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是指乙肝病毒直接或间接诱发的肾小球肾炎,经血清免疫学及肾活检免疫荧光所证实,并除外肝、肾两种疾病无关的同时存在,除外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其他病因引起肝肾病变的一种疾病. 相似文献
2.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71年Combes首次报道乙型肝炎病毒(HBV)持续阳性后出现肾病综合征表现,肾穿刺活检证实病理改变为膜性肾炎,并发现肾小球内有HBsAg沉积以来,HBV感染与肾小球肾炎的关系引起了各国学者的关注与重视。许多学者先后报道在肾组织中检出HBV抗原成分,有的学者直接提出了“乙肝病毒免疫复合物肾炎”的名称。1979年以后, 相似文献
3.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属继发性肾小球病,其发病机制包括循环免疫复合物损伤、细胞免疫、病毒直接作用及自身免疫性因素等,常见病理类型为膜性肾病(MN)、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PGN)、IgA肾病(IgAN)及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等。本文综述HBV-GN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拉米夫定与中药联合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与中药联合治疗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的疗效。方法 在中医辨证治疗的基础上加拉米夫定 10 0 mg· d- 1 口服 ,总疗程不少于 12个月。结果 10例患者采用拉米夫定加中药治疗 ,均获完全缓解。结论 拉米夫定与中药联合是治疗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5.
方利君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1997,(6)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临床上表现有以下几种类型:以肾病综合征为主,其次为肾小球肾炎,其临床可似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或肾病型肾炎。少数尚可表现为单纯性血尿或单纯性蛋白尿,血液中各项生化指标均正常,病程较迁延。对该病的治疗目前多数不主张应用免疫抑制剂或泼尼松,曾有人应用胸腺提取物及阿糖腺苷治疗该病,90年代重点应用α干扰素治疗。该药(国产)的特点是安全、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6.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临床与治疗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临床上表现有以下几种类型,以肾病综合征为主,其次为肾小球肾炎,其临床可似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或肾病型肾炎。少数尚可表现为单纯性血尿或单纯性蛋白尿,血液中各项生化指标均正常,病程较迁延。对该病的治疗目前多数不主张应用免疫抑制剂或泼尼松,曾有人应用胸腺提取物及阿糖腺苷治疗该病,90年代重点应用α干扰素治疗,该药(国产)的特点是安全,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7.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研究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71年Combes等首先报道1例乙型肝炎病毒(HBV)免疫复合物(IC)肾炎以来,HBV感染与肾小球肾炎的关系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重视。1979年以来我国有关学者对两者的关系也给予了极大的关注,1989-10在北京召开的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座谈会上,正式将其命名为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小球肾炎(Hepatitis B irus ssociated lomerulonephritis,HBV-GN),简称乙肝肾炎。近年来随着对HBV-GN认识的逐渐深入,对本病的研究和治疗均有了较大的发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可引起多种多样的肝外病变,肾小球肾炎是常发生在HBV感染后的一种疾病。自1971年Combes等首次报道1例HBV感染导致的膜性肾病后,HBV与肾小球肾炎之间因果关系的存在已被近年来的流行病学、临床及免疫学资料所证实。据报道,全世界约有3.5亿人口感染HBV,大部分为慢性病毒携带者。HBV感染的流行率在世界各地分布不一,欧洲、北美HBV携带率较低为0.1%-1.0%,而亚洲、非洲各国可高达10%-20%。 相似文献
9.
