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73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作了回顾性分析,认为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因多与脐炎及皮肤感染有关,为此提出实行床边隔离、维持体温稳定、处理原发病灶、保证有效的血药浓度等护理对策.结果:73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治愈66例,病情好转自动出院4例,死亡3例.  相似文献   

2.
3.
<正> 1980~1990年我们收治经血培养(包括普通培养和L型细菌培养)证实的新生儿败血症161例,现报告并讨论如下: 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男121例,女40例。年龄:~7天51例,~28天110例。早产儿35例,足月儿126例。来自农村129例,城市32例。二、临床表现 1.原发病:母体羊膜早破21例,羊水污染14例;皮肤粘膜感染76例(其中脐炎16例,挑“马牙”60例);呼吸道感染21例,肠炎20例,中耳炎2例。 2.症状和体征:发热157例,体温不升4例。拒乳112例、呕吐10例、腹泻20例。抽搐18例。口吐白沫21例。不哭、反应差68例,皮肤黄染73例,硬肿12例。脐轮红肿16例,肝脏肿大12例。 3.并发症:新生儿肺炎17例,病理性黄疸  相似文献   

4.
何爱云 《中外医疗》2008,27(12):72-72
目的 提高对新生儿败血症的认识,提高抢救成功率,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7年1月至1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47例新生几败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病原学资料及发病原因,总结其护理方法.结果 47例新生儿败血症志儿,平均日龄7.16d,抢救成功44例,未愈2例,死亡1例,合并化脓性脑膜炎1例.无护理并发症.结论 新生儿败血症虽然病情危重,但只要能及时抢救并积极查找原因,采取有效的治疗与护理措施,是可以治愈的.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表皮葡萄球菌败血症(附98例分析)徐士凌许辉车云玲(睢宁县人民医院儿科221200)(检验科)关键词表皮葡萄球菌败血症新生儿中图法分类号R722.131近年来,我国新生儿表皮葡萄球菌败血症有日渐增多的趋势。我科自1993~1995年收治新生儿败...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败血症血小板计数分析(附4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败血症患者血小板计数与病情的关系。方法 分析了42例患儿的临床表现和血小板计数。结果 病情轻重与细菌种类有关,且并发肺炎或肠炎等内部脏器炎症者病情较并发有脓疱疹或脐炎等浅表部位感染者重,并发现血小板随病情轻重而增减,病情重者血小板计数较轻者少(P〈0.01)。结论 新生儿败血症病情轻重与病原菌种类及入侵部位有关,血小板计数可作为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一个辅助标准和病情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7.
败血症是致病菌进入血行并在血液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造成的全身性细菌感染.由于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中枢神经系统尚未成熟、皮肤、粘膜及淋巴组织的屏障功能低,血液中补体少,白细胞吞嗜能力不足,肠道通透性高,胃酸少,杀菌力差;母体免疫球蛋白A及M不能通过胎盘,且自动免疫能力极弱.因此新生儿防御功能低下,局部轻微的感染即可扩散,造成全身性感染.其发病率、死亡率均较高.所以严密观察病情、及时治疗、精心的护理,是提高治愈的重要环节,现将观察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我院儿科1984~1987年收治18例新生儿枯草杆菌败血症,治愈率78%,死亡率11%。该病之临床表现不典型,细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讨论了枯草杆菌败血症的临床有关问题。提出应在临床诊断中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强调选择效抗生素治疗的同时,加强支持疗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1987~1989年我科收治经血培养确诊的新生儿败血症82例,致病菌以葡萄球菌为主(60.9%),其次为鼠伤寒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临床表现大都不典型。确诊主要靠血培养。除积极应用抗生素外,特别强调免疫疗法。本组治愈66例(80.2%),好转6例(7.3%),自动出院3例(3.6%),死亡7例(8.5%),与有关文献报告接近。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对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进行探究。方法对该院于2013年9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04例血培养阳性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组患者在经过治疗之后,治愈78例,自动出院22例,死亡4例。治愈率为75.0%;此外,104例患者在经过治疗之后,并发症发生几率减小,其中包括电解质紊乱11例,硬肿症7例,皮肤炎症5例、肺炎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0%;血培养结果中以病原菌以及葡萄球菌为主,占据51%,且病原菌敏感的抗生素主要包括头孢唑啉、头孢哌酮、环丙沙星。结论临床中根据新生儿病史、体征以及药敏结果选取合适抗生素与治疗方法对新生儿败血症有效。  相似文献   

