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三维适形放疗、简化调强放疗和适形调强放疗在直肠癌术后放疗中的三维剂量学差异。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3年1月在本院进行直肠癌术后放疗且无放疗禁忌证患者342例,分别使用三维适形放疗、简化调强放疗以及适形调强放疗方案,按照国际标准评价方法比较3种放疗方案的靶区平均剂量、靶区适形指数、剂量不均性指数及子野机器跳数。结果靶区平均剂量院三维适形放疗比简化调强放疗、适形调强放疗剂量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简化调强放疗与适形调强放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跃0.05)。靶区适形指数院三维适形放疗指数最低(P<0.05),简化调强放疗与适形调强放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跃0.05)。剂量不均性指数院适形调强放疗最高,简化调强放疗最低,3种方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适形调强放疗的子野机器跳数明显高于三维适形放疗、简化调强放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适形放疗与简化调强放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跃0.05)。结论3种化疗方案中,简化调强技术性价比最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张晓华  李勇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4):148-149
目的对比分析直肠癌术后盆腔三维适形、适形调强和简化调强放疗的三维剂量学特点,选择最适合直肠癌术后的辅助放疗照射方案。方法选择9例直肠癌术后盆腔放疗患者,对每名患者分别设计三维适形、适形调强和简化调强放疗三种不同方案。治疗后评价不同放疗方法对正常组织和靶区照射剂量、靶区适形指数(CI)、剂量不均性指数(HI)。结果从靶区剂量分布来看三维适形放疗技术均匀度最高;从靶区适形指数来看,适形调强放疗技术强于其余两者;简化调强放疗技术对重要器官损伤率较低,其机器子野跳数亦显著低于适形调强放疗。结论简化调强放疗技术与其他技术相比有明显剂量学优势,适合直肠癌术后患者进行盆腔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鼻咽癌适形调强放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152例鼻咽癌患者,选用动态或者经典的适形调强放疗技术对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0.79%.肿瘤局部控制率1年为99.3%,2年为97.4%,5年为93.4%.鼻咽癌患者适形调强放疗治疗后的生存期1年占99.3%,2年占91.5%,5年占84.2%.患者出现急性反应多在1~3级,出现4级的情况较少.结论 鼻咽癌患者应用适形调强放疗能降低急性反应、剂量分布正确合理,对肿瘤局部有良好的控制率,是目前临床中较为理想的鼻咽癌放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比较鼻咽癌常规放疗和调强放疗对鼻咽原发灶局部和颈部转移灶局部控制率的差异。方法用CMS放疗计划系统分别对30例T3N1M0鼻咽癌患者进行常规放疗和调强放疗计划设计,计算肿瘤量和正常组织照射剂量,观察2、3年局部控制率。结果调强放疗与常规放疗肿瘤所接受的剂量无显著差别,射野内正常组织受照剂量低于常规放疗,2、3年局部控制率调强放疗组分别为95%、93%,常规放疗组分别为83%、75%。结论鼻咽癌调强放疗与常规放疗相比,肿瘤靶区剂量精确可靠,调强放疗局部控制率优于常规放疗组,显示调强放疗具有更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直肠癌术前和术后调强放射治疗(IMRT)对小肠照射剂量和体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直肠癌患者的放疗资料,其中15例为术前放疗,15例为术后放疗。应用Dx(x%小肠体积所接受的最低剂量)、Vx(XGy处方剂量所覆盖的小肠体积)、平均剂量、总体积来评价小肠受照射剂量、体积。结果与术后放疗相比,术前放疗的D2、D5差异具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IMRT放疗计划相比,术前小肠的V5-V40绝对体积以及靶区内小肠的总体积均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相对体积中除V25、V33外,均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术前IMRT放疗计划中对小肠的保护优于术后放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与适形放疗的疗效和副反应,以及对预后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2005年1月至2007年10月,我院共186例初诊且无远处转移的鼻咽癌患者接受全程放射治疗,调强放疗组89例,适形放疗组97例,两组病例均采用Phicips高能直线加速器治疗,选择能量为6MV-X射线。适形放疗组分4段设野,DT2Gy/次,1次/d ,5次/周,根治剂量DT70~72Gy/35~36次/7~8周,预防剂量DT50Gy/25次/5周。调强放疗采用7野共面照射,靶区处方剂量GTVnx :69.96Gy~73.92Gy ,GTVnd:69.96Gy ,PTV1:60.06Gy ,PTV2:50.96Gy。全疗程33次,1次/d ,5次/周。放疗过程中每两周执行1次实时验证。结果两组病例均顺利完成全程放疗,适形放疗组5年局部控制率、总生存率分别为90.7%、85.5%;调强放疗组5年局部控制率、总生存率分别为91%、86.5%。调强放疗组口干和张口困难发生率和损伤程度明显低于适形放疗组。结论调强放疗组的副反应发生率和发生程度较适形放疗组明显降低,能提高鼻咽癌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直肠癌新辅助同期加量调强放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4例直肠癌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调强放疗组和三维适行组,每组32例。观测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手术相关指标以及术后病理降期。结果 2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调强放疗组与三维适行放疗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住院天数以及术后排气时间[分别为(168±48)min、(131±31)mL、(12.4±2.6)枚、(19±5)d、(2.6±1.0)d与(152±44)min、(143±34)mL、(12.0±3.2)枚、(18±5)d、(2.8±0.8)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调强放疗组3级以上病理降期率为41%,显著高于三维适行组(25%)(P<0.05)。