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刺补泻手法与效应关系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晔 《江苏中医》1996,17(8):38-39
  相似文献   

2.
针刺补泻手法与针刺补泻效应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刺补泻手法 ,是提高针刺疗效的关键环节 ,关于针刺补泻手法与补泻效应关系的探讨虽在 5 0年代就有临床及动物实验相关研究 ,但一直也众说不一 ,未能达成共识或形成主流指导思想。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 ,人们越来越多的追求更好的临床疗效 ,针刺补泻手法受诸多因素 (指力、腕力、针刺深浅、捻转方向、刺激强弱、针刺角度、留针时间等 )的共同影响 ,其中任何一个参数发生变化 ,产生的针刺效果就会随之发生变化 ,结合临床经验 ,认为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是医者针刺手法与患者机体机能状态的最佳组合。而目前针刺补泻手法与补泻效应关系的研究远远不能满足临床需要和针灸学的发展 ,有必要进一步更全面、更详实、客观的探讨两者的关系 ,进而指导临床治疗。就近十年来有关针刺“补泻手法”与针刺“补泻效应”的关系的研究作一述评。  相似文献   

3.
针刺补泻手法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刺手法 (指毫针针刺手法 ,下同 )是指从进针到出针的一系列操作过程。针刺手法包括基本操作手法和补泻方法。而进针得气后的补泻手法是治疗中提高疗效的重要因素。笔者仅就针刺补泻手法中的有关问题阐述如下。1 针刺补泻手法种类于书庄[1] 收集了多种古今的补泻手法。其中基本补泻法 :徐疾、提插、捻转、迎随、呼吸、开合、九六等 ;综合针刺手法有 1分层 (部 )补泻法 :烧山火、透天凉 ,2补泻结合法 :阴中隐阳、阳中隐阴 ,3捻转补泻法 :龙虎交战 ,4捻转提插补泻法 :子午捣臼 ,5捻转升降行气法 :青龙摆尾、白虎摇头、苍龟探穴、赤风迎原 ,6…  相似文献   

4.
笔者在针灸临床上总结了 4种行之有效的五输穴子母补泻法 ,现分别举例介绍如下 ,供针灸同仁临床参考。1 子母补泻法在本经上的应用张某 ,男 ,8岁。 1 993年 5月 2 5日初诊。患儿 2天前受凉后咳嗽气粗 ,头痛发热 ,口干咽痛 ,恶风鼻塞。查体温 3 8.7℃ ,咽部充血红肿。舌苔薄黄 ,脉象浮数。此属外感风热之证 ,取双侧尺泽及大椎 ,针用泻法 ,治 1次即脉静身凉 ,治 2次咳止痛消而愈。按 :子母补泻法在本经上的应用 ,为临床常用 ,最早见于《难经·六十九难》。是法根据五输穴的五行属性及主治性能的配合 ,再按照脏腑的五行属性 ,根据“虚者补其母…  相似文献   

5.
浅谈针刺补泻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离不开虚实二字,针对这种病理上的虚和实,提出了“盛则泻之,虎则补之”的治疗原则和方法。方法:为了达到补虚泻实的目的,古代医家有很多这样的总结,但其实质是与针刺手法从进针到出针的整个过程,这个过程是根据病人的体质、病情和对针刺感应等情况,适当予以强、中、弱三种不同的刺激量有关。无论那种刺激量都必须是有利于机体的恢复。结果:通过一定的手法操作,一定的感应使治疗达到一定的刺激量和刺激时间,就能起到治病的作用。结论:综合分析针刺补泻手法,应根据临床实际情况,严格掌握操作技术,才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6.
7.
浅谈针刺补泻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利民 《江苏中医》1993,14(8):27-28
  相似文献   

8.
论针刺补泻与轻重刺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针刺补泻与轻重刺激210029南京中医学院针灸系徐兰凤针刺补泻手法是在补虚泻实原则的前提下施行的两种不同的操作方法,它是建立在针刺得气的基础之上,以不同的手法达到补虚泻实、调和阴阳的目的、从古到今,补泻手法不断发展,40年代末,有人提出进退补泻法,...  相似文献   

