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和非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预后,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收集2014年1至2018年12月于南京市浦口医院和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感染的2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将其分为糖尿病肾病组(125例)和非糖尿病肾病组(123例)。比较两组患者感染部位、病原菌分布及预后;收集患者性别、年龄、透析状况、透析通路、贫血及低蛋白血症、多重耐药菌感染、合并糖尿病、氧化蛋白产物(AOPP)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等,通过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MHD并发感染者预后的影响因素。 结果糖尿病肾病组和非糖尿病肾病组患者感染部位中呼吸道(χ2 = 2.005、P = 0.157)、泌尿道(χ2 = 0.781、P = 0.277)、消化道(χ2 = 1.152、P = 0.283)、静脉导管(χ2 = 0.089、P = 0.765)及皮肤软组织(χ2 = 0.518、P = 0.472)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所感染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和真菌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1.576、P = 0.455),且在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和真菌中各病原菌构成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 = 0.747、P = 0.862,χ2 = 0.524、P = 0.469,χ2 = 0.036、P = 0.851);两组患者中预后良好和预后不良病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576、P = 0.455)。单因素分析显示,预后良好和预后不良两组患者贫血(χ2 = 5.250、P = 0.022)及低蛋白血症(χ2 = 5.706、P = 0.017)、多重耐药菌感染(χ2 = 5.706、P = 0.001)、合并糖尿病(χ2 = 2.962、P = 0.085)、AOPP(t = 18.189、P < 0.001)以及CRP水平(t = 14.466、P < 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将以上指标纳入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模型中,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χ2 = 9.964、P = 0.001)、合并糖尿病(χ2 = 7.845、P = 0.016)和高水平AOPP(χ2 = 6.046、P = 0.028)均为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感染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糖尿病肾病和非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感染者在感染部位和病原菌分布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非糖尿病肾病患者预后优于糖尿病肾病患者,与多重耐药菌感染、糖尿病患病及AOPP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工气道建立时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及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 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中国人民解故军联勒保障部队第九二二医院收治的110例重型颅脑损伤伴肺部感染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建立人工气道时机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伤后24 h内建立人工气道,共64例)与对照组(伤后24 h后建立人工气道,共46例)。比较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感染控制率、感染控制时间、病死率,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行单因素分析[性别、年龄、昏迷时间、吸烟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GCS评分、建立人工气道时机、激素使用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后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40.63% vs. 60.87%,χ2 = 4.389、P = 0.036);感染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0.77% vs. 53.77%,χ2 = 4.488、P = 0.034);感染控制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7.06 ± 2.77)d vs. (11.12 ± 3.62)d,t = 3.815、P = 0.001];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7.81% vs. 21.74%,χ2 = 4.408、P = 0.0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性别、激素使用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对重型颅脑损伤的肺部感染无显著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 = 0.294、P = 0.587,χ2 = 0.878、P = 0.349,χ2 = 0.572、P = 0.449)。年龄> 60岁、昏迷时间> 1周、有吸烟史、合并COPD、GCS评分≤ 5分、伤后24 h后建立人工气道患者的肺部感染率显著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 5.583、P = 0.018,χ2 = 7.328、P = 0.007,χ2 = 4.994、P = 0.025,χ2 = 4.878、P = 0.027,χ2 = 6.114、P = 0.013,χ2 = 4.389、P = 0.036)。