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2 毫秒
1.
地震挤压伤患者的心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减轻或缓解地震挤压伤患者的负性心理.方法 了解患者心理状况,对存在生理、认知、情绪及行为方面问题的40例患者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对患儿采取抚慰、鼓励、讲故事、做游戏及触摸法舒缓紧张情绪,对成年患者采取无言的陪伴、关切地倾听,并鼓励其做力所能力的事情等方法进行心理干预.结果 经过近10 d的心理干预.患者4个方面的心理问题均显著好转.结论 针对性心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地震灾害所致的心理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并分析脑出血患者不良心理情绪,总结护理对策。方法对59例脑出血患者采取定时与患者沟通,观察不同病情阶段患者的不同心理情绪状态,针对性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并从营造住院环境,取得家属配合方面入手,配合心理护理干预。结果患者治疗前后SAS及SDS自评量表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给予针对性护理及心理疏导,可明显缓解患者各种不良心理刺激,提高患者治疗信心,促进病情康复。  相似文献   

3.
吴洁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4):444-445
目的:针对肺癌口服厄洛替尼致皮疹患者的心理负面情绪,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方法:作者对2010年10月~2012年3月我科所收治38例肺癌口服厄洛替尼致皮疹患者进行心理分析,应用健康教育、沟通、创建支持系统等干预措施。结果:通过心理干预,均能消除或减轻患者的心理负面情绪。结论:对肺癌口服厄洛替尼致皮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分析,给予适宜的心理干预及健康教育措施,对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银屑病患者心理焦虑原因及护理干预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心理干预,生活方式干预,家庭支持,用药护理干预,认知行为干预等措施.结果:干预组中患者的焦虑症状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正确及时地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银屑病患者心理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5.
孟宪静  韩娜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4):517-518
目的:分析恶性肿瘤患者的不同心理特征,探讨临床护理过程中实施心理行为干预的措施,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法:通过对134例肿瘤科患者进行心理行为干预,分析其接受心理行为干预前后的情绪变化和遵医行为的改变。结果:实施心理行为干预后,肿瘤患者的心理状态显著改善,遵医行为明显增加。结论:通过对患者实施心理行为干预,使他们减轻了恐惧焦虑情绪,获得了健康知识,从被动接受治疗和护理转变为主动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减轻了痛苦,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了患者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乳癌患者的心理状况,采取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及护理干预,确保患者顺利配合手术.方法:回顾分析200例乳癌手术病人的不同心理状态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并进行前后评估.结果:心理状态的发生率均有下降,效果显著.结论:对乳癌手术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及护理干预,分析其相关性,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以健康平和的心态接受手术,并有利于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7.
随机选择30例勃起功能障碍(ED)病人进行焦虑情绪评定,并实施针对性心理干预。结果ED病人SAS评分较心理干预前明显降低,提示心理干预可有效减轻ED病人的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减轻低钾血症患者焦虑水平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 将79例急诊低钾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认知干预、行为干预.分别于患者刚进急诊科、护理3 h后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及分量表SAI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两组患者刚进急诊科时SAI及TAI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但SAI评分显著高于TAI(均P<0.01).护理3 h后观察组SA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急诊低钾血症患者就诊初期呈高焦虑水平,针对性的心理干预、认知干预、行为干预可有效缓解其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9.
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从疾病、心理及生活质量三方面评估及用药护理、心理护理及家庭护理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临床护理人员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提供借鉴,以提高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溃疡性结肠炎的评估及护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从疾病、心理及生活质量三方面评估及用药护理、心理护理及家庭护理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临床护理人员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提供借鉴,以提高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家庭干预对炎症性肠病患者心理韧性及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炎症性肠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按照消化系统疾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家庭干预。采用心理韧性量表、焦虑抑郁量表及生活质量量表在干预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后干预组心理韧性、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P0.01)。结论对炎症性肠病患者实施家庭干预可提高患者心理韧性水平,减轻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进而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自残性断指再植患者的心理状况,探索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129例自残性断指(肢)再植患者进行心理调查,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经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对手术顺利完成起到积极作用。结论针对自残性断指患者心理特点进行心理干预,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治疗,为日后的断指再植成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减轻低钾血症患者焦虑水平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将79例急诊低钾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认知干预、行为干预。分别于患者刚进急诊科、护理3h后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及分量表SAI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两组患者刚进急诊科时SAI及TAI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但SAI评分显著高于TAI(均P〈0.01)。护理3h后观察组SA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急诊低钾血症患者就诊初期呈高焦虑水平,针对性的心理干预、认知干预、行为干预可有效缓解其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4.
应用临床路径对孤立肾肾后性肾衰竭患者实施心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对孤立肾肾后性肾衰竭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心理干预措施制成临床路径,应用于23例孤立肾肾后性肾衰竭患者.在患者入院时发放临床路径表,并让患者及家属了解.责任护士按照临床路径表进行心理干预.结果 干预前后,患者SCL-90各因子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应用临床路径对孤立肾肾后性肾衰竭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减轻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15.
浅谈骨科患者的疼痛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减轻骨科患者疼痛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从一般护理、专科护理、用药护理三方面进行干预,加强心理护理,给予有效的药物镇痛。结果患者的疼痛阈提高,疼痛症状减轻。结论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对减轻患者的疼痛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李艳静 《中国科学美容》2011,(19):115-115,117
目的分析断指再植患者心理状况,探讨临床护理对策。方法以53例断指再植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护理干预前后断指再植患者SAS、SDS评分及紧张、恐惧及悲观情绪构成比。结果本组53例断指再植患者术后成活48例,成活率为90.57%;本组53例断指再植患者护理干预前SAS、SDS评分明显高于界值,并普遍存在紧张和恐惧心理;护理干预后患者SAS、SDS评分及紧张和恐惧情绪构成比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但存在悲观情绪患者构成比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断指再植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抑郁、紧张、恐惧和悲观心理,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干预是缓解患者不良心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外伤性鼻骨骨折复位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对我院300例外伤性鼻骨骨折患者实施护理干预,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术前的呼吸训练,术后合适卧位,特色的专科护理,基础护理,饮食指导,出院指导等。结果:患者鼻骨骨折复位术后心理负担、疼痛感明显减轻,且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满意度。结论:对鼻骨骨折复位术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促进患者的心理、生理、社会舒适,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鼻内镜术后鼻腔填塞期间内心真实体验,为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减轻鼻内镜术后患者鼻腔填塞痛苦提供参考。方法以立意抽样方法抽取15例慢性鼻-鼻窦炎行鼻内镜手术后鼻腔填塞患者,采用半结构式深度访谈法收集患者资料,以现象学7步分析法进行编码、归纳、提炼主题。结果共提炼4个主题,即躯体功能紊乱、躯体形象受损、负性情绪、对术后康复的期待。结论鼻内镜术后鼻腔填塞患者易出现躯体形象、舒适度改变,并存在焦虑情绪。医护人员需结合患者内心真实感受采取针对性、个性化的护理措施,以提高其舒适度,舒缓焦虑情绪,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对孤立肾肾后性肾衰竭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的有效方法。方法:将心理干预措施制成临床路径,应用于23例孤立肾肾后性肾衰竭患者。在患者入院时发放临床路径表,并让患者及家属了解。责任护士按照临床路径表进行心理干预。结果:干预前后,患者SCL-90各因子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临床路径对孤立肾肾后性肾衰竭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减轻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患者的不同心理特征针对性的实施心理干预.结果通过心理干预多数患者的不良心理得到改善.结论:对肺癌患者实施心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患者的心理障碍,正确对待疾病,积极配合治疗,改善病情,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