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舒适护理模式应用于新生儿监护病房早产儿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择取我院2014年8月—2016年7月接收的早产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2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舒适护理,比较2组早产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天数.结果 观察组早产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新生儿监护病房早产儿实施舒适护理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早产儿早日出院.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应用发展性照顾理念在新生儿病房对早产儿进行护理的效果.方法 根据发展性照顾理念对笔者所在医院新生儿病房2009年5~10月住院早产儿32例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环境的照顾护理、减轻疼痛的照顾护理、"鸟巢"式护理体位、非营养性吸吮、抚触、新生儿心理护理等.结果 32例早产儿体质量增长明显,生存能力增强,住院时间缩短.结论 对早产儿实施发育照顾护理,提供最舒适的治疗护理环境,对疾病的恢复和生长发育有益,从而减少伤残发生,提高早产儿的存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我院新生儿科近年住院病例孕周和出生体质量的动态变化情况及其与住院天数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生儿科2008~2011年4382例新生儿据孕周及出生体质量的分布情况及各组新生儿的住院天数,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8~2011年早产儿、低出生体质量儿比例逐年增多,合计分别占新生儿病房住院病人的32.9%和32.6%;早产儿、低出生体质量儿住院时间较足月儿明显延长.结论 新生儿病房工作应逐渐以早产儿、低出生体质量儿为重心.  相似文献   

4.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是早产儿、尤其是小早产儿呼吸系统常见疾病.近年来,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普遍建立、应用以及医疗水平的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大大提高,尤其是极低体重儿存活率的提高,但其相应的肺部并发症如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发生率有增加趋势,并成为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NICU)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5.
林梅 《右江医学》2013,(6):907-909
近年来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各种医疗技术设备的推陈出新,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设施更加完善,新生儿急救技术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早产儿的抢救成功率和存活率明显提高.一项早产儿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5月1日~2011年12月31日,我国23个省市自治区,52家医院的早产儿出生率为9.90%[1].另有报道早产儿存活者中留有不同伤残者占10%~20%[2],指出神经系统和肺损伤是早产儿远期后遗症的两个主要方面[3],可导致早产学龄儿学习困难.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专业的健康照护者面临的挑战,已从保证早产儿存活发展到使他们的发育和预后最优化.早产儿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Family-centered Care,FCC),使早产儿得到父母的全程照护,各方面均达到完善状态,对提高早产儿生存质量和人口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针对早产儿实施FCC,国外已经进行了大量研究,而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现就早产儿实施FCC的研究现状作一简要综述,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母乳喂养与配方奶喂养对早产儿的影响,探讨母乳喂养在新生儿无陪病房实施的必要性.方法:选取新生儿无陪病房诊治的胎龄≤34周,体重≤1800 g的早产儿2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20例给予母乳喂养,对照组120例给予早产儿配方奶喂养.结果:实验组在喂养不耐受、院内感染、并发症及中国20项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母乳喂养与早产儿配方奶喂养生长速率相当,但前者改善了喂养不耐受,且不增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风险,明显降低了院内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神经运动的发育.  相似文献   

7.
毛庆东 《安徽医学》2003,24(1):55-55
早产儿由于其解剖生理特点各系统发育不成熟,易发生各种并发症,死亡率极高.我科新生儿病房自1996年1月~2000年12月共收治早产儿109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抢救技术的提高,使早产儿死亡率逐年下降,但存活者情况不一。现对1992年1月至2002年1月在本科新生儿病房住院的108例存活早产儿进行伤残情况回顾性调查、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围产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2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511例RDS早产儿和360例非RDS早产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窒息(...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又称新生儿硬肿症,是指新生儿期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及水肿的一组疾病,早产儿及低体重儿的发病率高。做好新生儿的保暖,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是新生儿科病房的关键任务之一。现将  相似文献   

11.
我院新生儿病房 1985~1991年3月,共收治新生儿1387例,早产儿210例占住院新生儿的15.1%,将早产儿按体重及时期分组,分析主要疾病发生情况。本组体重小于2500克者178例(84.8%),大于2500克者32例(15.2%),体重大于1500克者180例(85.7%),小于1500克的低出生体重儿30例(14.3%),早期新生儿173例(82.4%),中晚期新生儿37例(17.6%).全组早产儿主要疾病发生顺序为:硬肿症、感染、呼吸障碍及窒息.各组疾病发生情况大致相同,仅中晚期早产儿组感染明显增加.本文还讨论了早产儿疾病防治要点。  相似文献   

