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0 毫秒
1.
目的分析硬膜外镇痛孕妇产程中中转剖宫产的临床特点,评估其中转剖宫产对母儿近期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足月单胎头位经阴道试产分娩的11493例孕妇内于产程中中转剖宫产的729例为研究对象,将产程中使用硬膜外镇痛中转剖宫产的409例定为研究组,产程中未使用硬膜外镇痛中转剖宫产的320例定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的临床特点及母儿近期结局。结果在11493例孕妇中,产程中使用硬膜外镇痛孕妇中转剖宫产率为4.35%(409/9399),未使用硬膜外镇痛孕妇中转剖宫产率为15.28%(320/2094),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4.389,P<0.05)。研究组孕妇产程中出现Ⅱ类或Ⅲ类电子胎儿监护率、产时体温≥38℃发生率、第一产程活跃期剖宫产率、第二产程剖宫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值分别为49.202、120.343、42.590、16.635,均P<0.05)。两组孕妇的产后出血率、产后24h出血量、脏器损伤率、腹部伤口愈合不良发生率、输血率、术后住院天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新生儿羊水污染率、窒息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孕妇产程中使用硬膜外镇痛可以降低剖宫产率,中转剖宫产不会增加母儿近期不良结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实施自控硬膜外镇痛对产程进展、分娩方式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的随机对照研究潜伏期镇痛组186例、活跃期镇痛组220例和对照组160例,观察三组孕妇产程时间、催产素的使用率、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新生儿1min及5min的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率。结果两组镇痛组均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镇痛组比对照组的活跃期缩短,剖宫产率降低(P0.05);而第二产程、第三产程、产后出血量、阴道助产率、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率在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潜伏期镇痛组的潜伏期有延长的趋势,催产素的使用率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分娩镇痛可以降低剖宫产率,不增加阴道助产率,不影响新生儿预后;潜伏期分娩镇痛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瘢痕子宫阴道分娩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瘢痕子宫阴道分娩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瘢痕子宫再次阴道分娩共80例,其中硬膜外分娩镇痛的瘢痕子宫孕妇35例为实验组,未镇痛瘢痕子宫孕妇45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产程时间、产时出血量、产钳助产、剖宫产的差异。结果实验组第一产程时间较对照组短;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无差异;产时出血比较无差异,实验组较对照组产钳助产率低。结论严格瘢痕子宫阴道分娩指征,有阴道分娩条件者实施分娩镇痛不增加子宫破裂、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有利于缩短第一产程,降低剖宫产及产钳助产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前瞻性研究分娩潜伏期延长初产妇应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实施分娩镇痛的100例足月初产妇并分娩潜伏期延长者为观察组,另选同期50例分娩潜伏期延长但未行分娩镇痛初产妇为对照组。观察组产妇实施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镇痛,对照组产妇未行分娩镇痛,仅接受产科常规处理。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对照组产妇镇痛效果差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第一产程时间多于观察组,第二产程时间少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第三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两组产妇自然分娩率、阴道助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剖宫产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1、5 min后的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分娩潜伏期延长初产妇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镇痛效果显著,对产妇及新生儿无明显不良影响,能有效缩短第一产程时间,降低剖宫产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硬膜外镇痛分娩在重度子痫前期临产孕妇的安全性及对母儿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在该院住院的58例单胎、头位、已临产、无阴道分娩禁忌证,愿意接受镇痛分娩的重度子痫前期孕妇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条件相似,未行任何镇痛处理的33例作对照组。观察产程中血压(平均动脉压)的变化、镇痛效果、分娩过程及新生儿情况。结果:镇痛分娩后的平均动脉压明显低于镇痛分娩前(P<0.05),镇痛效果明显。产程明显缩短(P<0.05),剖宫产明显减少(P<0.05),两组产后出血、新生儿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镇痛分娩应用于重度子痫前期临产孕妇中可明显降低血压、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对母儿无不良影响,可选择合适的孕妇运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与芬太尼联合自控硬膜外镇痛的疗效及对母儿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1 260例自愿要求分娩镇痛的孕妇为镇痛组,以同期未实行分娩镇痛的孕妇为对照组。镇痛组除给予分娩镇痛外,其他产科处理与对照组相同,比较两组的疼痛程度、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新生儿阿氏评分。结果:镇痛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产程缩短,剖宫产率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阿氏评分、产后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与芬太尼联合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好,对母婴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黎凝  魏曼梨 《现代医院》2011,11(12):30-31
