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由"半夏(洗)半升,黄芩、干姜、人参、甘草(炙)各三两,黄连一两,大枣(擘)十二枚"7味药组成,本方即小柴胡汤去柴胡、生姜,加黄连、干姜.<伤寒论>用治小柴胡汤证误用下法,损伤中阳,少阳邪热乘虚而入,寒热互结,而成心下痞者.本方着重在调和肠胃.临床上,凡见脾胃虚弱,寒邪乘虚而入,寒热错杂,升降失调,清浊混淆而致肠胃不和,脘腹痞满,呕吐泄泻者,用本方加减治疗,常可获效.此即尤在泾所说:"不必治其上下,而但治其中."  相似文献   

2.
<正>黄芩汤黄芩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治疗湿热肠痛及泻痢。小柴胡汤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甘草三两,半夏半升,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用于治疗寒热往来,胸胁硬满。大柴胡汤柴胡半斤,黄芩三两,芍药三两,半夏半升,生姜五两,枳实(枳壳)四枚,大枣十二枚,大黄二两。用于  相似文献   

3.
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是张仲景用以治疗柴胡汤证误下,痰气互结,升降失常,心下痞满不疼,呕吐不利等.其方为小柴胡汤去柴胡、生姜,加黄连、干姜.本方以半夏为君,配干姜辛开温散,降逆止呕,芩、连苦寒降泻,人参、大枣、甘草健脾和胃,辛开苦降,共起降逆开结、和中泻热消痞的作用.在《金匮要略》中,张仲景用以治疗寒热夹杂之呕吐痞证.笔者近年临床用于多种病证,每每取效,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4.
从柴胡Bupleurtim falcatum L.根中提取的柴胡皂甙,对炎症初期血管通透性亢进有抑制作用,并且在抑制右旋糖酐(Dextran)所致浮肿的同时,尚有抗肉芽形成的作用。以柴胡为中心的方剂柴苓汤、小柴胡汤、TJ-8014(小柴胡汤去生姜加黄连、茯苓)对小鼠抗GBM肾炎、加速型passive Heymann肾炎及Puromycin aminonucleoside肾病均有治疗效果。本次实验主要研究柴胡成分柴胡皂甙用于豚鼠抗GBM肾炎(anti-GBM nephritis)的效果。同时探讨了其作用机制方面的内容,如柴胡皂甙对血小板聚集力、内源性皮质酮(corti-  相似文献   

5.
李连珍  吴磊  王宪龄 《河南中医》2007,27(12):28-30
目的:研究小柴胡汤以不同药对拆方对小鼠小肠推进作用的影响。方法:把小柴胡汤中的药物按功能分为柴胡与黄芩组,人参、甘草与大枣组,半夏与生姜组,然后按正交实验法设计,以炭末推进的百分率为指标进行测定。结果:半夏与生姜组对小鼠小肠推进作用较明显;人参、甘草与大枣三药组成的补益药对表现出抑制作用;对柴胡黄芩组设了四个不同水平进行研究,由方差分析的结果可知,二者以1∶1的比例配伍作用较好。结论:半夏与生姜组能显著促进小肠的推进功能,而柴胡与黄芩组次之。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挖掘“半表半里”证-症-药规律研究。方法将半表半里相关医案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构建数据库,采用改进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无监督的熵层次取类等方法,分析“半表半里”的证-症-药规律。结果收集半表半里医案213个,涉及中医疾病53种、中医证候34个、症状253个、中药219味。从证候频次来看,少阳病证、热入血室证、热证、肝郁证、肝火炽盛证等出现频次较高;从症状频次来看,出现较多的症状为头汗、脉弦、脉数、寒热往来、发热等。从药物频数分析来看,甘草、柴胡、半夏、黄芩、生姜等出现频次较高。通过数据挖掘方法,得半表半里证常用药对为大枣+生姜、生姜+柴胡、黄芩+柴胡、半夏+柴胡+生姜、黄芩+柴胡+生姜,挖掘得到潜在药物组合3组,分别为谷芽_青蒿_佩兰_焦山楂;紫石英_刺蒺藜_肉苁蓉_白芍_熟地黄_川芎_当归;黄柏_苍术_藁本_萆薢。潜在症状组合1组为腰痛_身痛_脉浮_脉数_脉弦_头痛。结论小柴胡汤虽是半表半里的主要治疗底方,但不能将半表半里证等同于小柴胡汤证,半表半里证比小柴胡汤证范畴更大,病机涉及气血,病性寒热错杂,所治脏腑以中焦脾胃及肺脏为主。  相似文献   

