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胸乳途径行腔镜甲状腺手术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0月至2016年10月为2 095例患者经胸乳途径行腔镜甲状腺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2 066例成功完成腔镜手术,29例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平均(95.0±16.5)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5±2)ml,术后第2天拔除颈部引流管,第3天出院。术后平均随访(50.0±6.3)个月,术后发生颈部出血2例,颈前皮下积液93例,颈前皮肤烫伤5例,术后皮下气肿3例,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18例,无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术后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38例,无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患者。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术后复发4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无复发,无手术相关死亡病例。成功施行腔镜甲状腺手术的2 066例患者对术后美容效果非常满意。结论:胸乳途径腔镜甲状腺手术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兼具美容效果,尤其适于年轻女性患者,值得在临床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2.
腔镜甲状腺手术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腔镜甲状腺手术出现并发症的原因并进行分析。方法回顾分析410例双乳晕径路腔镜甲状腺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除1例中转开放手术外,其他均在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20.7±58.0)min,术后发生出血1例,喉返或喉上神经损伤并发症12例,低钙血症4例,皮下积液25例。结论熟悉腔镜甲状腺手术的解剖和规范操作,腔镜甲状腺手术的并发症是可以预防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全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全切除术的安全性和优劣性.方法:对2008年9月-2012年3月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88例Ⅱ度肿大以内双侧甲状腺多发结节患者随机行全乳晕入路腔镜和开放甲状腺全切除术,观察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中甲状旁腺暴露、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腔镜组和开放组手术时间分别为(83.85±14.18)min和(70.55±11.20)min(P< 0.05),而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中甲状旁腺暴露率、术后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术后暂时性喉返神经麻痹发生率、永久性喉返神经麻痹发生率分别为(10.0±4.12)mL和(10.5±4.59) mL、(3.3±0.97)d和(3.4±0.88)d、97.1%和95.8%、7.4%和10.8%、1.5%和1.7%、1.5%和4.2%、1.5%和0.8%(P均>0.05).结论:Ⅱ度肿大以内的双侧甲状腺多发结节患者,采用全乳晕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全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腔镜手术和开放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0年3月32例行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和35例行开放甲状腺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恢复活动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费用、患者对手术满意度等。结果腔镜组32例中除1例中转开放手术外,其余31例均获成功。两组手术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开放组比较,腔镜组出血少,术后恢复时间短,费用高,患者对手术满意度高(P<0.05)。腔镜组术后有2例患者出现声音嘶哑等神经损伤症状,其中1例为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在术后4个月恢复,另1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术后1个月恢复正常。1例患者出现皮肤瘀斑,2周后恢复正常。开放组有2例并发症,其中喉返神经损伤1例,术后2个月自行恢复正常,甲状腺功能减退1例,口服甲状腺素片治疗。两组并发症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腔镜甲状腺手术具有美容效果好、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的优点,在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方面,是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对397例甲状腺切除术患者分两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显露喉返神经210例,不显露187例.比较两组术后喉返神经损伤和低钙血症发生情况.结果 显露组喉返神经损伤率低于不显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喉返神经损伤率高于甲状腺功能正常和甲状腺功能减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露组暂时性低钙血症的发生率高于不显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露组永久性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不显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手术中全程显露喉返神经可减少其损伤,并可降低永久性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探讨胸乳路径的腔镜手术对甲状腺良性肿瘤的治疗效果。以2013年6月—2015年10月接受治疗的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其手术方式分为全乳晕入路手术(全乳晕路径组)和胸乳路径的腔镜手术(胸乳路径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甲状腺功能的差异。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喉返神经损伤、喉上神经损伤和甲状旁腺损伤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乳路径组患者切口满意度明显高于全乳晕路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乳路径的腔镜手术对甲状腺良性肿瘤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手术创伤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甲状腺癌患者甲状腺全切手术安全性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患者行甲状腺全切除手术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6年1月至2006年12月因甲状腺癌行甲状腺全切除(全切组)以及次全或近全切除术(双叶手术组)的患者资料,比较两组间喉返神经损伤和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率.结果 双叶切除手术组433例:13例发生暂时性单侧喉返神经损伤,5例发生永久性单侧喉返神经损伤;11例发生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无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下病例.甲状腺全切手术组共70例:4例发生暂时性单侧喉返神经损伤(P>0.05),1例发生永久性单侧喉返神经损伤(P>0.05);7例发生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P<0.01),2例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P<0.05).