结论新辅助同期加量调强放疗对局部晚期直肠癌的疗效和安全性与三维适行放疗相当,病理降期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析调强放疗和三维适形放疗治疗颈段胸上段食管癌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2例颈段胸上段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调强放疗组(n=25)采用调强放疗,三维适形放疗组(n=27)用三维适形放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的近期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1、2年,调强放疗组的局部控制率均显著高于三维适形放疗组患者。两组患者治疗后1、2、3年生存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三维适形放疗组患者的骨髓抑制、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与调强组相比均相对较高。结论调强放疗和三维适形放疗在颈段胸上段食管癌治疗上均可获得较好效果,但调强放疗法有更好的剂量适形性,可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脑恶性胶质瘤调强放疗和三维适形放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脑恶性胶质瘤患者14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4例。将治疗组采用的调强放疗方法与对照组采用的三维适形放疗方法进行疗效比较。结果调强放疗比三维适形放疗的CI值增大,HI值减小,调强放疗的CTV、GTV以及PTV剂量均高于三维适形放疗。结论与三维适形放疗相比,调强放疗具有更好的适形度,靶区内的放疗剂量也更加均匀,此外调强放疗对靶区周围组织保护更好,因此值得在临床上继续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IMRT放疗联合盆腔热疗治疗复发直肠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应用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联合盆腔热疗治疗复发直肠癌。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09年6月本院收治的40例直肠癌术后复发的患者应用IMRT放疗联合盆腔热疗治疗及单纯放射治疗的疗效。IMRT放疗联合盆腔热疗治疗组18例,单纯放射治疗组22例。放射治疗采用直线加速器6MV-X线,通过CT0.5cm薄层扫描,根据ICRU定义来勾画靶区,包括复发病灶及肿大淋巴结。盆腔放疗剂量50GY/25Fx/5W,肿瘤区剂量至70GY/35Fx/7W。盆腔热疗频次为2次/周,总计12次。单纯放射治疗组放射治疗方法同联合盆腔热疗组的方法。结果 IMRT放疗联合盆腔热疗治疗组局部症状缓解率为94.4%,单纯放射治疗组局部症状缓解率为86.4%,2年生存率分别为61.1%和54.5%。结论 IMRT放疗联合盆腔热疗治疗复发直肠癌可有效提高局部症状缓解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观察宫颈癌术后调强放疗中限定与非限定骨盆骨髓剂量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012年6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78例宫颈癌术后调强放疗患者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采用非限定骨盆骨髓剂量,实验组采用限定骨盆骨髓剂量,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骨盆剂量体积、血液毒性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膀胱、直肠、小肠的剂量体积,靶区剂量适形指数(CI)、均匀指数(HI)、泌尿系统及消化道毒性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宫颈癌术后调强放疗患者给予限定骨盆骨髓剂量在满足靶区放疗剂量需求的同时降低了骨盆剂量体积、血液毒性反应发生率,提高了放疗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晚期鼻咽癌三维调强放射治疗的近期临床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将60例中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放疗组30例和三维调强放疗组30例,对其进行分组治疗后进行临床疗效观察与放疗后毒性反应分析。结果常规放疗组肿瘤消失4例占13.3%、肿瘤缩小13例占43.3%、肿瘤无变化13例占43.3%;三维调强放疗组肿瘤消失9例占30.0%、肿瘤缩小14例占46.7%、肿瘤无变化9例占30.0%,三维调强放疗组明显好于常规放疗组。三维调强放疗组出现放疗毒性反应者明显少于常规放疗组。结论三维调强放疗由于剂量分布上的优势,为局部中晚期鼻咽癌患者后程将剂量推量至更高水平放疗提供依据,同时还可以减少放疗毒性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同步放化疗后三维适形放疗与调强放疗后宫颈癌患者的血液毒性反应。方法将228例宫颈癌患者分为2组,三维适形放疗组110例,调强放疗组118例。检测放化疗期间及放疗2年内的血常规,比较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及中性粒细胞水平。结果在三维适性放疗组中,出现1级毒性反应35例(31.8%),2级毒性反应26例(23.6%),3级毒性反应22例(20.0%);在调强放疗组中,出现1级毒性反应33例(28.0%),2级毒性反应30例(25.4%),3级毒性反应20例(17.0%)。2组均无4级毒性反应的发生。2组急慢性血液毒性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与调强放疗对宫颈癌患者急慢性血液毒性反应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适形调强放疗治疗复发性妇科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对2005年5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13例复发性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采用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技术,对复发病灶进行放疗。根据照射部位不同,剂量分别为30~70GY。近期疗效按WHO实体肿瘤疗效标准评价。结果12例按计划完成治疗,CR2例,PR7例,有效率75%,1年生存率62.5%(8/13),中位生存时间15月。无明显近期副作用。结论三维适形调强放疗对复发性妇科恶性肿瘤有较好的近期疗效,放疗副反应轻,能为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15.
