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了解2007~2009年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资源状况,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7~2009年山东省省、市、县三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资源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全省疾病预防机构现有人员数超过编制数,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例省、市、县三级分别为85.63%、70.14%、84.92%;年龄构成均以30~49岁为主,三级分别占59.28%、59.01%、63.67%;全省机构人员职称以中级为主,无技术职称、初级、中级、高级职称人员的比例为1∶2.85∶3.29∶1.19;学历构成均以专科以上为主;专业以预防医学为主,占29.72%。[结论]山东省疾控体系人员与国家规定有一定差距,尤其是县级疾控机构差距较大,仍需继续加强疾控机构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2.
青海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资源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全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资源现状,为进一步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供重要依据. [方法]采用统一设计的调查表,对全省55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调查,调查资料用Excel 2000建立数据库,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 [结果]全省州(地、市)级机构平均50人,县(区)级机构平均22人、平均年龄39.6岁、学历以专科为主占45.7%、专业以医学为主平均占54.1%、职称以初级人员为主占42.7%. [结论]人力资源总量不足,越是基层越明显,人员整体素质较低,结构不合理,严重制约机构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评估山东省市、县两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配置现状。[方法]设计专项调查表对全省160家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配置现状进行普查。[结果]调查的160家妇幼保健机构中,37家未开展住院服务;平均市级机构有床位245.5张,县级机构有床位43.5张。全省妇幼保健机构实际在岗职工23,397人,编制人员13,772人;其中,市级机构平均实际在岗职工446.5人,编制人员266人;县级机构平均实际在岗职工73.5人,编制人员54人;与标准相比,全省妇幼保健机构实际在岗职工数、编制人数三套标准均不达标比例分别为25.63%和41.25%。[结论]全省妇幼保健机构临床住院服务条件建设仍需加强,妇幼保健机构人才队伍建设远不能适应妇幼健康服务需求,定期发布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建设达标程度排序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山东省疾控机构人力资源状况,进一步加强全省各级疾控机构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方法]2010年,对山东省省、市、县三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2007~2009年人力资源情况进行调查。[结果]2007~2009年,山东省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编制未满,市级人员编制略有超编;县级编制人数与现有人员总数均有下降,但仍然超编。全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中,30岁以下者所占比例,2007~2009年分别为14.29%、14.18%、18.93%;省级为16.43%~21.18%,市级为15.31%~15.96%,县级为13.39%~13.99%。本科及以上学历者所占比例,2007~2009年分别为24.84%、27.43%、30.47%,3年平均省、市、县级分别为59.72%、46.69%、21.92%;高级和中级职称者所占比例,2007~2009年分别为51.12%、51.58%、53.17%,3年平均省、市、县级分别为64.15%、59.41%、49.76%。[结论]山东省疾控机构人员数量有所控制,学历水平有较大提高,但年龄结构有老龄化趋势,职称结构不尽合理。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基层机构艾滋病防治人力资源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四川省基层卫生机构以及政府相关部门艾滋病防治人力资源能力现状,为基层机构艾滋病防治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小组访谈方法,对四川省27个县(区)的127个乡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315名乡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生人员、137名乡镇政府以及相关部门人员进行调查。结果调查机构中仅13.4%的机构具有专职艾滋病防治人员;艾滋病防治人员的学历主要为中专和大专,分别占45.4%、41.9%;职称以初级职称为主,占调查总人数的62.1%。被调查人员的艾滋病知识技能总体培训率为51.4%;97.1%的调查对象希望参加艾滋病相关知识培训,对艾滋病防治技能方面的内容培训最为迫切;74.2%的人期望“学术讲座”的培训方式;基层机构艾滋病防治相应政策制度没有很好的落实,缺乏人力资源建设组织保障。结论四川省基层卫生机构艾滋病防治相关人力数量较少,艾滋病防治人员学历、职称均较低。加强四川省基层机构艾滋病防治相关人力数量的配置;优化基层机构艾滋病防治人员结构,提高人员素质;加强基层机构艾滋病防治相关人员培训;加强对基层艾滋病防治的重视并落实规划制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2010年山东省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县(区)级结核病防治机构人力资源配置状况并进行公平性比较,为山东省县级结防机构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山东省《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终期评估调查表格收集的资料,对其数据采用卫生经济学中的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2010年不发达县(区)级结防机构每结防人员服务患者21.921例,较发达县(区)级为17.024例,发达县(区)级为17.759例;201年全省县(区)结核病防治专业人员比2001年增长19.6%,比2005年增长14.1%;2010年山东省县(区)级结防机构人力资源配置按地理分布基尼系数为0.310,按人口分布基尼系数为0.305,按病患病分布基尼系数为0.262。