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尾叶切除治疗尾叶肝癌的安全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1例肝癌行尾叶成功切除的临床资料,并提出肝脏尾叶切除的4个安全方法:(1)选择合适的手术切口,使手术野有良好暴露;(2)充分游离肝脏,使肝脏可向上、左或右侧翻动;(3)备全肝血流阻断带,根据需要,以备随时阻断全肝血流;(4)根据肿瘤情况决定理想的切肝手术入路;必要时采取多叶联合切除。11例中单纯阻断第一肝门切除尾叶6例,其余病例在多次阻断或全肝血流阻断下切除尾叶。联合右肝部分切除2例,联合左外叶切除3例,尾叶单独切除6例。结果1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手术死亡。结论采用上述措施,可安全行肝尾叶肝癌切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交替半肝入肝血流阻断解剖性肝中叶切除的技术方法和优势。
  方法:分别选取肝左内叶肿瘤、右前叶肿瘤及左内叶和右前叶均受肿瘤累及的患者各1例,术前运用肝功能、肝脏储备功能、肝脏血管情况及预留肝脏体积等综合评估进行手术规划。运用Glisson蒂解剖技术分别解剖出相应肝段的Glisson蒂,确定出明确的切除平面后,分别实施交替半肝入肝血流阻断,解剖性左内叶切除、右前叶切除及左内叶和右前叶的联合切除。
  结果: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交替半肝入肝血流阻断解剖性肝中叶切除。患者1、患者2、患者3手术时间分别为240、320、380min,术中出血量分别约250、450、1000mL,3例患者术后均顺利恢复, AFP在均术后2个月内降至正常,复查肝脏B超和CT未见肿瘤复发。
  结论:交替半肝入肝血流阻断解剖性肝中叶切除能够获得清晰的切除平面,有效的减少术中出血,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3.
背景与目的:术中出血是腹腔镜下解剖性肝叶切除术(ALH)中转开腹的主要原因,入肝血流的有效控制是ALH成功实施的关键。传统的ALH肝蒂血流阻断遵循"肝蒂优先"的思路,即先游离并离断肝蒂(具体可分为"鞘内解剖法"和"鞘外解剖法"),再行肝实质离断,但它耗时费力。笔者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摸索出了优先解剖肝实质再离断肝蒂的入肝血流阻断技术,将其命名为"肝实质解剖优先"(LPDF)法。这一方法未扩大手术范围,仅调整了手术操作顺序,可简化入肝血流的阻断,有利于ALH的推广应用。本文介绍1例应用LPDF行腹腔镜下解剖性肝中叶切除的病例,初步总结LPDF的技术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1例应用LPDF行腹腔镜下解剖性肝中叶切除术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肝癌病灶累及8、5段和4b段。术中游离肝周韧带,阻断第一肝门,超声刀沿镰状韧带右侧(左侧切除线)向第一及第二肝门方向充分解剖肝实质,显露适当长度的右前叶肝蒂后予结扎并离断,从而显示出右肝前叶缺血线(右侧切除线),再行右侧肝实质解剖。直至两侧切面汇合,将肝中叶及肿块整块切除。结果:手术时间为260min,术中出血量为300m L,未输血;术后第3天肠道功能恢复,术后第6天出院,未发生腹腔内大出血或胆汁漏等并发症。术后1个月门诊复查彩超发现117mm×87mm术区积液,但患者无发热、腹痛症状,白细胞数目及总胆红素正常,未予处理,术区积液逐渐吸收。结论:LPDF安全可行,它简化了腹腔镜肝中叶切除鞘外肝蒂血流阻断,值得进一步研究其在ALH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3种不同肝血流阻断方法在腹腔镜肝左外叶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5年间因原发性肝细胞癌行腹腔镜肝左外叶切除术的45例患者临床资料,患者术中肝血流控制分别采用Pringle法(全肝阻断组,18例)、半肝血流阻断法(半肝阻断组,17例)、七步断肝法分步阻断(七步断肝组,10例)。比较3组相关临床指标的差异。结果:3组术中失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七步断肝组在手术时间、术后肝功能恢复、胃肠功能恢复、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等指标上明显优于全肝阻断组与半肝阻断组(均P0.05)。结论:利用七步断肝法行腹腔镜肝左外叶切除术安全、简便、可行,且对术者腹腔镜技术要求不高,适合各级医院借鉴和开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偱肝中静脉行解剖性半肝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1年12月58例行半肝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中均暴露肝中静脉全程,然后按其走行确定切肝平面,行解剖性左或右半肝切除。结果:全组平均手术时间5.78(4.5~13)h,平均失血量238.3(100~2 000)mL,术后无膈下脓肿、胆瘘、出血等并发症,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2.5(9~25)d。结论:循肝中静脉的切肝平面是解剖性半肝切除合理、正确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行精准肝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07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行精准肝切除术)与对照组(53例非规则性肝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延长(242.3 min vs.203.4 min),术中出血量(361.3 m L vs.518.6 m L)、手术当日引流量(131.7 m L vs.208.6 m L)、术后住院时间(18.1 d vs.20.9 d)、住院费用(2.2万元vs.2.9万元)均减少;术后3、7 d转氨酶峰值降低;总并发症发生率(5.56%vs.18.87%)与结石复发率(7.41%vs.20.75%)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施行精准肝切除术,有利于减轻手术创伤,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结石复发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肝门部格利森蒂血流阻断在解剖性肝右叶肝癌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 回颐性分析38例肝右叶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20例采用肝门部格利森带血流阻断(A组)进行解剖性肝切除;18例采用间歇性第一肝门阻断(B组)进行肝肿瘤局部切除;对2组术中出血、术后肝功能及胆瘘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2组病例均无死亡病例,A组无出现腹水病例...  相似文献   

8.
