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已证明对肝片吸虫的保护性免疫是片吸虫成熟后产生的。本文报告感染肝片吸虫的大鼠在第2次感染后24~48小时虫负荷是否减少。将雄鼠分为6个实验大组,每大组包括攻击组(第1次加第2次感染)和攻击对照组(仅进行第2次感染),两组鼠令相同,第1次感染全部用30~35天鼠令,喂以10~15个后囊蚴,分别同隔7~11周再进行第2次攻击,感染250~300个后囊蚴,于攻击后24~48小时解剖动物检查虫体。  相似文献   

2.
华支睾吸虫感染长爪沙鼠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华支睾吸虫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中,需要选择经济、易饲养而又适宜的动物宿主。鉴于长爪沙鼠具有以上优点,我们试用华支睾吸虫囊蚴感染长爪沙鼠,初步获得成功,报道如下。 9只成年长爪沙鼠系广东省防疫站从贵州省防疫站引进的实验室饲养动物,分别喂以不同量的活囊蚴,其分组及感染囊蚴数分别是:3只鼠各感染500个囊蚴、3只鼠各感染300个囊蚴、2只鼠各感染300个囊蚴、1只鼠感染100个囊蚴.另取3只未感染  相似文献   

3.
由于人与猪在解剖、生理与免疫学方面的雷同 ,猪常作为人感染日本血吸虫的宿主模型。一些研究已经表明 ,如果初次感染较高 ,猪会对再感染产生有效的应答以防御再次攻击性感染。该研究的目的就是研究初次低度感染日本血吸虫 ,对猪的攻击感染的效果以及尝试将肝脏中的胶原物量化以作为判断肝脏纤维化的标志。 4 9头 8~ 11周龄的猪分为 7组 ,每组 7头 ,第 1组接受初次低度感染 (10 0条尾蚴 ) ,第 14周攻击感染 (10 0 0条尾蚴 ) ;第 2组接受初次高度感染 (10 0 0条尾蚴 ) ,第 14周攻击感染 (10 0 0条尾蚴 ) ;第 3,4组只接受初次低度感染 (10 0…  相似文献   

4.
本文作者观察了免疫抑制剂氢化考的松、地塞米松和强的松龙对宫崎并殖吸虫在大鼠体内生长的影响。实验动物分为5组:第1组,地塞米松(每5天2毫克/鼠);第2组,强的松龙和地塞米松(每5天10毫克和2毫克/鼠);第3组,氢化考的松和地塞米松(每5天10毫克和2毫克/鼠);第4组,强的松龙(每5天10毫克/鼠);第5组,未给药对照组,每组用鼠6~7只,均为200克左右的成年鼠。每鼠经口感染宫崎并殖吸虫囊蚴20只。在接种囊蚴前一天开始于鼠的腿部交替肌肉注射氢化考的松、地塞米松和强的松龙,每5天给药1次,直到解剖为止。在感染后30天,各组杀死一部分鼠,其余在63天时解剖。  相似文献   

5.
以不同剂量的吡喹酮对大白鼠体内不同发育阶段的华支睾吸虫的作用以及治疗后不同时期虫体形态变化的动态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共分10个组,每组均为5只大鼠,治疗组每鼠接种30个华支睾吸虫囊蚴。1次给药。给药后共观察28只鼠,对照组为18  相似文献   

6.
以往报告了用不同剂量钴~(60)照射大片吸虫后囊蚴可使其对仓鼠的感染力受到一定的影响。本试验采用钴~(60)的剂量在0~8千拉德之间。共分为7个剂量组,每组分别用0、2、3、4、5、6、8千拉德剂量照射的后囊蚴感染5只仓鼠,每鼠经口感染20条后囊蚴。10周后解剖仓鼠,仔细检查肝脏内的虫体。结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长爪沙鼠(下称沙鼠)实验感染华支睾吸虫,对该虫虫卵出现时间、虫卵排出量动态及检获成虫形态和回收率等方面进行了观察。 用5批华支睾吸虫囊蚴感染70只沙鼠,每只抄鼠感染8~200个囊坳不等,感染后10d起每天用倒置沉淀法做粪便检查,虫卵出现后用司徒氏虫卵计数法每10d检查一次,计数虫卵。  相似文献   