结论山东省县(区)级结防机构人力资源需要增加人员配置,优化配置结构,稳定人才队伍,提高人员素质,消除区域差异,从而提升县(区)级结防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2007—2009年检验人力资源动态变化情况,为制定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检验人力资源规划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表对2007—2009年山东省省、市、县三级157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所有检验人员基本情况进行普查。结果全省三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总体上,检验人员数、检验人员占总人数的比例以及检验人员占卫生技术人员的比例均为2008年最高;>50岁人员所占比例不断下降,<40岁人员所占比例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专科及以下学历人员所占比例不断下降,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所占比例从33.7%(555/1 647)增加到42.43%(695/1 638);高级职称人员所占比例逐年增加,中级职称人员所占比例逐年减少;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检验人员专业构成差别较大。结论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检验人力资源配置有所优化,人员数量有所控制,学历水平有较大提高,但检验人力资源整体配置不足,职称和专业结构不尽合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江西省基层艾滋病防治机构人力资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卫生行政部门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问卷调查收集江西省2个县艾滋病防治机构工作人员的情况,通过个人访谈收集相关资料。使用Epidata 3.1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 20.0进行资料分析。[结果]共调查202人,县级128人,乡镇74人,平均年龄39.63岁,一年参加培训的平均时间为(76.78±135.91)min。学历以本科为主(占35.64%),职称以初级为主(占38.12%),专业以临床为主(占37.13%)。县乡两级学历、职称、专业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周工作时间超过40 h的占39.11%,专职人员更倾向于加班(P0.001)。[结论]江西省基层艾滋病防治机构人员能力和数量不能完全满足防艾工作的需要,建议调整人力资源结构并加强相关培训。  相似文献   

9.
宜宾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资源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维莎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3):2511-2512
[目的]了解宜宾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资源现状,为疾控机构人力资源建设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以问卷形式对宜宾市市、县2级疾控机构在职人员调查和访谈.[结果]2006年底宜宾市11家疾控机构共477人,其中市级101人,县级平均44人,每万人口拥有市级疾控人员0.19人,县级0.59~1.12人.专业技术人员市级81人(80.2%),县级300人(79.79%),业务人员所占比例低于我省和全国平均水平.初级以下职称、无学历、无专业人员所占比例超标准配置.市县级疾控机构缺乏高学历人才、高级职称和本科学历人员.[结论]卫生事业的发展,人才是关键、是根本,加强对疾控机构的投入,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加强人才的培养是各级疾控中心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2006-2007年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资源状况,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调查表对2006-2007年山东省省、市、县3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所有工作人员基本情况进行普查。结果全省疾病预防机构现有人员数超过编制数,每万人拥有疾控人员数2006年为1.39人,2007年为1.35人;专业技术人员比例2006年为84.87%,2007年为84.62%;年龄构成均以30~40岁、40~50岁2个年龄段为主;职称构成均以中级职称为主;学历构成均以专科为主;全省防病及检验专业所占比例2006和2007年分别为53.39%、13.44%和53.40%、14.07%。结论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开展以来,人才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源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机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但仍然与国家规定有一定差距,尤其是县级疾控机构差距较大。  相似文献   

11.
2010年山东省免疫规划人力资源配置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山东省各级免疫规划人力资源配置状况,为科学配置免疫规划人力资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山东省2010年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免疫规划人力资源相关情况进行调查。[结果]2010年山东省各级从事免疫规划人员合计14968人,其中省级25人,市级116人,县级751人,乡级14076人,每万服务人口配置各级人员分别为0.003、0.012、0.079、1.486人。全部人员中,男性占43.67%,女性占56.33%;30~49岁的10614人,占70.91%;大专及以上学历者7675人,占51.28%;中级及以上职称者3683人,占24.61%;从事免疫规划工作≥5年的11371人,占75.97%。[结论]山东省免疫规划人员数量不足,素质不高,市、县两级免疫规划人员尤其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2010 - 2015年广西艾滋病防治人员分布的情况、分析2015年广西各市艾滋病防治人力资源分布公平性。方法 分析广西各市艾滋病防治人员情况,采用Lorenz曲线和基尼系数对2015年艾滋病防治工作人员分布公平性进行分析。结果 2010 - 2015年广西艾滋病防治人员总数分别为20 695人、22 194人、2 4027人、26 779人、27 982人、30 638人,2015年防治人员总数较2010年增加48.1%,至2015年,市级、县(区)级、镇(乡)级平均拥有的艾滋病防治人员数量分别为100.1、29.6、5.1人。市级、县级、镇(乡)级兼职人员所占比例均高于专职人员比例。2015年广西平均每千人拥有艾滋病防治人员0.65人,平均每平方公里拥有艾滋病防治人员0.7人,平均每平方公里拥有艾滋病防治人员0.1人,广西艾滋病防治人员的人口Gini系数及行政区域面积Gini系数均为0.2。结论 广西艾滋病防治人员分布的公平性较好,但基层兼职人员比例较大,应适当增加基层专职艾滋病防治人员数量。  相似文献   

13.
