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肠道外营养新生儿总胆汁的(TBA)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分析58例进行胃肠道外营养的新生儿,其中新生儿34例,早产儿24例,在胃肠道外营养前及胃肠外营养停止后TBA变化,比较新生儿与早产儿胃肠道外营养前、后TBA变化的差别。结果新生儿胃肠道外营养前TBA与对照组TBA无显著性差异(P>0.05)。胃肠道营养后TBA较胃肠道外营养前TBA明显增高(P<0.01);早产儿胃肠道外营养后TBA较新生胃肠道外营养后TBA明显增高(P<0.01)。结论目前使用胃肠道外营养方法仍存在着影响新生儿肝胆系统功能的情况,以早产儿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2.
沈丽萍 《浙江医学》2004,26(3):212-213
胃肠道外营养是提高早产儿成活率的主要手段之一,笔者对60例胃肠道外营养的早产儿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变化进行观察,从而了解胃肠道外营养对早产儿肝胆系统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胃肠内与胃肠外营养支持对危重症(ICU)患者的治疗效果,探讨两种营养支持途径的临床价值.方法 危重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胃肠道营养组30例和胃肠外营养组30例.在治疗前及治疗15 d后对两组患者血红蛋白、总蛋白、清蛋白等营养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胃肠道营养组治疗后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胃肠外营养组治疗后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治疗后清蛋白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胃肠内营养支持能较好的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是危重患者的理想支持方式.  相似文献   

4.
全胃肠外营养的配制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建青 《河北医学》2007,13(3):367-369
全胃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简称TPN)是用完全的营养要素由胃肠外途径直接输入到血液中,起到营养支持作用.营养物质由氨基酸、糖、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等组成.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TPN的配制与应用受到普遍重视与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生长激素联合胃肠外营养在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96例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近期50例全部应用生长激素联合胃肠外营养支持,同单纯胃肠外营养治疗的46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应用生长激素加胃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组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 生长激素联合胃肠外营养是治疗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是有效的支持方法,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产儿胃肠道外营养所需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对61例实行胃肠道外营养的早产儿病例进行临床总结,在此基础上对各影响因素进行多重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早产儿的胎龄(X1)、出生体质量(X2)、5minApgar评分(X3)与胃肠道外营养时间(Y)呈负相关,并建立回归方程:Y=-1.987X1-8.423X2-0.893X3 105.039,方程的复相关系数为0.799,确定系数为0.638.[结论]根据早产儿胃肠道外营养时间的影响因素建立的回归方程,可以初步估计胃肠道外营养时间的长短,为临床胃肠道外营养输液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胃肠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提高病人对手术的耐受力,防止术后和营养过程中的并发症. 方法 对60例胃肠术后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病人进行观察. 结果 60例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平稳,肠内营养治疗顺利,无并发症出现. 结论 胃肠术后早期实施肠内营养有利于肠道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能保证手术效果,减少术后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生长激素联合胃肠外营养在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96例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近期50例全部应用生长激素联合胃肠外营养支持,同单纯胃肠外营养治疗的46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应用生长激素加胃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组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 生长激素联合胃肠外营养是治疗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是有效的支持方法,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陈坚  黄坚雄  周家德 《海南医学》2007,18(10):58-59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应用于胃肠道手术中的疗效.方法 30例胃肠术后病人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EN)和完全胃肠外营养(TPN)两组,各15例.EN组术后24小时内经鼻肠管输注肠内营养制剂能全力,TPN组经中心静脉进行,共8天.结果 EN组均完成肠内营养计划,未发生吻合口瘘和腹腔感染.肠功能恢复时间EN组短于TPN组.两组切口愈合情况、住院天数无差异.平均住院费用/药用费用EN组低于TPN组.结论 胃肠术后早期(24小时内)提供肠内营养是安全、经济、方便、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和探讨胃肠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可行性.方法 40例胃肠术后病人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EN)和完全胃肠外营养(TPN)两组,各20例.EN组术后24小时内经鼻肠管输注肠内营养制剂能全力,TPN组经中心静脉进行,共7天.结果 EN组均完成肠内营养计划,未发生吻合口瘘和腹腔感染.肠功能恢复时间EN组短于TPN组(P<0.01).