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的水平与病情程度及新生儿出生体重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并比较38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与38例正常血压妊娠妇女的血清IGF-1、IGFBP-1的水平。结果:子痫前期组IGF-1显著低于妊娠期高血压组和正常组,而IGFBP-1水平显著高于妊娠期高血压组和正常组;妊娠期高血压组与正常组间IGF-1、IGFBP-1的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IGF-1水平与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呈显著负相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显著正相关,而IGFBP-1与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呈显著正相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发病及严重程度与IGF-1、IGFBP-1有明显的关系,IGF-1、IGFBP-1与胎儿的发育及新生儿出生体重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宫内生长迟缓(intrauterine growth retarded,I UGR)新生儿血清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binding protein-3,IGFBP-3)、瘦素的浓度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出生48-72 h的I UGR新生儿62例和足月适于胎龄儿(appropriate for gestional age,AGA)37例与早产AGA36例,其中I UGR分为重度I UGR组(29例),轻度I U-GR组(33例)和足月小于胎龄儿(small for gestional age,SGA)32例与早产SGA30例;分别于上午9时抽取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GH、IGF-1、IGFBP-3和瘦素。【结果】①足月SGA和足月AGA组血清GH、IGF-1、IGFBP-3、瘦素浓度(μg/L)分别为6.58±1.42和24.32±3.59,11.89±3.01和37.12±6.4,82.3±19.66和256.55±33.62,2.75±0.66和7.58±1.26;早产SGA和早产AGA组血清GH、IGF-1、IGFBP-3、瘦素浓度(μg/L)分别为8.18±2.55和13.83±3.98,13.59±4.83和21.05±3.44,93.48±16.44和157.33±39.34,3.21±0.61和4.9±0.83,各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②轻度和重度I UGR组血清GH、IGF-1、IGFBP-3、瘦素浓度(μg/L)分别为5.82±1.02和8.67±2.07,9.96±2.19和14.56±3.87,77.48±20.51和99.13±7.16,2.61±0.63和3.31±0.5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新生儿血清GH、IGF-1、IGFBP-3、瘦素浓度水平与胎儿生长发育有密切关系,是调节胎儿宫内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Ghrelin与新生儿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轴的关系,进一步揭示其对新生儿生长发育及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62例新生儿,按胎龄、体重分为足月儿、早产儿、适于胎龄儿(appropriate for gestational age,AGA)和小于胎龄儿(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SGA)。其中胎龄30~34周14例,34+1~37周14例,37+1~41周34例。足月SGA13例,足月AGA 21例。检测血Ghrelin、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3,IGFBP-3)以及胰岛素、血糖水平,并在各组间进行比较。结果:30~34周、34+1~37周、37+1~41周3组比较Ghrelin浓度分别为(2.238±0.618)ng/ml(、1.226±0.37)ng/ml(、1.036±0.328)ng/ml,早产儿Ghrelin水平明显高于足月儿(P<0.01),且随着胎龄的增大差距减小;IGF-1分别为(43.214±16.723)ng/ml、(115.579±30.136)ng/ml、(153.292±26.633)ng/ml,IGFBP-3分别为(70.814±22.603)ng/ml、(123.300±28.666)ng/ml、(157.214±38.990)ng/ml,胰岛素分别为(1.032±0.812)μU/ml、(5.534±2.273)μU/ml、(14.654±3.064)μU/ml。IGF-1、IGFBP-3、胰岛素水平早产儿明显低于足月儿(P<0.01),足月SGA的Ghrelin水平明显高于AGA(P<0.01),IGF-1、IGFBP-3、胰岛素水平明显低于AGA(P均<0.01)。各组血糖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在SGA和AGA组Ghrelin分别与IGF-1、IGFBP-3及胰岛素呈明显负相关(P<0.01)。结论:SGA新生儿存在胰岛素-IGF轴的损害,IGF-1与胰岛素水平低下,从而使Ghrelin浓度反馈性的升高,以代偿其能量代谢的负平衡。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的发病率逐年增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Ⅰ,IGF-Ⅰ)在高血压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青少年高血压患者血清IGF-Ⅰ水平测定,对血清IGF-1与高血压的关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胰岛索生长因子-Ⅰ(IGF-Ⅰ)、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球蛋白-1(IGFBP-1)水平与促卵泡素(LH)、肥胖、胰岛素抵抗或高雄激素血症的关系.[方法]免疫放射法分析31例PCOS研究组和29例对照组IGF-Ⅰ、IGFBP-1水平,比较两组间差异;再将研究组以有无LH增高、肥胖、胰岛素抵抗及高雄激素血症为标准各分为两组,比较每两组间IGF-I、IGFBP-1的差异.[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IGF-Ⅰ显著下降(P<0.01),IGFBP-1显著升高(P<0.01).研究组肥胖者与非肥胖者IGFBP-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GF-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H增高者与LH正常者、胰岛素抵抗与胰岛素正常者、高雄激素血症与雄激素正常者比较,IGF-Ⅰ、IGFBP-1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IGFBP-1与BMI呈负相关(r=-0.372).