四川省36所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郭婷  刘毅  王文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4):4695-4697
[目的]分析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现状,为乡镇卫生院管理者提供制定人力资源决策的参考依据。[方法]运用现状调查方法,进行现场问卷调查。收集四川省36所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工作总的满意程度较高,对压力感、薪酬和安全感的三个维度感到最不满意。不同级别、性别、职称、本卫生院工作年限的医务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存在着差异。[结论]提高工作满意度应当考虑这些因素及不同群体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夏津县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对艾滋病的知识、态度、行为(KAP)现状。探讨开展健康教育的方法。[方法]2005年4月,采用接群抽样方法对夏津县115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87.83o.4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知道艾滋病的3个传播途径,23.49%的人知道紫外线不能杀灭HIV,26.09%的人知道70%酒精可杀灭HIV,59.13%的人知道对妇科检查器械如做不到一用一消毒可传播艾滋病,35.65%的人不愿意为艾滋病感染者或病人提供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结论]计划生育服务人员对艾滋病防治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对某些问题的认识缺乏深度和广度,应进行有关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系统培训。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检验人员情况,为政府管理部门制定决策提供依据。[方法]2010年,对山东省三级疾控机构2007~2009年检验人力资源情况进行调查。[结果]2007~2009年,省级、市级检验人员数量略有增加。50岁以上人员所占比例不断下降,40岁以下人员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专科及以下学历人员所占比例不断下降,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所占比例从33.70%增加到42.43%;高级职称人员所占比例逐年增加,中级职称人员所占比例逐年减少;省级其他检验人员所占比例最大,市级和县级微生物检验人员所占比例最大。[结论]2007~2009年山东省疾控机构检验人力资源配置有所优化,年龄结构年轻化,学历水平得到提高,但职称结构和专业结构还有待改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山东省临床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探讨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措施。[方法]2007年9月-2008年6月采用随机采样的方法对山东省部分医院临床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进行调查,由省疾控中心实验室检测医务人员手的细菌总数,并对医务人员洗手后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2007年9月-2008年6月共检测医疗活动中医务人员手160份(外科手、卫生手各80份),合格率分别为21.25%、30.00%(P〉0.05);检测洗手后医务人员手160份(外科手、卫生手各80份),合格率分别为95.00%、71.25%(P〈0.01)。[结论]医疗活动中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不容乐观。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临床医务人员洗手的依从性和手卫生质量,以预防控制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7.
王建英  周燕  牛英慧 《职业与健康》2010,26(9):1064-1065
目的调查邯郸市社区公共卫生人力资源现状,为基层公共卫生人力资源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调查邯郸市4个区2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对单位领导人采用个人访谈法。结果邯郸市社区公共卫生技术人员配备不足,特别是防保人员数量低于所需比例要求,人员学历水平偏低,职称结构不平衡。结论应加快邯郸市社区公共卫生人才的引进或培养,促进邯郸市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河北省市县两级艾滋病防治人力资源状况,进一步改善人力资源配备。方法调查采用普查方法,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进行调查。调查所得数据用EpiData3.0建立数据库,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资料分析。结果河北省市县两级人员共有1347人,其中专职人员547人,市县两级人员在学历和职称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县级基层技术人员缺乏。结论河北省艾滋病防治人员数量不足,各地要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合理配置艾滋病防治工作的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19.
2005年泰安市农村外来妇女艾滋病病毒感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泰安市农村外来妇女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况,为全市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5年10月对1985年以后由外省到泰安市并与本地人员结婚的1284名农村妇女进行调查,并采血检测抗-HIV.[结果]检测1 284名外来妇女,抗-HIV阳性的7例,感染率为0.55%.7例HIV感染者中,29岁、30岁各2例,32岁、34岁、35岁各1例;6例来自云南省,1例来自河南省;迁入时间分别为1992年、2000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7名感染者配偶中5人抗-HIV阳性,检测的4名子女抗-HIV均阳性.[结论]泰安市来自外省并与本地人结婚的农村妇女已造成HIV的传播,是泰安市艾滋病防治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