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 60岁、昏迷时间> 1周、合并COPD、GCS评分≤ 5分、伤后24 h后建立人工气道均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P = 0.024、0.015、0.019、0.007、0.011)。 结论伤后24 h后建立人工气道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新型经电子纤维支气管镜下防污染支气管肺泡灌洗(PBAL)、支气管肺泡灌洗(BAL)以及常规痰检法在肺部感染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于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的肺部感染者共85例,入组患者均行PBAL、BAL以及常规痰检法,并结合影像学检测。分析以上3种方法病原菌检出率和治疗总有效率。 结果85例患者共收集255份标本,培养出病原菌163株,总阳性率为63.92%,其中行PBAL法、BAL法与常规痰检法的病原菌检出率分别为80.00%(68/85)、67.06%(57/85)和44.70%(38/85)。PBAL法与常规痰检法的病原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2.582、P < 0.001),而与BAL法的病原菌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1.570、P = 0.210),BAL法与常规痰检法的病原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5.363、P = 0.021)。三种方法检出革兰阴性菌占病原菌总数的69.33%(113/163),革兰阳性菌占病原菌总数的24.54%(40/163),真菌占病原菌总数6.13%(10/163)。PBAL法、BAL法以及常规痰检法取样后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革兰阴性菌平均耐药率为(87.34 ± 5.52)%、(76.13 ± 6.33)%和(66.65 ± 4.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115.531、P < 0.001);平均敏感度为(82.12 ± 4.79)%、(72.54 ± 6.14)%和(62.74 ± 4.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114.712、P < 0.001)。PBAL法、BAL法以及常规痰检法取样后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革兰阳性菌平均耐药率分别为(85.45 ± 5.13)%、(73.24 ± 4.87)%和(65.37 ± 5.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54.626、P < 0.001);平均敏感度分别为(80.56 ± 4.67)%、(69.42 ± 4.65)%和(61.34 ± 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61.114、P < 0.001);68例细菌培养呈阳性患者根据以上三种取样方法进行药敏试验调整抗菌药物治疗后,PBAL法总有效率为88.24%(56/68),显著高于BAL法[73.68%(42/57)]和常规痰检法[52.63%(20/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 4.372、P = 0.036,χ2 =16.692、P < 0.001);BAL法总有效率则显著高于常规痰检(73.68% vs. 52.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458、P = 0.035);PBAL法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AL法(88.24% vs. 7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372、P = 0.036)。 结论PBAL与BAL法的病原学检测率与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常规痰检,且PBAL法取样后经药敏试验调整抗菌药物后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BAL法,故PBAL法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气管切开不同时机对重型颅脑损伤(HCI)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为更有效地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遵义医科大学第五附属(珠海)医院收治的1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气管切开的不同时机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于颅脑损伤24 h内(早期)和24 h后(晚期)实施气管切开救治方案,观察两组HCI合并肺部感染者的病原菌构成及感染控制的有效率,比较其疗效及手术前后的肺通气功能。 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如肺部感染(33.75%)、皮下气肿(8.75%)、低氧血症(3.75%)、出血(10.00%)、食管气管瘘(6.25%)、气胸(6.25%)等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61.25%、20.00%、13.75%、25.00%、21.25%和16.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 12.13、P < 0.001,χ2 = 4.11、P = 0.040,χ2 = 4.10、P = 0.040,χ2 = 6.23、P = 0.010,χ2 = 7.59、P = 0.010,χ2 = 6.01、P = 0.010)。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病原体主要分为革兰阴性菌(60.00%、51/85),以铜绿假单胞菌(25.88%、22/85)为主;革兰阳性菌(34.12%、29/85)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23.53%、20/85)为主;真菌(5.88%、5/85)感染中以白假丝酵母菌(4.71%、4/85)为主。