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观察加味寿胎丸治疗血栓前状态致复发性流产肾虚血瘀证的疗效及对凝血因子的影响。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分别给予补肾养血胶囊+依诺肝素钠、加味寿胎丸+依诺肝素钠,疗程均为60 d。观察两组患者血清凝血因子活化蛋白S(PS),活化蛋白C(PC),血小板聚集功能(PAF),血小板聚集率(PagT),抗凝血酶(AT),狼疮抗凝物质(LA)阳性率,抗心磷脂抗体(ACA)阳性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组织因子(TF),纤维蛋白原(Fig),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PAP),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维蛋白肽A(FPA),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140(GMP-140),人凝血酶原片段(F1+2),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因子(t-PA),D-二聚体(D-D),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比较临床疗效、妊娠率、中医证候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期间脱落4例。观察组总有效率97.9%(48/49),高于对照组的85.1%(40/47)(χ^2=5.713,P<0.05);观察组妊娠率89.8%(44/49),高于对照组的70.2%(33/47)(χ^2=6.351,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S,PC,AT,TF,Fig,FPA,APTT,TT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PAF,PagT,LA阳性率,ACA阳性率,PAI-1,PAP,TAT,FIB,GMP-140,F1+2,t-PA,D-D,PT指标降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2%(5/4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4%(17/48)(P<0.05)。结论:加味寿胎丸可有效改善血栓前状态致复发性流产肾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症状,凝血因子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加味凌霄花散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气滞血瘀证患者术后疗效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术后分别给予阿司匹林、加味凌霄花散+阿司匹林,疗程均为60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随访3、6、12个月中医证候、卢瑟福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分级量表(Rutherford)评分。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血栓素B_2(TXB_2)、6-酮-前列腺素F_1α(6-k-PGFG_1α)、血小板聚集功能(PAF)、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血小板聚集率(PagT)、抗凝血酶(AT)、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PAP)、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因子(t-PA)、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140(GMP-140)、纤维蛋白原(Fig)、人凝血酶原片段(F_(1+2))、纤维蛋白肽A(FPA)、活化蛋白C(PC)、活化蛋白S(PS)]的含量及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3%,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及随访3、6、12个月比较,观察组同期中医证状和Rutherford评分降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TXB_2、PAF、PAI-1、PagT、PAP、TAT、GMP-140、F_(1+2)含量及PT明显降低(P0.05),6-k-PGFG_1α、AT、t-PA、Fig、FPA、PC、PS含量及APTT、TT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毒副反应发生率2.27%,低于对照组的16.28%(P0.05)。结论:加味凌霄花散可有效改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气滞血瘀证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凝血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周围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的中医证型与血栓相关凝血标志物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急性周围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160例,根据不同中医证型分为脾肾阳虚证组、血瘀湿重证组、湿热下注证组,比较各组患者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及血栓标志物[血栓调节蛋白(TM)、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物复合物(PIC)和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复合物(t-PAIC)]的差异。结果:160例老年急性周围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中脾肾阳虚证67例,血瘀湿重证51例,湿热下注证42例。3种证型患者的凝血指标PT、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下注证组FIB与D-D水平均明显高于脾肾阳虚证组和血瘀湿重证组(P<0.05),脾肾阳虚证组和血瘀湿重证组FIB与D-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证型患者的血栓标志物TM、t-PAI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脾肾阳虚证组TAT水平明显高于血瘀湿重...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患者凝血纤溶系统的异常及中医药对其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冠心病患者凝血纤溶系统异常,其机制主要涉及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凝血酶、抗凝血酶Ⅲ(ATⅢ)、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AT)、凝血因子Ⅶ、纤维蛋白肽A(FPA)、纤维蛋白原(FIB)、冯维勒布兰德因子(vWF)、血栓调节蛋白(TM)、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活化剂抑制物(PAI)等相关因素,单味中药及结合辨证的中药复方对冠心病患者凝血纤溶系统的异常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寿胎丸合芍药甘草汤加味对复发性流产脾肾气虚证患者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80例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90例。