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总结1例肝癌肝移植术后反复复发患者的临床诊治过程。方法采用MDT机制,结合患者病情,开展影像科、肿瘤科、放疗科及肝脏外科专家多学科会诊讨论。结果 MDT讨论认为,患者主要诊断为胰体尾占位、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应进一步行全身性肿瘤学评估,若能除外他处转移,限期行胰体尾部切除。遂完善术前准备后,行"胰体尾切除术+脾切除术+肠粘连松解术",切除胰体尾部占位,术后随访期间复查甲胎蛋白(AFP)及腹部CT检查未见肿瘤复发征象。结论 MDT机制可以为临床复杂的肝癌肝移植患者提供个体化的优选治疗方案,使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再次肝切除术在结直肠癌肝转移复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结直肠癌肝转移复发再次肝切除术和67例结直肠癌肝转移复发内科化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结直肠癌肝转移复发再手术组和化疗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3.7%,51.1%,27.9%和65.7%,20.6%,3.0%(P<0.05或P<0.01).再次肝切除组无手术死亡病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2.6%.单因素分析显示肝脏复发转移灶个数,切缘情况,CEA,肿瘤大小,肿瘤分化程度与预后有关.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仅有肝脏复发转移灶个数和肿瘤大小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再次肝切除术对于结直肠癌肝转移复发是安全的治疗方案,肿瘤负荷较小(癌直径<5 cm和转移灶<3个)的患者预后较好;再次手术可以延长结直肠癌肝转移复发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3.
结直肠癌是中国第二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约50%的患者最终会发生肝转移.有效的全身治疗和积极包括手术在内的局部治疗,是提升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疗效的关键.肝切除术后复发是导致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不同复发风险的患者治疗选择也有所不同,因此建立有效的结直肠癌肝转移预后评分系统,以指导其个体化治疗至关重要.临床危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措施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疗效。方法对我科2005年12月~2011年10月收治的29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结果 29例患者共行33次肝切除术,均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成功随访20例,16例目前仍存活,存活时间为0.5~5.5年,其中4例再次出现肝转移并再次接受手术治疗,余12例无肿瘤复发;4例死于结肠癌复发。结论以手术治疗为主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是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有效治疗方法,对复发性肝转移癌选择性再手术有利于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析结直肠癌切除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整体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45例。其中21例患者行结直肠癌切除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另外24例患者行周期病灶手术切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例数、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A组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例数、住院时间均少于B组(P0.05);A组患者术后化疗行FOLFOX方案者4例,FOLFIRI方案者3例,XELOX方案者9例;B组患者术后化疗行FOLFOX方案者5例,FOLFIRI方案者5例,XELOX方案者7例。A组患者术后1年的死亡率为38.09%(8例),B组患者术后1年的死亡率为37.50%(9例),两组患者术后1年死亡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采用结直肠癌切除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较少手术治疗过程的出血量及输血例数,缩短病人住院时间,与手术切除治疗组在术后1年的死亡率无明显差异,因此结直肠癌切除联合射频消融可作为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治疗备用方案,特别适用于无法行切除的肝转移病灶患者。  相似文献   

6.
结直肠癌发病率逐年升高,超过50%的患者会发生肝转移.随着治疗理念的不断发展以及治疗水平的提高,结直肠癌肝转移目前被认为是潜在可治愈性疾病,其预后也有了显著改善.但是,如何选择治疗方法的问题也随之产生.对于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规范化治疗,应该包括影像学检查,治疗方式的选择以及多学科团队(MDT)诊断治疗等多个方面,同时应该针对患者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笔者就结直肠癌肝转移影像学检查方式的选择,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比较,肝转移灶的外科治疗以及MDT诊断治疗模式等内容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7.
背景:肝切除术已被证明能有效提高结直肠癌肝转移(CLM)患者的生存率,并被认为是肿瘤可切除患者的最佳治疗方式;有报道称CLM患者手术治疗术后五年生存率高达58%,但初次手术后有57%的患者出现肿瘤的复发,而其中以肝转移灶的复发最常见,大多数为肝内其他位置的新发灶。在仅有肝脏肿瘤复发的患者中,再次肝切除是可行的、并能获得较好的疗效,有研究表明再次肝切除手术可使患者  相似文献   

8.