9.
利用特制的直型肝针对13例患者采用肝脏预切区域外的交锁缝扎方法行肝切除,包括肝段或联合肝段切除8例。左或右半肝切除3例,中肝叶切除2例,择期性手术10例,急诊手术3例(2例肝癌破裂腹腔大出血患者急诊手术)。手术出血少,平均241mL,无需输血,急诊手术也相当方便,无需阻断入肝血流,术后均恢复良好。提示该方法为一种简易,快捷的区域无血肝切除方法,容易掌握,费用低廉,患者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手助腹腔镜左肝大肿瘤切除:附3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手助腹腔镜左肝大肿瘤切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31例病变位于左肝的大肿瘤患者(肝细胞癌19例,肝内胆管细胞癌2例,肝海绵状血管瘤7例,肝转移性鳞癌、肝囊腺瘤和肝梭形细胞瘤各1例)采用手助腹腔镜行规则性或不规则性肝切除术。结果 31例手助腹腔镜肝切除均获得成功,包括肝左外叶切除21例,左半肝切除5例,不规则性肝切除5例。瘤体直径平均8.3cm。术中16例行肝门阻断,平均阻断时间14.3min。平均手术时间为109min,平均出血量112mL,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平均住院日为7.8d。结论 只要病例选择得当,手助腹腔镜左肝大肿瘤切除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精准肝切除术对于治疗复杂性肝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近2年间接受精准肝切除术治疗的60例复杂性肝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为(358.60±45.6)min,术中出血量为(598.2±95.6)mL,术后住院时间为(12.5±2.7)d。术后发生并发症11例(18.3%),其中切口感染5例(8.3%),胆瘘1例(1.7%),右侧胸腔积液3例(5.0%),肺部感染2例(3.3%)。术后随访2个月至2年,残留结石3例(5.0%),经T管纤维胆道镜取净结石;2例(3.3%)复发,再次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再次手术率3.3%)取净结石。结论:精准肝切除术可有效降低残石率、复发率和再次手术率,是治疗复杂性肝胆管结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完全腹腔镜下原发性肝癌切除3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癌切除的安全性、可行性和微创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2011年2月行腹腔镜肝癌切除术3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2例患者腹腔镜下肝癌切除术成功,无中转开腹。病灶分别位于Ⅱ段(3例),Ⅲ段(8例),Ⅱ+Ⅲ段(10例),IV段(2例),V段(4例),VI段(5例)。病灶直径1.8~9.2 cm,平均4.3 cm,均为单病灶,均合并肝硬化。术前肝功能Child A级者27例,Child B级5例。术式包括:左半肝切除2例,左外叶切除15例,局部切除15例。术中采用结合超声刀和LigaSure或内镜下切割缝合器(Endo-GIA)联合断肝。2例患者临时阻断第一肝门,时间分别为15,22 min,3例患者术中输红细胞2 U。术后无创面出血及胆瘘等并发症,无肝功能衰竭发生,均痊愈出院。32例随访5~26个月,3例局部复发,无死亡病例。结论腹腔镜肝癌切除是安全、可行的,腹腔镜肝癌切除技术难度大,手术适应证应严格选择,病灶大小和位置是主要的参考指标;超声刀与Ligasure联合断肝止血效果好、解剖结构清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解剖法与非解剖法肝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的手术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其中解剖法肝切除31例,非解剖法肝切除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谷草转氨酶(AST)、引流量、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结石残留率。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脏器功能、结石分布、解剖变异和切肝范围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具有可比性。与非解剖法肝切除组比较,解剖法肝切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引流量均明显降低(均P<0.05),手术时间延长(P<0.05);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结石残留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解剖法肝切除具有手术打击小,术后渗出及并发症少等优点,虽然手术时间较长,但仍有改进潜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大肝癌手术切除术中3种不同的入肝血流阻断法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3月期间218例大肝癌(>5cm)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88例采用Pringle法间断阻断全肝血流(肝门阻断组),51例行选择性的半肝血流阻断(半肝阻断组),79例行肝下下腔静脉阻断联合Pringle法阻断入肝血流(联合阻断组)。比较3组患者的术中与术后的相关指标。
