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剂型对三黄泻心汤功效的影响。方法对比研究了三黄泻心汤、三黄分散片对二甲笨致小鼠耳廓肿胀、小肠推进的影响。结果除高剂量组对小肠推进的影响有差异外,其余均无差异。结论三黄泻心汤的新剂型不影响抗炎、泻下作用,新剂型有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2.
正三黄泻心汤出自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由黄连、黄芩、大黄3味药组成。《金匮要略》原著中论及三黄泻心汤的原文有二:《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中泻心汤原文为:"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大黄二两,黄连、黄芩各一两,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中载:"妇人吐涎沫,医反下之,心下即痞,当先治其吐涎沫,小青龙汤主之;涎沫止,乃治痞,泻心汤主之"。本方适用于  相似文献   

3.
三黄泻心汤及其组成生药的降压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体内、体外实验系探讨了三黄泻心汤、组成生药及其成分的降压作用。 方法:对茶碱引起血压升高的麻醉大鼠,给予三黄泻心汤、黄芩、大黄、黄连以及各生药的水溶性组分、50%甲醇组分、100%甲醇-100%丙酮组分,并记录血压的变化。进一步用大鼠的胸主动脉标本,以Mugnus法探讨各生药对血管张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三黄泻心汤由大黄、黄连、黄芩组成,商朝伊尹所创,相传伊尹是最早的中医方剂学著作<汤液经>的作者,所以,后人将三黄泻心汤称为伊尹三黄泻心汤[1].一般认为三黄泻心汤出自<金匮要略>,方中大黄二两,黄连一两,黄芩一两,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  相似文献   

5.
三黄泻心汤由大黄、黄连、黄芩三药组成,相传为商朝伊尹所创。汉末收入仲景之《伤寒杂病论》,用以治疗心下气分之热痞证。自宋代以后本方始广泛应用于眼科,如《和剂局方》载:“三黄圆,治丈夫妇人,三焦积热之上焦有热,攻冲眼目赤肿,头项肿痛,口舌生疮……”。笔者通过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三黄泻心汤及其制剂的临床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马维宁 《河南中医》2005,25(10):85-87
出自《金匮要略》的三黄泻心汤(又名泻心汤)由大黄、黄连、黄芩三味常用中药组成,为治疗血热出血、三焦实热之良方.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功能,用于热毒所致的身热烦躁,目赤口疮,咽喉、牙龈肿痛,大便秘结及上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体炎,牙龈炎等症.由于三黄泻心汤有清热止血而不留瘀之效,以其为蓝本开发的中成药制剂有一清系列制剂(包括一清片、一清胶囊、一清颗粒等)及三黄片、三黄胶囊等.已被广泛用于治疗内、外、妇、皮肤、五官等科疾病,取效均较为满意,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三黄泻心汤(简称泻心汤)对全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I/R)损伤后大鼠脑组织中氧化损伤及炎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连续给药7天后,采用两侧颈总动脉夹闭结合低血压方法制备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再灌注后继续给药2d,末次给药0.5h后处死大鼠,测定脑指数、脑组织含水量、脑组织中H2O2、MDA的含量和Na+-K+-ATP、Ca2+-ATP、SOD、CAT、GSH-Px的活力,血清中IL-1β、IL-6、TNF-α的含量,脑组织中NFκB p65蛋白亚基及其磷酸化表达情况,及IL-1β、IL-6、TNF-α等mRNA表达情况。结果:泻心汤8.74 g/kg剂量能降低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的脑指数及脑组织含水量,减少脑内H2O2及MDA含量,提高CAT、SOD、GSH-Px、Na+-K+-ATP、Ca2+-ATP等酶的活力,降低IL-1β、IL-6、TNF-α含量,抑制NFκB p65亚基磷酸化及IL-1β、TNF-αmRNA表达。结论:泻心汤可通过提高模型大鼠脑内Na+-K+-ATP、Ca2+-ATP酶及抗氧化酶活力,减轻受损组织中的水肿及氧化应激损伤,且抑制转核因子的激活及炎性因子的转录,发挥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经牛磺胆酸盐处理后,酸性试液留置于胃内而引起大鼠胃粘膜损害模型,探讨了黄连解毒汤与三黄泻心汤的胃粘膜保护作用的产生机理,这两种药剂抑制胃粘膜损害,抑制因酸性液体留置于胃而经起氢离子及钠离子流量的增大,且均呈量效相关,三黄泻心汤可通过胃粘膜,使^14C标志的由花生四烯酸合成的各种前列腺素总量显著增加,以上结果显示,两种药剂通过强化胃粘膜屏障发挥对胃粘膜保护作用,并推测三黄泻心汤的这种作用是由于胃粘膜的前列腺素合成功能增强。  相似文献   

9.
三黄泻心汤的药理研究概况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蒋爱品 《北京中医》2001,20(5):45-46
  相似文献   

10.