赵建 《哈尔滨医药》2011,31(2):112-113
目的 分析直肠癌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过程,技师在质量控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32例直肠癌患者接受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总剂量DT40~60Gy/(4~6)周,1次/日,DT2.0Gy/次,5次/周.结果 全部患者均按照预定方案完成治疗,无1例中断放疗,未出现严重的放射性肠炎及膀胱损伤.结论 直肠癌采用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技术,...  相似文献   

16.
陈惠  章恒 《中国医药》2014,(3):423-426
目的 观察三维适形调强放射疗法(IMRT)治疗鼻咽癌的急性反应和晚期损伤.方法 收集2008年3月至2011年1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初治有完整资料的鼻咽癌患者60例,所有患者采用IMRT治疗(调强放疗组);另外选择同期在本院住院采用常规放疗治疗的鼻咽癌患者65例(常规放疗组).调强放疗组患者均按照根治性放疗,根据病变勾画靶区及需保护的正常重要器官,定义大体靶区鼻咽大体肿瘤靶体积、临床靶区、计划靶区.按照美国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RTOG)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对急性反应和晚期损伤进行评价,并对2组患者急性期皮肤的放疗毒性反应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调强放疗组皮肤急性反应1级发生率85.0%(51/60);2级发生率11.7%(7/60);3级发生率3.3%(2/60).2组患者急性期皮肤放疗毒性反应比较,常规放疗组Ⅲ度毒性反应1例(1.5%);Ⅰ+Ⅱ度毒性反应64例(98.5%);调强放疗组Ⅲ度毒性反应2例(3.3%).2组Ⅲ度毒性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放疗比较,IMRT治疗鼻咽癌对正常组织器官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可降低放疗急性反应和晚期损伤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Ⅲ、Ⅳ级脑胶质瘤术后调强放疗同步替莫唑胺化疗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22例Ⅲ、Ⅳ级脑胶质瘤术后患者资料,所有患者采用调强放疗同步整合加量技术,处方剂量为PGTV 60Gy/25次,2.4Gy/次;PCTV 50Gy/25次,2.0Gy/次。其中有9例患者在放疗开始时口服替莫唑胺,剂量为150mg·m-2·d-1,连服5天,每4周为1个周期,最多连续服用6个周期。结果全组1、2年总生存率是68.8%、56%。平均生存时间12.1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理分级(χ2=15.232,P=0.000)和化疗(χ2=7.128,P=0.008)是影响预后的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理分级(P=0.002)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调强放疗同步整合加量技术同步替莫唑胺化疗是安全有效的,生存结果同历史对照相似。更确切的疗效需扩大病例数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分级脑胶质瘤术后残留调强放疗联合替莫唑胺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37例高分级脑胶质瘤术后残留患者术后接受调强放射治疗同时联合替莫唑胺化疗。放疗剂量56~62/28~31次/5~6周。化疗方法:从放疗第一天开始口服替莫唑胺1日75mg/m2,一直到放疗结束,共42d,放疗结束休息1个月后继续1日150~200mg/m2,连续5d,每28天为一疗程,共6个疗程。结果近期疗效完全缓解(CR)5例,部分缓解(PR)20例,无进展(NC)10例,进展(PD)2例。总有效率67.56%(25/37)。患者生存情况:1年生存率75.7%,2年生存率60.9%,3年生存率36.3%。3)治疗及随访过程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调强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对高分级脑胶质瘤术后残留患者有较好的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且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宫颈癌术后常规放疗和调强放疗的近期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42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实施常规放疗,观察组患者术后实施调强放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1年复发率和2年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骨髓抑制程度、直肠反应以及膀胱反应对比(P<0.05)。结论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实施调强放疗,能够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容积调强放疗以及静态调强放疗对于宫颈癌患者术后的疗效及剂量学。方法 将2020年7月—2022年12月至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宫颈癌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中,共有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29例。对照组行静态调强放疗,观察组为容积调强放疗,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剂量学和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最终疗效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CI、Dmean和D2%显著高于对照组,但是HI和D98%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的不良反应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一定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宫颈癌患者术后的放疗干预而言,容积调强放疗和静态调强放疗均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但是容积调强放疗有更好的适形性、更优的剂量分布,可以确保靶区的照射剂量有合适的强度,并有效减少靶区周围组织的总体受量,促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一步降低,值得进行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