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莪术治疗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莪术乃治积之要药,具有行气破血,消积散结之功,在肿瘤的不同发展阶段,可随症配伍理气化痰、清热解毒散结、健脾补益药治疗各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现通过具体病案对莪术配伍不同功效的中草药在食管癌、胃癌、肝癌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表明临证配伍得当,常获事半功倍之效。  相似文献   

2.
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传染病。笔者以“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是其义也”(《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论篇》)为总纲,结合《伤寒》、《金匮》类似本病的有关论述,据证立法,选方择药辨证治疗“乙肝”,取得一定的疗效。现仅就笔者临诊所得,略抒管见。  相似文献   

3.
黄连在治疗恶性肿瘤中应用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连 ,别名王连、支连、川雅连等 ,性苦寒无毒 ,历代认为本药具有清热解毒、泻火燥湿、杀虫等功。用于治疗时行热毒、伤寒菌痢、吐衄下血、烦热消渴、痈疽疮毒、汤火烫伤等。笔者临症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 ,不仅将黄连广泛应用于各种急慢性感染性疾病 ,还将本药应用有发展和创新 ,用于治疗恶性疾病所致疑难重症 ,沉疴顽疾 ,收到较好疗效 ,特整理介绍如下 :1 现代药理研究认识笔者通过多年来临症应用观察 ,发现黄连不仅具有上述多方面功能 ,而且还有清心开巧、镇静醒脑、豁痰化瘀、消症散结之功。根据现代药理研究 ,本药含有黄连碱、防己碱、…  相似文献   

4.
陆长清诊治病毒性乙型肝炎经验谈青海工程机械厂医院(810017)李怀东青海西宁钢厂医院(810005)张华本编者按:本文系青海省名中医陆长清诊治乙型肝炎的临症经验总结。陆氏主张乙肝治疗当以扶正与攻毒并举为要,提出清热解毒、益气护肝、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相似文献   

5.
施克州 《光明中医》2006,21(11):41-41
1一味之差悟得失 2000年仲春,余年近花甲,临证中遇一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者,患者胸背皮损已愈2日,仍昼夜疼痛,夜不能寐,数日来虽口服和肛门给药以止痛,仍不得效,前来我处求诊,余以复元活血汤减大黄,合活络效灵丹加黄芩、蛇舌草、板蓝根、生米仁等清热解毒之品,3剂.孰料药后疼痛依然,余思此症,药证合拍,今缘何不效耶?诊时去大黄,因大便日2~3次,故减之;加黄芩30g,以泄肺热,力主上焦撤邪,臆断定可中的.  相似文献   

6.
化瘀七法与辨位遣药略识黑龙江中医学院王玉琴,安伟丽,吴玉萍活血化瘀为治疗瘀血的通法,但由于复杂的病因及瘀阻部位之不同,其临床施法遣药亦异。务在辨证精当,立法适宜,方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笔者临症及汇诸家之长,纳诸法为七法,以为诸法之宗,并辨位遣药以举...  相似文献   

7.
乙型肝炎发病率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中医药治疗乙肝有其特色和优势。笔者临证30余年,现将对乙肝的认识与治疗,略呈管见,以就正于同道。  相似文献   

8.
白花蛇舌草治疗皮肤瘙痒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学林 《中医杂志》2007,48(2):155-156
白花蛇舌草味甘、淡,性微寒,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尿除湿之功效。笔者在临证中,重用白花蛇舌草治疗顽固性皮肤瘙痒症取得满意疗效。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马杰  姜维刚 《辽宁中医杂志》1999,26(10):475-476
口腔炎喷雾剂,是由蒲公英、忍冬藤、蜂房、皂角刺等中药以一定比例组方,经科学提取方法精制而成的气雾剂,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功效,临床治疗口腔炎、口腔溃疡、咽喉炎等症有显著疗效。本文对其进行了药效学的实验研究,现报道如下。1 实验材料1.1 药物 口腔炎喷雾剂(沈阳多伦药业有限公司提供,每ml含生药3g),临用时以蒸馏水稀释至所需浓度(成人每日用量约2ml),口腔喷雾给药。阳性对照药双料喉风散喷剂(广东梅州制药厂出品)临用时将粉剂用蒸馏水配制所需浓度(成人每日用量约150mg)口腔喷雾给药。1.2 动物 昆明种封闭群小白鼠、Wist…  相似文献   

10.
王柱林 《中医杂志》2005,46(7):494-495
马齿苋味酸性寒,入大肠、肝经,有清热解毒,散血消肿等功用。笔者临证多年,因其药食兼用,价廉易寻,且治疗多种疾病疗效甚佳,多喜用之,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1.
用清热解毒和攻下之药组成甘豆大黄汤治疗急牲乌头碱中毒1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患者女,48岁。0.5h前服中药(内有川乌,未先煎)后,即感口腔和咽喉灼痛,继则感到舌麻木,并逐渐出现四肢及全身麻木、心悸、胸闷、气紧、恶心、呕吐、流涎、腹痛、腹泻、出汗,遂急来我院就诊。  相似文献   

12.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西医治疗副作用大且极易复发。中医辨治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有一定的优势,病机以阴虚为本,火热、瘀血为标,临床上呈现虚实夹杂之证;在治疗上要以清热解毒贯穿始终,以养阴清热、补虚活血为主,同时要结合现代药理研究配合专药治疗。  相似文献   