结论 甲状腺全切除术并不增加喉返神经损伤的概率,但手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生率增加,因此应该有选择的施行甲状腺全切除手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喉返神经分段解剖在经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中保护喉返神经的价值。 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将90例需手术的良性甲状腺疾病患者分成两组,A组47例,术中根据甲状腺切除方式不同选择解剖显露相对应段喉返神经,残留甲状腺所覆盖段喉返神经不解剖显露;B组43例,术中按传统方法不解剖喉返神经。术后1周和1年内对患者临床观察和评估,并在3个月和1年时进行电话及门诊随访。 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获成功,喉返神经损伤A组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喉上神经损伤、甲状旁腺损伤、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经乳晕腔镜甲状腺良性疾病切除术中,根据甲状腺切除方式不同选择喉返神经分段解剖的方法可降低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经胸乳径路腔镜甲状腺手术的难点并探讨其对策。方法总结一年半实行的46例经胸乳径路腔镜甲状腺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44例腔镜手术成功,2例中转开放手术。腔镜甲状腺手术时间86-190min,平均(126.2±27.0)min。皮下淤斑1例;未发生出血、喉返神经损伤、甲状旁腺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手术后颈部无疤痕。结论腔镜甲状腺手术安全,且克服了传统甲状腺手术颈部留有瘢痕的缺点,不影响美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喉返神经监测在腔镜辅助下巨大甲状腺肿物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腔镜辅助下治疗的158例巨大甲状腺肿物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喉返神经监测79例(喉返神经监测组),喉返神经未监测79例(喉返神经未监测组)。对比分析2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暂时性及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发生情况之间的差异。结果 15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腔镜辅助颈部小切口甲状腺手术。与喉返神经未监测组比较,喉返神经监测组的手术时间(min)明显缩短(76.2±23.4比89.2±29.8,P0.05),术中出血量(m L)和术后引流量(m L)均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16.3±13.6比20.6±10.7,P0.05;术后引流量:20.7±9.6比25.5±9.1,P0.05),但2组的术后住院时间(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2±1.3比3.3±1.9,P0.05)。术后随访8周,喉返神经监测组暂时性神经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喉返神经未监测组〔5.6%(5/90)比21.8%(17/78),P0.05〕,但永久性神经损伤发生率在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90)比1.3%(1/78),P0.05〕。结论腔镜辅助巨大甲状腺结节手术中应用喉返神经监测技术可有效减少神经损伤发生率,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利用甲状腺 Berry 韧带定位喉返神经在腔镜甲状腺手术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对8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按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56例)。观察组采取腔镜下胸乳路径,术中通过 Berry 韧带定位喉返神经;对照组采取开放手术,术中通过常规方法定位喉返神经。分析两组患者探查喉返神经所需时间、喉返神经损伤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探查时间(20±6)min,喉返神经麻痹1例;对照组手术探查时间(10±5)min,3例轻度喉返神经麻痹症状。两组喉返神经损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P >0.05),两组手术探查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06,P >0.05)。结论腔镜甲状腺手术中,采取胸乳路径并利用甲状腺Berry 韧带定位喉返神经比较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腋窝入路单孔腔镜甲状腺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12月在我院行经腋窝入路单孔腔镜甲状腺手术的甲状腺疾病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甲状腺瘤2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7例;另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行开放甲状腺手术的甲状腺疾病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甲状腺瘤2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8例。比较两组手术情况、临床疗效、美容效果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美容效果NSS评分及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后第1 d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发生皮下积液2例,神经损伤2例,对照组发生神经损伤3例(7.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腋窝入路单孔腔镜甲状腺手术,可有效改善手术情况及临床效果,提高美容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胸乳入路腹腔镜甲状腺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3例经胸乳入路的腹腔镜甲状腺手术(包括甲状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甲亢)的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术后引流情况观察、伤口护理、并发症处理。结果术后出现1例胸前区皮下血肿、1例皮下积液经治疗后痊愈,无切口感染、喉返神经损伤、喉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平均6.6d治愈出院。结论围手术期细致的护理工作是腔镜甲状腺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显露喉返神经在甲状腺手术中的意义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在甲状腺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因甲状腺疾病行手术治疗的10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常规解剖并显露喉返神经。手术并发症有喉返神经损伤6例(0.5%),甲状旁腺功能减退3例(0.3%),喉上神经损伤2例(0.2%)。甲状腺手书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水中是否显露喉返神经有密切关系。结论甲状腺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是降低甲状旁腺、喉上神经和喉返神经损伤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经胸乳入路腔镜在甲状腺良性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自愿选择的原则分成腔镜组及传统手术组,比较两组间临床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切口美容满意度评分均高于传统手术组(P0.01),术中失血量低于传统手术组(P0.01),在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及疼痛评分方面,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腔镜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共3例(6.82%),其中声音嘶哑1例,皮下气肿1例,皮下积液1例;传统手术组术后并发症共2例(5.00%),其中声音嘶哑1例,饮水呛咳1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胸乳入路腔镜在甲状腺良性肿瘤手术中具有出血少、住院天数少及颈部无瘢痕的优势,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6.
