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多巴胺D2受体(DRD2)和多巴胺转运体(DAT)的mRNA表达水平与精神分裂症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 以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治疗前精神分裂症组(25例)、长期服药(氯氮平)慢性精神分裂症组(27例)和对照组(30名)外周血淋巴细胞中DRD2和DAT的mRNA表达水平,同时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进行评定,并采用Spearman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 治疗前精神分裂症组、长期服药慢性精神分裂症组、对照组样本外周血淋巴细胞DRD2的基因表达水平分别为0.32±0.13、0.37±0.19、0.34±0.09,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510,P>0.05);DAT的基因表达水平分别为0.48±0.24、0.58±0.21、0.39±0.24,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330,P<0.05);长期服药慢性精神分裂症组DAT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MS组内=0.194,P <0.01);治疗前精神分裂症组DRD2基因表达水平与PANSS阳性症状分呈显著正相关(r=0.443,P<0.05),DAT基因表达水平与PANSS总分(r=-0.418,P=0.075)、一般病理症状分(r=-0.434,P=0.063)的相关性未达统计学意义.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DRD2的基因表达水平与PANSS量表的阳性症状分显著正相关,而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DAT的基因表达水平可能受氯氮平影响上调.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浆5-羟色胺(5-HT)水平是否与其阴性症状严重程度有关。方法 选取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患者共225名,将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中阴性症状维度评分≥19分且幻听评分4分者纳入研究组(n=125),PANSS阴性症状维度评分19分且幻听评分≥4分者纳入对照组(n=100)。两组分别于入组次日采集静脉血制备血浆后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组血浆5-HT水平。结果 两组血浆5-H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ANSS阴性症状维度评分19~25分组与≥26分组患者血浆5-H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浆5-HT水平与阴性症状无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强化门诊干预(IOP)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给予药物及IOP干预;对照组只给予药物治疗。在干预前、干预后3、6个月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个人和社会表现量表(PSP)对两组进行评估。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PANSS、PSP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PANSS量表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及一般精神症状评分的时间主效应(F=9.06,F=7.62,F=12.11;P均0.01),PANSS总分的组间主效应(F=4.22,P0.05)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PSP评分时间主效应和交互效应显著(F=10.90,F=5.90;P均0.01)。干预前PANSS分值越低,康复效果越好(t=12.86,P0.01)。结论:IOP干预能够改善稳定期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门诊随访与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个人和社会功能差异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门诊随访和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各63例,分别纳入门诊组和住院组,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以及个体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进行评定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住院组患者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高于门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两组患者的阴性症状分均高于阳性症状分。门诊组患者的PSP总分为(71.17±11.40)分,高于住院组的(50.75±11.6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76,P=0.00);门诊组PANSS总分、阳性总分、阴性总分、一般精神病理总分与PSP总分呈负相关(r分别为-0.84,-0.57,-0.78,-0.75;P〈0.01);住院组PANSS总分、阴性症状分、一般精神病理总分与PSP总分呈负相关(r分别为-0.58,-0.53,-0.50;P〈0.01),阳性总分与PSP总分无相关性(r=-0.13,P=0.32)。结论长期住院不利于精神分裂症患者个人和社会功能的康复;建立社区康复可能有效延缓精神残疾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减少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剂量对精神症状的影响。方法纳入服用奥氮平或利培酮单药治疗的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75例,随机分为减量组37例和维持组38例。减量组在6个月内逐步减少利培酮或奥氮平剂量50%,维持组维持基线剂量不变。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卡尔加里抑郁量表(Calgary depression scale,CDRS)、锥体外系副反应量表(rating scale for extrapy-ramidal side effects,RSESE)、个人与社会表现量表(personal and social performance scale,PSP)、自知力和治疗态度问卷(insight and treatment attitude questionnaire,ITAQ),分别于基线、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对所有患者进行评定。结果减量组和维持组分别有1例(2.7%)和2例(5.3%)复发脱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示PANSS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病理症状评分及PANSS总评分、ITAQ、RSESE、PSP时间和分组交互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在6个月、12个月时减量组的PANSS阴性症状分及PANSS总评分低于维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减量组的PSP评分高于维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6个月内缓慢减少稳定期精神分裂患者服用的利培酮或奥氮平剂量,并没有增加复发率,反而会减轻阴性症状及副反应,提高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工作状态与患者的精神症状、家庭情感表达、受教育水平等的相关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 2012年1月经治疗后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60分出院的8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统计半年后参加工作者37例,未参加工作者52例,对其进行个体和社会功能量表(PSP)、PANSS量表、家庭情感表达量表、受教育水平、病程等评定.