在淋巴细胞免疫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地屈孕酮片,观察组给予寿胎丸合芍药甘草汤加味。观察组患者凝血功能[部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纤维蛋白原(FIB),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因子(t-PA),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组织因子(TF),纤维蛋白肽A(FPA),纤维蛋白原(Fig),α颗粒膜糖蛋白-140(GMP-140),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PAP),血小板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血清封闭抗体(CD3~+,CD4~+,CD8~+,CD4~+/CD8~+),炎性因子[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和中医辨证"数堕胎"脾肾气虚证评分;比较两组患者足月分娩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期间脱落5例,治疗组足月分娩率92. 0%,高于对照组的73. 6%(P 0. 05)。治疗组总有效率97. 7%,高于对照组的81. 6%(P 0. 05)。治疗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PAI-1,FIB,t-PA,D-D,PAP,GMP-140,TAT),封闭抗体(CD3~+,CD4~+,CD4~+/CD8~+),炎症因子(IFN-γ,TNF-α,IL-1β)和中医证候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 0. 05);凝血功能指标(PT,TF,FPA,Fig),血清封闭抗体CD8~+和炎症因子IL-10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 0. 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 3%(9/87)低于对照组的22. 7%(20/88)(P 0. 05)。结论:寿胎丸合芍药甘草汤加味可有效提高复发性流产脾肾气虚证患者的足月分娩率,明显改善其中医证候的评分、凝血功能、血清封闭抗体,炎性因子水平,降低淋巴细胞免疫治疗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中成药》2018,(11)
目的探讨滋肾健脾化瘀方联合主动免疫治疗对复发性流产肾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40例患者随机分为滋肾健脾化瘀方组、主动免疫治疗组、联合组,每组80例,测定中医证候评分、足月分娩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检测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D-二聚体(DIM)、白细胞介素-4 (IL-4)、白细胞介素-12(IL-12)]、封闭抗体[CD3、CD4、CD8、CD4/CD8]水平。结果与其他2组比较,联合组足月分娩率及孕期12周IL-4、CD8水平显著增加(P 0. 05),孕期12周中医证候总评分及TNF-α、DIM、IL-12、CD3、CD4、CD4/CD8水平显著降低(P 0. 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依次为滋肾健脾化瘀方组联合组主动免疫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滋肾健脾化瘀方联合主动免疫治疗对复发性流产肾虚血瘀证患者具有增效减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冠心病秽浊痰阻证患者血浆纤维蛋白肽A(FPA)及凝血酶激活纤溶抑制物(TAFI)水平与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0年7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住院患者中冠心病秽浊痰阻证患者88例于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进行血浆纤维蛋白肽A(FPA)及凝血酶激活纤溶抑制物(TAFI)的检测并观察其与冠心病各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秽浊痰阻证血浆纤维蛋白肽A:吸烟史、高脂血症、高血压等危险因素的偏回归系数在0.05的概率水平具有统计学意义;冠心病秽浊痰阻证凝血酶激活纤溶抑制物: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的偏回归系数在0.05的概率水平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及高脂血症对冠心病秽浊痰阻证血浆纤维蛋白肽A及凝血酶激活纤溶抑制物水平均具有影响,吸烟对冠心病秽浊痰阻证血浆纤维蛋白肽A水平具有显著影响,糖尿病对冠心病秽浊痰阻证凝血酶激活纤溶抑制物含量具有影响,冠心病秽浊痰阻证患者合并上述危险因素时血液黏滞程度更高,血栓形成风险更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冠心病秽浊痰阻证患者与血浆纤维蛋白肽A(FPA)及凝血酶激活纤溶抑制物(TAFI)的关系。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170例,分为冠心病秽浊痰阻证患者88例及冠心病非秽浊痰阻证患者82例,另设健康对照组80例。均于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进行FPA及TAFI的检测,进行含量比较。结果:冠心病秽浊痰阻证组、非秽浊痰阻证组FPA及TAFI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冠心病秽浊痰阻证组FPA及TAFI水平明显高于非秽浊痰阻证组。结论:冠心病秽浊痰阻证与凝血-纤溶系统功能异常密切相关,其病理基础与血液高凝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滋肾育胎丸加减方预防抗磷脂抗体(ACA)阳性者不良妊娠结局的效果及机制研究。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89例ACA阳性,先兆性流产或有习惯性流产(RSA)史患者,将采用西医治疗的40例作为对照组,将采用西医联合滋肾育胎丸加减方治疗的49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疗效、中医证候积分、ACA-IgA、ACA-IgM、ACA-IgG、凝血指标[血小板聚集功能(PAF)、活化蛋白C(PC)、抗凝血酶(AT)、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PAI-1)]、Th1/Th2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2(IL-2)、白介素-4(IL-4)、白介素-10(IL-10)]、妊娠结局、安全性。