[结论]IGF-BP-1与 PCOS患者肥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的表达特点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正常妊娠妇女和子痫前期患者各31例胎盘组织中IGF-Ⅱ及IGFBP-1的表达特点,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滋养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绒毛间质细胞均有IGF-Ⅱ、IGFBP-1表达;与正常组相比,子痫前期组IGF-Ⅱ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IGFBP-1表达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结论IGF-Ⅱ、IGFBP-1表达失衡,可能与妊娠期胎盘滋养细胞侵入异常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点阵式CO2激光联合阴道后壁黏膜切除术对阴道松弛患者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水平及性生活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5月深圳市中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对哮喘婴幼儿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及骨钙素、瘦素的影响,评价吸入糖皮质激素对哮喘婴幼儿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支气管哮喘婴幼儿72例(观察组)给予氟替卡松吸入治疗.于治疗前、治疗6、12、24个月采静脉血5 mL,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3,IGFBP-3);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瘦素(leptin,LEP)和骨钙素(osteocalcin,BGP)水平.应用标准法测量并记录二组身高、体重.[结果]观察组婴幼儿用药前及用药6、12、24个月后其血清GF-1、IGFBP-3、LEP及BGP的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观察组身高、体重治疗前、治疗后24个月时与正常年龄和匹配健康儿童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对哮喘婴幼儿血清IGF-1、IGFBP-3及LEP、BGP及生长发育无明显影响,对哮喘婴幼儿是有效、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家庭早期干预对0~6月低出生体重儿(low birth weight infants,LBWI)血清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3,IGFBP-3)浓度和体格发育的影响. [方法] 将87例LBWIs随机分为干预组(46例)和非干预组(41例).两组在住院期间均行综合治疗.出院时对家长进行常规育儿及常见病预防指导;指导干预组家长在家中进行抚触、视、听、按摩、婴儿操干预训练.在生后3 d、3、6个月时抽血,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GH、IGF-1、IGFBP-3浓度;同时测量体重、身长、头围、胸围及采集相关材料. [结果] 生后3 d两组在性别、胎龄、血清GH、IGF-1、IGFBP-3浓度和各体格发育值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3、6个月时,两组喂养方式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干预组各体格发育值和血清GH、IGF-1、IGFBP-3浓度均显著高于非干预组(P<0.01). [结论] 家庭早期干预对LBWI血清GH、IGF-1、IGFBP-3的分泌和体格发育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 在先兆子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用ELISA方法测定88例先兆子痫和21例正常晚孕妇女血清IGF-Ⅱ的水平。88例先兆子痫患者中15例为轻度先兆子痫, 73例为重度先兆子痫, 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结果: 重度先兆子痫组IGF-Ⅱ显著高于正常晚孕组(P<0 05) 和轻度先兆子痫组(P<0 05)。结论:先兆子痫患者血清IGF-Ⅱ显著升高, 且随病情加重明显升高, IGF-Ⅱ可能是先兆子痫病理过程中主要调节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妊娠24~28周孕妇外周IGF-1/IGFBP-1与GDM的相关性,为寻找早期预测GDM的生物学指标提供前期研究。方法:妊娠24~28周GDM孕妇35例为实验组,同期NGT孕妇3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孕妇外周血IGF-1及IGFBP-1表达水平。结果:①实验组血清IGF-1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1,P<0.05),实验组血清IGFBP-1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0,P<0.01)。②IGF-1与IGFBP-1成负相关(r=-0.559 85,P<0.000 1)。结论:孕妇外周血IGF-1/IGFBP-1是调节血糖的重要因素,其平衡失调是介导IR导致GDM患者糖耐量异常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IGF-1、IL-18、TNF-α水平与妊娠期亚临床甲减(SCH)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治疗的妊娠期亚临床甲减孕妇123例为SCH组,健康孕妇153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1)、白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促甲...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于胎龄儿(SGA)早期体质量增长速率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分泌速率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12月在该院出生并在新生儿科住院的新生儿64例,其中SGA32例(SGA组),适于胎龄儿(AGA)32例(AGA组)。分别于生后第3、7、30天早晨8∶00~9∶00喂奶前采血,同时测量并记录体质量,采用化学发光法进行血清IGF-1、IGFBP-3水平测定。结果与生后第3天比较,两组新生儿生后第7天体质量、血清中IGF-1、IGFBP-3水平均无明显上升(P0.05);至生后第30天时,SGA组体质量、血清中IGF-1、IGFBP-3水平明显低于AGA组(P0.05);AGA组生后第30天时血清中IGF-1、IGFBP-3分泌速率与体质量增长速率呈显著正相关,而SGA组生后第30天时血清中IGF-1、IGFBP-3分泌速率与体质量增长速率无明显依耐性特点。结论 SGA组生后早期IGF-1、IGFBP-3的分泌水平相对较低,且分泌速率无明显体质量增长依耐性特点。SGA生后早期更需要合理充分营养以及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瘦素、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在绝经后骨质疏松(PMOP)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60例PMOP患者根据是否伴随骨折分为无骨折组(34例)和伴骨折组(26例),同期选择40例未发生PMOP的绝经后妇女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瘦素、IGF-1、IGFBP-3表达水平,采用骨密度(BMD)仪检测各组腰椎(L1~L4)、股骨颈、Wards三角部位的BMD,比较各组差异性并分析血清瘦素、IGF-1、IGFBP-3与BMD的相关性关系。结果观察组血清瘦素、IGF-1和IGFBP-3表达水平及BM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MOP伴骨折组患者血清瘦素、IGF-1、IGFBP-3表达水平及BMD均明显低于PMOP无骨折组(P0.05);血清瘦素、IGF-1、IGFBP-3三者之间,及其与BMD均呈正相关性关系(P0.05)。结论血清瘦素、IGF-1、IGFBP-3可作为早期诊断PMOP和评估其严重程度的敏感性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胎儿生长受限(FGR)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GFBP)的关系,为FGR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新思路。