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外科手术方式的创立和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年长的外科学家都曾见证20世纪后半期(传统外科的极盛时代)外科学的传统外科的极盛时代迅速发展。人工心肺机的发明、心脏血管外科的发展、临床器官移植的成功、ICU的建立、创伤和感染的代谢研究、肠外营养支持的应用、癌症外科根治、微创外科及观念等的兴起,均标志着外科学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随着医学对人体生理以及疾病病理、病理生理的认识不断深化,加之麻醉和生命支持、监护各个方面的进步,已经而且还将继续促进外科及其手术的发展和变革。今天的外科及其手术在内容、范围和深度方面,都已经比以往有了长足的进步。  相似文献   

2.
减重代谢手术通过限制食物摄入和减少营养物质吸收, 可降低体重并改善2型糖尿病、高血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肥胖相关代谢性疾病。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Roux-en-Y胃旁路术、可调节胃束带术和胆胰分流-十二指肠转位术是目前4种主流术式。胃袖状切除联合手术、单吻合口胃旁路术、胃内球囊及内镜下减重手术等创新术式也不断涌现。目前, 减重代谢手术正迎来学科深度融合、术式优化创新、减重降糖疗效确切的发展机遇期, 必将使更多肥胖患者临床获益。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近年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成为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尤其是中国,近1亿人口步入肥胖行列,成为世界第一肥胖大国。减重手术能快速、有效、持久地治疗肥胖。在减重同时,可有效地治疗肥胖伴发的代谢性问题。减重手术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个不断更新、发展,追求最佳减重效果和最少并发症发生的过程。回顾减重手术半个多世纪的演变过程,对于减重手术方式选择、减重外科领域的开拓创新,会带来很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肥胖症已经逐渐成为现今社会所面临的最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手术治疗是使肥胖症人获得长期而稳定的减重效果的惟一手段。自从于2000年在国内率先开展第1例垂直绑带式胃减容术以来,笔者单位还开展了腹腔镜下的Roux?en?Y胃肠短路术、迷你胃肠短路术、袖状胃切除术等,均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减肥手术不单纯是为了美容的效果,而是将肥胖症作为一种可能带来多种严重并发症的疾病来治疗。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胃肠外科手术不仅能减重,同时可能改善甚至治愈肥胖症相关的多种代谢疾病,如2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目前国外对肥胖外科治疗也已经从单纯关注于病人的体重降低发展为着重于合并的代谢紊乱综合征的治疗有效性。而这些手术绝大多数都可以在腹腔镜的条件下完成。  相似文献   

5.
皮肤色素代谢性疾病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人体皮肤颜色各不相同 ,与种族、遗传因素、年龄、性别、外界环境以及某些疾病等因素有密切关系。肤色可分为红、黄、白、棕、蓝、黑六种。正常皮肤颜色主要决定因素 :1皮肤内色素的含量 ,即皮肤内黑素胡萝卜素以及皮肤血液内氧化与还原血红蛋白的含量 ;2皮肤解剖差异 ,主要是皮肤的薄厚度 ,特别是角质层和颗粒层的薄厚 ;3某些外源性物质如重金属、文身染料。药物和疾病也可引起皮肤色素沉着 ,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可以是遗传的 ,也可以发生在炎症改变后或由外源性物理化学刺激或金属物所致。黑素是决定皮肤颜色的主要色素 ,由黑素细胞( Mela…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我国减重及代谢外科得到长足的发展,年手术量已达到万例,但是全国范围内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方式的同质化仍然是一个难题。减重及代谢外科的稳步持续发展离不开手术质量控制。应建立严格的减重及代谢外科准入制度,严格控制手术适应证,同时术前须采取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MDT)模式对病人进行详细的评估。除手术安全性外,还应关注手术的中远期效果,包括体重下降、代谢指标缓解以及后期体重反弹问题,这些均与手术质量息息相关。此外,手术治疗后需要建立病人的详细档案并终生随访。  相似文献   

7.
外科手术治疗肥胖症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肥胖是人体内脂肪的过多积聚 ,它不仅影响形体美观 ,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而且容易引起多种并发症 ,如易发冠心病、高血压、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等。目前对肥胖的治疗可谓是五花八门 ,从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到内服药物、局部脂肪抽吸、切除等。从自然观念出发 ,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可能是最好和最有效的减肥方法。但有一部分严重肥胖症患者对各种常规疗法无效 ,为此胃肠外科医师从减少摄食和营养成分吸收的理念出发 ,尝试进行减肥治疗 ,经过近五十年的探索 ,已取得了比较可喜的进步。1 空回肠旁路手术 (jejuno -ilealbypass …  相似文献   

8.
外科手术治疗肥胖症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2004年10月12日卫生部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公布了卫生部2002年8-12月组织的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营养与健康调查的结果,公布的如下统计资料应引起医务界高度重视:(1)肥胖:我国成人超重率为22.8%,肥胖率为7.1%,估计现有超重和肥胖人数分别为2亿和6000多万。大城市成人超重率与肥胖率分别高达30.0%和12.3%,与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资料相比,分别上升39%及97%。(2)糖尿病: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2.6%,估计全国糖尿病现患人数2000多万。与1996年糖尿病抽样调查资料相比,大城市2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由4.6%上升到6.4%。(3)高脂血症:我国成人血脂异常患病率为18.6%,估计全国血脂异常现患人数1.6亿。(4)高血压: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全国现患人数为1.6亿,与1991年相比,患病率上升3l%,患病人数增加7000多万。  相似文献   

10.
1内镜历史 内镜技术有悠久的历史。1805年Bozzini完成了首例尿道内镜检查。1865年Desormeaux首先介绍了膀胱镜的检查方法。1869年Pantaleoni应用膀胱镜器械完成了首例宫腔镜检查术。直到100年前,即1910年,Jacobaeus完成了首例腹腔镜检查。  相似文献   

