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癫狂证目前临床中较为常见 ,我们在临床治疗中采用涤痰开窍 ,清热泻下 ,活血化瘀法 ,自拟加味温胆汤治疗癫狂证收到较好效果。1 临床资料自 1982~ 1990年共治疗该病 36例 ,男16例 ,女 2 0例 ,年龄 16~ 30岁 2 7人 ,31岁~4 0岁 9人 ,新患 13人 ,旧病复发者 16人 ,外地治疗中途转来者 7人 ,治愈 2 5人 ,好转 10人 ,无效 1人。临床将该病分为三型辨证治疗 ,一型为痰气郁结型 ,二型为痰火忧心型 ,三型为正虚邪衰型。治则 :通腑泻火、涤痰开窍、活血化瘀方药 :加味温胆汤 :橘红 15 g、半夏 15 g、云苓 2 0 g、甘草 2 0 g、枳实 15 g、竹茹 15… 相似文献
5.
中医学中,癫与狂都是精神失常的疾病。大致类似于西医的某些精神病,对于癫狂病的治疗,在传统的中医临床治疗中,多从痰来论治,特别是朱丹溪提出的癫狂发病与“痰”的有关理论,即所谓“痰迷心窍”之说,更是成为后世许多医家所遵循,相反而从瘀来论治此病则较少,更不能与传统的“痰迷心窍”“痰火上扰”等大法相提并论。但我们在复习传统的中医理论的基础上,运用活血化瘀法,我们运用周氏的达营饮为基础方(三棱60g,莪术60g,大黄30g,赤芍20g),再加一些开窍醒神,重镇安神,清热泻火,化痰的中药治疗, 相似文献
6.
<正> 癫狂证是指以神情失常而致精神抑乱一组症候群的概括,致病之因皆由七情失调、所欲不达而出现神志失聪、清窍昏朦的表现,而临床在病机的分析上,分为气、痰、火、瘀四型,尤其是在分析初发病机的气痰中,情志致病为最,所以精神疗法亦是成败之关键。精神治疗又称情志疗法,亦即中医之意疗,就是通过医务人员的语言、行为,来改善患者的神情失常,以达到减轻癫狂症状或加速治愈之目的,亦即常说之“心病不得心药医”之意,这里的药就是情志疗法。笔者经过复习整理有关文献及结合临床,拟就情志相胜疗法,劝慰导惑疗法陈述管见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十三鬼穴治疗癫狂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十三鬼穴(人中、上星、承浆、颊车、风府、少商、大陵、劳宫、曲池、隐白、申脉、舌下中缝、玉门头)分为两组,交替使用,均为泻法,强刺激,结果56例病例中,治愈28例,显效10例,好转1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9.29%,结论:针刺治疗癫狂证具有启阳透脑,开窍清神,泄热通腑,宁心益志的作用.使风祛痰消络通,神宁窍开,达到心主神明的目的.其症状自然消失. 相似文献
8.
癫狂证从郁热论治探析白求恩医科大学二院(130041)高鹏翔高鹏武白求恩医科大学卫校刘玉福第一汽车厂职工医院高慧茹【关键词】癫狂郁热活血化瘀癫狂证是临床上表现精神失常的疾病,现代医学把其列为精神系统疾病,包括精神分裂症,反应性精神病,神经官能症及脑器... 相似文献
9.
滚痰丸治疗癫狂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癫狂一症 ,《内经》记载较详 ,采用生铁落饮等治疗 ,历代医家也多有著述。该证多由七情郁结 ,五志化火 ,痰蒙心窍所致。《景岳全书》述 :“凡狂病……若因火致痰者 ,宜清膈饮、抱龙丸、生铁落饮主之 ,甚者宜滚痰丸。”笔者在临床中用石滚痰丸加减治疗因嗜酒诱发癫狂 ,效果满意 ,兹举 2则典型病例报道如下。[例 1]郑某 ,男 ,40岁 ,于 1993年 4月 12日住院。患者 10a前受惊吓刺激而发癫狂 ,经某精神病院临床治愈 ,但常因饮酒引发。入院前曾因大量饮酒 ,症见全身颤抖 ,语无伦次 ,少卧不饥 ,怒骂叫号。入院后曾用大量氯丙嗪等治疗 3d,病情如旧… 相似文献
10.
<正>李长远是新泰市名老中医之一,从医30余载,擅长用中医药治疗癫狂证,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李老师认为,用西药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本证存在诸多弊端,一是疗程长,短则需要服用1~2年,甚至更长或终生服药;二是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对肝、肾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作者在从事针灸临床的四十余年中,用针灸配合中药治疗癫狂病900余例,取得了一定的经验,疗效满意。作者在取穴上重视任、督二经的穴位,手法上分清补泻与特殊刺法相结合,并在几个必用穴位的刺法上有独到之处。在配合中药治疗的同时,作者强调诚恳的医态与高度负责的精神对治疗癫狂的意义,值得重视和提倡。 相似文献
15.
16.
王应玉治疗癫狂病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应玉治疗癫狂病的经验325500浙江省泰顺县中医院蔡生祥王应玉老中医,行医40余年,善治癫狂病。笔者就王老治疗癫狂病的经验作一简介。气郁痰火为病因王老认为,癫狂主要因气郁痰火,使气血凝滞、阴阳失调,致阴虚于下,阳亢于上,心神被拢,神明逆乱而发。诚如... 相似文献
17.
笔者每用癫狂梦醒汤治疗顽固性湿疹,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例1:某,女,65岁。2012年8月23日初诊。患者主因周身起疹伴瘙痒半年来诊。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周身起疹,伴有瘙痒,逐渐增多,经口服抗组胺药物、外用激素类软膏及口服清热除湿类中药汤剂疗效不显来诊。诊见:口中和,性急易怒,纳可,眠差,入睡困难,大便困难,大便干,3~5日一行,小便调。 相似文献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