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手术是最常用和有效的治疗肿瘤疾病的方法,然而术中肿瘤细胞的残留是术后肿瘤复发、转移的主要因素之一.虽然根据术前的影像学检查及术中快速病理可达到所谓的R0切除,但是对于肉眼无法发现的微小卫星灶及快速病理存在的误差等往往造成肿瘤细胞的残留.因而及时发现残留的肿瘤细胞对于肿瘤患者的预后至为重要.吲哚氰绿是一种新型的可于近红外下术中荧光肿瘤的荧光示踪剂,本文将针对该试剂在肿瘤荧光中的最新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2.
朱倩  杨智勇  袁玉峰 《腹部外科》2021,(4):257-260,270
胰腺癌治疗手段目前仍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但肿瘤识别与切缘界定、淋巴结可视化、微转移癌的识别与肿瘤分期及组织灌注的评估等依然存在诸多困难.近年,吲哚菁绿荧光显像技术在临床的应用日新月异,在胰腺外科中肿瘤定位、淋巴结显影、胆道识别等方面显示出此技术的巨大优势.该文主要对吲哚菁绿荧光显像技术在胰腺外科中的应用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3.
吲哚菁绿近红外荧光显像技术在微创外科领域的应用日趋广泛,在恶性肿瘤的前哨淋巴结定位、术中实体瘤及微小转移灶的识别、器官血液灌注评估、解剖标志的可视化等方面显现出较大优势.儿童胸腔镜、腹腔镜手术与吲哚菁绿近红外荧光显像技术相结合有助于术中辨认重要结构、合理而迅速的决策及精准外科理念的实施.本文现就吲哚菁绿近红外荧光显像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吲哚菁绿荧光显像在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中的应用现状及进展,并分析其优势、局限性以及前景.方法 通过阅读并复习国内外有关吲哚菁绿荧光显像在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中应用的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 吲哚菁绿荧光显像已经在肝脏肿瘤术中得到初步应用,在解剖性肝切除术中展现了其独特的价值,为减少肝癌术后的肿瘤复发、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荧光显像技术在复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2019年7月至2020年1月期间遂宁市中心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31例在ICG荧光显像技术辅助下完成复杂LC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ICG皮试阴性,于术前60 min注射ICG,术中利用近红外光三维显像肝外胆管结构。在ICG显像引导下行LC。结果 3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LC手术,其中26例患者胆总管和胆囊管ICG显像;5例胆囊管未显像,但胆总管显像。手术时间41(25~89)min,术中出血量7(3~15)mL,术后住院时间3.5(2~6)d。所有患者术后恢复顺利,1例切口感染,1例剑突下伤口红肿,无胆漏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7个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利用ICG荧光显像技术优势,可以对肝外管道系统进行显像,辅助复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顺利完成,避免医源性肝外胆管损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是一种水溶性花青染料,在近红外光激发下可发出荧光。近年来,ICG荧光成像技术在肝胆外科手术中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在肿瘤检测识别、肝切缘界定、肝段染色定位、胆道显像及胆漏检测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此文通过回顾分析PubMed、Embase和Medline数据库中吲哚菁绿荧光成像技术在肝切除术的最新临床研究,结合作者单位实际操作经验,阐述吲哚菁绿荧光成像技术在肝胆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腹部外科》2021,34(4)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 ICG)荧光显像技术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行腹腔镜肝切除术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和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匹配前后两组病人的术中指标(手术时间、出血量、输液量、输血率和切缘情况),术后指标(并发症和住院时间)和预后指标。结果共纳入145例病人,行常规腹腔镜肝切除病人114例(对照组),ICG荧光显像技术引导下腹腔镜肝切除病人31例(研究组)。经1∶1倾向性评分匹配后,两组均有31例病人纳入分析,临床基本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匹配后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液量、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宽切缘比率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输血率、R0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和无瘤生存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ICG荧光显像引导腹腔镜肝切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技术,可以获得更好的围手术期收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CG)荧光显像技术在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诊断为结直肠癌肝转移行同期手术治疗的4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肝磁共振(MRI)确定肝转瘤数量,术中ICG荧光显像联合腹腔镜超声(LUS)定位肿瘤,引导切除或射频消融。