结果 已工作患者PANSS量表的阳性量表分与未工作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PANSS总分、阴性量表分和家庭情感表达分、病程显著低于未工作者(P <0.01,P<0.05),而受教育水平与PSP总分显著高于未工作组(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阴性症状、家庭情感表达、病程与受教育水平均进入回归方程.结论阴性症状及高家庭情感表达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工作影响较大,高教育水平、短病程对患者恢复工作有利,因此可从这些方面对其进行干预以利于工作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快感缺乏的成分特征及其与临床症状、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的相关性。方法纳入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的31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和33例健康对照组。使用愉快情绪体验量表(TEPS)、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以及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对患者的快感缺乏情况、精神症状、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进行评定。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测查快感缺乏与临床症状、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的相关性。结果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TEPS消费性快感评分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71±5.48)分vs.(31.58±5.92)分,t=2.705,P=0.009]。相关分析显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消费性快感缺乏与PANSS、RBANS和PSP评分的相关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消费性快感缺乏,其消费性快感缺乏可能独立于临床症状、认知功能损害和社会功能损害之外。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精神症状与社会功能的相关性,以进一步了解社会功能的影响因素。方法以连续入组的方式,在罗定市第三人民医院入组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稳定期患者116例。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共识版(MCCB)及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分别评定患者的精神症状、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采用线性回归及Logistic回归分析PSP、工作/学习、婚姻状态的影响因素。结果线性回归分析显示,PANSS阴性症状与PSP评分呈负相关(B=-0.323,P=0.004),加工速度、言语学习与记忆、社会认知与PSP评分呈正相关(B=0.270,0.243,0.141,P0.05或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阴性症状是工作/学习、婚姻的危险因素(OR=0.863,0.891,P均0.05),加工速度是其保护因素(OR=1.125,1.060,P0.05或0.01)。结论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可能与阴性症状、加工速度、言语学习与记忆、社会认知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稳定期患者社会功能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工作中进一步采取措施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提供参考。方法纳入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稳定期患者75例,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 PANSS)、锥体外系副反应量表(rating scale for extrapyramdal side effects,RSESE)、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nsight and treatment attitude questionnaire, ITAQ)、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共识版(the measurement and treatment research to improve cognition in schizophrenia consensus cognitive battery,MCCB)和社会功能量表(social functional rating scale, SFRS)分别评估患者的精神症状、锥体外系副反应、自知力、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分析社会功能与临床症状及认知功能的关系,以及其中介效应。结果 SFRS平均(53.6±9.3)分。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信息处理速度(B=-0.428, P0.001)、工作记忆(B=-0.191, P=0.020)、RESES(B=0.918, P=0.002)、PANSS阴性症状(B=0.322, P=0.009)与SFRS关联有统计学意义。Sobel检验结果显示工作记忆(Z=3.367, P0.001)及处理速度(Z=1.995, P=0.046)在PANSS阴性症状与SFRS间存在中介效应。结论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稳定期患者社会功能损害与阴性症状、信息处理速度、工作记忆、锥体外系副反应密切相关。工作记忆及处理速度在患者症状与社会功能间存在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精神病未治期(duration of untreated psychosis,DUP)对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首发且DUP≤2年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3例和正常对照93名。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s scale,PANSS)评定患者的临床病理症状,Matrics公认认知成套测验(Matrics consensus cognitive battery,MCCB)评定所有被试认知功能,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ersonal and social performance scale,PSP)和功能大体评定量表(global assessment function scale,GAF)评定所有被试社会功能。