8.
旋毛虫成虫可溶性粗抗原对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本文应用人工感染的方法从大白鼠获得大量成虫。经冻融、超声粉碎、高速离心制备出成虫可溶性粗抗原。将不同剂量的抗原与等体积弗氏完全佐剂乳化后间隔1周共免疫小白鼠3次。最后一次免疫后间隔1周每鼠攻击感染130条感染性肌幼虫,攻击感染后1周剖检成虫、新生幼虫,攻击感染后35天剖检肌幼虫。试验结果表明,以每只小白鼠免疫200μg成虫可溶性粗抗原所诱导的免疫力最好,诱导成虫减虫率达94.65%,肌幼虫减虫率达95.60%。初步研究表明,旋毛虫成虫可溶性抗原是很好的免疫原。  相似文献   

9.
酚酶抑制剂对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抗再感染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观察雌虫酚酶活性被抑制后,日本血吸虫成虫诱导感染小鼠的伴随免疫作用.方法每只小鼠初次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40±1)条,42 d后攻击感染(40±1)条尾蚴,其间初次感染21 d开始,按300 mg/kg的剂量隔日1次腹腔注射丙烯基硫脲,至攻击感染后20 d剖杀小鼠.同时设立实验对照组(未注射丙烯基硫脲组),初次感染对照组及攻击感染对照组.计算各组减虫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减虫率分别为86.4%和36.8%.经χ2检验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χ2=10.7,P<0.01).两组检获虫体总数分别为28.9±10.2和34.8±14.2.经t检验差异也有显著意义(t=1.785,P<0.05).结论日本血吸虫酚酶活性被抑制后,虫卵卵壳形成被抑制,雌虫不能产出正常虫卵或虫卵不能发育成熟.依此建立的新模型提示,无可溶性虫卵抗原(SEA)存在,成虫能诱导小鼠更强的抗再感染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考核预先感染巴西日本圆线虫是否能防御肝片吸虫的攻击,作者用PVG成熟雄鼠做了下列5个实验。1.小鼠5只各用3,000条巴西日本圆线虫幼虫经皮接种进行免疫,并在14天后和另5只未免疫的对照小鼠一起,用肝片吸虫囊蚴200个经口进行攻击感染,72小时后从腹腔检获童虫并计其平均数。结果:免疫组平均11.6条而对照组平均22.6条,但无显著差异。2.A、B两组小鼠,每组10只,各用3,000条巴西日本圆线虫幼虫经皮免疫;4周后A组每鼠经腹腔注入抗肝片吸虫血清  相似文献   

11.
华支睾吸虫与二甲基亚硝胺诱发动物肝癌的初步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道用华支睾吸虫与二甲基亚硝胺诱发动物肝癌的实验结果。A组每只金地鼠通过胃管人工感染华支睾吸虫囊蚴,30d后当鼠粪中查见华支睾吸虫卵时开始自由饮服0.0025%二甲基亚硝胺溶液17周,结果11只鼠中4只诱发肝癌,1只诱发肝胆管癌和5只肝硬变。B组每只鼠仅自由饮服0.0025%二甲基亚硝胺溶液17周,15只鼠中3只诱发肝癌,5只肝硬变。C组每只鼠仅通过胃管人工感染华支睾吸虫囊蚴,不饮服二甲基亚硝  相似文献   

12.
作者观察了免疫抑制剂考的松对大鼠初次和攻击感染后鼠圆线虫排虫情况及肠内肥大细胞的变化。初次感染:用1,000条鼠圆线虫幼虫感染大鼠,并于感染前2天开始皮下注射考的松(5毫克/日)18或30天。前者于感染后30天大鼠体内虫数明显下降;后者在35天内虫数未见明显减少,表明无自身再感染。当注射后6天和30天各解剖6只鼠检获的平均虫数无显著差异。于感染后13天开始至24  相似文献   

