方药的相关基础研究;(2)血瘀证的活血化瘀方药的临床研究;(3)血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证候分布特点和证候内部特征,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常见证候和证候要素以及分布规律,为证候的规范研究提供循证依据。方法:对符合要求的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文献中涉及的证候和证候要素进行规范,运用SPSS13.0进行频次统计。结果:多囊卵巢综合征最常见的证候依次为:痰湿证、肾阴虚证、肾虚痰瘀证、肾虚证、气滞血瘀证、肾阳虚证、肾虚肝郁证、肾虚血瘀证。证候要素中,病位在:肾、肝、脾。病性主要为阴虚、痰、阳虚、血瘀、气滞、湿。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病主要在肾,与肝、脾密切相关;病机主要是本虚标实,以阴虚、阳虚为主,痰湿、血瘀、气滞为标。本研究结果也提示,从证候要素对证候进行研究,将对中医证候的规范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恶性血液病血瘀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血瘀证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12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了血瘀证的临床观察和血浆血小板α颗粒蛋白(GMP-140)及D-二聚体(D-D)的检测。结果 恶性血液病患者中血瘀证的检出率为69.64%。血瘀证组血浆GMP-140及D-D检测的水平均显著高于非血瘀证组(P〈0.01)。结论 恶性血液病血瘀证患者血小板的激活与消耗增多,并有继发性纤溶存在。血浆GMP-140及D-D的水平与血瘀  相似文献   

12.
血瘀证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瘀理论源自《内经》,在不断的丰富和发展中血瘀证研究已经成为中西医结合最紧密的研究领域之一。在气滞、气虚、痰凝、阳虚、血热、外伤等致瘀因素作用下,血瘀证患者会产生血液及血管两方面的病理变化,这些变化与肿瘤的形成和转移有一定的关系,基于这种关系衍生出了运用活血化瘀法抗肿瘤的临床与基础研究。目前血瘀证的造模方法主要有仿照病因病机造模和重复病理过程造模两种,但能够全面体现血瘀证四诊要点的复合模型暂时还未出现。舌诊是血瘀证诊断的一个核心环节,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舌色、舌苔、舌质、舌下络脉等领域,但评价标准和方法尚在摸索当中。  相似文献   

13.
血瘀理论源自《内经》,在不断的丰富和发展中血瘀证研究已经成为中西医结合最紧密的研究领域之一。在气滞、气虚、痰凝、阳虚、血热、外伤等致瘀因素作用下,血瘀证患者会产生血液及血管两方面的病理变化,这些变化与肿瘤的形成和转移有一定的关系,基于这种关系衍生出了运用活血化瘀法抗肿瘤的临床与基础研究。目前血瘀证的造模方法主要有仿照病因病机造模和重复病理过程造模两种,但能够全面体现血瘀证四诊要点的复合模型暂时还未出现。舌诊是血瘀证诊断的一个核心环节,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舌色、舌苔、舌质、舌下络脉等领域,但评价标准和方法尚在摸索当中。  相似文献   

14.
袁小琴  李玉玲 《海南医学》2011,22(10):33-34
目的探讨海南地区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特征,为PCOS的病机探索及证候的规范研究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120例PCOS患者按中医证候分为肾系证、肝系证、脾系证及血瘀证,并与山东地区PCOS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进行比较。结果海南地区PCOS患者最常见的证候依次为:肾系证(61.7%)、肝系证(17.5%)、血瘀证(13.3%)及脾系证(7.5%),其中以肾虚血瘀为最常见证候。与山东地区PCOS患者中医证候分布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南北不同区域PCOS患者中医证候分布有差异。海南地区PCOS患者的证候分布以肾虚血瘀型最常见,是该地区PCOS发生的重要病机。  相似文献   

15.
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与血瘀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中医基本理论,阐述了膝OA的血瘀病机,并通过探讨骨内高压与血瘀证、氧自由基与血瘀证的内在联系,论证了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与血瘀证的相关并存性,为运用活血化瘀药物治疗膝OA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老年病患者甲皱微循环检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医认为机体生,长,壮,老是自然过程,近10余年来对老年病有很多研究,有认为是肾虚,有认为是血瘀等,本文从甲皱微循环的角度,分析老年病的特点,分为老年病组与中青年组,及老年血瘀证组与中青年血瘀证组。结果表明老年病组在红细胞聚集,微血流流态,综合判断方面异常发生率及程度均高于中青年组,老年血瘀证组与中青年血瘀证组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7.
外伤血瘀证动物模型的研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是我国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临床及理论研究中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国家对其也列为重点攻关项目。江苏省中医药研究所在执行“七五”科研项目中,组成了以顾亚夫、王殿俊、倪正为负责人的课题组,根据血瘀证临床常见病因、分型研制了比较符合临床特点的外伤、热毒、寒凝、血虚等不同证型的血瘀证动物模型,并对其从微循环、血液流变、生理、生化、病理等方面进行多途径、多指标、多层次的研究,以探讨不同证型的血瘀模型的共性和各自的特异性及其发病机理。现将血瘀证研究模型之一至五共同发表,供中医血瘀证研究者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学报》2009,7(7):670-670
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研究是中医、中西医结合研究中最为活跃、最富有成果的领域之一。循环系统疾病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鉴于活血化瘀在防治循环系统疾病中的重要地位,为进一步推动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的深入研究,经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批准,  相似文献   

19.
血瘀证是中医临床常见证型之一,在中医经典《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对血瘀证的症状及诊断有详细论述,为后世血瘀证的临床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以现代中医诊断学的思路对《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所涉及血瘀证的信息进行系统性归纳,总结与分析仲景血瘀证的诊断特点,并将2书中出现的诊断依据与血瘀证现代诊断标准相对比,为全面了解仲景血瘀证的诊断特点提供思路。对研究从汉代至今血瘀证诊断的发展和演变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心率变异性指标与冠心病患者血瘀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纳入中日友好医院2017年1月1日—2022年7月4日30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根据冠心病血瘀证评分标准,分为血瘀证组与非血瘀证组,血瘀证组再分为轻、中、重3组。评估血瘀证组和非血瘀证组以及血瘀证患者各亚组之间的心率变异性指标的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血瘀证的影响因素。结果:血瘀证组与非血瘀证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高血压、2型糖尿病、心衰、搭桥、吸烟史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血瘀证组相比,血瘀证组患者在冠脉病变支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RR间期标准差(SDANN)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房颤病史、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FDP)、SDANN在血瘀证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为血瘀证的影响因素。结论:心率变异性指标在冠心病血瘀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方面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