结果精神分裂症组在连线测验、符号编码、范围流畅性测验、Stroop色词测验、持续操作测验、空间广度、霍普金斯言语记忆测验-修订版(Hopkins verbal learning test-revised,HVLT-R)、简易视觉空间记忆测验(brief-visuospatial memory test-revised,BVMT-R)和迷宫测验方面的得分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精神分裂症组的GAF得分和PSP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精神分裂症患者DUP与HVLT-R2(r=-0.265,P=0.010)和BVMT-R3(r=-0.328,P=0.001)分别呈负相关,DUP与GAF(r=-0.292,P=0.005)和PSP(r=-0.397,P0.001)得分分别呈负相关。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社会功能和广泛的认知功能损害,且DUP越长,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越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5-羟色胺转运体(SERT)mRNA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因素的关系。方法:收集44例未经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外周血SERT mRNA表达。结果:有攻击行为患者(26例)SERT mRNA表达明显高于无攻击行为患者(18例)(F=9.75,P0.01)。SERT mRNA表达与患者发病年龄无相关(r=0.056,P=0.722);与病程呈正相关(r=0.418,P0.01);与PANSS的阴性症状分呈负相关(r=-0.335,P0.05);与PANSS总分、阳性症状分及一般精神病理分无相关性(r=-0.156,P=0.317;r=0.115,P=0.465;r=-0.097,P=0.538)。结论: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SERT mRNA高表达与其病程长、伴有攻击行为以及阴性症状量表评分低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日间康复站康复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200例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康复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参加日间康复站的综合康复训练,对照组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PANSS)、个人与社会表现量表( PSP)在康复前和康复后3、6个月,对两组疗效和社会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评估比较。结果:康复6个月,康复组PANSS总分、阴性症状分低于对照组(P均<0.01);PSP总分高于对照组(P<0.01)。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两组PANSS总分、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一般精神病理分和PSP总分在时间效应上有统计学意义(F=18.965,F=4.265,F=30.189,F=21.988,F=18.620;P<0.05或P<0.01);PANSS总分、阴性症状分、一般精神病理分和PSP总分在交互效应上有统计学意义( F=16.398,F=17.237,F=3.734, F=19.937;P<0.05或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日间康复站的系统综合康复训练可明显减轻精神症状;改善社会功能,增强回归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炎症因子水平及其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纳入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75例(研究组)和健康对照40名(对照组),采用流式多重蛋白分析技术(cytometric bead array,CBA)检测所有被试的血浆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抗炎因子白介素10(interleukin 10,IL-10)浓度,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 scale,PANSS)评估患者临床症状。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的促炎因子TNF-α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位数与上下四分位数:1.16(1.02,1.49)ng/L vs.0.67(0.61,0.76)ng/L,P<0.01],IL-10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偏相关分析示,研究组血浆TNF-α浓度与PANSS中反应缺乏因子(r′=-0.33,P=0.01)、偏执因子(r′=-0.32,P=0.01)之间呈负相关。结论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TNF-α水平高于正常对照水平,且患者TNF-α水平与临床症状严重程度存在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回顾性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水平和阳性率以及CRP阳性和阴性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病性症状严重程度及住院时长的差异。方法选取广州市脑科医院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90例,对其入院后1周内血清CRP水平进行回顾分析,以CRP10mg/L为界,将患者划分为CRP阳性组和阴性组。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入院1周内及出院前1周精神症状的严重程度。结果 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入院时CRP阳性患者15例(16.7%),血清CRP平均浓度为(26.8±11.8)mg/L;CRP阴性患者75例(83.3%),平均浓度为(4.8±1.7)mg/L。入院时两组患者PANSS阳性、阴性、一般病理学分量表评分及PANSS总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院时PANSS分量表评分及总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RP阳性患者住院时间长于CRP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RP水平在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中较高,CRP水平与精神症状严重程度没有相关性。CRP阳性患者住院时间长于CRP阴性者,炎症反应的存在可能会影响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腺苷A2a受体(ADA2aR) mRNA表达量的变化及其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30例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进行血小板ADA2aR mRNA表达量测定,并与3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患者组血小板ADA2aR mRNA表达量与精神分裂症临床症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治疗前,患者组血小板ADA2aR mRNA表达量(747.6±282.3)与对照组(692.7 ±28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6周末,患者组血小板ADA2aR mRNA表达量(873.2 ±206.2)高于对照组(635.4±263.2)及患者组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患者组治疗前血小板ADA2aR mRNA表达量与病程(r=0.17)、PANSS总分(r=0.08)、阳性症状(r=-0.12)、阴性症状(r=0.08)、一般病理症状(r=0.12)均无统计学相关性(P>0.05);治疗第6周末,患者组血小板ADA2aR mRNA表达量与病程PANSS总分(r=0.09)、阳性症状(r=-0.02)、阴性症状(r=0.26)、一般病理症状(r=-0.08)亦无统计学相关性(P>0.05);患者组治疗前后血小板ADA2aR mRNA表达量差值与PANSS总分减分值(r=-0.31)、阳性症状减分值(r=-0.28)、阴性症状减分值(r=-0.14)、一般病理症状减分值(r=-0.11)均无统计学相关性(P>0.05).