11.
高铭  殷浩 《消化外科》2013,(12):976-979
减重手术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90年代后肥胖患者人数的迅猛增加和腹腔镜手术的引入,减重手术在全世界逐渐流行。目前减重手术方式主要有可调节胃束带减容术、胃袖状切除术、胃旁路术、十二指肠转流术等。各种减重手术各有优缺点,涉及减重效果、手术死亡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应重视减重手术对高血糖、高血脂、高胆固醇血症等代谢紊乱疾病的疗效,提倡个体化治疗,多学科协作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2.
重症急性胰腺炎外科手术时机及方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外科手术干预的时机、指征、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68例重症胰腺炎的临床资料。结果6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30例非手术治疗,38例手术治疗,总死亡率11.8%(8/68),总治愈率88.2%(60/68),其中非手术组治愈率86.7%(26/30),手术组治愈率89.5%(34/38)。手术组的危重程度(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非手术组。结论正确地把握SAP的外科手术时机,合理地选择外科手术方式,才能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痔外科手术方式的合理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痔的外科治疗概述痔是肛垫病理性肥大、下移和肛周皮下血管丛血流淤滞形成的团块,可伴有出血、脱垂等症状,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1]。出血可表现为便时带血、便后滴血,严重者可有喷血,长期出血者可伴发缺铁性贫血。痔块脱出是内痔的另一个主要的临床表现,内痔的分度也是主要根据痔块脱出的程度而划分。药物治疗、硬化剂注射、套扎等非手术疗法对大部分痔效果良好,虽无法治愈,但可缓解症状。外科手术治疗主要是针对保守治疗失败或不适宜保守治疗的患者,以及症状明显的Ⅲ、Ⅳ度脱垂性内痔和混合痔。以往,在静脉曲张学说占主导地位时,认为…  相似文献   

14.
肝细胞癌(简称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目前,针对肝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 )、消融治疗、放疗、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和肝移植等.对肝癌治疗的总体原则业已达成共识,即是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但针对具体病人,如何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是肝脏外科医生经常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是指凝血因子缺乏或功能异常所致出血性疾病,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两大类。其中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较为罕见,包括血友病A[因子(F)Ⅷ缺乏]、血友病B(FⅨ缺乏)、纤维蛋白原缺乏、FⅡ、FⅤ、FⅤ+FⅧ、FⅦ、FⅩ、FⅪ和FⅩⅢ缺乏。主要临床表现为自发性或外伤性出血,手术风险大,常被列为外科手术的禁忌证。2015年以来,我院联合瑞金医院血液科针对3例患有遗传性凝血  相似文献   

16.
现代外科学,开始于19世纪.当时外科得到飞跃性发展,主要原因是解决了手术带来的三大难题:疼痛、感染和失血.随着外科的发展,大型手术变得安全和常规化.继而,外科的再发展趋于两极化,其一极是走向大型和英勇手术,即进行以前不可能进行的手术,这包括大型切除和重建手术、单个或多器官移植等.另一极的发展是减低手术创伤,但可达到同样手术目标,这包括显微外科手术、影像引导的手术和微创手术.微创手术的新发展,又包括腹腔镜单孔手术、自然腔道内镜手术、机器人手术和远程手术.  相似文献   

17.
分化型甲状腺癌外科手术方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条件下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手术方式的选择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DTC患者325例的临床资料,采用分层Cox回归分析的方法 ,回顾性分析其影响预后的因素。校正其他因素后,评价不同的手术方式与分化型甲状腺癌预后的关系。结果患者性别、年龄、复发与否、临床病理分期、肿瘤大小、手术治疗方式均为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Cox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龄、治疗方式和临床病理分期对其预后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年龄分层分析表明,与甲状腺全切组比较,高龄组单侧腺叶或加峡部切除为最佳手术方式(OR=0.320),低龄组不同手术方式O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根据临床病理分期分层,Ⅰ期采用单侧腺叶切除预后较好(OR=0.228),高分化期患者甲状腺次全切预后较好(OR=0.561)。结论年龄、治疗方式和临床病理分期是影响分化型甲状腺癌预后的主要因素,针对患者不同年龄、临床病理分期及患者耐受情况,采取最优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8.
家族性息肉病外科手术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9.
家族性息肉病是一种遗传疾病,多在儿童、青春期发病。虽是少见病但具有癌变倾向,目前已公认为癌前病变。因此本病一旦作出诊断应及时手术治疗。其外科治疗在近30多年来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慢性髂动脉阻塞性疾病外科手术与介入治疗的疗效、并发症及随访结果,以指导该类疾病的治疗选择。方法:通过随机分组对67例慢性髂动脉阻塞患者分别进行外科手术和介入治疗,对其治疗效果、并发症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外科手术组行人工血管转流30例(其中解剖位血管重建24例,左右股-股动脉转流6例),补片成形4例。介入治疗组行单纯球囊扩张7例,球囊扩张联合支架置入23例,3例介入治疗失败。术后30 d,外科手术组和介入治疗组重建血管通畅率分别为100%和96.7%,总体有效率为97.1%和84.8%;外科手术组和介入治疗组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35.3%(12/34)和20.0%(6/30);随访时间为13~65个月,术后第1年两组的重建血管通畅率和症状缓解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第2年开始,外科手术组血管通畅率、ABI明显高于介入治疗组,同时间隙性跛行、静息痛等方面也好于介入治疗组(均P<0.05)。结论:外科手术和介入治疗对慢性髂动脉阻塞性疾病均可取得理想疗效,外科手术远期疗效更好,但手术风险较介入治疗大。对于高龄、全身状况差不能耐受外科手术的患者,介入治疗是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