三黄泻心汤由大黄、黄苓、黄连三味药物组合而成,是临床治疗实热的代表方之一。根据有关资料记载,本方由商朝的伊尹所创。由于其配方组成合理精炼,临床疗效显著,故被后世诸多名圣医家所收编,如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清代唐容川的《血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川芎嗪(TMP)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内皮祖细胞(EPCs)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密度梯度离心分离脐静脉血单个核细胞,利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诱导纯化方法培养EPCs。CCK-8细胞计数试剂盒、流式细胞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TMP对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探讨。结果200mg·L–1 TMP抑制内皮祖细胞增殖功能;但是25mg·L-1 TMP显著减少H2O2致细胞凋亡和细胞生长停滞在G0/G1期,而L-单甲基精氨酸(L-NMMA)抵消TMP的保护作用。结论TMP对氧化应激损伤诱导细胞凋亡和生长停滞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eNOS受体拮抗剂L-NMMA能抵消TMP这种保护作用,说明TMP对EPCs抗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eNOS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三黄泻心汤(SHXXT)能否通过抑制7-酮基胆固醇(7-keto)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NOD样受体蛋白3(NLRP3)活化恢复内皮功能。方法:培养小鼠主动脉血管环组织,实验组分为正常组,模型7-keto组,三黄泻心汤含药血清1%,2%,5%不同浓度给药组,观察小鼠血管舒张功能;培养微血管内皮细胞,按照上述实验分组,另设置NLRP3抑制剂异甘草素(ISO),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内皮一氧化氮合酶(e NOS),NLRP3,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aspase-1),白细胞介素-1β(IL-1β)蛋白表达量的变化,除此之外,利用一氧化氮(NO)定量试剂盒检测NO的浓度。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显著降低血管环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P<0.01),给药组明显恢复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且成浓度依赖性(P<0.05,P<0.01);同时研究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微血管内皮细胞e NOS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NLRP3,Caspase-1,IL-1β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NO浓度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给予三黄泻心汤血清治疗后,明显升高e NOS蛋白表达和NO浓度,明显降低NLRP3,Caspase-1,IL-1β蛋白表达(P<0.05,P<0.01)。结论:三黄泻心汤能改善7-keto引起的内皮依赖性血管功能损伤,且是通过抑制内皮NLRP3炎症小体活化介导的NO信号通路实现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中药丹参、川芎、姜黄对兔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家兔按血脂水平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阿托伐他汀组、丹参组、川芎组及姜黄组。其中空白组给予普通饲料,其余各组饲喂高脂饲料。高脂饲料喂养期间各组动物分别给予相应剂量的药物。给药第12周后,测定血脂水平、血清抗氧化能力、凝血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观察动脉斑块形成程度。结果川芎与丹参可显著降低AS兔主动脉弓部斑块校正面积与最大斑块厚度。川芎、丹参、姜黄均可降低AS兔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丹参可显著降低AS兔低切全血黏度,川芎可降低AS兔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川芎、丹参可降低血清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水平,丹参还可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结论活血化瘀中药具有较好的抑制AS形成的作用,与其降血脂、提高抗氧化能力等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4.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非特定性的炎性肠道问题,其主要症状包括腹痛、腹泻和黏液血便,有易复发,较难治的特点。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现代医学治疗手段效果欠佳,加之多年来,UC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故临床迫切需要寻找新的治疗方法。中医药防治此类病证由来已久,仲景曾在《伤寒论》原文中多次论及下利、泄利与久痢、肠风、脏毒等与UC相类似的症状,论述了相应病机与治法,并提出有效的治疗方剂,为后世运用经方辨治UC奠定了基础。近年来,研究发现中医药对防治UC具有独特的优势,不仅能够有效缓解UC患者的症状,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还发现,无论是从网络药理学、临床观察亦是动物实验,半夏泻心汤类方作为一种中药复方,在治疗UC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经过大量的实验探索,研究发现半夏泻心汤类方在治疗UC的原理上与细胞炎症因子、肠道微生物、免疫反应、相关的信号传导途径和细胞焦亡等因素有紧密的关联。本文将会对半夏泻心汤类方在治疗UC中的作用原理做一个全面的概括,包括其理论根源、药物组成和作用机制等各个方面的研究,旨在给临床实践提供更加稳固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体外肿瘤细胞抑制实验及体内抗肿瘤实验,探讨灵芝多糖体内外抗肿瘤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实验,使用胃癌细胞株MKN45及AGS,分为空白组、顺铂组、灵芝多糖(20,10,5 g·L~(-1))组,加入药物孵育24,48 h后,使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变化。