方法分别采集确诊FGR组和正常对照组孕妇羊水、静脉血和胎儿脐血标本,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标本中IGF-Ⅰ、IGF-Ⅱ、IGFBP-3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FGR组IGF-Ⅰ、IGF-Ⅱ含量在脐血、母血以及羊水标本中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IGFBP-3含量在脐血和羊水中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在母血中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IGF-Ⅰ、IGF-Ⅱ和IGFBP-3参与FGR的发生和发展,测定其含量可以作为诊断FGR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Ⅱ(IGF-Ⅰ、IGF-Ⅱ)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中所起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子宫内膜、异位子宫内膜及20例正常子宫内膜IGF-Ⅰ、IGF-Ⅱ的表达。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内膜组织中IGF-Ⅰ表达水平高于在位子宫内膜(P<0.05)及正常子宫内膜(P<0.01);在位内膜中IGF-Ⅰ的表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位内膜上未见IGF-Ⅱ表达,但正常子宫内膜IGF-Ⅱ表达高于在位内膜(P<0.05)。结论:IGF-Ⅰ、IGF一Ⅱ的异常表达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7.
涂金晶  张鑫  刘青 《中国妇幼保健》2018,(23):5403-5405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与病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进行治疗的100例子痫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和重度组,每组50例,同时选取同一时期的5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进行诊断,比较各组的超声参数,并比较各组外周血及胎盘组织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的水平,以及其与病情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超声参数收缩期与舒张期流速比(S/D)、阻力指数(RI)以及血流搏动指数(PI)最低,重度子痫前期组最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外周血及胎盘组织的IGF-1及IGF-2水平最高,重度子痫前期组的外周血及胎盘组织的IGF-1及IGF-2水平最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参数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363,0.287,0.078);IGF-1含量及胎盘中IGF-1蛋白及mRNA水平均和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0.248,-0.053,-0.069);外周血清中IGF-2含量及胎盘中IGF-2蛋白及mRNA水平均和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0.361,-0.087,-0.093)。结论子痫前期患者脐动脉的超声参数显著升高,其能评估患者的病情状况,且外周血及胎盘组织的IGF-1及IGF-2水平变化也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CH)新生儿及经替代治疗的CH患儿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的变化。【方法】收集22例CH新生儿、21例替代治疗后的CH患儿静脉血清,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ICF-1水平,免疫放射分析法(IRMA)测定IGFBP-3水平,并与20例正常新生儿做对照。【结果】与正常新生儿组比较,CH新生儿血清IGF-1和IGFBP-3水平显著降低;替代治疗1~6月后,CH患儿血清IGF-1和IGFBP.3水平较CH新生儿明显升高。各组内IGF-1与IGFBP-3呈正相关,CH新生儿血清IGF-1和IGFBP-3水平与T4、TSH无明显相关性。【结论】CH患儿治疗前血清中IGF-1和IGFBP-3水平明显降低,替代治疗后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大剂量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特发性矮小症(ISS)患儿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的影响及其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ISS患儿10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每组各50例,小剂量组给予0.1U/kg的r-hGH注射治疗,大剂量组给予0.2U/kg的r-hGH注射治疗。结果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治疗后血清IGF-1、IGFBP-3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大剂量组治疗后血清IGF-1、IGFBP-3水平明显高于小剂量组(P<0.05);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治疗后6、12个月身高(Ht)、生长速度(GV)、身高标准差积分(HtSDS)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大剂量组治疗后6、12个月Ht、GV、HtSDS水平明显高于小剂量组(P<0.05);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小剂量比较,大剂量r-hGH治疗可有效改善ISS患儿血清IGF-1、IGFBP-3水平,有利于促进患儿的生长,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的关系.方法 选取3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疾病组)及10例同期住院待产正常孕妇(对照组)血清及胎盘标本,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两组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浓度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在两组胎盘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疾病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水平(115.53±40.33)明显低于对照组(181.738±12.27),且随着疾病严重程度的增加而降低;疾病组与对照组胎盘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表达部位无差异,在疾病组表达明显降低.胎盘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表达强度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水平存在直线正相关.结论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参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