目的探讨孕期合理营养对胎儿出生体重及剖宫产率的影响,为孕期合理膳食提供指导,尽量降低剖宫产率。方法将2010年2月~2011年3月在我院产科门诊孕3个月建产检卡并确定在我院分娩孕妇243例,将自愿或者有能力参加孕期膳食营养指导152例孕妇设为观察组,给予饮食结构分析指导;不愿或者无能力参加孕期膳食营养指导正常饮食孕妇91例设为对照组,孕期常规饮食。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的出生体重平均3 158.2 g,对照组3 458.7 g,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之间出生胎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孕妇正常阴道分娩者121例(79.61%),剖宫产者31例(20.39%),巨大儿12例(7.89%),对照组正常阴道分娩者54例(59.34%),剖宫产37例(40.66%),巨大儿15例(16.48%),两组间在阴道分娩、剖宫产率、巨大儿发生率方面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孕期对孕妇进行合理饮食指导,有利于合理膳食的摄入,有效的控制胎儿体重增长,减少巨大儿发生和降低剖宫产率,达到理想的分娩结局,保障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硬膜外分娩镇痛配合积极产程管理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在新疆石河子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单胎足月孕妇,根据患者自愿原则分为两组:有分娩镇痛要求实施连续硬膜外分娩镇痛配合积极产程管理的72例孕妇作为观察组,无分娩镇痛要求采取常规分娩的100例孕妇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1观察组产妇镇痛后各时间点数字评分(NRS)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起效时间(10.5±6.4)min。2两组活跃期及二产程时间、新生儿阿氏评分、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缩宫素使用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硬膜外分娩镇痛配合积极产程管理,镇痛效果确切,不延长产程,可降低剖宫产率,对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9.
廖清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6):3204-3205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硬膜外阻滞镇痛对分娩的影响.方法 将住院分娩的单胎头位足月临产孕妇80例,随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低浓度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硬膜外阻滞镇痛,对照组不采用镇痛干预,观察两组对分娩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的镇痛有效率、产程、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产后出血以及新生儿窒息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浓度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硬膜外阻滞镇痛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水中分娩产妇与硬膜外阻滞麻醉分娩的镇痛效果、活跃期影响及产时干预率,探讨水中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7月——2012年10月水中分娩组(观察组)与硬膜外阻滞麻醉分娩组(对照组)各120例,观察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活跃期影响及产时干预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活跃期及产时干预率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镇痛效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中分娩能够起到与硬膜外阻滞麻醉类似的镇痛效果,同时较之有效地缩短活跃期时间,并减少产时干预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系统化产前健康教育对孕妇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将136例初产妇分为两组,观察组79例采用系统化产前健康教育,对照组57例,仅采用门诊常规围产保健检查,比较观察两组的分娩方式及产程时间。结果:观察组的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阴道助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第三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孕妇进行系统化产前健康教育,能够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程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综合教育模式在流动人口孕产妇营养指导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上海市金山区亭林医院进行孕检和分娩的外地人口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表法分为综合模式健康教育组和传统孕妇学校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孕期机体代谢状态、胎儿及新生儿体重情况、产妇分娩方式、孕产妇产科质量及孕产妇及家属满意度及顺从性。结果对照组孕妇孕期体重增长合理率为29%,而综合教育组孕产妇该指标提高至45%。综合教育组孕产妇血糖异常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而两组间新生儿平均体重无统计学差异(P=0.16)。对照组孕产妇自然分娩率为67%,另外33%的患者需进行剖宫产。而综合教育组孕产妇87%可进行自然分娩,仅13例孕产妇需进行剖宫产。两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综合教育组孕产妇产科质量显著提高,其中妊高症、胎儿宫内窘迫、产后出血以及剖宫产的发生率显著下降。综合教育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评分为(91.6±4.2),显著高于对照组(61.3±75.0),出院后失访率显著下降至8%,孕产期坚持学习率显著提升至65%。结论综合教育模式在流动人口孕产妇营养指导中可提高孕产妇知识,对其营养、机体代谢控制、产科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均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助产士门诊干预对首次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孕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1~11月广州市花都区妇幼保健院首次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孕妇123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61例接受常规产检门诊宣教和参加瘢痕子宫阴道分娩专家门诊,研究组6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助产士门诊干预,比较两组孕妇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3个产程及总产程时间、新生儿出生体重与出院前母乳喂养率。结果研究组顺产率、新生儿出生体重、产后出血量、第二产程时间、出院前母乳喂养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第一产程、第三产程和总产程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助产士门诊干预能提高首次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孕妇的顺产率、出院前母乳喂养率,改善母婴分娩结局,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江亚君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2):5052-5053