9.
10.
针刺是采用不同的针具,刺激人体的一定部位,调整机体功能,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针刺以经济简便、疗效可靠的特点在中国广泛流传近三千年。历代医家认为针刺手法有补、泻、平补平泻之分,并创立了各种各样的针刺手法,去实现"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的治疗目的。传统的观念总是把一部分手法理解为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析针刺补泻效应的影响因素,阐述补泻手法、机体状态和穴位特性对针刺补泻效应的不同影响。方法结合针刺补泻的研究进展,分别以补泻手法、机体状态及穴位特性为切入点进行探讨。结果以补泻手法为切入点发现,补法可促进机体亢进,泻法则可抑制机体亢进,补泻效应与补泻手法之间可形成明确的正相关性;机体状态对补泻效应的影响,体现于机体状态处于低下时,无论补泻均可使机体状态亢奋,而机体处于状态亢奋时,无论补泻均可使机体状态低下,补泻效应的产生在一定情况下依赖于机体状态的自我调衡;穴位特性对靶器官补泻效应的影响,体现于穴位自身的生理特性决定了穴位对靶器官的效应方向,同时穴位对靶器官的特定调控作用是其效应表达的重要基础之一。结论针刺补泻效应与补泻手法、机体状态及穴位特性三方面皆有关系,针灸时需把握患者机体状态,辨明病证虚实,熟悉腧穴特性,施以正确的补泻手法,才能将补泻效应发挥更佳。  相似文献   

12.
13.
杨继洲截担补泻法简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截担,医家多认为是配穴法。笔者据《针灸大成》及临床运用,认为杨继洲截担针法是一种针刺补泻手法。其操作方法是由呼吸、燃捻、九六、针芒以及“三才法”等基本手法所组成。天人地三部均须候气针沉,每部均捻九(六)撅九(六),以及用“推进一豆许”“退针一豆”以利经气运行,最后均在人部“纳气”以候针下之凉感、热感。  相似文献   

14.
15.
针刺补泻手法与效应关系之探讨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临床教研室(210029)黄晔关键词针剌补泻手法补泻效应围绕针刺补泻问题,针灸界长期存在着诸多争鸣,有的认为针刺手法有补泻之分,并能产生补或泻的特有效应,“补泻反则病益笃”;有的认为针刺“浑是泻而无补”;...  相似文献   

16.
近四年来针刺补泻手法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麻颖  刘炜宏 《中国针灸》1990,10(3):41-44
  相似文献   

17.
浅谈临床针刺补泻手法的运用276600山东省莒南县人民医院崔克田笔者在临床应用针术治疗时,结合不同的季节,对不同的患者,病的新久,选用不同的穴位,并在行针之前必一其神,定其志;进针时专心致志,凝神于指,使神存于心手之间,遵循“盛则泻之,热则疾之,寒则...  相似文献   

18.
试论针刺补泻手法与得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针刺补泻手法与得气唐致鸿唐致霞*兰石总厂职工医院(730050)1针刺补泻手法的立论依据针刺之所以能治病,就是因它具有调节阴阳,使机体处于相对平衡的作用,即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1]。凡是能鼓舞人体正气,使低下的功能恢复旺盛的叫补法,凡是能...  相似文献   

19.
苏纬杰 《上海针灸杂志》2003,22(2):F003-F003
患者 ,女 ,43岁。胃脘痛 1 h。有胃溃疡史 1 0余年 ,胃痛时有发作 ,服猴菇菌片后可缓解。今上午因未吃早饭 ,复又劳累 ,胃痛复发 ,呻吟不止。体检见胃脘处拒按 ,腹软 ,肝脾肋下未及。舌红 ,苔黄腻 ,脉弦数。证属胃热炽盛 ,治宜泻热和胃。取右足三里进针后捻转得气 ,留针 1 min后患者急呼胃痛加剧。仔细检查发现针尖为随经络循行方向斜刺 ,急拔起针尖至皮下后 ,调转方向行迎随补泻之泻法 ,患者随即安静。留针 2 0 min后行徐疾开阖之泻法出针 ,患者胃痛已缓解。按 本症属胃热炽盛之实热症 ,治宜和胃泻热。故取足阳明胃经之足三里穴。原先不注…  相似文献   

20.
论推拿补泻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全面讨论了推拿补泻的概念,从结构调整,能量调整,信息调整论述了其原理,并认为手法性质和量、穴位的选择,手法的频率、方向,作用时间和部位以及受术者的体质均为影响因素,同时提出轻重,方向迎随,频率,子午流注补泻的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