12.
我院从1979年4月开办无陪人病房到1981年10月共收治新生儿341人,其中早产儿41人,两公斤以下的19人。现将41例早产儿护理的做法和体会介绍如下。搞好隔离加强病房管理  相似文献   

13.
楼寿增 《浙江医学》2009,31(3):379-380
新生儿病房收治的患儿大多病情较重或为早产儿,其免疫功能低下,接受的侵袭性医疗操作较多,容易发生感染。本文通过对近年我院新生儿病房患者血培养结果的分析,了解近年新生儿病房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状况,以期对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李鸿鸣 《中外医疗》2013,(34):64-65
目的 探讨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儿在医院感染中面临的危险因素,以及抗生素的使用情况,以便为解决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2008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630例早产儿及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观察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内容.结果 经研究,该院的医院感染例数为134例,例次感染为172次,医院感染发生率约为21.3%.其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相对较高,每千机械通气日发生78.4例次左右;其次为住院日相关感染,每千日发生18.0例次左右;以及中心静脉置管相关的败血症,其发生率为每千导管日2.5例次.感染组早产儿使用抗生素的级别相对于未感染组早产儿要高,且以肺部感染最为常见.另外经logistic回归分析,了解到胎龄不超过32周、胃肠外营养以及机械通气时间长等会给医院早产儿带来危险性影响.结论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儿的医院感染通常是由胎龄不超过32周、胃肠外营养以及机械通气时间长等危险因素引起的,需要有针对性地予以重视,以便减少早产儿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早发败血症对早产儿胸腺大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9.1~2019.1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胎龄<32周的早产儿病例,包括围产期资料和一般资料,并收集患儿出生后24 h内淋巴细胞的计数资料.败血症组为确诊早发败血症早产儿,对照组患儿为非败血...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长期以来一直是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最常见的胃肠道急症,也是构成新生儿死亡率及患病率增加的主要原因。近10余年来,随着我国早产儿发生率的上升,NEC更视为早产儿医疗护理中须高度重视和预防的重要问题。本文对早产儿发生的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病例做一护理学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胃肠道外营养的应用丁国芳,徐景蓁北京协和医院(100730)近年来,由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建立和发展,使新生儿和早产儿的存活率明显提高。从存活质量上讲,营养对于高危儿和早产儿就显得更为重要。新生儿期是脑发育最迅速的时期,营养缺乏不仅影响近期身...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水平的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越来越高,早产儿的营养问题也日益受到临床医护人员的重视.临床观察表明:消化系统成熟的早晚,是影响早产儿成活率的关键因素[1-2].传统上往往采用胃管喂养,胃管喂养无吸吮、吞咽动作参与,使觅食及吞咽反射逐渐减弱,有的甚至依赖胃管.浙江省丽水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对喂养不耐受早产儿,通过实施非营养性吸吮(NNS)、腹部按摩及合理体位等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早产儿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早产儿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2007年7月-2008年6月收住我院新生儿病房的28例早产儿及40例足月儿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早产儿非感染组与足月儿非感染组、早产儿感染组与早产儿非感染组,检测血清降钙素原。结果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新生儿感染组高于非感染组,而早产儿非感染组与足月儿非感染组、早产儿感染组与早产儿非感染组则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血清降钙素原是新生儿全身细菌感染重要诊断指标,而早产儿变化不大;早产儿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与足月儿相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晚期早产儿各系统近期并发症的临床研究价值.方法:回顾性统计本院新生儿病房2009年5月~2011年5月收住院的130例胎龄34周~36+6周的早产儿为观察组,同期随机选择的足月新生儿100名为对照组,详细记录两组近期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呼吸系统疾病、喂养不耐受、高胆红素血症、糖代谢紊乱、电解质紊乱、新生儿贫血或红细胞增多症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0与16.9;8.0与26.1;23.0与34.6;2.0与12.3;2.0与6.15;3.0与11.5,P均<0.05).结论:晚期早产儿与足月新生儿相比更容易出现一些近期并发症,对晚期早产儿进行临床相关的问题观察、预防和治疗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