本例不可切除性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确诊直肠癌时已合并肝内不可切除多发转移, 切除原发病灶后采用FOLFOX方案化疗+贝伐珠单抗靶向治疗。2年后患者肝内转移灶增多增大, 未见肝外转移灶及原位复发, 实施肝移植手术, 术后采用他克莫司+西罗莫司免疫抑制方案, 雷替曲塞化疗。肝移植3年后, 本例患者肿瘤复发, 总生存期为6年。本例提示, 对于不可切除性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 在未发现原位复发及其他远隔转移的情况下实施肝移植手术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获得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团队(MDT)在诊治胃肠间质瘤(GIST)伴肝转移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对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2018年8月收治的1例巨大(直径>10 cm)小肠间质瘤伴肝转移患者展开MDT讨论治疗的经验进行总结。结果该例患者为一46岁女性,初次就诊时即确诊GIST伴肝转移,已失去手术机会,采用新辅助治疗后肿瘤缩小,后经2次MDT讨论后成功完成了原发灶及转移灶的R0切除,患者术后继续口服伊马替尼600 mg/d治疗,截至目前总生存期已达31个月,复查未见肿瘤复发征象,仍继续随访中。结论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联合手术治疗是GIST伴肝转移患者最适合的治疗方式,能提高患者生存期。在临床工作中,可合理运用MDT诊疗方式并贯彻于GIST伴肝转移患者的整个治疗过程中,为其提供最佳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0.
戴朝六  徐锋 《消化外科》2014,(3):175-179
肝转移是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认为手术切除是唯一可能治愈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手段。而近年随着新辅助化疗与肿瘤物理消融技术以及微创技术的进展,尤其在生物一心理一社会的现代医学模式背景下,对可以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如何选择更为合理的手术方式尚存在较多争议。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1例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经新辅助化疗后腹腔镜下肝转移癌微波消融+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的联合序贯治疗,为同类患者治疗方式的个体化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肝脏是结直肠癌血行转移最主要的靶器官, 结直肠癌肝转移是结直肠癌治疗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为了提高我国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诊断和综合治疗水平, 自2008年起联合编写《中国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综合治疗指南》并后续进行了多次修订, 以期指导对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进行全面评估, 精准地制定个体化的治疗目标, 开展综合治疗, 达到预防肝转移发生、提高肝转移灶局部毁损率、延长长期生存和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本次修订后的2023版《指南》包括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诊断和随访、预防、MDT作用、手术及其他毁损治疗、可达到"无疾病证据"状态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新辅助和辅助治疗、无法达到"无疾病证据"状态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综合治疗等六部分, 汇集总结国内外该领域的先进经验和最新成果, 内容详尽, 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12.
肝脏是结直肠癌最常见的靶向转移部位.肝转移成为结直肠癌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因素。虽已有大肠癌早期肝转移的预测研究报告.但以人结直肠癌细胞在裸鼠体内建立肝转移模型。已成为研究结直肠癌肝转移机制和抗转移治疗的主要实验方法。本研究模拟结直肠癌切除术后癌细胞回流入门静脉至肝脏血道播散而发生肝转移的过程.采用脾脏种植法建立SW480裸鼠肝转移模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以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为基础联合全身化疗、分子靶向治疗、门静脉栓塞、射频消融等多种治疗方案对不可切除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进行治疗的新进展,探索适用于晚期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安全、有效的联合治疗方法,从而控制疾病快速进展,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方法收集国内外有关以TACE为主导的联合治疗方案应用于结直肠癌肝转移外科治疗新进展的文献,就联合方案应用于结直肠癌肝转移治疗的新进展以及各联合治疗方案的优势与特点进行综述。结果对于晚期原发或继发性肝脏恶性肿瘤,TACE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在此基础上联合其他治疗方案与单一的治疗方案相比,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这两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随着各种新的治疗药物的不断涌现,多种介入治疗方式的快速发展,都为改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远期生存带来利好因素。结论我们应该加强对不可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肝转移综合治疗的重视,提高对晚期肿瘤个体化治疗的认识,积极推动联合治疗方案在结直肠癌肝转移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一般来说,肝转移癌的存在意味着肿瘤进展,并表明原发恶性肿瘤的广泛播散。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和免疫治疗,但只有手术有可能达到治愈。最新报道的手术死亡率低于5%,这表明,肝大部切除能更广泛地用于肝脏转移性肿瘤的治疗。约80%行肝切除术的转移性肿瘤来源于结直肠癌,而另外20%来源于非结直肠肿瘤,因此,有关肝脏转移性肿瘤行肝切除术治疗的资料大部分涉及结直肠癌肝转移。三结直肠癌肝转移40%-50%曾行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的患者于手术后5年内死亡,其中4/5发现有肝转移,且都于8年内死亡。2581例肝转移癌患者的中位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近年来国内外就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的文献进行总结,旨在为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诊治及研究提供帮助。方法复习近年来国内外针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影响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分子机制复杂,如microRNA-192可通过多个靶点抑制结直肠癌肝转移,microRNA-181a则可以促进结直肠癌肝转移。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TGF-β)通过抑制细胞增殖和Smad依赖性信号传导诱导细胞凋亡,起到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CEA水平的升高不仅对结直肠癌的诊断提供帮助,作为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指标,CEA还影响结直肠癌细胞在血管中的存活、改变肝脏微环境以及循环肿瘤细胞在肝脏中的黏附和存活,促进肝转移。结论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分子机制尚未完全阐明,通过对结直肠癌肝转移机制的深入研究,可为结直肠癌肝转移提供分子靶向治疗靶点,如贝伐单抗、西妥昔单抗、帕尼单抗等。检测结直肠癌患者血清学CEA的变化,可以有助于结直肠癌的诊断、判断复发和预后以及转移情况。  相似文献   

16.