13.
程晓爽 《中医杂志》1996,37(10):601-602
张从正有言:“目不因火不病”,清法在眼病中的运用十分广泛,现将临症经验介绍于下:1 清热解毒祛湿法治疗风赤疮痍风赤疮痍为眼睑皮肤病变,表现为眼睑皮肤红赤糜烂、起水泡、脓泡,色如丹涂等,与西医学之眼睑丹毒、眼睑带状疱疹、眼睑皮肤炎、眼睑湿疹等类似。本病常由心火旺脾蕴湿,外挟风毒结于胞睑而发。临床以清热解毒除湿法治疗,常用方剂如五味消毒饮配合除湿汤等。  相似文献   

14.
香砂六君子汤由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陈皮、制半夏、木香、砂仁 8味药组成 ,具有健脾和胃 ,理气散寒的作用。原治脾胃气虚 ,寒湿滞于中焦 ,脘腹胀痛 ,嗳气 ,或呕吐腹泻等症。笔者宗前贤之旨 ,谨守病机 ,灵活运用 ,治疗虚寒性口疮获得满意效果 ,举例如下。例 1:夏某 ,女 ,2 8岁 ,1998年 9月 2 3日初诊。患者 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便溏、口腔舌面溃疡 ,并于纳凉饮冷后加重。曾用抗生素、维生素 B2 、牛黄解毒片、冰硼散等治疗 ,效果均不理想 ,经常复发甚感痛苦。刻诊 :面黄乏力 ,口唇色淡 ,口腔、舌边、舌底有多处白色溃疡面 ,周围…  相似文献   

15.
清热解毒口服液致固定性药疹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历介绍患儿 ,男 ,4岁 ,因轻度发热、流涕给予清热解毒口服液治疗 ,次日晚左肩胛部皮肤瘙痒 ,第 3天晨起发现局部出现圆形红斑 ,来院就诊。检查 :左肩胛部可见直径 3cm大小之水肿性椭圆形红斑 ,中间色深 ,边缘色淡。诊断为固定性药疹 ,给予抗组胺药治疗后皮疹消退 ,留有色素沉着 ,考虑为清热解毒口服液所致。为明确诊断 ,于 1个月后再次给患儿口服半支清热解毒口服液 ,次日于上次皮疹处及左腰部出现圆形红斑 ,予抗过敏治疗有效。其父母用此药无过敏现象。2 讨  论清热解毒口服液为纯中药制剂 ,引起过敏者极少见 ,本例经重复试验证…  相似文献   

16.
最近,有人统计:在治疗乙肝的30多个临床有效处方中,涉及药物达140多种,其中出现在1/3以上处方中的不到10种,出现在1/5以上处方中的不到20种,出现在1/10以上处方中的也不过50种,其余均为偶然出现1~2次者。兹将在处方中重复出现3次(1/10)以上的47种中药(补气药6种:黄芪、白术、党参、甘草、黄精、淮山药;滋阴养血药10种:当归、枸杞、白芍、何首乌、生地、旱莲草、沙参、麦冬、石斛、女贞子;清热解毒药13种:白花蛇舌革、虎杖、  相似文献   

17.
自制复方雷公藤糖浆治疗红斑狼疮39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斑狼疮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后出现全身乏力,口干,心悸,头晕等气阴两虚证候,在中医临症中比较常见。我院自1993年以来,以益气养阴、清热解毒组方,采用自制复方雷公藤糖浆治疗该疾病39例,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中医的邪毒概念在治疗乙肝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医的邪毒概念在治疗乙肝中的应用浙江瑞安市广益中医疑难病诊所邱志济关键词:邪毒,乙型肝炎一、立足中医,不受"病毒"所囿:综观文献,把"乙肝病毒"纳入中医的"清热解毒"之治者十有八九,一些以健脾补肾为主的立法用药,亦要合用一些清热解毒药,谓之扶正解毒。...  相似文献   

19.
鬼针草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比色法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药鬼针草是菊科植物鬼针草的地上全草 ,其味苦 ,性温 ,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之功效 ,用于治疗疟疾、腹泻、痢疾、肝炎、急性肾炎等症。我国鬼针草资源较为丰富 ,在某些地区基本上可成为广幅生态型的植物 ,据报道 ,在我国民间有单用鬼针草叶治疗急性肾炎。为了考察鬼针草的进一步开发利用价值 ,我们对鬼针草花果期各部位的黄酮总量进行测定。1 材料与仪器1 .1 材料 试验用材料 2 0 0 2年 1 0月 8日采自天津市北辰区小淀镇 ,经鉴定为菊科鬼针草属植物 ,鬼针草 Bidens bipinnata L.。割取其地上部分并依次剪下叶、花序、果实、茎枝及全草…  相似文献   

20.
白花蛇舌草Oldenlandia diffusa(Willd.)Roxb主产于江南各省,味苦性寒,入胃、大肠,小肠经,具清热解毒、利湿通淋之功效,临床多用于治疗疮疖肿毒、咽喉肿痛等症.笔者在临床上应用其清热解毒之功,单味或稍佐他药,治疗盆腔炎证效果颇著.现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