结果 治疗2周后检测ACA,观察组2例未降低,对照组11例未降低,观察组未降低患者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85.00%(P<0.05);观察组治疗4周、7周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4周、7周后ACA-IgA、ACA-IgM、ACA-IgG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4周、7周后PAF、PAI-1低于对照组,PC、AT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4周、7周后IFN-γ、IL-2低于对照组,IL-4、IL-10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活产率95.92%高于对照组80.00%(P<0.05);组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态监测ACA对滋肾育胎丸加减方精准应用具有指导意义,指导滋肾育胎丸加减方通过调理脏腑、气血、经络功能,改善先兆性流产或有RSA史患者临床症状及凝血因子指标,降低ACA水平,并可改善患者免疫耐受功能,提高胎儿活产率,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益气活血方对大鼠凝血--纤溶系统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中药益气活血方对血瘀证大鼠凝血 -纤溶系统的影响 ,探讨其防治心脑血管栓塞性疾病作用机理。方法 :用益气活血方混悬液给予大鼠灌胃 1周 ,第 7日同时对大鼠皮下注射 2次 0 .1 %肾上腺素 0 .0 8ml/kg,其间进行一次冷刺激 (冰水 ,0℃ ) 5 min,于第 8日晨复制成血瘀实验模型 ,并采血测定血凝血 -纤溶各指标。结果 :益气活血方能明显降低纤维蛋白原 ( Fib)含量 ,延长凝血酶原时间 ( PT)及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 APTT) ,提高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 t PA)、纤溶酶 ( PL)活性 ,降低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 PAI)活性、纤溶酶原 ( PLg)活性 ,且大剂量组优于小剂量组及对照组。结论 :益气活血方具有调节凝血—纤溶系统功能活性作用 ,这可能是临床上使用其防治缺血性心脑血管栓塞性疾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在健脾利湿化瘀方临床疗效和前期实验的基础上,继续探讨健脾利湿化瘀方及其拆方在抑制人前列腺癌PC-3细胞荷瘤小鼠血管生成方面的作用,及其对PI3K/AKT/eNOS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6~8周雄性裸鼠36只建立人前列腺癌荷瘤小鼠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西药组、全方组、君药组、臣药组和佐药组。实验各组干预14 d后处死取血称瘤质量,计算抑瘤率;使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免疫组化法观察各组瘤组织中VEGF、ANG1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肿瘤组织中磷脂酰肌3-羟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磷酸化的AKT(p-AKT)、eNOS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各给药组瘤体积、瘤质量均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西药组、全方组、君药组、臣药组、佐药组的抑瘤率分别为53.95%、41.05%、19.21%、27.37%、31.32%,拆方组间比较,佐药组抑瘤效果较好,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ELISA检测显示:各组VEGF、eNOS含量均低于空白对照组,其中西药组、全方组显著降低(P<0.05或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各组PI3K、eNOS的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AKT蛋白表达无显著变化(P>0.05),p-AKT呈降低趋势(P<0.05),其中西药组、全方组、佐药组呈显著下降(P<0.01)。[结论]尽管与西药对比抑瘤作用较弱,但中药健脾利湿化瘀方对前列腺癌在血管生成方面具有确切的抑制作用,尤其是具有化瘀消癥散结作用的佐药组,可能与姜黄、王不留行中某些有效成分能够下调PI3K、eNOS蛋白,影响AKT磷酸化,阻断PI3K/AKT/eNOS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健脾消癌方及其拆方对肠癌模型裸鼠体质量、瘤体、转移率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抗凋亡蛋白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x L(B-cell lymphoma/leukemia-x L,Bcl-x L)和Bcl-2相关X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裸鼠肠癌原位瘤模型,分为模型组,健脾益气组(15 g·kg-1),化瘀解毒组(15 g·kg-1),健脾消癌方组(全方组,15 g·kg-1),5-氟尿嘧啶组(5-Fu,20 mg·kg-1),共5组。分别予以相应药物干预4周,观察裸鼠体重、瘤体抑制率、转移率,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Bcl-x L,Bax蛋白表达。结果:健脾益气组、全方组体重下降低于模型组(P0.05),化瘀解毒组体重下降高于模型组(P0.05);健脾益气组对瘤体的抑制与模型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与空白组比较,化瘀解毒组、全方组对瘤体均有较好抑制作用(P0.05);各组均出现不同程度地转移,其中模型组、健脾益气组总体转移率达90%,化瘀解毒组、全方组转移率分别为70%,60%,低于模型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化瘀解毒组及全方组能够上调Bax蛋白表达,下调Caspase-3,Bcl-x L蛋白表达(P0.01)。结论:健脾消癌方中健脾益气组优势在于稳定体重,化瘀解毒组优势在于抑制肿瘤,抑制转移;全方组能够稳定体质量,抑制肿瘤,抑制转移,全方配伍疗效最优,其抗肿瘤机制可能是上调凋亡相关蛋白Bax及下调Caspase-3,Bcl-x L,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健脾清热化瘀方治疗脾虚湿热瘀血型胃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60例患者按入院前后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健脾清热化瘀方,1剂/d,水煎分两次2次口服;对照组予胃复春片,4片/次,3次/d,饭前30 min口服。两组疗程均为24周。观察两组患者各临床症状评分、病理评分的变化、幽门螺旋杆菌(HP)根除率及胃黏膜黏蛋白5 AC(MUC5 AC)的表达变化。结果:治疗组综合临床疗效、胃镜疗效及病理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HP根除率为65.0%,优于对照组的26.3%(P<0.05);治疗后治疗组脾虚湿热瘀血证各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MUC5 AC阳性表达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清热化瘀方可以明显改善胃癌前病变患者症状,减轻腺体的肠化生和异型增生,对胃癌前病变具有肯定的疗效,其上调胃黏膜MUC5 AC蛋白的表达,增强胃黏膜的保护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温肾健脾,化瘀通络法对糖尿病肾病(DN)临床期的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DN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均予饮食控制、降糖等基础治疗,同时口服福辛普利10 mg,每日1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温肾健脾,化瘀通络的中药,疗程为12周。