结直肠癌患者在全病程中发生肝转移的概率达40%~50%,肝转移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长期预后的重要不利因素。手术切除肝转移灶是唯一可能达到近似根治效果的治疗选择。对于判断为不可切除的肝转移灶,经过综合治疗,使肿瘤缩小,进而将初始不可切除病灶转化为可切除病灶,称为转化治疗。转化治疗可分为以化疗±靶向为主的系统治疗及局部治疗。本文重点综述近年来结直肠癌肝转移转化治疗相关研究成果:(1)梳理肝转移癌手术可切除性评估标准;(2)探讨疗效评估、手术时机及肿瘤侧性对转化治疗方案选择的影响等临床问题;(3)总结转化治疗方案新进展,包括经典双药方案、三药联合的加强方案、分子靶向药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多种局部疗法以及门静脉栓塞/两步肝切除、联合肝脏分割和门静脉结扎的分步肝切除术在转化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本综述通过分析结直肠癌肝转移转化治疗现有问题,以期为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治疗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逐年升高,多学科综合治疗团队(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对提高病人存活率、改善预后起着重要作用。较传统单一学科诊疗模式,MDT为病人提供了全方位个体化的高质量诊疗。此外,MDT对于医学教育与科研同样有所帮助。MDT在国外已广泛开展,但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相应的标准。因此,需要重视并规范化开展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同期RFA治疗肝转移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1年12月至2006年7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对22例结直肠癌合并同时性肝转移的患者施行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同期RFA治疗肝转移癌,术后通过增强CT检查评价消融灶固化效果.采用X2检验分析疗效.结果 本组22例患者中8例肝转移癌为多发,16例有合并症.对31个肝转移癌进行RFA治疗,未发生相关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14±5)d,无手术死亡.5例因消融不完全进行重复RFA,4例消融灶复发(2例重复RFA);6例死亡(2例死于消融灶复发).消融灶复发率为18%(4/22),病死率为27%(6/22).肝转移癌直径≥2.0 cm者RFA后消融灶复发率高于直径<2.0 cm者(x2=5.867,P<0.05).结论 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同期RFA治疗肝转移癌,为多发性肝转移癌、合并基础疾病、高龄、手术耐受差和肿瘤切除困难的结直肠癌患者提供了治疗的机会.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局部复发癌的外科综合治疗方法.方法 收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直肠癌局部复发外科综合治疗进展的文献并作一综述.结果 积极有效的外科手术结合放、化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主要途径.结论 对于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局部复发癌应采用个体化的外科综合治疗方案,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随着对恶性肿瘤认识的逐步深入,传统的单一学科诊断与治疗模式已转变为多学科共同参与的综合治疗,多学科团队(MDT)就是其代表产物。MDT有独特的组织结构与开展模式,通过多学科共同参与,为患者提供规范化个体化的诊断与治疗服务,显著改善了恶性肿瘤的预后。而结直肠癌肝转移作为较早开展多学科团队诊断与治疗的疾病类型,疗效显著。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新型靶向药物的应用,结直肠癌肝转移MDT也在不断进步,以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潮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