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15  
目的 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的安全性和临床意义。方法 对 88例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进行甲状腺全切除术 ,并对手术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首次甲状腺全切除术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和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分别为 2 .5 %和 1.2 % ,再次手术的并发症明显增高 ,分别为 2 8.6 % (P<0 .0 5 )和2 8.6 % (P<0 .0 1)。术后患者均未发生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和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结论 首次甲状腺全切除术安全可行 ,能避免因组织残留所致的病变复发 ,降低再手术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经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的技巧及并发症的预防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6月至2013年8月为180例患者经胸乳入路行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手术过程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总结手术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结果:179例手术获得成功,1例因术中出血中转开放手术。单发甲状腺腺瘤4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16例,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2例,甲状腺癌19例。手术时间平均(105±10)min;术中出血量10~50 ml,平均(15±9.5)ml;术后发生皮下淤血7例、颈前积液12例、颈部及胸前皮肤发紧不适5例、一过性低钙18例、喉上神经损伤9例、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13例。结论:掌握手术适应证,具备熟练的腔镜操作技巧,严格遵循腔镜手术操作规范,熟悉甲状腺的解剖结构,是手术成功及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精细被膜解剖联合纳米炭示踪负显影技术在经口甲状腺手术中甲状旁腺保护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4月至2019年3月经口行腔镜甲状腺手术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经口行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精细被膜解剖联合纳米炭行甲状腺癌根治术。对比分析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总量、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及甲状旁腺误切率;统计血钙及甲状旁腺素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总量、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甲状旁腺误切率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血钙、甲状旁腺激素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被膜解剖联合纳米炭示踪负显影技术利于提升经口腔前庭腔镜甲状腺手术患者的甲状旁腺辨识度,避免甲状旁腺损伤或误切,从而有效保护甲状旁腺功能。  相似文献   

19.
分析甲状腺手术中下位解剖喉返神经术式的临床效果。选择实施甲状腺手术的患者278例,根据术中是否实施喉返神经的解剖分成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实施喉返神经解剖)140例及对照组(实施单纯的甲状腺手术)13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用时、手术出血量、负压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喉返神经损伤情况以及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两组患者的手术用时、手术出血量、负压引流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喉返神经的总损伤率为0.52%(1/192),较对照组的3.76%(7/186)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的主要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56%(3/192),较对照组的5.38%(10/186)明显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手术中下位解剖喉返神经术式可较好地预防喉返神经损伤,具有更少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达芬奇机器人与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7月1日至2022年8月21日行甲状腺癌根治术的1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达芬奇机器人甲状腺手术(机器人组)81例,腔镜甲状腺手术(腔镜组)84例,手术均由同一术者及其助手实施。术前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前及术后第1天血清钙、甲状旁腺激素及甲状旁腺、喉返神经损伤情况。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两组均未中转开放手术。腔镜组手术时间短于机器人组[124(105,135)min vs. 150(120,162.5)min,P<0.05],机器人组淋巴结清扫数量多于腔镜组[6(4,11)枚vs.4(2,7)枚,P<0.05],机器人组术后第1天甲状旁腺激素浓度高于腔镜组[24.5(15.2,31.4)pg/mL vs. 20.9(14.4,25.5)pg/mL,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低钙血症及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均未出现出血、喉返神经暂时性或永久性麻痹、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等并发症。结论:与腔镜甲状腺手术相比,达芬奇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