13.
用1000~2000条伊朗埃及血吸虫尾蚴各感染12只卷尾猴,另用加纳株500条尾蚴各感染6只卷尾猴,于初次感染后2~5年和1年分别给予同源埃及血吸虫尾蚴攻击感染,剂量分别为500~3000条和1000条尾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齐齐哈尔地区麦穗鱼体内吸虫囊蚴感染情况及种类,2021年6—11月每月初从嫩江流域齐齐哈尔段采集麦穗鱼,采用直接压片法检查吸虫囊蚴感染情况,人工消化法分离吸虫囊蚴,通过形态学特征对吸虫囊蚴进行初步分类。用不同类型的囊蚴分别饲喂6周龄昆明小鼠(50~80只囊蚴/鼠)和2周龄雏鸭(80~100只囊蚴/鸭)。分别于感染后第30、25天剖取小鼠和雏鸭肝胆管内的成虫,醋酸洋红染色后进行形态学鉴定。按月、季节统计麦穗鱼囊蚴感染率,分析麦穗鱼吸虫囊蚴感染情况。应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感染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显示,2021年6—11月共采集麦穗鱼600尾,371尾感染吸虫囊蚴,感染率为61.8%。共获得3种不同形态的吸虫囊蚴,根据囊蚴形态初步鉴定为华支睾吸虫、东方次睾吸虫和台湾次睾吸虫囊蚴,感染率分别为47.7%(286/600)、15.5%(93/600)和23.7%(142/600)。3种吸虫囊蚴感染小鼠和雏鸭后获得的吸虫成虫经形态学鉴定分别为华支睾吸虫、东方次睾吸虫、台湾次睾吸虫。6—11月麦穗鱼华支睾吸虫囊蚴感染率分别为26.0%(26/10...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用华支睾吸虫与二甲基亚硝胺诱发动物肝癌的实验结果。A组每只金地鼠通过胃管人工感染华支睾吸虫囊蚴,30d后当鼠粪中查见华支睾吸由卵时开始自由饮服0.0025%二甲基亚硝胺溶液17周,结果11只鼠中4只诱发肝癌,1只诱发肝胆管癌和5只肝硬变。B组每只鼠仅自由饮服0.0025%二甲基亚硝胺溶液17周,15只鼠中3只诱发肝癌,5只肝硬变。C组每只鼠仅通过胃管人工感染华支睾吸虫囊蚴,不饮服二甲基亚硝胺,12只鼠中仅6只发生肝硬变。空白对照的15只鼠均未发现病变。结果显示金地鼠饮服二甲基亚硝胺可引起肝细胞和胆管细胞恶变,而华支睾吸虫在肝内的寄生,可促使肝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实验用8周龄的CBA/H-T6T6雌性小鼠,每鼠感染中国大陆株日本血吸虫尾蚴30条,感染后7周用吡喹酮治疗,剂量为250mg/kg,1日内口服3剂。实验鼠在用吡喹酮治疗后不同时间进行攻击感染,每鼠感染尾蚴100条或200条,于治毕后5周解剖,并设感染后不治疗的鼠作对照。另组实验鼠于治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有人把卫氏肺吸虫分为三倍体和二倍体两个类型,并认为鼠类是卫氏肺吸虫的不适宜宿主,尤其是不适于三倍体型。本文为了进一步弄清楚这些肺吸虫特别是二倍体在鼠体内的生长发育,进行了实验观察。后囊蚴经口感染鼠的实验:用51只鼠,给予每鼠口饲15个后囊蚴,并于感染后12~650天内定期剖检。对从鼠体内检出的虫体,  相似文献   

18.
小鼠初次和攻击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后皮肤内的细胞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正常和慢性感染鼠,经耳廓皮肤分别初次和攻击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攻击感染15b后,慢性感染鼠皮肤内的嗜酸粒细胞(EOS)较初次感染鼠明显增加.两组鼠炎症细胞在童虫附近或包围完整及解体的童虫,形成粒细胞性微脓肿。超微结构显示,扁平的EOS紧贴童虫表面,并脱颗粒。粘附处局部皮层可见破坏现象。中性粒细胞(NEU)的粘附不如EOS紧密,未见脱颗粒现象,童虫皮层完整。结果提示,EOS是对日本血吸虫皮肤期童虫有效的杀伤细胞.  相似文献   

19.
卡介苗接种是一种加强非特异免疫的方法。本文报告了卡介苗免疫小白鼠使它抵抗枯氏锥虫感染的结果。用1~1.5月龄的CF_1株小白鼠,以4×10~6活菌剂量的卡介苗静脉注射接种,接种后的11天,以枯氏锥虫鞭毛体2×10~4(51.6DL 50)注入腹腔攻击感染。结果:经卡介苗免疫的小白鼠,10只中只有6只死亡,此6只平均存活时间为31.0±3.31天,4只未死的至70天剖杀,以观察心脏组织改变,而未接种免疫的小白鼠10只全部死亡,平均存活时间为19.4±0.83天。免疫鼠血中锥虫数量在攻击后10~25天中,明显地比无免疫鼠  相似文献   

20.
<正> 为弄清家禽类能否作为华支睾吸虫保虫宿主问题,我室于1987年11月对鸡鸭作人工感染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健康童鸭6只和本地鸡2只,经粪检均未发现华支睾吸虫虫卵。在华支睾吸虫病流行区捕获麦穗鱼,用消化法收集华支睾吸虫囊蚴,喂饲法分别感染上述鸭5只(1只作空白对照)、鸡2只,感染量每只300个囊蚴,并另用2只家兔以同量感染作对照。感染后鸡鸭发育良好。在感染30天后,先后查鸡鸭粪便5次,仅在感染35天后的一次鸭粪中发现有5~6个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