结论 抗精神病药治疗可能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小板ADA2aR基因表达产生影响,血小板ADA2aR基因表达变化可能与精神分裂症临床症状无明显联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及其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纳入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75例(患者组)和健康对照40名(对照组),采用流式多重蛋白分析技术(cytometric bead array,CBA)检测外周血清VEGF水平,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 scale, PANSS)评定患者临床症状。结果患者组VEGF水平较健康对照组低[M(QL,QU):3.77(2.61, 5.14)pg/mL vs. 6.21(4.37,11.16)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性别、是否吸烟、是否有精神疾病家族史患者之间血清VEGF的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血清VEGF水平与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首次发病年龄、首次住院年龄、总病程、用药剂量折合氯丙嗪剂量均无统计学相关性(P0.05)。患者组VEGF水平与PANSS总分(r=-0.27,P=0.03)、阴性症状分(r=-0.25,P=0.04)、反应缺乏症状群分(r=-0.26,P=0.02)呈负相关。结论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VEGF水平低于健康对照,患者血清VEGF水平与临床症状严重程度存在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经强化无错性节奏训练治疗12周后,临床症状、生活质量的变化。方法纳入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45)和对照组(n=45)。在药物治疗种类、剂量不变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强化无错性节奏训练,对照组无其他干预,共12周。分别于基线及干预12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 scale,PANSS)评估临床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chizophrenia quality of life scale,SQLS)评估生活质量,功能大体评定量表(global assessment function,GAF)评估社会功能。结果基线时两组间各量表及其分量表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示PANSS总分、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症状、反应缺乏、思维障碍、偏执、抑郁评分及SQLS中心理社会、动力和精力评分的分组与时间交互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GAF评分交互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简单效应分析提示治疗结束时PANSS总分、阴性症状分、一般精神病理症状、反应缺乏、偏执、抑郁评分及SQLS中心理社会、动力和精力评分在治疗组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对照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无错性节奏训练可有效改善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缺陷症状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IGFs)水平与精神病理症状的关系。方法研究共纳入精神分裂症患者41例(患者组)和健康受试者40例(对照组),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患者精神病性症状,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IGF-1和IGF-2水平。结果患者组血清IGF-1和IGF-2含量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患者血清IGF-1水平与PANSS阳性症状评分负性相关(r=-0.462,P=0.026),而血清IGF-2水平则与阴性症状评分负性关联(r=-0.395,P=0.034)。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IGFs水平存在异常,并与精神病理症状有关,提示IGFs参与精神分裂症的病理过程,可能是疾病症状评估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9.
蒋丹  邓红  王雪 《四川精神卫生》2017,30(3):263-266
目的比较长期住院与社区康复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方法以2016年1月-6月在成都某医院进行社区康复及长期住院治疗的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符合研究标准的共220例。其中社区组120例,住院组100例。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个体和社会功能量表(PSP)、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以及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首发年龄、病程及干预前PANSS、PSP、SQLS及MMSE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后,住院组PANSS总评分及阴性症状量表评分高于社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社区组PSP评分高于住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SQLS及MMSE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社区康复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改善及社会功能恢复效果优于住院治疗,但两种疗法对患者生活质量和认知功能的效果可能无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银杏叶片对男性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与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男性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以利培酮治疗,研究组配合银杏叶片治疗,疗程12周,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在治疗前后评定患者的精神症状及社会功能。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7,P〉0.05)。研究组的阴性症状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4,P=0.01)。研究组治疗后社会功能比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4,P=0.00),对照组PSP总分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0,P=0.14)。结论银杏叶片与抗精神病药物合用能够改善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能提高患者的个人与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