目的:探讨孕妇产前健康教育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住院分娩且自愿接受产前健康教育的116例初产妇为实验组,选择同期住院分娩未接受产前健康教育的100例初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方式、高危妊娠发生率、围产儿死亡率。结果:实验组剖宫产率、高危妊娠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围产儿死亡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产前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孕妇对孕期保健知识的掌握,降低剖宫产率、高危妊娠发生率,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孕妇学校健康教育对促进产妇自然分娩、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1-12月在我院门诊进行产前检查,并将自愿参加孕妇学校的孕妇15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仅进行常规围生期保健检查的孕妇15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孕妇的分娩方式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孕妇经阴道分娩率明显增高,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孕妇实施健康教育,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导乐陪产联合干预措施为产妇提供心理和生理上的专业知识,使其树立自信,以利于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促进和支持自然分娩。方法按随机选择模式将2012年1至3月在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住院分娩的产妇分为2组,对照组350例沿用常规产时服务模式,观察组328例实施导乐陪产、播放潜脑音乐、自控硬膜外镇痛等联合干预措施,观察2组的分娩方式、产后24小时出血及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阴道分娩264例(80.5%),剖宫产64例(19.5%);对照组阴道分娩194例(55.4%),剖宫产156例(4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51,P<0.05)。对照组产后24小时出血1例(0.3%),观察组产后24小时无出血病例,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9,P>0.05)。结论导乐陪产的顺产分娩率高,联合干预措施对促进自然分娩,提升服务质量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二胎政策下高龄孕产妇分娩方案选择的影响因素及对分娩知识知晓情况.方法 选择2014年4月至2016年6月于四川省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妇产科病房住院分娩的高龄孕妇38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孕妇分娩方式选择分为阴道分娩组、剖宫产组.比较两组基本信息及对于分娩知识知晓情况.结果 384例孕产妇中选择阴道分娩的为238例(61.98%),选择剖宫产的146例(38.02%),而最终分娩结局为阴道分娩为243例(63.28%),剖宫产141例(36.72%).不同分娩方式选择中孕产史、前次妊娠分娩方式有显著性差异(χ2值分别为41.901、15.478,均P<0.05),而两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总月收入、居住地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χ2值分别为0.004、0.007、3.114,均P>0.05).选择阴道分娩者自然分娩的优势知晓率显著高于选择剖宫产者(χ2=13.157,P<0.05),两组对于剖宫产的指征、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风险知晓率均无显著性差异(χ2值分别为0.840、0.293,均P>0.05).孕产妇选择阴道分娩的主要原因为对母子健康有益(90.34%),其次为想生育二胎(80.67%),而选择剖宫产的主要原因为剖宫产相对安全(82.19%),其次为担心阴道分娩失败(68.49%),担心影响性生活(57.53%).结论 孕产妇分娩方式的选择与年龄、孕产史、前次妊娠分娩方式显著相关,孕妇对于剖宫产的指征、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风险知晓率均较低,需进行宣教,以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措施对孕前超重肥胖孕妇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孕8~12周在本产前检查且孕前超重肥胖孕妇160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措施(心理干预、运动干预、饮食干预、健康教育),分别在孕12周、24~28周和分娩后筛查妊娠期糖尿病、测量体重,并记录两组的分娩方式和新生儿体重。结果:观察组在孕13~28周、28~40周的空腹血糖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孕24~28周OGTT试验观察组妊娠糖尿病发生率(22.50%)低于对照组(40.00%)(P0.05)。两组体重及BMI相比孕12周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孕28周及分娩时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体重增长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新生儿体重及巨大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控制孕前超重肥胖孕妇孕期体重增长,预防妊娠糖尿病的发生,降低剖宫产发生率及巨大儿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在孕妇孕期护理干预服务中运用健康信念模式指导对剖宫产率影响情况。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进入本院接受产检及相应护理的117例孕妇,将其划分为研究、对照两组,研究组59例于妊娠期内施行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系统化护理干预服务,对照组58例于妊娠期内施行基础性的相关护理干预服务,探究产妇剖宫产率情况,对比两种护理法的效果。结果:研究组干预护理前、后选择破宫产的孕妇例数减少,占比下降显著,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护理前、后孕妇选取生产方式的占比情况没有较大变化,差异不具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产科护理服务当中引入以健康信念为导向的干预模式,可降低剖宫产率,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