两组切口愈合情况、住院天数无差异(P>0.05).平均住院费用/药用费用EN组低于TPN组(P<0.05).结论 胃肠术后早期(24小时内)提供肠内营养是安全可行的.与TPN相比,EN促进肠功能恢复快,住院费用低,具有符合生理、安全、有效、价廉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的影响因素及检测的敏感指标,降低并发症损害.方法 回顾分析完全胃肠外营养并且持续时间在5 d以上的80例患儿病例,按有无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PNAC)分为两组,对其静脉营养液的量、持续时间及生化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80例完全胃肠外营养的患儿中有14例存在胆汁淤积,发病率为17.5%,PNAC组肝功能及胆红素指标均高于无PNAC组,患儿体重、平均完全胃肠外营养(TPN)持续时间、PN热卡摄入量与无PNAC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NAC的发生与患儿TPN时间、TPN使用量、低出生体重有关,及时检测分析肝功能、胆红素代谢指标有利于早期发现PNAC,尽早干预,降低器官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全胃肠外营养治疗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探讨其防治方法.方法 选取2008年5月~2010年5月经全胃肠外营养治疗的患者100 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其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探讨其防治方法.结果 100例全胃肠外营养治疗的患者中有一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分别为 感染并发症5例、肝胆并发症8例、导管并发症3例、电解质紊乱1例、微量元素缺乏2例、代谢并发症1例,其中部分患者出现合并两种及以上并发症,各种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胃肠外营养治疗过程中易发生多种并发症,采取合理的营养液配方并及时调整,严格的无 菌操作,密切临床监测以及完善的护理可减少全胃肠外营养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应海燕  付玉童 《吉林医学》2010,(24):4045-4045
目的:探讨胃肠道外营养早产儿总胆汁酸(TBA)的变化。方法:分析52例进行胃肠道外营养的早产儿在胃肠道外营养前空腹TBA及胃肠道外营养停止后空腹TBA的变化。结果:早产儿胃肠道外营养后空腹TBA比胃肠道外营养前空腹TBA明显增高(P<0.01)。结论:胃肠道外营养对早产儿肝胆系统功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胃肠道外营养(PN)又称静脉高营养,对长时间不能经口喂养的早产儿起关键作用.可帮助早产儿度过危险期,减少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2003年1月至2005年4月我院收治的56例早产儿应用胃肠道外营养,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90例患者采用锁骨下静脉置管完全胃肠外营养的护理体会.方法 通过对90例采用锁骨下静脉置管完全胃肠外营养患者在住院期间进行严密观察病情,定期留取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患者对营养支持反应良好,耐受无严重并发症,无吻合口瘘发生.结论 锁骨下静脉穿刺留置导管是实施完全胃肠外营养的重要途径,在实施过程中认真做好各项护理、提高护理水平、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护理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全营养混合液在小儿胃肠外营养应用中的营养支持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2006年1月~2008年12月我科住院需胃肠外营养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病情开出所需营养液处方,专人严格无菌操作,根据营养底物的理化性质按照标准配方的原则与顺序配制,将患儿所需的氨基酸、葡萄糖、脂肪、电解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混合为一,采用周围静脉途径用输液泵均匀输入.结果 31例患者共输入全合一营养液271袋,全部患儿均能维持营养的补给,未发现发热、寒战、皮疹、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亦未发现静脉炎、静脉栓塞等局部并发症和酸碱失衡、高血糖、血脂障碍等全身器官功能紊乱.结论 全营养混合液周围静脉营养治疗是小儿胃肠外营养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7.
营养支持的徒径有全胃肠外营养和全胃肠内营养两种方法.对于呼吸危重患者全胃肠外营养仍然为一种重要的营养补充方法,因为这类患者往往不能接受全胃肠内营养.但是现在研究提示:对于胃肠道功能良好者,提倡使用胃肠道补充.全胃肠内营养有助于恢复肠道黏膜的完整性,并维护胃肠道的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极低出生体重儿应用胃肠道外营养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对16例极低出生体重儿采用经外周静脉全胃肠道外营养(TPN)和部分胃肠道外营养(PPN)治疗进行分析。结果:应用胃肠道外营养5 d后患儿体重稳步增长,应用胃肠道外营养期间监测患儿血电解质、血浆蛋白、血脂、BUN均在正常范围,4例出现轻度贫血,5例血糖有波动。结论:极低出生体重儿应用胃肠道外营养治疗效果良好、副作用少,对降低极低出生体重儿病死率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胃癌术后胃瘫综合征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胃癌术后胃瘫综合征(PGS)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胃癌行胃大部分切除术的26例PGS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例病人PGS均发生于术后的5~12 d,均行胃肠减压后经胃管注入泛影葡胺造影证实为PGS.采取早期行全胃肠外营养,后期经胃镜置入空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26例病人在术后19~28 d恢复正常,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23.4 d. 结论 PGS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诱发的.经胃管注入泛影葡胺是早期诊断PGS的可靠方法;早期全胃肠外营养、后期肠内营养对PGS是一个可行、稳妥、安全的诊治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重症患者胃肠外营养的护理方法及体会.方法 对96例外科重症不能经口进食患者,实施肠外营养的护理.结果 通过有效的临床护理,胃肠外营养治疗的并发症明显降低.结论 护士掌握正确的穿刺方法和管路护理要求,让患者保持最佳的体位,避免管路折曲、脱落保持管路的通畅,每天更换敷料使穿刺部位清洁无菌,保持营养液无菌,认真观察和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及时检测血糖等指标,为减少重症患者实施胃肠外营养治疗并发症的发生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