对患者的24 h尿蛋白(UP)定量,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中医证候疗效等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均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在降低24 h尿蛋白定量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SCr显著降低(P0.05),CCr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在改善肾功能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肾健脾,化瘀通络法能够有效的缓解和治疗临床期糖尿病肾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扶正散结方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抑瘤及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umor specific growth factor,TSGF)的调控作用。方法:选取13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化疗组(A组,32例),综合组(扶正散结方+化疗组,B组,48例)和扶正散结方组(C组,50例),分析各组治疗后疗效、复发转移及转移灶情况、中医证候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对血清VEGF,TSGF的调控作用。结果:B组控显率达79.2%,明显高于A,C两组(P0.05);治疗后A,B,C组的转移灶缩小者分别为46.8%,75.0%,44.0%;服用扶正散结方组新转移灶发生率明显低于未服用的单纯化疗组(P0.05);在中医证候方面,3组中以B组(79.1%)改善最为明显(P0.05);B组舌质、舌苔也较单纯化疗组改善明显(P0.05);3组患者治疗前血清VEGF,TSGF平均水平均高于正常值。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C,B组血清VEGF水平明显下降(P0.05,P0.01);3组治疗后TSGF水平均有所下降(P0.05)。结论:扶正散结方能够减轻化疗副作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同时能使血清VEGF,TSGF水平下降,减少肿瘤转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健脾疏肝法指导下的健脾疏肝方联合针灸,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ith diarrhea,IBS-D)肝郁脾虚证临床症状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70例IBS-D肝郁脾虚证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35例,用健脾疏肝方联合针灸治疗4周。对照组35例,口服匹维溴铵(得舒特)治疗4周,并以30例健康人作为正常组。分别采用IBS症状尺度表(IBS bowel symptom severity scale,IBS-SSS),IBS生活质量问卷(IBS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IBS-QOL)和中医证候疗效评分表(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attern curative effect scoring system,TCM-PES)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后总体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及中医证候疗效。并通过实时定量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粪便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杆菌、拟杆菌的数量及肠道菌群定植抗力(colonization resistance,CR)的变化。结果:①IBS-SSS量表显示,与本组治疗前比较,观察组4,8,12周均能减少量表积分(P 0. 05),对照组4,8周能减少量表积分(P 0. 05),第4周观察组积分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 0. 05)。②IBS-QOL量表显示,与本组治疗前比较,观察组4,8,12周,对照组4周均能增加量表积分(P 0. 05),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③两组在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方面均有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 05)。④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中医治疗4周后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上升,肠杆菌数量下降,CR升高(P 0. 05)。对照组治疗后对各类菌群及CR值均无明显改变。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双歧杆菌升高,肠杆菌下降,CR升高(P 0. 05)。各组治疗后对拟杆菌均无明显调节作用。结论:健脾疏肝法指导下的健脾疏肝方联合针灸对缓解肝郁脾虚证IBS-D患者临床症状有较好疗效,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肠道菌群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健脾清肠方治疗脾虚湿热型激素依赖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选择并收集2012年4月1日至2014年1月31日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门诊及住院脾虚湿热型激素依赖UC患者60例,根据就诊顺序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强的松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补脾益肠丸,6 g/次,3次/d。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组给予口服健脾清肠方,每日1剂,水煎300 m L,每次150 m L,2次/d,早晚分温服。连续治疗3个月。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患者肠道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积分、内镜评分变化情况。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对照组腹泻、黏液脓血便症状积分均显著减少(P 0. 01);观察组黏液脓血便、腹泻、腹痛、里急后重症状积分均显著减少(P 0. 01),且观察组黏液脓血便、腹泻症状积分下降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减少(P 0. 