体内实验,60只BALB/c裸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阿霉素组、灵芝多糖高、中、低剂量(200,100,50 mg·kg~(-1))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使用Walker-256肿瘤细胞移植法建立胃肿瘤模型。1周后,除空白和模型组灌胃蒸馏水外,其余各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4周后测量肿瘤大小,并取部分胃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eal-time PCR)检测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基因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灵芝多糖高、中、低剂量组作用24,48 h后,均可以明显抑制胃癌细胞株MKN45和AGS的生长(P0.05);灵芝多糖高、中剂量组作用24 h均可以有效促进胃癌细胞MKN45和AGS的凋亡(P0.05),可以抑制AGS胃癌细胞的细胞周期,使其停留在G1期(P0.05)。体内实验表明,灵芝多糖高、中剂量组可以有效抑制胃部肿瘤的生长,同时增加Bax基因表达量,抑制Bcl-2基因表达(P0.05)。结论:灵芝多糖具有体内外抑制胃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其作用与增加Bax基因表达,抑制Bcl-2基因表达,从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从生物力药理学途径研究活血化瘀与调节血流剪应力的关系,探讨剪应力的生物效应及其中药药理学内涵,揭示其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血栓形成和溶血栓能力的量-效关系,是活血化瘀研究的新课题,也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栓性疾病的新途径,并有望在"治未病"的预防医学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小儿清瘟解热颗粒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影响。观察小儿清瘟解热颗粒体外抗病毒作用。方法:ICR小鼠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利巴韦林组(82.5 mg·kg-1),小儿感冒宁合剂组,小儿清瘟解热颗粒高、中、低剂量组(12.8,6.4,3.2 g·kg-1),每组10~12只,体内抗病毒方面,以甲型H1N1流感病毒滴鼻感染ICR小鼠造成肺炎模型,造模同时开始给予小儿清瘟解热颗粒12.8,6.4,3.2 g·kg-1ig,以利巴韦林为阳性药,观察肺部炎症,计算肺指数,死亡率和生命延长率,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γ干扰素(IFN-γ)的含量;体外抗病毒方面,采用CEP法观察病毒致细胞病变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小儿清瘟解热颗粒治疗性给药后能明显降低流感病毒FM1株感染后小鼠的肺指数,降低死亡率,延长平均存活天数;小儿清瘟解热颗粒中、低剂量组可明显升高感染小鼠血清中IFN-γ,NO含量(P0.05,P0.01)。体外抗病毒方面,小儿清瘟解热颗粒可明显抑制甲型H1N1流感病毒(FM1株,PR8株,brisbane/59/2007株),甲型H3N2型流感病毒(brisbane/10/2009株),乙型流感病毒(江西修水/32/2009株),副流感病毒1型(PIV-1),柯萨奇病毒B族2型(Cox B4)致细胞的病变作用。结论:小儿清瘟解热颗粒对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造成的病毒性肺炎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对体外多种病毒也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活血化瘀法治疗恶性肿瘤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恶性肿瘤是一类危及人类生命的严重疾病,中医药已成为肿瘤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段。活血化瘀法是中医药治疗肿瘤的基本法则之一,临床应用存在争议。试从肿瘤发病、转移、治疗等三个方面探讨活血化瘀法对恶性肿瘤治疗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脑出血(ICH)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高,发展迅速,恢复慢且致残率高。脑出血后脑组织发生一系列病理变化,如脑内局部血肿及其占位效应、继发脑水肿、脑细胞死亡及血脑屏障破坏等,从而引发脑损伤,导致神经功能缺损,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及药物,探索其改善神经功能的靶点及机制,减轻后遗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医理论认为脑出血属于"离经之血",离经之血即为瘀血,因此,活血化瘀法在治疗脑出血中广泛应用,成为出血性中风的常规疗法。近年来学者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对活血化瘀药物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对于其作用机制进行深入探讨,发现活血化瘀法对脑出血后的一系列生理病理变化过程起着关键的干预作用,在血肿清除和改善微循环、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方面有显著疗效。文章总结近五年活血化瘀药(三七、丹参、水蛭),方剂(补阳还五汤、抵挡汤、脑血疏口服液、通窍活血汤等)及复方注射液(丹红注射液)治疗脑出血的作用靶点,从促进血肿吸收、减轻脑水肿、减少细胞凋亡、促进血管新生、抑制炎症反应、促进神经组织的修复和再生等方面论述了活血化瘀中药治疗脑出血的实验研究进展,对其治疗作用机制进行总结,为临床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脑出血及其现代科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和心肌肥厚常继发心肌纤维化,是尚未解决的临床问题。心气虚血瘀是临常见证型,补气活血是其常用治法。芪参益气滴丸是具有补气活血作用的复方中药制剂,用于心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但是,其能否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逆转心肌肥厚、阻断心肌纤维化,及其补气活血的作用机理尚不清晰。为此,笔者在3项基金项目的支撑下,历时10年,用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大鼠心肌损伤和心脏前阻力增加引起的大鼠心肌肥厚模型,通过对心肌能量代谢途径、心肌线粒体复合物及其亚单位、调控线粒体复合物的去乙酰化酶-1、小G蛋白家族的RhoA/Rock1、细胞骨架、心肌结构、心功能、心脏微循环动态等的综合研究,部分地阐明了心气虚血瘀的科学内涵,揭示了芪参益气滴丸补气活血的作用机理,及其主要成分协同作用的机理,支撑了芪参益气滴丸在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和心肌肥厚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