术中ICG荧光显影肠壁血流灌注情况,决定是否修改预判的肠横断面位置。术后1年随访患者复发率与病死率。结果:共确定肝转移瘤170枚,手术切除病灶117枚,射频消融病灶53枚。术前肝MRI确定肝转移瘤131枚(77.06%),LUS确定肝转移瘤134枚(78.82%),ICG荧光成像确定肝转移瘤127枚(74.71%),LUS联合ICG荧光成像确定肝转移瘤170枚(100%),仅被ICG荧光成像确定的肝转移瘤为36枚(21.18%)。手术切除的91枚荧光成像的病灶边缘距离肝被膜的深度为0.41 cm(0.0~0.8 cm),肿瘤最大长径平均2.19 cm(0.4~12.5 cm)。134枚经LUS确定的病灶距肝被膜的深度平均为2.05 cm(1.0~3.6 cm),肿瘤最大长径平均3.76 cm(0.5~12.5 cm)。肠横断面位置修改率为10.64%,未发生吻合口漏,术后1年复发率为10.64%,病死率为2.13%。结论:ICG荧光显像术中能探测到肝MRI与LUS漏诊的肝转移病灶,有助于肿瘤的彻底清除,有助于选择肠管吻合的最佳位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荧光成像技术在胰腺外科中的应用,其为胰腺疾病的术中治疗带来了新变化、新希望。以吲哚菁绿为探针的术中荧光成像在胰腺肿瘤显影、实时切缘判断、组织灌注、淋巴结显影、吻合口漏等方面的应用逐渐增多,为术中决策提供了新的手段。本文就吲哚菁绿荧光成像在胰腺外科中的应用进展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荧光显像引导在腹腔镜肝中叶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8年11月期间实施中肝切除手术病人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包括手术方式、ICG荧光显像方式、病理结果、术后肝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住院时间等。结果 24例行中肝切除术的病人中,开腹中肝切除术11例,ICG荧光显像引导的腹腔镜中肝切除术13例。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共发生Clavien-DindoⅢ级并发症3例。腹腔镜组较开腹组手术时间更长[(261±80) min比(201±40) min,P0.05],但术后肝功能恢复更快,住院时间更短[(8.5±3.3) d比(11.7±4.0) d,P0.05]。结论腹腔镜中肝切除术是中央区肝肿瘤的一种安全可行治疗手段,术中应用ICG荧光显像引导技术可进一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数字智能化技术的普及,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分子荧光影像技术已得到不断的发展与完善,实现了对肝脏肿瘤的精确边界界定、微小癌灶侦测以及实时导航肝切除。ICG分子荧光影像作为一种新兴荧光成像技术,在提高手术精准性、降低手术风险、减少术后复发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肝脏肿瘤的外科诊疗提供了新的策略与手段。此文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和作者自身经验,介绍了ICG分子荧光影像在肝脏肿瘤的应用及进展。  相似文献   

12.
背景和目的:相比于术中胆道造影,吲哚菁绿(ICG)荧光影像技术具有操作方便、术中胆管显像更加清晰优势。国外研究已证实ICG荧光影像技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目前国内关于ICG荧光显像技术应用于腹腔镜下再次胆道手术却鲜有报道。因此,本文报告笔者在腹腔镜再次胆道手术中应用ICG荧光影像技术的初步经验,以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2022年6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收治的择期行腹腔镜再次胆道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将术中采用ICG荧光显像技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术中未采用该技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于手术开始前60 min,经肘静脉注射2 mL(总剂量5 mg)ICG注射液,术中利用近红外光三维显像胆管。结果 共纳入184例患者,其中观察组80例,对照组104。观察组胆道ICG荧光影像系统成功率为93.75%(75/80)。观察组的术中平均胆道识别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25 min vs. 39 min,P<0.05),而两组间其他术中指标(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通气时间、胆汁漏发生率、术后并发症Clavein-Dindo分级、术后6个月结石复发率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但观察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7.13 d vs. 10.35 d,P=0.032)。结论 腹腔镜再次胆道手术中应用ICG荧光显像技术实现胆管系统的可视化,可以避免术中因对胆道系统识别不佳而导致的副损伤。这一技术的应用对再次胆道手术安全有保障,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吲哚菁绿荧光显像系统引导下的腹腔镜技术与传统腹腔镜技术在肝肿瘤切除术中发现微小肝内转移病灶的能力及切缘距离.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6月因原发性肝癌行荧光腹腔镜肝脏切除术的11例患者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行普通腹腔镜肝脏切除术的2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术中发现微小肝内转移病灶情况及切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荧光显像在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laparoscope anatomical hepatectomy,LAH)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行LAH的85例原发性肝癌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43例行常规LAH(对照组),42例在吲哚菁绿荧光显像指导下行LAH(观察组)。