观察组患者HCI合并肺部感染的治疗有效率(77.28%、21/27)显著优于对照组(32.66%、16/49)(χ2 = 14.18、P < 0.001),且其整体的生存率(88.89%、24/27)亦高于对照组(67.36%、33/49)(χ2 = 4.38、P = 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HCI合并肺部感染者PO2[(128.22 ± 11.79)mmHg]和SaO2[(96.55 ± 1.4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01.35 ± 10.27)mmHg和(94.26 ± 1.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15.37、9.47,P均< 0.001)。观察组中HCI合并肺部感染者PCO2[(35.79 ± 5.33)mmHg]低于对照组[(43.72 ± 6.06)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8.77、P < 0.001)。 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实施气管切开,能有效提高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碳青霉烯类药物暴露对鲍曼不动杆菌(AB)感染多重耐药及预后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的120例院内感染者的临床资料,依据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暴露情况分为两组,即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暴露组(59例)和非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暴露组(61例),比较两组患者AB感染、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检出率,分析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检出率和耐药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AB感染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结果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暴露组患者AB感染率、MDRAB检出率均显著高于非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暴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79.66% vs. 19.67%,χ2AB = 43.184、P < 0.001;71.19% vs. 3.28%,χ2MDRAB = 59.558、P < 0.001)。检出CRAB共92株,其中2017年至2018年CRAB检出率较2016年至2017年增长87.50%。92株CRAB对头孢类、碳青霉烯类、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庆大霉素、磷霉素等均有不同程度耐药,仅对阿米卡星和环丙沙星敏感。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暴露组病死率显著高于非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暴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2.37% vs. 9.84%,χ2 = 16.572、P < 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AB感染者预后不良与入住ICU时间(χ2 = 8.563、P = 0.003)、机械通气(χ2 =10.898、P = 0.001)、留置尿管(χ2 =12.725、P < 0.001)、留置中心静脉置管(χ2 = 6.306、P = 0.012)、头孢类药物使用(χ2 = 25.095、P < 0.001)、碳青霉烯类药物暴露(χ2 = 33.005、P < 0.001)以及联合抗菌药物应用(χ2 = 8.241、P = 0.004)均相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分析显示:碳青霉烯类药物暴露与AB感染者预后独立相关(OR = 10.687、95%CI:0.025~0.937、P < 0.001)。 结论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暴露可增加AB感染机率,导致多重耐药,为AB感染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与大肠癌术后并发院内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以指导临床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 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收住本院的80例大肠癌根治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8例,女性32例。患者年龄41~79岁,平均年龄(59.5 ± 18.5)岁。住院期间发生院内感染19例。对患者年龄、性别、病变部位、基因类型、感染部位、病原菌类型、围术期接受激素/抗菌药物的情况以及住院时间等维度的指标进行比较,考察与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相关的影响因素。 结果大肠癌患者术后是否发生院内感染,与其年龄(OR = 9.67,95%CI:1.13~16.83)、基因类型(HER-2)(OR = 7.32,95%CI:1.32~19.81)、感染部位(OR = 5.98,95%CI:1.25~10.74)、病原菌类型(OR = 6.44,95%CI:1.06~14.73)、围术期激素/抗菌药物的使用(OR = 0.66,95%CI:0.02~3.88)、住院时间(OR = 4.79,95%CI:1.00~9.91)等因素均有相关性,其中,> 60岁(χ2 = 11.18、P = 0.02)、HER-2(+)(χ2 = 9.89、P = 0.04),伤口/吻合口的感染(χ2 = 7.21、P = 0.01)、合并G-杆菌感染(χ2 = 11.33、P = 0.03)以及围术期使用激素/抗菌药物(χ2 = 10.94、P = 0.04)、住院时间长(χ2 = 5.91、P = 0.03)均是其相关危险因素。 结论临床科室需加强对大肠癌患者术后住院期间发生感染的监控和防范,合理应用激素或抗菌药物,加强对手术吻合口处的清洁和消毒,尤其对于老龄患者,需尽量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提高免疫力,以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发生感染性休克的影响因素。 