<正>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 associated glomerulonephritis,HBV-GN)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的常见肝外损害之一。由Comb首次报道,目前除了比较认可的免疫复合沉积的损伤机制外,更多学者从乙型肝炎病毒的直接致病性、患者的免疫功能变化等方面进行研究。根据目前的研究对其发病机制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临床病理特点及乙型肝炎病毒(HBV)在HBV-GN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对36例经肾穿刺证实的HBV-GN患者进行临床病理特点及病毒血清学分析。结果:36例HBV-GN患者平均年龄(36±13)岁,男女之比为1.25:1,血清HBsAg、HBeAg和抗-HBc(+)者10例,HBsAg、抗-HBe和抗-HBc(+)者5例,抗-HBs、抗-HBe、抗-HBc(+)者8例,一项或两项抗体阳性者13例。17例患者表现为肾病综合征(47.3%),12例表现为慢性肾炎(33.3%),7例无症状尿检异常(19.4%)。膜性肾病19例(52.8%),膜增生性肾炎4例(11.1%),系膜增生性肾炎13例(36.1%)。结论:HBV-GN男女比例相当,男性略多于女性,临床表现多为肾病综合征,病理类型以膜性肾病为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成人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CN)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成人HBV—GN患者对不同疗法的反应及转归。结果肾病近期缓解率:激素组75.0%,干扰素组60.0%,激素联用拉米夫定组65.0%,一般治疗组64.3%。末次随访时肾病总缓解率32.1%。使用激素组不良反应较多,使用激素组及一般治疗组有一定的复发率。结论成人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缓解率低,预后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替比夫定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10月—2013年6月西电集团医院收治的HBV-GN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患者均给与相应的对症治疗,对照组口服拉米夫定片,1片/次,1次/d。治疗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口服替比夫定片,1片/次,1次/d。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12个月。治疗后,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同时对其肝肾指标进行检测。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63%、6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治疗后两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总胆红素(STB)、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蛋白/肌酐比(Up/cr)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肾小球滤过率(GFR)、血清白蛋白(Alb)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各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比夫定对各种HBV-GN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均在75%以上,其中对于局灶阶段性肾小球硬化症和硬化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效果最好,总有效率高达100%。结论 替比夫定治疗HBV-GN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疾病相关指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疗效.方法 分析经肾活检确诊的21例HBV-GN患者的病理特征、临床表现,检测乙型肝炎五项(HBsAg、抗-HBs、抗-HBc、HBeAg、抗-HBe)、24h尿蛋白定量,免组化染色检测肾组织中HBsAg和HBcAg,采用激素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或来氟米特或环孢素治疗并评定疗效.结果 21例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3例,男女比例为6:1;8例(38.1%)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血清HBV-DNA阳性率为9.5%(2例);肾脏病理类型:膜性肾病8例(38.1%),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6例(28.6%),IgA肾病4例(19.0%),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3例(14.3%).肾组织HBsAg阳性、HBcAg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1.4%(15例)、85.7%(18例).7例激素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的患者中,2例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21例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5.7%( 18/21).结论 HBV-GN以男性多见,临床表现以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病理类型以膜性肾病为主,激素联合来氟米特在HBV-GN治疗中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1971年Combes等首先描述了第一例病人。该患者具有持续HBsAg抗原血症,其后发生了膜性肾病并在肾活检切片上发现了HBsAg。作者认为HB- sAg可能通过形成免疫复合物而参与了肾炎发病, 从此引起了对本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16.
39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临床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泉州市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分析39例HBV—GN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特点。结果 39例HBV—GN的临床表现以肾病综合征最常见(59%),其次是肾炎综合征(24%)和无症状性血尿和/或蛋白尿(17.1%)。病理类型多样化,膜性肾病(MNGN)、青少年MNGN(≤16岁)、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MPGN)、IgA肾病(IgAN)和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EPGN)分别占41%、64.7%、28.2%、10.3%、17.2%和2.6%。结论 HBV-GN的病理类型主要以MNGN和MsPGN多见,HBVAg免疫组化标记是诊断HBV-GN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α-干扰素治疗后的病理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经α-干扰素治疗的临床病理变化。方法32例HBV相关性肾炎给予α-干扰素100~300万U,肌肉注射,6个月为一疗程,比较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浓度,24h尿蛋白定量及肾组织乙肝抗原、HBV-DNA、IgG、IgM、IgA阳性率。结果α-干扰素治疗后血清白蛋白浓度升高、尿蛋白定量下降;肾组织乙肝抗原、HBV-DNA、IgA、IgM、IgG阳性率均显著下降(P<0.01)。结论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经α-干扰素治疗后临床病理有较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8.
19.
1 临床资料 本组27例按1984年南宁病毒性肝炎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标准诊断,均经肝功能及二对半、肾功能及小便常规检查。其中男性19例,女性8例;年龄最小者16岁,最大者57岁;病程最短者6个月,最长者8年。27例患者中HBsAg全部阳性,HBeAg阳性18例,抗HBC阳性5例,全部血GPT增高。全部有蛋白尿和血尿,其中大量蛋白尿8例。临床表现为神倦乏力,眼睑及面部轻微水肿,胃纳差,血压均正常。抗“O”及血沉正常,近期内无扁桃 相似文献
20.
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治疗对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炎患者对肝功能、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临床诊断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保肝治疗对照组及恩替卡韦治疗组。观察肝功能、肾功能及乙型肝炎病毒DNA水平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恩替卡韦治疗组血清HBVDNA水平及尿蛋白排出量明显下降,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升高,而对照组不明显(P〈0.05)。结论: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