7.
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由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甘草、生姜、大枣组成.本方组方精炼,既有柴胡、黄芩苦寒清降,生姜、半夏辛开散邪,又有人参、甘草、大枣甘补调中,重在和解,七药相辅相成,寒热并用,攻补兼施,升降协调,有疏利三焦、通达上下、宣畅内外、气血条达之功.本方是和解之良剂,运用于多种疾病之中,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8.
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由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甘草、生姜、大枣组成,具有祛邪扶正,和解少阳功效。主治邪入少阳,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心烦喜呕,小便不利,热人血室等。张仲景在《伤寒论》中针对小柴胡汤应用指出“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笔者用其治疗多种疾病收到满意疗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由柴胡、黄芩、党参、甘草、大枣、法半夏、生姜组成。具有和解表里功效,主治少阳证,症见寒热往来,胸胁满闷,心烦呕恶,口苦,咽干,目眩,脉弦。临床广泛应用于治疗外感及内科杂症,屡用效验。笔者用小柴胡汤加桂枝治疗咽喉疾病,疗效显著,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小柴胡汤在黑素瘤细胞及黑素瘤细胞与HaCaT细胞共培养体系中对黑素瘤细胞增殖、酪氨酸酶活性、黑素合成过程的作用.方法 培养黑素瘤细胞及黑素瘤细胞与HaCaT细胞共培养体系,以熊果苷为对照组,利用MTT法、多巴氧化法、NaOH法测定细胞活力,酪氨酸酶活性及黑素的含量.结果 小柴胡汤40 ug/ml以上的小柴胡汤水煎液可明显抑制黑素瘤细胞和共培养细胞活力(P<0.01);小柴胡汤水煎液对黑素瘤细胞及共培养细胞中酪氨酸酶活性、黑素合成均呈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各浓度药品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小柴胡汤对于黑素瘤细胞中酪氨酸酶活性、黑素生成的抑制作用与其对于共培养细胞中黑素生成及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无差别(P>0.05),其功效优于阳性对照熊果苷组.结论 小柴胡汤在黑素瘤细胞及黑素瘤细胞与HaCaT细胞共培养体系中对黑素瘤细胞增殖、酪氨酸酶活性、黑素合成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小青龙汤为温阳宣肺、蠲痰涤饮之剂,凡见哮喘、咳嗽、痰、饱胀、喘息和四肢水肿等因"外感风寒,内有寒饮"所致者,均可辨证应用小青龙汤。临证应用时注意:①寒邪不必拘泥外感;②"三水"的变化要审清;③但见寒饮,有无表证均可用此方;④注意痰饮在临床上的变化;⑤临床见喘未必治喘,要临证辨别。用此方,要抓住以下临床指征:①面色:"三水"之面色--黧黑之色;②脉象:弦脉或浮紧;③舌象:舌苔多水滑;④痰涎:咳痰较爽,痰涎清稀,泡沫状。以上"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俱",有效之后,应中病即止。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病证关系,分析了“病”与“证”的内涵,认为疾病是决定证候的内在稳定的因素,而证候是疾病的外在综合表现。辨证论治以证候处方用药,会产生病证重合与分离两种情况,病证重合时疗效就肯定,而病证分离时则疗效就会远离预期目标,这就是辨证论治疗效重复性差的客观原因。为了提高病证的重合,避免病证的分离,应该重视方药与疾病的联系,不能只讲“方”与“证”的联系。笔者认为,方药对疾病的疗效是根本的,而方药对证候的疗效是附属的,疾病与疾病证候具有不同的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14.
探析神阙穴与气及脏腑经络关系及现代医学对脐中的认识,介绍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15.
郭振球 《天津中医药》2008,25(6):441-444
用中医药治疗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控制过度炎症反应.微观证治学.脏腑、神经、激素、免疫和代谢调节病机链.分析过度炎症反应.从过度炎症反应分始动、放大和损伤3个阶段,提供了证治方药.创新了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微观证治学的理法方药.  相似文献   

16.
郑莉  郑林 《天津中医药》2003,20(3):78-79
论述了非典发病与传播的特点。阐述遵循科学控制疫情、总结经验中西合治、心身调节防病健身在论治非典的系统性。从科学严谨的手段、积极努力的态度、正确的应对措施、适宜的心身调节等方面,说明防治的整体优势。  相似文献   

17.
田琦  汤旗  陈钧  WONG LISOO  刘立丽  吕正兵  鲍康德 《中草药》2024,55(6):2101-2112
传统中医认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现代社会因饮食不节、嗜烟好酒、作息无序及工作和生活压力等诸多因素,造成“脾失健运”。中医药学研究结果显示,健脾开胃的食品疗法因其耐受性及依从性好,被中医医家及患者广泛接受。通过对健脾开胃中药成方制剂、食药同源中药材及饮片和国内外食药同源政策进行综述,以促进食药物质在普通食品领域的开发,为健脾开胃类保健食品、特医食品等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眩晕的主要病理不外虚实两端,虚者髓海不足或气血亏虚,清窍失养;实者为风、火、痰、瘀扰清空。分肝阳上亢、气血亏虚、肾精不足、痰湿中阻、瘀血阻窍五型。  相似文献   

19.
从中医精气神辨识角度认识虚劳病,总结虚劳病病因病机。通过观察面容、形态、神色、五官、舌象、脉象等辨识精气神状态,确立虚劳病精气神调治原则。在精气神辨识理论指导下,对《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相关条文、方药进行解析,总结虚劳病相关治则治法。根据精气神调养原则,为虚劳病临床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的形成与素体阴虚,五脏虚弱,饮食不节,形体肥胖,精神刺激,情志失调,外感六淫,毒邪侵害,滥用丹药,化燥伤津,房劳纵欲,肾精亏耗等诸多因素有关,因此,首先要进行有效的糖尿病社会宣传与教育,防治于未然,即病之后的临床护理与药物治疗同等重要,包括生活调理,饮食调理,精神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