方法收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感染科2013年3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96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感染性休克患者,就其性别、年龄、住院时间、感染部位、病原微生物、基础疾病、白蛋白(ALB)、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和临床转归等与同期未发生感染性休克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 结果入组的96例患者中肺部感染居首位,占46.8%(45/96),其次为腹腔感染[32.4%(31/96)]。96例患者中培养分离出病原菌者21例(21.9%)共23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为78.3%(18/23),革兰阳性球菌为21.7%(5/23)。发生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年龄、糖尿病、住院时间、ALB、CRP和PCT等与同期未发生感染性休克的肝硬化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 27.324、P < 0.001,χ2 = 16.146,P < 0.001,χ2 = 30.007、P < 0.001,χ2 = 26.984、P < 0.001,χ2 = 88.821、P < 0.001,χ2 = 96.028、P < 0.001)。96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感染性休克病死率为39.6%,显著高于未发生感染性休克的肝硬化患者(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 77.070,P < 0.001)。 结论失代偿期肝硬化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病死率较高,与患者年龄、病原微生物、感染部位、糖尿病病史、住院时间相关;ALB、CRP和PCT为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发生感染性休克的早期敏感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合并机会感染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所收治的708例初诊住院AIDS患者,收集AIDS患者入院时临床特征和血清LDH水平,分析AIDS患者各种机会感染疾病的血清LDH水平。根据LDH水平(LDH>250 U/L和≤250 U/L)将入组患者分成两组,即LDH升高组245例和LDH正常组463例。 结果708例初诊住院AIDS患者中,女性132例、男性576例,合并机会感染者182例(Waldχ2 = 29.675、P < 0.001),合并肺部感染者162例(Waldχ2= 69.328、P < 0.001)。Logistic回归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低CD4+T细胞计数水平(Waldχ2 = 60.646、P < 0.001)、高HIV RNA载量(Waldχ2 = 25.305、P < 0.001)、合并真菌感染(Waldχ2= 67.264、P < 0.001)、卡氏肺孢子(PCP)感染(Waldχ2 = 101.892、P < 0.001)更易导致AIDS患者LDH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合并分枝杆菌感染(Waldχ2 = 0.137、P=0.711)的患者不易出现血清乳酸脱氢酶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HIV RNA载量> 107拷贝/μl(Waldχ2 = 5.175、P = 0.023)、肺部感染(Waldχ2 = 5.096、P = 0.024)、血流感染(Waldχ2= 9.443、P = 0.002)、PCP(Waldχ2= 57.216、P < 0.001)和真菌感染(Waldχ2= 6.064、P = 0.014)均影响LDH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AIDS合并机会感染者LDH升高提示肺部感染和血流感染,感染病原体倾向于PCP和真菌感染,具有一定早期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留置输尿管支架管合并发热性尿路感染男性患者的临床特点与肾脏形态变化。 方法选取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泌尿外科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采用留置输尿管支架管治疗且合并热性尿路感染的50例男性患者(观察组)以及同期采用留置导尿管合并尿路感染的50例男性患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对两组患者的血尿常规、病原菌分布及肾脏形态特点并进行比较。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血白细胞计数显著增高,且肾脏炎症病变患者人数显著增加;观察组50例尿细菌培养阳性患者共检出病原菌6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7株,革兰阳性菌14株;对照组48例尿细菌培养阳性患者共检出病原菌7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1株,革兰阳性菌31株。观察组革兰阴性菌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χ2 = 5.358、P = 0.012)。两组患者术前均未发现肾脏炎症病变;术后观察组50例患者均表现为肾脏炎症病变,而对照组仅2例患者表现为肾脏炎症病变,观察组患者肾脏炎症病变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 12.625,P = 0.001)。 结论留置输尿管支架管合并发热性尿路感染男性患者临床多表现为血白细胞显著升高,病原菌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多伴有肾实质炎症病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心血管外科重症监护室合并2型糖尿病的老年患者心脏手术后医院感染及病原学特点,以探讨防治措施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至2014年8月某院心血管外科65岁以上合并糖尿病患者心脏手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临床资料。 结果2007年8月至2014年8月收集65岁以上合并糖尿病行心脏手术患者共407例,其中发生医院感染46例(11.3%),感染例次59例次(14.5%)。分离各种病原菌138株,以呼吸系统(55.9%)及血液系统(15.2%)感染为主。