12.
罗小丽  徐嘉惠  李庆 《四川医学》2003,24(3):225-226
目的 探讨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及药物敏感情况,以指导治疗,提高疗效。方法 对我院近5年来收住的94例血培养阳性,确诊为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菌和抗菌药物敏感性进行分析。结果 病原菌以葡萄球菌为主,共69例(73.40%),其中表皮葡萄球菌26例(27.66%)、溶血性葡萄球菌14例(14.89%)、金黄色葡萄球菌12例(12.77%)。其次为大肠埃希菌10例(占10.63%)。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基本耐药,含β—内铣胺酶抑制剂的药物(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三、四代坑生素)、亚胺培南、万古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环丙沙星敏感率高。结论 根据血培养药敏结果选用敏感坑菌药物,可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78例血培养阳性的新生儿败血症占同期住院患儿的9.4%,居感染性疾病的第二位。其中64.1%由脐部感染引起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黄疸、精神反应差和拒乳;82.1%白细胞总数增高;92.8%血培养为革兰氏阳性茵。新抗生素可使死亡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表现、病原菌以及败血症的易感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陕西省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298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新生儿败血症的出现症状时间为出生后2~36 d。所有患者均有反应差、喂养不耐受等表现;实验室检查有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异常,血小板下降,超敏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升高。血培养阳性率为36.2%,常见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菌(29.6%)、大肠埃希菌(13.9%)、表皮葡萄球菌(13.0%)、铜绿假单胞菌(6.5%)、屎肠球菌(4.6%)。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侵袭性操作、羊水污染、母产前感染性疾病与新生儿败血症发生密切相关。结论新生儿败血症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病原菌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早期、足疗程抗感染治疗预后效果较好,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15.
王宏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36):1087-1088
目的探讨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方法。方法观测27例患儿体征变化、皮肤硬肿部位及发展趋势,根据新生儿生理特点,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26例新生儿硬肿症患儿治愈出院,1例早产儿死亡,治愈率达96.3%.结论合理正确的治疗措施和细心严格的护理措施有利于新生儿硬肿症病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6.
初平章  王海燕 《河北医学》2004,10(12):1097-1099
目的:探讨近10年新生儿败血症病原学的变化特点.方法:比较80年代组与90年代组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表现、血培养结果、药敏结果的异同点.结果:80年代组以院外感染为主(占81.67%),90年代组院内感染增加达65.30%;皮肤、脐部及呼吸道感染始终是主要的感染途径.体温异常、喂养困难、精神差及黄疸、脐部炎症是两组均常见的临床表现.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主要的致病菌,90年代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率明显上升.青霉素、红霉素及氨苄青霉素敏感率较低;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抗生素,(优力新,头孢二、三代)敏感性较高.结论:防治医院内获得性感染,是减少新生儿败血症发生的主要措施;随着致病菌的变化,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抗生素敏感性较高.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68例临床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总结68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方法 对我院2006年5月至2011年4月68例惠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进行病因分析.结果 7 d内新生几高胆红素血症以围产期因素和ABO溶血病为主,7d后则以母乳性黄疸及感染性因素为主.结论 高胆红素血症是儿科的常见病,其病因较前有所变迁,对其病因分析有利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正确诊断及治疗,减少并发症及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贫血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4年来本院新生儿贫血的病因。方法对本院2000年12月-2004年12月收治的169例住院新生儿贫血的病因构成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69例新生儿贫血中感染性贫血97例,占57.40%;溶血性贫血59例,占34.91%;失血性贫血9例,占5.33%;原因不明4例,占2.36%。结论新生儿贫血病因以感染占首位,溶血性贫血次之,失血性贫血占第3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母婴同室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为预防和控制母婴同室区新生儿败血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所收治68例,母婴同室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感染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共计51株,分离率达75.00%,另金色葡萄球菌感染5株、肠球菌4株,肺炎克雷伯菌4株、阴沟肠杆菌2株,、大肠埃希菌2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苯唑西林、第二代头孢类抗生素耐药性较高,对克林霉素及第三代头孢耐药较低,对万古霉素无耐药,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检出率占82.35%。结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是导致母婴同室新生儿败血症最常见的病原菌,耐药性较高,对临床常见抗感染药物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深入了解和掌握本地病原菌分布以及耐药性有助于提高患儿临床疗效,降低耐药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