比较两组病人术中术后相关指标。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年龄、性别、肝功能储备、手术切除范围、手术时间、术后病理、术后肝功能、术后并发症发生及随访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减少,术后C反应蛋白峰值降低,术后住院时间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ICG荧光显像指导LAH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荧光显像技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对肝外胆管显像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 年1 月至2019 年5 月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0 例在ICG荧光显像技术导航下完成LC的患者临床资料。术前外周静脉注射ICG,术中 利用近红外光三维显像胆总管及胆囊管结构。结果 行LC的30 例患者中有27 例(90%)术中胆囊管及胆总管均经ICG显像成功;2 例胆囊管未显像,胆总管显像;1 例胆囊管与胆总管均未显像。平均手术时间为35(27~65)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3(0~10)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3(2~5)d。术后患者恢复顺利,1 例脐部伤口红肿,其余患者术后随访1~5 个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LC术中利用ICG荧光显像技术可以实现术中对胆总管及胆囊管的早期定位显像,有助于术中实现对肝外胆管系统的可视化,避免术中因对肝外胆管显示不清引发的医源性肝外胆管损伤,保障手术安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近红外荧光成像技术的发展,使得其在各种外科手术中发挥出重要作用。吲哚箐绿(ICG)是一种新型示踪剂,术中可近红外荧光成像。使用ICG做荧光剂,可以无创探测淋巴脉管系统,从而进行术中功能的诊断和评估。该文探讨了ICG荧光示踪在胃肠食管外科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术中前哨淋巴结(SLN)活检,以及重建手术中血管造影对循环血流状况的评估。由于ICG荧光示踪仍在萌芽阶段,因此仍需更多的研究来评估其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外科技术和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吲哚菁绿荧光造影技术被越来越广泛地用于临床,其在结直肠外科手术中获得了初步良好的效果。笔者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和万方、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有关吲哚菁绿分子荧光影像技术应用于结直肠外科领域的研究文献,并行归纳总结,以综述吲哚菁绿荧光造影技术的应用现状及不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吲哚菁绿(ICG)清除试验在评估肝脏储备功能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ICG清除试验检测2005年5月至2008年6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327例肝脏疾病患者,联合应用Child分级、CTP评分、ICG在血浆中的15 min滞留率(ICGR_(15))、有效肝脏血流量(EHBF)、ICG在血浆中的清除率(KICG)评价肝脏储备功能.多组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两变量间相关关系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 Child A级183例,B级75例,C级69例.随着Child分级递增,EHBF和KICG下降,ICGR_(15)升高,各级患者EHBF依次为(1.30±0.58)、(0.48±0.16)、(0.30±0.11)L/min(F=54.116,P<0.05);K1CG依次为(0.220±0.063)、(0.092±0.029)、(0.049±0.014)/min(F=119.866,P<0.05);ICGR_(15)依次为5%±4%、27%±11%、50%±10%(F=309.804,P<0.05).EHBF在Child A级与B、C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822,1.005,P<0.05);而在Child B级与C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83,P>0.05).CTP评分与KICG、EHBF呈负相关(r=-0.923,-0.751,P<0.05),与ICGR_(15)呈正相关(r=0.923,P<0.05),且与KICG及ICGR_(15)关系更为密切.结论 ICG清除试验能准确、灵敏地评估肝脏储备功能,ICGR_(15)、KICG为更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非侵入方式的吲哚菁绿试验逐渐被接受成为肝脏外科围术期肝功能评估及手术治疗效果评价的重要方法。本文从吲哚菁绿的药代动力学、临床安全、检测原理及临床价值等方面对非侵入吲哚菁绿试验在肝脏外科的临床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系统评价吲哚菁绿荧光成像引导腹腔镜肝脏肿瘤切除术(FIGLTR)的短期效果与安全性。方法:以吲哚菁绿、荧光成像、腹腔镜、肝脏肿瘤、肝脏切除术、indocyanine green、fluorescence imaging、laparoscopic、liver tumor、hepatectomy为检索词,在PubM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