糖化血红蛋白> 7%的老年患者心脏术后医院感染比例显著高于糖化血红蛋白≤ 7%的患者(17.1% vs. 12.3%,χ2 = 5.8、P = 0.01)。糖化血红蛋白> 7%患者及≤ 7%患者中,均以呼吸系统感染为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0% vs. 6.4%,χ2= 0.4、P = 0.58)。导尿管留置15 d以上患者泌尿系统感染的比例显著高于留置15 d以下者(6.5% vs. 1.3%,χ2= 6.8、P = 0.001)。革兰阴性菌中以鲍曼不动杆菌为主(21.7%),革兰阳性菌中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13.1%)。鲍曼不动杆菌、溶血性葡萄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显示多耐药。 结论合并2型糖尿病的老年患者心脏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率高,耐药性逐渐增强。围手术期密切监测控制血糖,术后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对降低合并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的医院感染及病死率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颌面部间隙感染者病因,临床体征及综合治疗方法。 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符合临床口腔颌面间隙感染(MSI)纳入条件的共126例患者。对患者病因、全身状况、致病菌、年龄、治疗以及诊断等进行系统性分析。 结果不同年龄段MSI感染者例数(χ2= 12.903、P= 0.030),不同感染源患者例数(χ2= 11.17、P= 0.03),不同感染部位患者例数(χ2= 14.31、P = 0.02),不同致病菌所致感染者例数(χ2= 12.41、P = 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26例患者经抗菌药物保守治疗后,41例患者痊愈出院;经药物治疗和切口引流治疗,85例患者未出现明显并发症。不同治疗方式的患者例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8.91、P= 0.04)。患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 结论颌面部间隙感染者需要及时应用足量、敏感抗菌药物,并及时对脓肿切开引流,可控制颌面部间隙感染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闭合性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深部感染的发生率,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6月张家港市第五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252例闭合性胫骨平台骨折并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患者。收集患者术前基本资料和感染相关危险指标(包括创伤及手术相关指标);根据是否发生深部感染分为感染组(14例)和未感染组(238例);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评价闭合性胫骨平台骨折感染发生的高危因素。 结果闭合性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深部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9/14、64.29%),其中44.44%(4/9)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与未感染组相比,感染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延长[(31.3 ± 16.5)d vs. (16.6 ± 4.8)d,t = 21.162、P < 0.001]、术中失血量增多[(455.2 ± 713.1)ml vs. (255.7 ± 330.8)ml,t = 4.115、P = 0.016],手术时间延长[(196.4 ± 98.0)min vs. (124.5 ± 56.4)min,t = 10.522、P < 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显示高体重指数(BMI)(> 26.4 kg/m2)(χ2 = 12.428、P < 0.001)、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 3级(χ2 = 10.333、P = 0.001)、Schatzker Ⅴ和Ⅵ(χ2 = 4.166、P = 0.041)、手术时间延长(χ2 = 9.175、P = 0.002)均为发生深部感染的高危因素。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BMI> 26.4 kg/m2(OR = 1.192、P = 0.011)、手术时间> 148 min(OR = 3.769、P = 0.008)和ASA分级≥ 3级(OR = 1.240、P = 0.020)均为发生深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深部感染发生率较高,高BMI、手术时间延长以及ASA分级≥ 3级为深部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重型乙型肝炎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和临床特征,探索SBP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收治的242例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抗菌药物使用、留置导尿管、留置血管导管和基础疾病;分析患者实验室指标,如肝功能、腹水常规以及腹水培养指标等。按照随机对照法分组:病例组为发生SBP患者(80例),对照组为未发生SBP患者(162例)。 结果病例组中18例患者分离出20株病原菌,其中以大肠埃希菌最多(7/20、35.00%)。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显示,病例组患者感染前住院天数> 14 d者显著多于对照组(χ2 = 8.99、P < 0.001),血清白蛋白< 35 g/L患者显著多于对照组(χ2 = 22.85、P < 0.001),合并其他并发症患者显著多于对照组(χ2 = 6.12、P = 0.01)。多因素分析显示,血清白蛋白< 35 g/L为SB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重型乙型肝炎患者SBP的发病率较高,医务工作者应密切监测SBP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