  结果:3组患者的术前情况、手术时间、入肝血流阻断时间及肝切除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半肝阻断组与联合阻断组的术中出血量、输血量、输血率均明显低于肝门阻断组,且联合阻断组的输血量、输血率明显低于半肝阻断组(均P<0.05);3组患者术后第1天肝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半肝阻断组与联合阻断组第3、7天的转氨酶和总胆红素水平均明显低于肝门阻断组(均P<0.05);3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大肝癌切除术术中采用肝下下腔静脉阻断联合Pringle法阻断入肝血流不仅能够有效减少术中失血量,而且有利于术后肝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静脉阻断技术在复杂肝脏肿瘤切除术中防止肝静脉破裂大出血及空气栓塞的作用。方法对105例肝脏肿瘤手术切除患者施行了1根以上主肝静脉阻断。所有肿瘤均位于第二肝门并侵犯或压迫1根以上主肝静脉。肝静脉阻断方法采用绕线结扎、血管带阻断或血管夹及心耳钳夹闭法。结果105例中无一例肝静脉分离破裂。施行半肝全血流阻断41例(右侧27例,左侧14例),交替半肝全血流阻断4例,第一肝门阻断加部分肝静脉阻断45例,第一肝门阻断加全部肝静脉阻断(不阻断下腔静脉的全肝血流阻断)15例。其中46例同时行第三肝门分离。105例肿瘤顺利切除。结论肝静脉阻断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血流阻断技术。不阻断下腔静脉的全肝血流阻断术既能控制术中出血,又能保证全身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腹腔镜肝癌切除术中应用射频凝血器断肝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5年12月行完全腹腔镜肝癌切除手术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断肝器械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0例,射频凝血器断肝)和对照组(25例,超声刀断肝),比较两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中出血量[(325.00±111.80)m L vs.(628.00±119.09)m L)]、输血患者比例(3/20vs.11/25)、术后24 h腹腔引流量[(110.00±57.95)m L vs.(334.40±209.56)m L]均明显降低(均P0.05);术后肝功能指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费用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术后总生存率(75.0%vs.7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无瘤生存率(75.0%vs.36.0%)明显升高(P0.05)。结论:在腹腔镜肝癌手术中,应用射频凝血器断肝可有效减少出血,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无瘤生存率,近期效果优于术中使用超声刀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前入路右半肝切除术与传统右半肝切除术治疗右叶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9年12月30例行前入路右半肝切除术治疗的右叶大肝癌患者(观察组)的临床资料,并以同期30例行传统右半肝切除术治疗的右叶大肝癌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结果:观察组的肿瘤平均直径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肿瘤破裂例数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观察组平均出血量、术中大出血者例数和输血例数、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病死率、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观察组术后1,3年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前入路右半肝切除术可作为治疗右叶大肝癌的首选术式,其可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8.
Wang Y  Chen KJ  Zhang YL  Sun YF  Wei GT  Hu L 《中华外科杂志》2008,46(10):776-779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术中延长肝门阻断时限对手术失血量和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1年6月至2005年12月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术中一次肝门阻断时间≥30 min患者的临床资料(持续阻断组),并以累积肝门阻断时间在相同范围内但为常规间歇性阻断的患者作为对照(间歇阻断组),比较两组手术失血量、接受输血病例的比例以及术后肝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持续阻断组共35例,间歇阻断组共38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持续阻断组平均肝门阻断时间为(34.7±4.4)min(30~45 min),间歇阻断组为(35.3±4.2)min,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阻断组平均手术失血量为(660.0±655.8)ml,显著少于间歇阻断组的(1054.0±673.3)ml(P<0.05),接受输血患者的比例(48.6%)也显著低于间歇阻断组(78.9%)(P<0.01);两组患者术后肝功能均顺利恢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肝功能代偿良好的复杂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术中肝门阻断时间可以持续30~45 min,与常规的间歇性阻断相比未增加对肝脏的损伤,但显著减少了手术失血量、降低了需要输血患者的比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自制肝钳在肝切除术中对血流控制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3月-2007年5月应用自制肝钳行血流控制实施肝切除术4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平均出血量(526±297)ml,平均手术时间(176.07±41.20)min。术中血压、血氧饱和度平稳,术后肝功能恢复好。全组无一例发生肝功能衰竭。结论自制肝钳能满足大多数肝切除术的血流控制要求,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