01),且观察组减少较对照组明显(P 0. 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内镜评分均显著减少(P 0. 01),且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显著(P 0. 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疾病活动指数(UCAI),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指标及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降低(P 0. 05),且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 0. 05)。结论:健脾清肠方能有效改善脾虚湿热型激素依赖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黏液脓血便、腹泻症状,减少中医证候积分、内镜评分和降低炎症指标,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健脾利湿化瘀法"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后部分雄激素缺乏综合征的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符合纳排标准60例中晚期前列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行间歇内分泌治疗(全雄激素阻断),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健脾利湿化瘀方"化裁治疗。研究终点为发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时间,比较两组中老年男子睾酮部分缺乏症状自我测量表(ISS量表)评分、疾病无进展生存期、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血清睾酮、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及中医临床症状评分。结果 观察两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可达23个月,与对照组19个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ISS总评分、体能症状评分、血管舒缩症状评分、精神心理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低于对照组评分(P<0.05);治疗后治疗组ISS评分有效率(73.33%)明显高于对照组(16.67%);两组患者治疗后PSA水平均显著下降且治疗组(2.13±0.58)ng/mL优于对照组(5.30±1.40)ng/mL(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睾酮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I-PSS评分、中医临床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I-PSS评分有效率(96.67%)、中医临床症状评分改善率(76.67%),优于对照组(73.33%、26.67%)。结论 "健脾利湿化瘀法"联合内分泌治疗一方面能延长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进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时间,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稳定睾酮水平,并且能改善内分泌治疗后部分雄激素缺乏综合征,尤其在改善体能症状、血管舒缩症状、精神心理症状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明显减轻内分泌治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另一方面能更好地改善临床症状,降低I-PSS评分、中医临床症状评分等,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充分发挥中医药减毒增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健脾消癌方对大肠癌肝转移裸鼠模型肝组织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拮抗大肠癌肝转移的作用机制。方法:随机抽取10只BALB/C-nu裸鼠作为空白组,其余裸鼠建立人大肠癌细胞肝转移裸鼠模型,建模3 d后取存活裸鼠3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健脾消癌方组(41.6 g·kg-1),人参皂苷Rg3组(5.2 mg·kg-1),各组裸鼠灌胃相应药物及生理盐水4周后脱颈处死,观察各组裸鼠肝转移情况,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肝组织第10号染色体同源缺失性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基因(PTEN),磷酸化第10号染色体同源缺失性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基因(p-PTEN),Akt,磷酸化蛋白激酶(p-Akt)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健脾消癌方及人参皂苷Rg3组肝转移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中p-PTEN,p-Akt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健脾消癌方组与人参皂苷Rg3组肝组织中p-PTEN,p-Akt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健脾消癌方组与人参皂苷Rg3组p-PTEN,p-Akt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PTEN,Akt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健脾消癌方组与人参皂苷Rg3组PTEN,Akt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健脾消癌方组与人参皂苷Rg3组PTEN,Akt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健脾消癌方可拮抗大肠癌肝转移,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升高PTEN蛋白表达,降低p-PTEN,p-Akt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补肾化瘀方对肾虚血瘀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伴胰岛素抵抗(IR)患者内分泌环境的影响.方法:36例患者服用补肾化瘀中药,3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内分泌性激素、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及胰岛素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患者促黄体生成激素(LH)、BMI、服糖后2h胰岛素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补肾化瘀方能够调节PCOS伴IR患者的内分泌紊乱状态和改善胰岛素抵抗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